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佛家弟子遇到事都念“阿弥陀佛”或者是“南无阿弥陀佛”,那如来遇事念什么呢?

李哥探厨


《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本身是印度北部的一个小国——迦吡罗卫国的王子,他的父亲是国王净饭王,他的母亲摩耶夫人怀孕前梦见白象入怀因而有孕。

佛陀是她在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站着生产的,更有阿含经说佛是从摩耶右肋出生的说法,佛陀的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一降生,就会走路会说话,而且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足迹所至涌出莲花,大喝一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与此同时,天上乐声鸣扬,鲜花飘坠,宇宙光明,万物欣豫,天空有二龙踊出,在虚空中口喷清泉,为太子沐浴,真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相士阿私陀听闻太子出生,进宫预言太子将会成佛,而她等不到这一天,所以悲喜交加。他的父亲给他取名——乔达摩·悉达多,就是一切成就的意思。

摩耶夫人在他诞生七天后去世,他由净饭王的续妃波阇波提也就是他的姨妈抚育。七岁开始接受学业培养,包括吠陀和五明学艺,以及兵法和武术等。十六岁娶天臂城主之女耶输陀罗为妃,生有一子名罗睺罗。他在一部早期经典中自述,青年时期生活奢侈,极尽声色娱乐,有暖、凉、雨三时宫殿轮换居住。

可是这位王子并不满足于奢侈的生活,他决心探索宇宙人生的真谛,他开始了寻找真理和最终解脱的道路。29岁某一天半夜,他离城出家,在阿那玛河畔,剃去须发,去掉各种饰物,决心出家。

他来到了摩竭陀国,与聚集在这里的很多学问高深的人学习,后来又经历了禅修和苦修,当时的印度十分流行苦修,经过六年的苦修,他觉得无意义的苦修对于自己作用不大。于是,停止苦修,他在尼连禅河沐浴,接受了牧女苏耶妲的乳糜之供,憍陈如等五随从因此厌弃他。

他通过正常的饮食恢复了体力,于是来到了距离苦修地点不远的伽耶城,在一棵菩提树下佛陀静坐了七天七夜,最终大彻大悟。随后又静坐了两个月,其间有两个商人供奉,随后佛陀前往鹿野苑,那里聚集了很多宗教家,佛陀也找到了五个随从,经过一番细致耐心的教化,这五人又回到了佛陀身边成为他的第一批弟子。

这是释迦牟尼从凡夫到佛陀的大致过程。国际公认的释迦牟尼佛生于公元前623年,成道于588年,入灭为543年。在《阿弥陀经》中,释迦牟尼佛就信徒们念“阿弥陀佛”。说明佛陀对这个圣号是非常重视的,他既然叫大家念,那他自己肯定也念。

西游记里面也有如来佛祖念这句圣号的记载。孙悟空大闹天宫,要夺玉帝之位,如来佛祖赶来救驾,就念了一句“南无阿弥佗佛”。大乘佛教认为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所以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功德殊胜。


小小嬴政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有意思,因为在《西游记》中,如来佛祖是西天灵山的众佛之首,而佛教弟子遇到事情总会念一句“阿弥陀佛”或者“南无阿弥陀佛”,即便是观音菩萨,她也会念“阿弥陀佛”,那么,如来佛祖遇事会念什么呢?

下面,小哥为大家解惑。

佛教“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的起源。

“阿弥陀佛”和“南(na)无阿弥陀佛”这两个佛号,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两个佛号,在生活中,佛教徒化缘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阿弥陀佛”,而遇到香客进献香油的时候,也会说一声“阿弥陀佛”,那么,这两个佛号起源于什么时代呢?

