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运动健康,还是多休息健康呢?

推拿百病速康


多运动健康,还是多休息健康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缺乏身体活动、久坐严重影响健康,增加慢性病和早死的风险。

相反,积极的体力活动有利于健康,预防早死风险。

至于每天多大的运动量才会获得健康好处,权威机构早已给出明确建议。

权威机构关于每天运动量的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明确建议,对于成年人(年龄在18至64岁之间),每周至少需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75分钟的剧烈运动。

值得强调的是,WHO没有给出每天运动量的上限,也就是说,活动越多可以获得更大健康好处。

因此,WHO的意思自然是多运动更健康。

另外的权威机构,像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运动医学会联合给出了与WHO大同小异但更具体的建议,包括:

1)为了获得一般性健康好处

每天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5天共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每天至少25分钟,每周至少3天共75分钟剧烈有氧运动;或中度强度和剧烈有氧运动的组合。

每周至少2天中等到高强度的肌肉对抗训练,可以获得额外的健康好处。

2)为了降低血压和血胆固醇

需要每周3或4次平均40分钟中等到剧烈的有氧活动。

3)如果达不到上述运动目标

任何形式和强度的运动,都可以获得相应健康好处,聊胜于无!

同时,指南指出,增加额外的运动量,可以获得额外的健康好处。

新研究:不论运动强度,任何剂量的运动都有健康好处,降低死亡率

可见,权威机构有关运动的建议,只给出了每天运动的最低建议量,认为只有达到一定量的运动才能获得健康好处;而没有给出运动量的上限,认为运动越多就可以获得越大的健康好处。

这些建议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产生这些建议的主要证据主要基于自我报告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这通常是不精确的。

近年来的新研究已经开始使用了基于设备计量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方法,即使用加速度计量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计步器,可以对于运动强度及各种运动强度下的运动时间进行更精确的记录。

使用这些客观、定量测定运动量的研究给出怎样的结果?与此前的研究结果有什么不同吗?

为此,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R)莱斯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与挪威奥斯陆体育科学学院等机构联手进行了全面荟萃分析。

经过从检索到的500多项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中筛查出8项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研究,共涉及36383名年龄至少40岁(平均年龄62岁)的成年人,平均追踪了5.8年。

根据加速度测得的每分钟上下垂直加速度变化次数(cpm),日常体力活动状态分为久坐,≤100cpm;轻体力活动,101-1951 cpm(其中低轻体力活动,101-759 cpm;高轻体力活动,760-1951 cpm);中等到剧烈体力活动, ≥1952cpm;剧烈体力活动,≥5725cpm。

就是说,体力活动强度分为久坐、轻体力活动,中等到剧烈体力活动,和剧烈体力活动四个等级。

像慢走或烹饪、洗碗等日常活动就是轻体力活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一个简单衡量标准是,活动过程中有一定的呼吸困难,比如可以正常说话却不能唱歌。

结果,随访期间有2149名(5.9%)参与者死亡。经过统计学处理后,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强度如何,任何水平的体力活动都与死亡风险显着降低有关。

具体来说,总的体力活动与死亡率变化的剂量效应关系是:

不同时间轻体力活动与死亡率变化的剂量效应关系是:

不同时间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与死亡率变化的剂量效应关系是:

可见,每日不同强度体力活动量与死亡率的剂量效应并非单向线性关系,其中当体力活动总量增加到每天约300分钟(5小时)轻体力活动,或24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死亡率下降最为急剧。

与那些从事很少或没有身体活动的人相比,每天从事这个水平的体力活动死亡风险大幅度降低到一半水平。

研究的另一项重要发现是,死亡率随着每天久坐时间的增加而呈单向性升高,每天久坐达到或超过9.5小时,死亡率增加更加显著。

总体上说,以加速度计量器定量记录活动量的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对降低死亡率的效应强于此前基于自我报告的研究。

更重要的是,新研究结果表明,体力活动对于促进健康和降低死亡率的作用不存在最低量阈值,无论体力活动的强度,任何剂量的活动都是有益的。

就是说,只有多运动才更健康;而所谓“多休息”即更长时间的久坐,不但没有健康好处,反而增加慢性病和死亡风险。


挣脱枷锁的囚徒


这个问题问的有意思,多运动好呢,还是多休息好呢?到底是“生命在于运动”,还是学习“千年王八万年龟”的养生之道呢?但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度合理的运动,身体获得的健康获益还是很大的,因此,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在没有运动禁忌的情况下,如果想要身体健康,还是建议大家要多运动,多活动。

