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沙鎮:脫下戎裝穿白褂,奔走戰“疫”一線

安沙鎮:脫下戎裝穿白褂,奔走戰“疫”一線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14日訊(通訊員 彭甜 楊源)“隔壁屋裡有兩個從外地回來的人,祖醫生你趕緊上門來看看我們才安心!”2月13日一大早,接到一個電話後,長沙縣安沙鎮毛塘社區村醫祖順海身著白衣,拿起醫療箱一拐一瘸地又開始了一天例行監測的防疫之路。

今年51歲的祖順海1991年退伍後一直在鄉村醫護一線。今年農曆年前,他不慎摔跤,胸口、手臂、左腳都受了傷,本想在春節假期好好休養,大年初一卻接到了社區的緊急電話。看著他忍痛收拾行李的模樣,八旬母親勸他請假,他卻說:“我吃這碗飯,就要做該做的事!”,抱著疫情不退不回家的信念,將老母親託付家人後,祖順海帶著病痛上了一線戰疫情。

毛塘社區人口居住集中,流動性大,外來人口多,有著多年從醫經驗的祖順海知道這次疫情防控難度大。但他信心堅定,再難也要咬著牙挺起村醫的責任。晚上8點在社區衛生室把白天監測排查情況梳理彙總後,祖順海才給自己的傷處換藥,回想起今天的“收穫”,他疲憊的臉上泛起一絲笑容。原來,從武漢返鄉的張某(化名)一直不願意配合接受檢測,電話不接,信息不回,上戶了不開門。祖順海與聯村組長黃果、網格員鄒炯吃了閉門羹後仍不放棄,在門外三人輪番朝門內“喊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總算“打動”了張某,接受了身體檢測。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湖北、武漢返鄉人員的摸排是重要環節,由於武漢是疫源地,部分民眾對武漢返鄉人員甚至外來人員產生了嚴重的防範情緒,常常都是一個電話打給祖順海要他上門排查。“因為我是社區的醫生,很多時候只有我上門‘驗證’了才能打消他們心裡的疑慮。”他說。

“如果從武漢回來的人是你們的親人或者就是你們,難道不希望被好好對待嗎?不管從哪裡來,也不管以後到哪裡去,現在他們都在這裡,就都是安沙人!”在摸排和服務返鄉人員時,有些居民因對這類人群有負面情緒而跟他抱怨時,祖順海總是堅定地回答。

祖順海的妻子是安沙衛生院的婦產科醫生彭新果,雖然離自己上班地方只有幾分鐘的路程,但夫妻倆上一線後就沒見過面,微信裡聊天時都在“嫌棄”對方,“你每天接觸的人太多了,怕不安全。”“你體質太差了,我不回去了。”瞭解他家裡情況的居民,誇他們兩個是白衣戰士,祖順海只是扯扯白大褂說:“就是想對得起這身衣服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