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蝗蟲災害會蔓延到中國嗎?為什麼?

喜歡開豪車


只有蝗蟲達到一定數量才會造成蝗災,蝗蟲的數量與下面因素有關

1、環境溫度

蝗蟲屬於變溫動物,其體溫隨氣溫變化而變化,生長髮育所需能量主要從外界獲得,在其生命活動中,由於受氣候,食物資源,種群數量表現出明顯的季節變化。在適宜的溫度內,溫度越高,所需發育時間越短。蝗卵孵化是影響蝗蟲發生量的主要環節,一般最有利的溫度是35度左右

2、天敵數量

我國目前有幾十種蝗蟲的天敵,包括鳥類、兩棲類(主要是蛙類)、爬行類等。幾乎所有蛙類都是蝗蟲的天敵,蛙類與蝗蟲生活在同一類型的生態環境中,凡長有蘆葦、雜草的低窪地、坑塘、溝渠等處,都是其良好的生存場所,所以蛙類是制約蝗蟲生息繁衍的先頭部隊。據統計,一隻青蛙一個夏季能消滅一萬多隻害蟲,一隻澤蛙,平均每天吃掉50只害蟲,最多的可達266只,即使是身體笨乎乎的蟾蜍,夏季三個月也能捕食近萬隻害蟲。照此推算,兩平方米的莊稼地裡只要平均有一隻青蛙坐鎮,便足以抑制跳蝻的生存。吃蝗蟲的鳥類有燕鴴、白翅浮鷗、田鷯等,尤以燕鴴最為突出。吃蝗蟲的鳥類在育雛階段,更需要捕食大量的蝗蟲,以普通燕子為例,一對親鳥和一窩雛鳥每月吃蝗蟲可達16200只。

從目前發生地的情況來看,都屬於乾旱高溫地帶,乾旱恰好給它們創造了非常適宜的生存條件,就會導致它們大量地繁衍。而且由於食物和水資源的缺乏,它們的天敵反而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繁衍的速率會大幅度降低,這也是蝗蟲氾濫成災的重要原因。就目前中國的環境來說,蝗蟲不具備大規模繁衍的條件,與印度接壤的喜馬拉雅山常年溫度低於0下度。目前中國也進入多雨季節適合天敵繁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