当然也有很多情况不适合运动,比如重度血糖升高,血压急剧升高的情况,比如心脏衰竭严重的情况,这样的一些情况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但对于运动还是不运动,首先要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果身体条件需要静卧休息,需要缓慢活动,就不要进行运动锻炼了,如果不存在这样的运动锻炼的禁忌,那么还是建议您结合自身情况,适度的加强运动锻炼,运动锻炼对身体带来的健康获益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

适度运动锻炼的益处有很多,就能想到的简单说几点——

1. 心血管系统获益

适度的运动锻炼是预防和调理心血管健康的重要生活调理方式。运动锻炼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身体代谢能力,增强心肌力量,改善心率偏快的问题,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这些方面,都是运动锻炼带来的心脑血管的健康获益。

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或已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朋友,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安全性,血压高峰不要剧烈运动,有低血糖风险的也要注意不要空腹运动等等,在身体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每周进行不少于4天的中等强度有氧锻炼,是很好的运动方式,值得一直坚持。

2. 有助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调理控制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这些慢性代谢性疾病问题,运动锻炼也都是需要强调的一种辅助改善方式。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2~4mmhg;运动锻炼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肌肉及肝脏的胰岛素抵抗问题,加强血糖代谢能力,改善高血糖;运动锻炼能够改善体重,控制肥胖,改善高血脂;通过合理的运动锻炼,高尿酸问题也会得到一定的辅助性的调理,对于有这些慢性疾病问题的朋友,积极有效的运动锻炼,比起天天久坐不活动,不管是对于相关指标的调理降低,还是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减小,都是非常重要的。


3. 有助于减少骨质疏松风险

很多女性到了更年期,雌性激素分泌急剧减少,导致钙质的快速流失,从而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骨质疏松不但会带来骨骼、关节疼痛的问题,还会导致骨折风险的加大,除了注意补钙、补充维生素D,或者根据情况服用药物控制骨质流失以外,加强运动锻炼,也是改善和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方面,合理加强运动,对于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增强肌肉能力,提高身体灵活性,减少骨折风险,也是运动锻炼对于身体带来的健康获益。

4. 有助于情绪的调节和睡眠的改善

心情不好,压抑、紧张、焦虑、抑郁?不妨试着让自己多运动运动吧,80后90后,才二十多岁三十多岁,就天天失眠?试着让自己出去跑几圈,看看回来睡的香不香?很多时候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不良情绪的影响密切相关,想要缓解和调整不良情绪,除了自己做好心理上的调适以外,加强运动,也是舒缓情绪的重要方面,运动锻炼能够释放压力,缓解不良情绪,改善睡眠问题,而好的情绪和好的睡眠,又是健康身体的重要保证,您说运动对健康好还是不好呢?


合理的运动锻炼,对于身体的健康获益还有很多,比如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改善肠道健康,改善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控制体重,减脂减肥……,虽然无法一一列举,但很多时候,如果身体条件运动,动就不不动强,运动对于身体的健康获益,是明确而安全的,结合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强度,严格自律,长期坚持运动,这样的生活习惯养成了,对于身体带来的健康获益将是巨大的,也是长期的,还在犹豫什么,赶紧让自己动起来吧!


李药师谈健康


运动多就一定好吗?这个问题在人们长期的意识里认为都是对的。我们长期认为生命在于运动,是的没错,确实适当的运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但不是越多越好。关于运动的误区你犯了几个?

误区一:认为跑步和走路速度快就一定好

由于跑步减肥成了现在人最热衷的健身方式,尤其对于减肥的人来说,出于减肥的需要,认为速度慢达不到效果,所以往往走的很快。其实强度过大容易导致运动伤害,例如出现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及腰部的疼痛和损伤。

误区二:走的越多越好

当我们在剧烈运动时,身体内会产生较多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然而当这些激素增加到一定量时,便会使脾脏产生大量白细胞的能力降低,从而导致淋巴细胞中细胞活性大大降低。

误区三:早起就猛跑

现在早晨公园的健身人群无疑成了公园里最亮丽的风景线,大家四五点钟就开始到公园了跑步、练太极等。由于早上起来,人们的血液较浓稠,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应避免早起剧烈运动。另外早起不吃早餐或不喝水就跑步也容易造成血糖较低。

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人们不惜花费自己大量的休息时间去减肥健身,其实有时候选择合适的休息方式比运动更健康。

方式一:小憩20分钟放心脏更健康

有研究表明,小憩是减压的神器,适当的休息可以提高工作的灵敏度和工作效率,更加有利于心脏的健康。经证实,每周午睡三次以上的人,患心脏病的概率降低了37%。

方式二:喝杯热茶让大脑更活跃

夏天来了,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冷饮,其实随着气温的升高,适当喝些热水才养生的法宝。热水可以使毛孔张开,增加汗液分泌,有利于排毒养颜,同时喝水还可以让答案提速14%。