“阿弥陀佛”代表的真实含义。

第一:阿弥陀佛是佛教徒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可以理解成“口头禅”的意思,但是意义更加庄严、神圣。

第二:阿弥陀佛是佛教的一尊大佛。

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

阿弥陀三尊像通常以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胁侍,而与此二尊并称为西方三圣。

世尊(释迦摩尼佛)在《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是地位非常尊崇的一座大佛,连万佛之祖释迦牟尼佛对他也非常认可。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舍利佛也讲过,光明无量佛就是“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真实含义。

南无阿弥陀佛是汉传佛教净土宗的一个念佛修行方法,以通过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来达到转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目的。

南无阿弥陀佛陀耶,译曰归命无量光觉,无量寿觉。归命于无量寿觉及无量光觉也。

其中“南无”者即是归命,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也就是说,一个人怀着虔诚的心,将阿弥陀佛作为自己生命的最终归处,因为阿弥陀佛(无量佛)是西方十亿佛国净土的主持,“归命于阿弥陀佛,即是归命于西天十亿佛国净土”。



《西游记》如来佛祖佛号揭秘

在《西游记》孙悟空第二次大闹天宫的时候,面对实力暴涨的孙悟空,众仙无策,玉皇大帝宣西天如来佛祖前来降妖,如来佛祖即可赶赴现场,最后将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面,在这个过程中,如来佛祖也宣过一次佛号。

如来即唤阿傩、迦叶二尊者相随,离了雷音,径至灵霄门外。忽听得喊声振耳,乃三十六员雷将围困着大圣哩。佛祖传法旨:“教雷将停息干戈,放开营所,叫那大圣出来,等我问他有何法力。”众将果退。大圣也收了法象,现出原身近前,怒气昂昂,厉声高叫道:“你是那方善士,敢来止住刀兵问我?”如来笑道:“我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今闻你猖狂村野,屡反天宫,不知是何方生长,何年得道,为何这等暴横?”

这一段描述中,如来佛祖宣的佛号是“南无阿弥陀佛”。

在《西游记》第一百回,唐僧等人功德圆满,灵山佛国共宣佛号。

南无燃灯上古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过去未来现在佛。南无清净喜佛。南无毗卢尸佛。南无宝幢王佛。南无弥勒尊佛。南无阿弥陀佛。

大家看看,其实佛国的佛号有很多,而如来佛祖遇事,他也会念“南无阿弥陀佛”和上面众位圣佛。

所以,在佛教,“阿弥陀佛”和“南无阿弥陀佛”这类佛号,出口就是对他人的美好祈祷和祝福,而在金刚伏魔的时候,他们动手前也会宣一声佛号,这也是对内心的一种平复,同时也是对邪魔的一种威慑。

谢谢大家。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古梁镛


念佛只是一个法号。

佛本无相

以前一个愚钝的樵夫要出家,但是脑子特别笨,方丈教了好几遍“南无阿弥陀佛”但这个人就是学不会。

记住了前面三个字就忘了后面的,记住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更别说教他精深的佛经了。于是方丈索性就让他去扫院子了,告诫他说,你不用念“南无阿弥陀佛”遇到事情了,你就念“扫帚”。这个笨和尚就照做了。每天听他在那里念扫帚,后来这个和尚却成了有名的高僧。

是不是莫名其妙?我们要知道一点——佛教是主张破除一切虚相的!念佛经,念法号也是相,目的不是念什么。而是为了通过念佛号让自己的变得专注和忘我,所以无论你念的是阿弥陀佛还是扫帚,只要你在那一刻变得专注乃至于忘我,就已经算是佛教的修炼了!

佛陀更是深知这个道理,后期佛陀休息时,口中喃喃低语,也无非是为了忘记自我。


卢老皇


如来佛祖遇事也会念“南无阿弥陀佛”。同时也有念以下众位圣佛:南无燃灯上古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过去未来现在佛。南无清净喜佛。南无毗卢尸佛。南无宝幢王佛。南无弥勒尊佛。南无阿弥陀佛。

1、念佛,是佛教的日常功课,佛教要求教徒时常念佛。教徒在见面打招呼时,或在得到别人帮助或帮助过别人而别人答谢回礼时,不是说【你好、多谢、不用谢】之类,而是说【阿弥陀佛】。

2、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阿弥陀佛是地位非常尊崇的一座大佛,连万佛之祖释迦牟尼佛对他也非常认可。

