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未来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a情不知所起一时情深


未来的市中心城区将如何发展?

重点地段在哪里?

相信这些小伙伴们都很感兴趣

看看设计详情吧~

今天上午,赣州市自然资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该局组织编制《赣州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的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

《赣州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由长期参与我市规划设计的团队领衔,自2017年底启动,历经多次调研、论证、专家评审、规委会审议,市政府于今年10月正式批复了《赣州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设计有哪些亮点?

☟☟☟

▲中心城区总体鸟瞰图

01“山水宋城”的总体意向是什么?

本次总体城市设计是从赣州的自然以及人文方面出发,通过对以上要素的提取分析,提出了“山水宋城”的城市总体意向。该定位主要根据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确定的:

▲中心城区滨水空间规划图

一是在山水方面。根据赣州传统山水潭城相融合的山水格局特色。将赣州原来的“三水绕三山、三龙汇三潭”的山水空间进行延续拓展,构建未来的“五水绕三山、三龙汇五潭”的山水空间形态。通过对影响山水格局特色的问题深层次梳理发掘,提炼赣州传统城市山水格局特色的核心要素,在延续传统的山水格局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法在规模扩张后的新空间予以应用和延续,并提出分层次、分类别的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设及控制引导策略实现山水格局特色的传承和升级拓展。

▲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图

二是在文化方面。传承并拓展了传统空间景观格局及人文宜居特色。通过承古载今的文化传承、多元融汇的景观风貌以及人文关怀的活力场所三个方面打造赣州“宋城+”的文化定位。加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建立完善的文化承载体系,以宋城文化为核心,划定文化成长坐标,并通过对赣州各阶段历史、民俗、人文特色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提炼赣州作为传统人文宜居城市典范的特色及规律,结合现代城市发展特征及需求,在城市空间的应在中加以传承运用,凸显赣州空间特色,提升空间环境品质,延续并拓展赣州人文内涵。

▲中心城区活力中心规划图

02“五水绕三山,三龙汇五潭”的格局

本次城市设计凸显了赣州山体层次丰富特色,延续远山为屏、环山为景、内山为园的山体格局。同时,梳理出5江,32支流,多塘水系。传承老城福寿沟河湖池塘布局特色,构建基于生态安全的三级河网水系格局。构建出7条城市一级山水廊道,38条组团二级生态绿廊。引山水入城,打通连山通水的山水生态绿廊。将打造两三江口,五潭,山水城交融的生态特色,加强生态修复,恢复三江口、潭等生态门户节点,形成了“五水绕三山,三龙汇五潭”的规划格局。其中,“五水”是指赣江、章江、贡江、上犹江以及章水;“三山”“三龙”均是指罗霄山脉、武夷山脉以及九连山脉;“五潭”是指储潭、汶潭、欧潭以及在新能源汽车城以及南康新规划的两潭。

▲中心城区景观节点示意图

03怎样实现总体城市设计目标

本次规划结合“山水格局、空间结构、区域联系、文化传承、景观风貌、活动场所”六大空间目标,提炼固化二十二项空间要素,形成了总体城市设计通则。

下一步将采取以下措施实现城市总体设计的目标:

一是通过总体城市设计通则、分区城市设计指引以及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指引来对下位规划进行引导及管控。

二是本次总体城市设计的相关内容已经纳入到了《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在以后编制《赣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也会将强制性的内容纳入进去,并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做好管控。

三是完善我市城市设计的编制体系,包括分区城市设计、地块城市设计以及专项城市设计。在未来土地出让前都会编制地块城市设计,该层次的城市设计会依据总体城市设计等上位规划站在宏观的角度对地块的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等内容进行量化的管控,并纳入到土地出让要求中。

▲中心城区景观通廊规划图

04为什么优先规划三个重点地段?

