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手機圈小米與華為怪像

萬眾期待的小米新品發佈會已於2月13日在線上舉行。本次發佈會雷軍為大家帶來了小米新品手機小米10與小米10pro。小米10系標配吊打友商的高通芯片、吊打友商的三星屏幕、吊打友商的揚聲器、吊打友商的充電、吊打友商的跑分、吊打……(太多吊打與超越,在此就不多做敘述,反正是各種吊打,全面超越,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搜索查看)。

淺談手機圈小米與華為怪像


看完發佈會給我的感覺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除了小米,就是友商了。今天並不評價手機,而是藉此來淺談一下手機圈有關小米和華為的一些怪象!首先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如有意見分歧,大家可以討論,不要人身攻擊。

在我印象中,小米手機問世之初,打著“性價比”、“發燒而生”等口號,使得小米在年輕人群體中引起很大反響。此時的華為手機,並不是很出名。更多的還是在做合約機(家裡至今還保留著當年辦公寬帶送的C8650)

淺談手機圈小米與華為怪像

與同學討論手機時,更多的是蘋果、三星、小米等,鮮有華為。後來本人在購機時,也很少把華為作為參考選項。然而,短短几年的時間,華為迅速成長。在美國宣佈制裁華為後,我才驚訝的回過頭來重新審視這家公司——這就是當年做合約機的那個公司麼?!在瞭解了一下其發展史後,不由對其心生敬佩。此時的小米,也一路成長,成為世界500強之一。而一些怪象,也由此而生。最典型也最讓人無語的,就是某家的花式碰瓷,以及雙方的互噴。

關注了雙方好多場發佈會,我實在無法理解雷軍與盧偉冰的某些做法。發佈會本該是認真向市場宣傳自己產品特點與自身優勢,然後由消費者根據自身需求,按需購買。如果只能靠挖苦、踩別人、碰瓷來體現自己優勢,那我覺得這本身是一種無能的表現。借用某總的話說:都是方案整合商,裝什麼XX。那些硬件,其他廠商都可以買到,無非是小米先發布而已,但在看完發佈會後,給我感覺高通、三星是某些廠商的子公司或者專屬配件供應商。市場經濟下想買什麼由消費者個人決定,但拿別人的核心配件來秀優越感,我覺得與那些拿美國飛機航母嘲諷J-20、遼寧號的國人並無區別。核心配件掌握在別人手裡,更應該擔心,而不是開心自己不用努力就能買到。


個人認為某種商品的價格由商品本身價值和品牌價值共同構成體現,一些比普通商品價格貴成千上萬倍的奢侈品,並不可能帶來成千上萬倍的體驗。這其中更多的,是一種品牌價值,亦或是某些人所說的“智商稅”,我覺得這種理論就像是一位大媽拿著50塊錢買的包,看到別人拿上萬的LV,然後嘲諷:那個包裝的東西也沒比我多多少呀,智商稅。如果按照盧偉冰與雷軍的花式對比法,iPhone得被按在地上摩擦。但實際情況蘋果公司拿走了一大半的市場利潤。我能理解小米想衝擊高端市場的想法,但衝擊高端市場,除了產品本身過硬,有自己核心技術之外,品牌價值也是必須要考慮的。作為手機廠商,小米應該適當注意市場形象,無休止、無下限的碰瓷,只會適得其反,單靠一部分死忠粉,是撐不起高端市場的。所謂的奢侈品,更多的是獲得大多數人的認可,以此來帶動小部分人的購買。近段時間來盧偉冰與雷軍一系列操作,至少在我眼中,小米品牌形象是暴跌的。


我希望華為更強大,突破美國製裁,也希望小米、OV、一加、魅族等手機更好,打造好中國的手機品牌。追趕三星與蘋果。而不是大家窩裡鬥,相互傷害。也希望各家粉絲,能夠多一點尊重與理解,少一點謾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