《阿弥陀经》中:世尊(释迦摩尼佛)说“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3、南无”是归命的意思。阿弥陀佛(无量佛)是西方十亿佛国净土的主持,“南无阿弥陀佛”意思即“归命于阿弥陀佛,即是归命于西天十亿佛国净土、归命于无量寿觉及无量光觉”。

一个信佛的虔诚的人,往往都会将阿弥陀佛作为自己生命的最终归处,也即:”南无阿弥陀佛”。

4、实践中,不管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南无阿弥陀佛”这佛号念起来会有种令人特别舒畅的感觉。有一种能把心中的怨气、浊气、污气、恶气、废气……等等会都吐了出来的感觉,一念清净。

当你善念一起时恶念顿消,烦恼来时,返观其来,自然平息,外界压力,烦扰,尽可四大皆空,没有可惧、可怖之事儿。


皇家师爷


您的问题是《西游记》中如来该念什么?

首先《西游记》不是表佛和佛法的作品。这一点在中国佛协,佛教论坛研讨会上早已定论。近代著名佛教大师,德清大和尚也就是虚云大师,在他的《年谱记述》中也曾告诫弟子不要拿《西游记》说佛事!这个神话是骂佛的!

我本人通过学习和大师们的开示也认为专家们说的对。作者吴承恩表达的是天上天下无净土,到哪都一样,取经也要送礼。

回归正题。根据上述介绍,《西游记》中的如来是不念佛的。吴承恩是搞了一个“老大”,意思是大家终归要服从!

那么真正的佛法中,如来念什么呢?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均等都念佛!

为什么呢?

因为佛不专指一人一圣。佛教专业叫:自性。也叫觉性!众生与佛同一性体。去迷显真即是显性,即是佛现!所以上师们常说“念佛念己,念己念死”。意思是念佛是对自己清净性的召唤,见真性显出也就死去了执妄迷障!

阿弥陀佛!——来自汉佛教净土宗的一个法门。叫:持一佛名号即可得佛加持往生净土,即是往生极乐世界!

净土宗在唐朝之前就产生了,但,持一佛名号是唐朝之后才广范兴起。

有一净土宗道场,大家诵经修课,后来师父发现有一些人上课有障碍,不识字也不懂经义。记性也差。师父灵机善巧就让这一部份人专念佛号。因为主修《无量寿经》,所以专念:拿摩阿弥陀佛!

后期师父发现这些人里持此法门竟然有开悟得成就的,师便想一定有此经宝。后期因缘巧合的请来大德翻译家:鸠摩罗什,专译《佛说阿弥陀经》。自此,专念阿弥陀佛成为民众最喜欢的方便法门。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称:法藏比丘。

曾发四十八个大愿。在银河系向西,过十万亿佛土,建立极乐净土,即极乐世界。只要众生一心称名,便可接引至美好庄严,平等清净的极乐世界!

透过佛经故事,从佛法解义角度讲。阿弥陀佛实在就是每个众生的无遮无染的清净之心!所以,修行人常说:西天十万八千里,刹那明了一念间!

因此,佛与众生无差别!念佛念佛念自我!

拿摩大慈大悲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三称)


上官恨水


在佛教之中“念佛”,可以说是最普遍的一件事,不管是修禅宗,还是密宗或别的宗派,皆会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不就有师兄问了,为什么每次看佛教类型的视频、文章里面评论最多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大家想要见性成佛、想要离苦得乐。虽然简单,但也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这里就跟大家一一道来。

一、警醒自己,常常“念佛”!

在佛教之中,“念佛”是八万四千法之中的一法。佛说八万四千法,不管是哪一法皆是出世之法,这点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唯独这个念佛法门,亦是诸多修行法门之中最简单,标准最低的一个法门。只要你知道“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子洪名,就能念,就能修持的一个法门。这也是为什么说“不管是何宗何派”皆会修持念佛法门。

在佛教之中,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很常见,很平常的一件事。如信徒见面,第一句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早晚课结束也是“南无阿弥陀佛”。礼见出家师父,第一句亦是“南无阿弥陀佛”。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在第一次见面就说“南无阿弥陀佛”呢?