一是南河浮桥—水西人行桥片区

该区域横跨新老城区,处于章江下游,是赣州老城区迈向城市新区窗口的重要枢纽位置,作为融合赣州城市生活的原点,是产业发展原点的重要区域、是历史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过渡区域、是两岸缝合发展,承载城市公共活力的潜力区域,未来将把该区域打造为衔接历史与现在的滨水带,成为一条生活纽带和人文走廊。

▲南河浮桥——水西人行桥片区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二是十龙聚龟周边区域

位于章江新区核心区域,是赣州市中心城区的重要地标所在,也是赣州市未来重要的形象节点之一,南北衔接老城与新区,东达赣州站城市门户,是章江新区的咽喉要冲,是城市形象集中展示的中心区域,是城市公共生活的核心承载区域。

▲十龙聚龟周边区域总体鸟瞰图

三是欧潭—沙石大桥片区

位于章江新区与蓉江新区交汇处,作为城市迈向新阶段的重要门户区域,是赣州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我市未来建设的主战场,代表了我市未来城区建设的高标准、高品质水平。规划重点从城市门户地标建筑、生态文明网络以及塑造示范性现代住区进行了重点设计。

▲欧谭——沙石大桥片区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05设计对高标准建设蓉江新区和高铁新区有哪些考虑?

本次城市设计针对蓉江新区和高铁新区的建设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① 构建多维度的新区空间。划定新区成长坐标,统筹规划新区城市空间,组团式发展新区。严格控制好城市开敞空间、生态廊道、通风廊道和视觉廊道,维护城市空间格局。打造可参与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丰富城市空间功能。

② 塑造全方位的新区风貌。以总体城市设计为统领,展示山水城融合的现代城市风貌及具有现代活力气息的场所意向。延续城市中央金脊,强化城市轴线,塑造韵律起伏的优美天际线。按照人性化、生活化原则控制街道尺度,建设充满活力的街道空间。加强建筑设计,提升建筑品位,打造精品建筑。

③ 建设历史文化传承样板。针对高铁新区的特征,保留凤岗镇古村落、老浮桥、小铁路等历史文化元素,注入现代元素唤醒历史记忆,展示地方特色人文积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凸显城市山水生态格局。保留利用蓉江新区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建设“山入城中、水绕城旁、绿网串联”的山水新区。利用蓉春山、狮形岭、仓背岭等山体和章江、樟木河、高陂河、大桥河、芦箕溪、当塘溪、下雨塘河、社官背河等水系,建设生态、休闲等大型公园或带状公园,奠定新区山水格局。


赣州热搜


我就是赣州人,赣州这几年发展的也很快。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穷,农村很多青壮年还是出外谋生,在外面赚钱后把自己家房子建的还不错。外人一来到赣州农村,看到这么大漂亮的房子,以为这里人都很有钱!其实哪里有钱啊,和发达地区相差太远。

赣南地区是丘陵地带,连绵不绝的山。对于发展工业限制比较多,也不适合发展工业。很多人都说赣州是珠三角的后花园,对于吸引广东企业都优势,我不觉得有多少优势。

首先,赣南地区是山区,这就限制了工业发展。虽然现在也很多人从珠三角接单回来加工,可都是家庭作坊式的,都是几个人到十几人,对于经济的发展有限。

其次,你没有更好的优惠政策,大的工厂不见得就要到你这里来投资。很多工厂都是本地人在外面发展后,为了发展自己的家乡回来投资的,有份感情在里面,而且很多人回来投资后发展的并不怎么好。

要说优势人家河源比你赣南更有优势,同省,地理位置更近,各方面更好协调。

赣南地区不适合发展工业,最起码传统工业不好发展!要不就改变思路,发展更高端工业,那就要政府解放思想,积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可谈何容易。

相对好发展的还是旅游业,赣州什么不对,就是山多,对发展旅游业有优势,我的家乡现在就在发展旅游业。恢复以前古镇面貌,让赣州真正成为珠三角后花园,让城市白领在礼拜或放假时有个能呼吸新鲜空气的地方。

吃腻了城市的饭菜,那就来赣州吃吃农家乐,体验体验农村的山水,划划竹排,河里钓钓鱼,别有一番风味!


独影98


赣州,是仅次于省会南昌的江西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赣州的南边,是粤港澳大湾区,北望省会南昌,西临长株潭城市群,东边是活力四射的厦门。几十年来,由于过于注重把控农业,工业兴市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再加上交通的严重制约(现在才开始修建赣深高铁)使得赣州,与兄弟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

有什么谋划可以拉赣州一把??

答案肯定有!

