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佛家弟子遇到事都念“阿彌陀佛”或者是“南無阿彌陀佛”,那如來遇事念什麼呢?

李哥探廚


《西遊記》中的如來佛祖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本身是印度北部的一個小國——迦吡羅衛國的王子,他的父親是國王淨飯王,他的母親摩耶夫人懷孕前夢見白象入懷因而有孕。

佛陀是她在藍毗尼園的無憂樹下站著生產的,更有阿含經說佛是從摩耶右肋出生的說法,佛陀的出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一降生,就會走路會說話,而且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向東南西北各走七步,足跡所至湧出蓮花,大喝一聲“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與此同時,天上樂聲鳴揚,鮮花飄墜,宇宙光明,萬物欣豫,天空有二龍踴出,在虛空中口噴清泉,為太子沐浴,真是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相士阿私陀聽聞太子出生,進宮預言太子將會成佛,而她等不到這一天,所以悲喜交加。他的父親給他取名——喬達摩·悉達多,就是一切成就的意思。

摩耶夫人在他誕生七天後去世,他由淨飯王的續妃波闍波提也就是他的姨媽撫育。七歲開始接受學業培養,包括吠陀和五明學藝,以及兵法和武術等。十六歲娶天臂城主之女耶輸陀羅為妃,生有一子名羅睺羅。他在一部早期經典中自述,青年時期生活奢侈,極盡聲色娛樂,有暖、涼、雨三時宮殿輪換居住。

可是這位王子並不滿足於奢侈的生活,他決心探索宇宙人生的真諦,他開始了尋找真理和最終解脫的道路。29歲某一天半夜,他離城出家,在阿那瑪河畔,剃去鬚髮,去掉各種飾物,決心出家。

他來到了摩竭陀國,與聚集在這裡的很多學問高深的人學習,後來又經歷了禪修和苦修,當時的印度十分流行苦修,經過六年的苦修,他覺得無意義的苦修對於自己作用不大。於是,停止苦修,他在尼連禪河沐浴,接受了牧女蘇耶妲的乳糜之供,憍陳如等五隨從因此厭棄他。

他通過正常的飲食恢復了體力,於是來到了距離苦修地點不遠的伽耶城,在一棵菩提樹下佛陀靜坐了七天七夜,最終大徹大悟。隨後又靜坐了兩個月,其間有兩個商人供奉,隨後佛陀前往鹿野苑,那裡聚集了很多宗教家,佛陀也找到了五個隨從,經過一番細緻耐心的教化,這五人又回到了佛陀身邊成為他的第一批弟子。

這是釋迦牟尼從凡夫到佛陀的大致過程。國際公認的釋迦牟尼佛生於公元前623年,成道於588年,入滅為543年。在《阿彌陀經》中,釋迦牟尼佛就信徒們念“阿彌陀佛”。說明佛陀對這個聖號是非常重視的,他既然叫大家念,那他自己肯定也念。

西遊記裡面也有如來佛祖念這句聖號的記載。孫悟空大鬧天宮,要奪玉帝之位,如來佛祖趕來救駕,就唸了一句“南無阿彌佗佛”。大乘佛教認為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大願,建立西方淨土,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乘佛教所廣為崇敬和弘揚,所以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功德殊勝。


小小嬴政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有意思,因為在《西遊記》中,如來佛祖是西天靈山的眾佛之首,而佛教弟子遇到事情總會念一句“阿彌陀佛”或者“南無阿彌陀佛”,即便是觀音菩薩,她也會念“阿彌陀佛”,那麼,如來佛祖遇事會念什麼呢?

下面,小哥為大家解惑。

佛教“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起源。

“阿彌陀佛”和“南(na)無阿彌陀佛”這兩個佛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兩個佛號,在生活中,佛教徒化緣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阿彌陀佛”,而遇到香客進獻香油的時候,也會說一聲“阿彌陀佛”,那麼,這兩個佛號起源於什麼時代呢?