答案非常简单,就是让我们时时警醒自己,今天念佛了吗?今天念三宝了吗?正如学佛、信佛想要有成就,就必须得从实际出发,从当下进行改变。你想要获得诸佛菩萨摄受,最简单的就是问一问自己,自己修了多少,自己有没有念三宝,念佛。当然除了警醒自己,“南无阿弥陀佛”也是信徒见面之时最基本的“礼貌”用语。

二、“南无阿弥陀佛”的大悲愿!

南无阿弥陀佛,有人说是《西游记》中的如来佛,其实不然,在佛教之中并没有“如来佛”这么一尊佛。但如来与佛这两个词汇,恰恰相反是分开来的。不管是如来,还是佛,其实在佛教之中皆是代表着诸佛的十大名号。

诸佛菩萨,皆有大愿,这是人人皆知。就如地藏菩萨,观音菩萨,他们皆有着自己学佛之时,所立下的大愿。那么“南无阿弥陀佛”亦是如此。剧经藏记载,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其中有一条是说,阿弥陀佛将自己的功德,分享给众生。只要你念诵阿弥陀佛圣号,就能被阿弥陀佛摄受,就能获得阿弥陀佛所分享的功德。亦在自己往生之后,将会蒙佛接引,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三、念诵“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很大!

“南无阿弥陀佛”在佛教之中也被称之为“六字洪名”。六字名号乃摄弥陀因位之万行、果地之万德,以成就其体义、德用,故功德效验甚大。

在《无量寿经》中记载,称念一声“阿弥陀佛”能具足无上功德。听闻阿弥陀佛圣号,就能破除无量劫生死之罪。念佛之人亦能获得“六方恒沙之诸佛护念”。可想而知,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多么殊胜,能获得多大的功德。

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即是佛教徒见面最基本“礼貌”用语。亦是时刻提醒我们时时刻刻,需要做到心中有佛,以心念佛。也正是这些原因,从而大家在看佛教文章、视频之时,能够见到诸多“南无阿弥陀佛”。感恩阅、读,分享!南无阿弥陀佛!


精彩视频片断余小波


《西游记》中佛家弟子遇到事多念阿弥陀佛或者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受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作者吴承恩在这种文化氛围影响中将之写进小说,而如来遇事念什么,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一一细解。

俗话说,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阿弥陀佛与观世音是两尊知名度比较高的神佛,这主要是佛家文化传入我国之后,历朝历代的君王,无论是出于个人的修行,还是出于统治的需要,他们将佛家文化融合进来,与儒、道并行,形成我们的文化特色。

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的信仰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净土宗的流行,净土宗是以念口号南无阿弥陀佛为主,人们相信这样能够到西方净土世界,而西方净土世界的教主就是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亦然,人们相信观音菩萨慈悲,有求必应,而且观音有千万种化身,千手观音、送子观音、马头观音等等,她几乎无所不能,因此观音菩萨信仰非常流行。

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出场是非常多,常关键时刻出来帮助孙悟空,她比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的知名度高出许多,原因就在于观音菩萨信仰广泛。

所以,我们的生活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说法。这种信仰的广泛流行,也形成佛家弟子之间,或者俗世的人碰到出家人,多是双手合十,以阿弥陀佛或者南无阿弥陀佛来打招呼,这里有尊重与随喜的意思,这点上,它与道士常念福生无量天尊的意思等同。

其实“南无”是梵语,汉译是皈依、归命的意思,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皈依、归命于阿弥陀佛的意思。

阿弥勒佛是一尊佛的尊号,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代表着圆满,不生不灭,即是人们常说的无上正等正觉。

因为阿弥陀佛的知名度非常高,反而盖过了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佛,《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实际上应该是释迦摩尼佛,但原著只以如来佛祖来简单叙写。