具体是:尽快把赣州划出江西省委、省政府的管辖范围,把赣州办成国家级经济特区。效仿深圳特区模式,只要给政策,人才和资金自然就会向赣州特区快速集结。

唯有这样布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勤劳的赣州人一定能够不负重托!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建筑钻孔专家水生


赣州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江西是南大门,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古邑都市圈。地处沿海地区广东,福建边陲,长株潭三角位置,中国中部地区重镇。江西赣江水源发源地,江西省简称“赣”字的地方,历朝军事家必争之地。中央苏维埃红色紅都『共和国的摇篮』。公路有105.206国道经过,还有大广,赣深高速。铁路有京九线与喻长夏成十字形穿境而过,高铁有昌赣深城际专列。从地理位置,古色文化和交通网来看。未来赣州的发展前途光明。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看法,供读者参阅和专家评审!

一:政府层面,根据赣州的实际情况,调查研究推出一个发展的目标。

二:红色文化的整合,打造一个旅游产业链,提高赣州的知明度,使全国及国外人士都知道赣州瑞金是共和国的摇篮,赣州于都是长征的出发点,赣州兴国是蔣军县。把这些红色文化集合到中心城市赣州。

三:把章贡区建一个经济开发区,以汽车新能源和电机生产基地。

四:把105国道建成一个经济走廓,及龙南,定南,全南抱团组成一个经济区共同发展。

五:把赣南脐橙研发果中极品,水果之王。

以上是我的观点和构想,供大家参阅,欢迎朋友们留言!





何仕谊


赣州不论向那个方向发展,都的靠中央的高度关注,包括资金,政策,地方官员任职,每级政府要真正做到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利益,少搞面子工程,多办些实事,不刁难投资商,也不吸引虚假投资商,特别是道路交通要大力发展,像南康家具已有很大的规模,但城市交通设施配套落后,还有我们这里去县城才二十多公里,还要走十多公里5O年代的路基公路,这段路有些地方上演了很多车毁人亡的事故,有人说继续打造赣南脐橙,我是种了二十多年的老果农,静心细想过几年真的要放弃了,理由只有种果的人心里才明白。


匆匆来去加慢点


赣州怎么发展都取决于国家政策,有多少政策就有多大发展,比如把赣州划为经济文化特区,把清华大学,人民大学整体搬迁至赣州就够了,再新成立211重点赣州大学,升级赣州师范大学,赣医升级赣州医科大学,环境学院升级为中国环境工程大学,企业方面5年免税,10年交半,我预计有这10年以现在的中国实力和赣州人民的聪明才智及勤劳拼搏的精神完全可以把赣州建设成为跟广州深圳媲美的一线城市,


虔城二哥


我们赣州有什么? 该做什么?怎么才能做好?

农业上,我们有赣南脐橙,南康甜柚的国家级品牌。工业我们有稀土矿,南康家具。服务业第三产业我们有兴国,瑞金,于都的红色旅游资源。把这些产业做强做大做出品牌来就是赣州经济发展起来的那一天。对接好港珠澳大湾区,一切向南看齐发展,赣州就会有出路。个人愚见,不喜勿喷哈






中超暴力鸟666


看了评论许多!没有一个中肯的!并且许多是外出务工人员的评论!看得到赣州日新月异变化的人!都立足本地!谋划未来!鼠目寸光之人!还在为月薪几千上万沾沾自喜!眼睛看不到南康家具的千亿产业???两城一谷??今天看不起?!!!会让你高攀不起??南康区的一对家具熟练木工夫妻足以让北上广深一对大学生夫妻汗颜!月薪一万几到两万几是普遍!当然,这是苦干出来的!如果人家告诉你!我两夫妻这样干了十年。!外来务工人员也这样告诉你!试问你还牛B哄哄吗??


心飞杨971


赣州,980万人口,3万多平方土地。基本是山,俗话说靠山吃山,山里能享受国家级政策的只有稀土,赣州未来规划是建设国家级稀土基地,往后一些高端的东西都要用到稀土,到时人才,资源,肯定会来的,高铁也通了,到时就更方便了,赣州肯定会是一个二线城市


苏州红叶小太阳


把平原地区居民迂移至丘陵地区,平原地区专搞机械化大农业,来个全国规化,长远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