“阿彌陀佛”代表的真實含義。

第一:阿彌陀佛是佛教徒用作口頭誦頌的佛號,表示祈禱祝福或感謝神靈的意思,可以理解成“口頭禪”的意思,但是意義更加莊嚴、神聖。

第二:阿彌陀佛是佛教的一尊大佛。

阿彌陀佛又名無量佛、無量光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大乘經載,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大願,建立西方淨土,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乘佛教所廣為崇敬和弘揚。

阿彌陀三尊像通常以觀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為其脅侍,而與此二尊並稱為西方三聖。

世尊(釋迦摩尼佛)在《阿彌陀經》說“阿彌陀佛,光明善好,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是地位非常尊崇的一座大佛,連萬佛之祖釋迦牟尼佛對他也非常認可。

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舍利佛也講過,光明無量佛就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真實含義。

南無阿彌陀佛是漢傳佛教淨土宗的一個唸佛修行方法,以通過唸誦“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來達到轉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目的。

南無阿彌陀佛陀耶,譯曰歸命無量光覺,無量壽覺。歸命於無量壽覺及無量光覺也。

其中“南無”者即是歸命,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也就是說,一個人懷著虔誠的心,將阿彌陀佛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歸處,因為阿彌陀佛(無量佛)是西方十億佛國淨土的主持,“歸命於阿彌陀佛,即是歸命於西天十億佛國淨土”。



《西遊記》如來佛祖佛號揭秘

在《西遊記》孫悟空第二次大鬧天宮的時候,面對實力暴漲的孫悟空,眾仙無策,玉皇大帝宣西天如來佛祖前來降妖,如來佛祖即可趕赴現場,最後將孫悟空壓在五指山下面,在這個過程中,如來佛祖也宣過一次佛號。

如來即喚阿儺、迦葉二尊者相隨,離了雷音,徑至靈霄門外。忽聽得喊聲振耳,乃三十六員雷將圍困著大聖哩。佛祖傳法旨:“教雷將停息干戈,放開營所,叫那大聖出來,等我問他有何法力。”眾將果退。大聖也收了法象,現出原身近前,怒氣昂昂,厲聲高叫道:“你是那方善士,敢來止住刀兵問我?”如來笑道:“我是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尊者,南無阿彌陀佛。今聞你猖狂村野,屢反天宮,不知是何方生長,何年得道,為何這等暴橫?”

這一段描述中,如來佛祖宣的佛號是“南無阿彌陀佛”。

在《西遊記》第一百回,唐僧等人功德圓滿,靈山佛國共宣佛號。

南無燃燈上古佛。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過去未來現在佛。南無清淨喜佛。南無毗盧屍佛。南無寶幢王佛。南無彌勒尊佛。南無阿彌陀佛。

大家看看,其實佛國的佛號有很多,而如來佛祖遇事,他也會念“南無阿彌陀佛”和上面眾位聖佛。

所以,在佛教,“阿彌陀佛”和“南無阿彌陀佛”這類佛號,出口就是對他人的美好祈禱和祝福,而在金剛伏魔的時候,他們動手前也會宣一聲佛號,這也是對內心的一種平復,同時也是對邪魔的一種威懾。

謝謝大家。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古梁鏞


唸佛只是一個法號。

佛本無相

以前一個愚鈍的樵夫要出家,但是腦子特別笨,方丈教了好幾遍“南無阿彌陀佛”但這個人就是學不會。

記住了前面三個字就忘了後面的,記住後面的就忘了前面的。更別說教他精深的佛經了。於是方丈索性就讓他去掃院子了,告誡他說,你不用念“南無阿彌陀佛”遇到事情了,你就唸“掃帚”。這個笨和尚就照做了。每天聽他在那裡念掃帚,後來這個和尚卻成了有名的高僧。

是不是莫名其妙?我們要知道一點——佛教是主張破除一切虛相的!唸佛經,念法號也是相,目的不是念什麼。而是為了通過唸佛號讓自己的變得專注和忘我,所以無論你念的是阿彌陀佛還是掃帚,只要你在那一刻變得專注乃至於忘我,就已經算是佛教的修煉了!

佛陀更是深知這個道理,後期佛陀休息時,口中喃喃低語,也無非是為了忘記自我。


盧老皇


如來佛祖遇事也會念“南無阿彌陀佛”。同時也有念以下眾位聖佛:南無燃燈上古佛。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過去未來現在佛。南無清淨喜佛。南無毗盧屍佛。南無寶幢王佛。南無彌勒尊佛。南無阿彌陀佛。

1、唸佛,是佛教的日常功課,佛教要求教徒時常唸佛。教徒在見面打招呼時,或在得到別人幫助或幫助過別人而別人答謝回禮時,不是說【你好、多謝、不用謝】之類,而是說【阿彌陀佛】。