佛门当中,所有的佛,不止只有《西游记》的如来佛祖,还有阿弥陀佛、燃灯佛、香积佛、弥勒佛、大日如来等等,而且他们都可以叫做如来,如来是佛众多的称号之一,其它的称号有天人师、正遍知、应供、明行足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除了念南无阿弥陀佛外,也常念南无释迦摩尼佛,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就是正法明如来佛),这种佛号念出来,有祝福、随喜、尊重、祈求多层意思在里面。

当然了,各种佛号念出来,人们相信能与之相感应,它属于精神层次的东西,至于事实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总而言之,佛家弟子之间念佛号,或者俗世人对出家人念佛号,是一种基本礼仪,就像俗世的人们之间见面握手一样。

如来佛祖遇事会念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白在佛家文化当中,什么才是佛。按佛家文化,佛不是无所不能的主宰者,不是能够改变乾坤万物的神,佛是一个觉悟者、智者,是人格达到至善的解脱者,佛是摆脱了六道轮回,度己度人的功德圆满者。

事实上,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佛是反对人们将他塑成神像让人们来膜拜的,他圆寂之后,他的弟子为了表示敬重,为了佛法传播,违背了他的教导,将之塑成神像,让人们误会释迦摩尼佛是神。

由此,《西游记》的叙写,如来佛祖就成了神,人们也常喜欢去比较小说中哪个神的本事最强,谁的法术更高明。

回到标题,如来佛祖遇事会念什么,按佛家说法,如来佛祖具有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因此他无所不知。

整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都看得见(天眼通),譬如《西游记》原著中迦叶、阿难尊者给唐僧的是无字经书,他看得见。

不管有多远,人们所说的话,他都听得见(天耳通),譬如迦叶、阿难尊者向唐僧索取人事所说的话,他听得见。

人们心里在想什么,如来佛祖知道(他心通);人们的过去、现在、未来是怎么样,如来佛祖知道(宿命通),譬如六耳猕猴与孙悟空斗法,如来佛祖说出了六耳猕猴的来历。

神足通则是相当于孙悟空的筋斗云,但比孙悟空厉害得多,如来佛祖是一念之间,想到哪里,就到了哪;漏尽通则是完满无漏的至高境界。

因此,如来佛祖对任何事情发生之前是如何,发生之时是如何,发生之后是如何,都会一清二楚,所以如来佛祖遇到事情,不用念什么,因为他自己已达无上正等正觉的至高境界。

其实,往深处说,世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因为业力的作用,业力是个非常复杂的因果网,用佛家的话说,若没有足够的智慧,很难清楚业力的来龙去脉,而如来佛祖已修到至高境界,对业力清清楚楚。

如来佛祖教导人们皈依佛,实际上并不是叫人们膜拜他,让他来保佑,他是告诉人们,人人本身都有佛性,皈依的应该是自己,如来佛祖是一名老师,他先知道了这个真理,并且告诉人们他所发现的这个真理。

如来佛祖不能给我们金银财宝,不能让我们荣华富贵,他告诉我们的,是要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恢复人人具有的佛性,摆脱六道轮回痛苦,度己度人。

所以,我们遇到事情,求人不如求己,也符合如来佛祖的教导,勿向外求。


我就是竹韵



梁69853253


首先,阿弥陀佛与如来两位不是一个佛,只是从产义的佛上来说可以通说。所以以我们老百姓来讲如来也完全可以称颂“南无阿弥陀佛”,其实据佛经上记阿弥陀佛是如来推荐给大家,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佛,他建立的净土庄严殊胜,可以接引无量众生。

其次,如按您的逻辑就是想问他自己怎么渡过难关哪?答案是,一念清净,当你善念一起时恶念顿消,烦恼来时,返观其来,自然平息,外界压力,烦扰,如来早已四大皆空,没有可惧、可怖之事儿。

顶礼如来应称颂:“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叫及时的雨的老头儿


释迦牟尼佛也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一一一一弥陀要解藕益大师,几千年来,唯有大师说出了其中奥秘[祈祷][祈祷][祈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