方式三:伸个懒腰让肺动起来

研究表明伸懒腰有助于全身肌肉的收缩、呼吸的加深。同时伸懒腰能增加对心、肺的挤压,增加全身的供氧,使大脑血液感到充足,使人感到清醒、舒适。

方式四:发呆五分钟

发呆是最简单的减压方式。因为人在发呆的时候,心无杂念、脑子里什么也不想这时候,大脑中的α脑电波得到加强,这种脑电波可以抑制信息超载,让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从而释放情绪,缓解压力,还能加强记忆力,缓解疼痛,提高人的免疫力


健康管理师报考咨询


如果只强求某一方面,肯定是不可取的。运动与休息必须得劳逸结合,该运动的时候你不可以懒得不想动,该休息的时候也不能非要去运动。

应该按照自巳的具体情况安配合理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绝不能少,它是激活欲望的动力。


泰山9981258


由上策视觉来给您最正确的答案吧!

运动、休息和摄入营养,是人类保持身体健康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要想身体健康,不能片面地进行某一方面的极端行为,而是要运动、休息、营养等三方面达成一个均衡。

因此,要保持身体健康的正确方法是:缺乏运动的人多运用,缺乏休息的人多休息。


上策视觉


我们生活在白天,黑夜不断转换的时间里,白天就是人们解决衣食住行的物质生产,在农村的时候,肩膀经常要担一百多斤重的东西,到晩上多么希望找到床上休息一下,很少见到农民去跑步,社会发展了,有些人劳动过于轻松,身体反而容易生病,只好花钱去运动,多运动,还是多休息,要看清楚具体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等等。


KongZWang


多运动健康,还是多休息健康?这个问题很奇怪,为什么运动和休息一定要相对。运动和休息会互相矛盾吗,运动过后必须休息,休息好后才能更好运动。

前人说过:文武之道,一张一驰。欲紧先松,欲进先退。就像武术里常说的,以柔克刚或是或是以刚克柔,都是片面的。拳谱云:有理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刚柔相济才是正解。

所以,无论多运动,还是多休息,都不对。应该按照个人的体质,把运动和休息合理分配好,才是健康的保证。


绿岑山人


应该说,适度的运动有益于健康。追求健康长寿是养生的奋斗目标,但光强调运动,不强调别的养生的重要因素,这样的最终结果只能是竹蓝打水~一场空。

多运动、多休息,两种做法都不够科学,都走的是极端之路。应该说,适度运动和适度休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劳逸结合,才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正确方法。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必须要高度重视的,即心理健康的问题。稍懂养生常识的人都知道,人都有七情六欲,情欲过度即可以使人患病,如怒伤肝,思伤脾等等……这些理论是有科学依据的。追求健康的人,必须先具备健康的心理,在此基础上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练,才能达到保持身体康乃至健康长寿的目的。





静中乾坤大


适度的运动对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平时有哪些适合我们的运动呢?

1.慢跑,这是一种有氧运动,目的在以较慢或中等的节奏来跑完一段相对较长的距离,以达到热身或锻炼的目的。

2..游泳,借自身肢体的动作在水中运动前进的运动和技能。在健康方面,游泳是一种需要全身都活动的运动,同时是可增强肺活量的运动。

3.骑单车,脚车是克服心脏功能毛病的最佳工具之一,同时不仅能藉腿部的运动压缩血液流动,以及把备注从血管末梢抽回心脏,事实上却同时强化了微血管组织,这叫“附带循环”。

研究发现,运动可以锻练提高心率。而社交互动对健康有积极的影响,所以建议如果是慢跑、脚车等活动可以叫上好朋友一起去,这样效果会更好!





虾米篮球


当然是多锻炼健康了!经常锻炼的人,身体的各项机能得到增强,从而达到健康的目的!经常锻炼的人,不管是体力还是精力方面,都会非常旺盛!我本人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经常有规律的锻炼,在这之前,都是身体不舒服时,才像治病一样锻炼一次,基本能保证个把月身体舒服,精力好些。那时候还没有经常锻炼的意识,只为缓解身体的不适!从2015年开始,由于之前偶尔锻炼带来的诸多好处,才开始慢慢有规律的锻炼,不知不觉中,不管是身体状态还是形体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从此以后就喜欢上了健身锻炼,而且慢慢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绩!锻炼的好处溢于言表!相反,不锻炼最好的结果只能是维持现有的健康状态,但由于生活习惯等诸多原因,健康状态都是下行的!所以,我建议没有锻炼习惯的人,还是培养一些自己能够接受的锻炼来武装自己,为自己,为家人,运动起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