2、阿彌陀佛又名無量佛、無量光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大乘經載,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大願,建立西方淨土,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乘佛教所廣為崇敬和弘揚。阿彌陀佛是地位非常尊崇的一座大佛,連萬佛之祖釋迦牟尼佛對他也非常認可。

《阿彌陀經》中:世尊(釋迦摩尼佛)說“阿彌陀佛,光明善好,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3、南無”是歸命的意思。阿彌陀佛(無量佛)是西方十億佛國淨土的主持,“南無阿彌陀佛”意思即“歸命於阿彌陀佛,即是歸命於西天十億佛國淨土、歸命於無量壽覺及無量光覺”。

一個信佛的虔誠的人,往往都會將阿彌陀佛作為自己生命的最終歸處,也即:”南無阿彌陀佛”。

4、實踐中,不管是佛教徒還是非佛教徒,”南無阿彌陀佛”這佛號念起來會有種令人特別舒暢的感覺。有一種能把心中的怨氣、濁氣、汙氣、惡氣、廢氣……等等會都吐了出來的感覺,一念清淨。

當你善念一起時惡念頓消,煩惱來時,返觀其來,自然平息,外界壓力,煩擾,儘可四大皆空,沒有可懼、可怖之事兒。


皇家師爺


您的問題是《西遊記》中如來該念什麼?

首先《西遊記》不是表佛和佛法的作品。這一點在中國佛協,佛教論壇研討會上早已定論。近代著名佛教大師,德清大和尚也就是虛雲大師,在他的《年譜記述》中也曾告誡弟子不要拿《西遊記》說佛事!這個神話是罵佛的!

我本人通過學習和大師們的開示也認為專家們說的對。作者吳承恩表達的是天上天下無淨土,到哪都一樣,取經也要送禮。

迴歸正題。根據上述介紹,《西遊記》中的如來是不念佛的。吳承恩是搞了一個“老大”,意思是大家終歸要服從!

那麼真正的佛法中,如來唸什麼呢?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均等都念佛!

為什麼呢?

因為佛不專指一人一聖。佛教專業叫:自性。也叫覺性!眾生與佛同一性體。去迷顯真即是顯性,即是佛現!所以上師們常說“唸佛念己,念己念死”。意思是念佛是對自己清淨性的召喚,見真性顯出也就死去了執妄迷障!

阿彌陀佛!——來自漢佛教淨土宗的一個法門。叫:持一佛名號即可得佛加持往生淨土,即是往生極樂世界!

淨土宗在唐朝之前就產生了,但,持一佛名號是唐朝之後才廣範興起。

有一淨土宗道場,大家誦經修課,後來師父發現有一些人上課有障礙,不識字也不懂經義。記性也差。師父靈機善巧就讓這一部份人專唸佛號。因為主修《無量壽經》,所以專念:拿摩阿彌陀佛!

後期師父發現這些人裡持此法門竟然有開悟得成就的,師便想一定有此經寶。後期因緣巧合的請來大德翻譯家:鳩摩羅什,專譯《佛說阿彌陀經》。自此,專念阿彌陀佛成為民眾最喜歡的方便法門。

阿彌陀佛!法號:法藏!稱:法藏比丘。

曾發四十八個大願。在銀河系向西,過十萬億佛土,建立極樂淨土,即極樂世界。只要眾生一心稱名,便可接引至美好莊嚴,平等清淨的極樂世界!

透過佛經故事,從佛法解義角度講。阿彌陀佛實在就是每個眾生的無遮無染的清淨之心!所以,修行人常說:西天十萬八千里,剎那明瞭一念間!

因此,佛與眾生無差別!唸佛唸佛念自我!

拿摩大慈大悲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三稱)


上官恨水


在佛教之中“唸佛”,可以說是最普遍的一件事,不管是修禪宗,還是密宗或別的宗派,皆會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不就有師兄問了,為什麼每次看佛教類型的視頻、文章裡面評論最多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大家想要見性成佛、想要離苦得樂。雖然簡單,但也是有原因的,什麼原因?這裡就跟大家一一道來。

一、警醒自己,常常“唸佛”!

在佛教之中,“唸佛”是八萬四千法之中的一法。佛說八萬四千法,不管是哪一法皆是出世之法,這點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唯獨這個唸佛法門,亦是諸多修行法門之中最簡單,標準最低的一個法門。只要你知道“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子洪名,就能念,就能修持的一個法門。這也是為什麼說“不管是何宗何派”皆會修持唸佛法門。

在佛教之中,念“南無阿彌陀佛”是很常見,很平常的一件事。如信徒見面,第一句就是“南無阿彌陀佛”,早晚課結束也是“南無阿彌陀佛”。禮見出家師父,第一句亦是“南無阿彌陀佛”。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會在第一次見面就說“南無阿彌陀佛”呢?

