便利店老板的口罩难题


便利店老板的口罩难题

“口罩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拥有和北上广深车牌一样的地位,购买都需要摇号了。”这是转发在朋友圈的一句戏谑,却是很多地方口罩实行配售以后不得不坦然面对的事实。一家便利店在疫情之下所遭遇的难题,实际上折射了整个零售业生存现状的尴尬。


问道者 李 百


01

1500家门店老板排队买6个口罩


像很多厦门市民一样,拥有近1500家便利店连锁的见福董事长张利也很积极地参与了口罩配售摇号,2月4日,他终于中签了。虽然中1签只能购买6个口罩,张利次日还是花20多元打的赶到现场,加入了冗长的排队大军中。

排队有点技术含量,没有像往常一样人挨着人,每个人隔着有几米远。

为此,张利不无得意地在朋友圈炫了一下“中奖”的消息。

一个管理着近1500家便利店的老板排队购买6个口罩,这不是故事,更不是搞噱头。他可以有用不完的口罩,但他就想省着点用,尽可能把资源给到最需要的一线员工。他一般两三天才换一次口罩,晚上回家,杀杀菌烘干下,第二天重复使用。

对现在的张利来说,任何的关心探望,都不如送见福100个口罩来得更加容易令人感动。

“复工”在整个零售行业中都是个伪命题。正常情况下,多数零售企业一年当中只在除夕当晚等所有顾客都回家吃年夜饭之后,才会提前打烊休息,其它时间段从来都没有节假的概念,便利店开到下半夜甚至是通宵营业都是正常现象。

今年还有个例外,非常时期。

餐饮娱乐都被号召延迟开业,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零售业其实也巴不得如此,马路上都见不到几个行人,门店生意的惨淡由此可见一斑。今年,零售业坚持不打烊的压力还不只是经营上的惨淡,仅门店消毒和防护设备费用就是一笔不菲的成本支出。

零售业的坚守,往大了说是一种责任担当,非常时期下的社会更承受不起民生物资的紧缺;往小了说则是“陪伴顾客”,一方社区百店俱闭,亮着灯的便利店总能给人些许温暖。

但这需要代价。整个见福体系大概有6000名员工,撇开春节放假打烊的非社区门店,春节在开的门店大概还有1000家,在岗员工约4000名,按两天消耗一个普通口罩计算,见福一天消耗的口罩量就需要2000个。

零售业属于服务窗口,同样是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逆行者,自我防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初六,飞沫核说法四起,“不防一万,只防万一”,见福自我防护升级,重新给门店配备了地垫、红外测温枪、消毒水和洗手液,给看店员工每人又配套了一件雨衣、一副护目镜和一次性手套,权当防护装备。

但最致命的还在于,非常时期下,口罩变得奇货可居。

02

口罩的地位超过了去年的猪

这个非常时期下,居家百姓没有口罩尚且寸步难行,便利店员工没有口罩,面对的可就不只是这个难题了。

正月初七早上,张利到一家门店巡察,看到一位顾客没戴口罩进店,便上前好言相劝,没想到反而招来顾客的一顿训斥。顾客不是不想戴,而是买不到口罩,而见福便利店不要说有货可售,自供尚且不足。尴尬之余,张利把口袋里备用的一个口罩送给了这位顾客。

口罩估计自己也没料到,有朝一日的地位居然能超过去年风口上的猪。

换在平常,一个普通口罩不过三五毛钱,一个N95口罩也不过五六元钱。在见福的采购价格中,普通口罩从最初的2.85元/个涨到了后来的5元/个,N95口罩则从16元/个涨到了28.5元/个,并且还不是随时可以买到。便利店属于需要精打细算的生意,张利觉得太贵,刚犹豫了下,供应商马上就说卖出去了。

零售业对于市场信息的捕捉尤其敏感,见福对于这波疫情的重视早于举国上下升级防控之前。因此,物资消耗也要更多。张利算了一下,扣除门店的直接亏损不算,这一个月来单是花在消毒和口罩上的费用就超过了100万元。

张利的底线是:宁可亏钱,也不可让一个员工受感染。但现实的尴尬是,口罩一夜之间洛阳纸贵。

为6个口罩去排队,对张利来说,这并非为了体验,6个口罩或许还能在关键时刻派上“救命”的用场。

03

送10个口罩让张利感动不已

见福的员工很肝胆,面对疫情毫无惧色,该值班的值班;春节回不来的,自有其他人自觉顶班。非常时期,员工齐心协力空前团结,充分体现了一家企业的高度凝聚力。

张利的朋友圈很铁杆。一位曾经的见福员工初五晚上发微信告诉张利,他有10个口罩,反正用不上,就送给公司吧!一位浙江的供应商好不容易筹措到1000个口罩,分200个给了见福;一家叫纳丝达的供应商捐了30套防护服给见福,以备不时之需。

逆行的便利店赢得了顾客的理解和尊重,相对于一天2000个口罩的消耗量,赠送210个口罩和30套防护服并不算什么,但接到信息的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了张利的心头。

非常时期之下,张利要面对的事情不只有防护,员工队伍的稳定、供应商关系的打理,以及现金流的储备,都是一家之主当下所要过问的事情,而从战略层面上,他还必须考虑疫情如果在一个月内结束,两个月内结束,甚至更长时间内结束情况下,企业的应对之策。

这是见福创立以来第一次接受如此重大灾情的考验,眼下,疫情虽未结束,但他已经想好,以后每年的10月都要搞一次类似灾情的应对演练。

2月10日后,企业陆续复工,口罩供应进一步紧张。不过,张利相信这个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动员能力,防控物资紧缺问题应该很快会得到解决,他看到朋友圈不时传来好消息:

上市公司九牧王服饰在清濛、晋江两个生产制造中心紧急开辟6条口罩加工线,号召周边的300名员工提前返岗,现在可以日产口罩3万件;福建省健为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临时转产口罩,每日产量可以达到50万片。

张利希望这些口罩能在满足防控一线和政府工作人员刚性需求的基础上,优先向零售业倾斜,因为他们是不能打烊的窗口单位。

便利店老板的口罩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