答案非常簡單,就是讓我們時時警醒自己,今天唸佛了嗎?今天念三寶了嗎?正如學佛、信佛想要有成就,就必須得從實際出發,從當下進行改變。你想要獲得諸佛菩薩攝受,最簡單的就是問一問自己,自己修了多少,自己有沒有念三寶,唸佛。當然除了警醒自己,“南無阿彌陀佛”也是信徒見面之時最基本的“禮貌”用語。

二、“南無阿彌陀佛”的大悲願!

南無阿彌陀佛,有人說是《西遊記》中的如來佛,其實不然,在佛教之中並沒有“如來佛”這麼一尊佛。但如來與佛這兩個詞彙,恰恰相反是分開來的。不管是如來,還是佛,其實在佛教之中皆是代表著諸佛的十大名號。

諸佛菩薩,皆有大願,這是人人皆知。就如地藏菩薩,觀音菩薩,他們皆有著自己學佛之時,所立下的大願。那麼“南無阿彌陀佛”亦是如此。劇經藏記載,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其中有一條是說,阿彌陀佛將自己的功德,分享給眾生。只要你念誦阿彌陀佛聖號,就能被阿彌陀佛攝受,就能獲得阿彌陀佛所分享的功德。亦在自己往生之後,將會蒙佛接引,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三、唸誦“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很大!

“南無阿彌陀佛”在佛教之中也被稱之為“六字洪名”。六字名號乃攝彌陀因位之萬行、果地之萬德,以成就其體義、德用,故功德效驗甚大。

在《無量壽經》中記載,稱念一聲“阿彌陀佛”能具足無上功德。聽聞阿彌陀佛聖號,就能破除無量劫生死之罪。唸佛之人亦能獲得“六方恆沙之諸佛護念”。可想而知,念“南無阿彌陀佛”是多麼殊勝,能獲得多大的功德。

唸誦“南無阿彌陀佛”,即是佛教徒見面最基本“禮貌”用語。亦是時刻提醒我們時時刻刻,需要做到心中有佛,以心念佛。也正是這些原因,從而大家在看佛教文章、視頻之時,能夠見到諸多“南無阿彌陀佛”。感恩閱、讀,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精彩視頻片斷餘小波


《西遊記》中佛家弟子遇到事多念阿彌陀佛或者南無阿彌陀佛,這是受我們傳統文化的影響,作者吳承恩在這種文化氛圍影響中將之寫進小說,而如來遇事念什麼,這確實是個很有趣的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一一細解。

俗話說,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阿彌陀佛與觀世音是兩尊知名度比較高的神佛,這主要是佛家文化傳入我國之後,歷朝歷代的君王,無論是出於個人的修行,還是出於統治的需要,他們將佛家文化融合進來,與儒、道並行,形成我們的文化特色。

阿彌陀佛與觀音菩薩的信仰之所以流行,是因為淨土宗的流行,淨土宗是以念口號南無阿彌陀佛為主,人們相信這樣能夠到西方淨土世界,而西方淨土世界的教主就是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亦然,人們相信觀音菩薩慈悲,有求必應,而且觀音有千萬種化身,千手觀音、送子觀音、馬頭觀音等等,她幾乎無所不能,因此觀音菩薩信仰非常流行。

在《西遊記》中,觀音菩薩的出場是非常多,常關鍵時刻出來幫助孫悟空,她比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的知名度高出許多,原因就在於觀音菩薩信仰廣泛。

所以,我們的生活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說法。這種信仰的廣泛流行,也形成佛家弟子之間,或者俗世的人碰到出家人,多是雙手合十,以阿彌陀佛或者南無阿彌陀佛來打招呼,這裡有尊重與隨喜的意思,這點上,它與道士常念福生無量天尊的意思等同。

其實“南無”是梵語,漢譯是皈依、歸命的意思,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皈依、歸命於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勒佛是一尊佛的尊號,它的意思是無量光無量壽,代表著圓滿,不生不滅,即是人們常說的無上正等正覺。

因為阿彌陀佛的知名度非常高,反而蓋過了佛教創始人釋迦摩尼佛,《西遊記》中的如來佛祖,實際上應該是釋迦摩尼佛,但原著只以如來佛祖來簡單敘寫。

佛門當中,所有的佛,不止只有《西遊記》的如來佛祖,還有阿彌陀佛、燃燈佛、香積佛、彌勒佛、大日如來等等,而且他們都可以叫做如來,如來是佛眾多的稱號之一,其它的稱號有天人師、正遍知、應供、明行足等等。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除了念南無阿彌陀佛外,也常念南無釋迦摩尼佛,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就是正法明如來佛),這種佛號念出來,有祝福、隨喜、尊重、祈求多層意思在裡面。

當然了,各種佛號念出來,人們相信能與之相感應,它屬於精神層次的東西,至於事實如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總而言之,佛家弟子之間唸佛號,或者俗世人對出家人唸佛號,是一種基本禮儀,就像俗世的人們之間見面握手一樣。

如來佛祖遇事會念什麼?

首先,我們要明白在佛家文化當中,什麼才是佛。按佛家文化,佛不是無所不能的主宰者,不是能夠改變乾坤萬物的神,佛是一個覺悟者、智者,是人格達到至善的解脫者,佛是擺脫了六道輪迴,度己度人的功德圓滿者。

事實上,佛教的創始人釋迦摩尼佛是反對人們將他塑成神像讓人們來膜拜的,他圓寂之後,他的弟子為了表示敬重,為了佛法傳播,違背了他的教導,將之塑成神像,讓人們誤會釋迦摩尼佛是神。

由此,《西遊記》的敘寫,如來佛祖就成了神,人們也常喜歡去比較小說中哪個神的本事最強,誰的法術更高明。

回到標題,如來佛祖遇事會念什麼,按佛家說法,如來佛祖具有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因此他無所不知。

整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他都看得見(天眼通),譬如《西遊記》原著中迦葉、阿難尊者給唐僧的是無字經書,他看得見。

不管有多遠,人們所說的話,他都聽得見(天耳通),譬如迦葉、阿難尊者向唐僧索取人事所說的話,他聽得見。

人們心裡在想什麼,如來佛祖知道(他心通);人們的過去、現在、未來是怎麼樣,如來佛祖知道(宿命通),譬如六耳獼猴與孫悟空鬥法,如來佛祖說出了六耳獼猴的來歷。

神足通則是相當於孫悟空的筋斗雲,但比孫悟空厲害得多,如來佛祖是一念之間,想到哪裡,就到了哪;漏盡通則是完滿無漏的至高境界。

因此,如來佛祖對任何事情發生之前是如何,發生之時是如何,發生之後是如何,都會一清二楚,所以如來佛祖遇到事情,不用念什麼,因為他自己已達無上正等正覺的至高境界。

其實,往深處說,世間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因為業力的作用,業力是個非常複雜的因果網,用佛家的話說,若沒有足夠的智慧,很難清楚業力的來龍去脈,而如來佛祖已修到至高境界,對業力清清楚楚。

如來佛祖教導人們皈依佛,實際上並不是叫人們膜拜他,讓他來保佑,他是告訴人們,人人本身都有佛性,皈依的應該是自己,如來佛祖是一名老師,他先知道了這個真理,並且告訴人們他所發現的這個真理。

如來佛祖不能給我們金銀財寶,不能讓我們榮華富貴,他告訴我們的,是要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恢復人人具有的佛性,擺脫六道輪迴痛苦,度己度人。

所以,我們遇到事情,求人不如求己,也符合如來佛祖的教導,勿向外求。


我就是竹韻



梁69853253


首先,阿彌陀佛與如來兩位不是一個佛,只是從產義的佛上來說可以通說。所以以我們老百姓來講如來也完全可以稱頌“南無阿彌陀佛”,其實據佛經上記阿彌陀佛是如來推薦給大家,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佛,他建立的淨土莊嚴殊勝,可以接引無量眾生。

其次,如按您的邏輯就是想問他自己怎麼渡過難關哪?答案是,一念清淨,當你善念一起時惡念頓消,煩惱來時,返觀其來,自然平息,外界壓力,煩擾,如來早已四大皆空,沒有可懼、可怖之事兒。

頂禮如來應稱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叫及時的雨的老頭兒


釋迦牟尼佛也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一一一一彌陀要解藕益大師,幾千年來,唯有大師說出了其中奧秘[祈禱][祈禱][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