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爱”跨越千里 考察帮教面对面

  本报记者 许梅 通讯员 章赟

  本报讯 “考虑到现在处于疫情防控期间,所以我们用视频连线的方式,向你宣告相对不起诉的决定。同时希望你能做好自身防护。”近日,在浦江县检察院公开听证室内,检察官一句简单的叮嘱,让远在贵州的小苏感到温暖。

  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司法办案和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却不能停。浦江县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根据该院制定的疫情期间办理刑事案件的要求,调整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帮教方案,借助远程视频等方式,让这份“检爱”跨越千山万水,实现远程考察帮教。

  小苏原是一起盗窃案的嫌疑人。去年11月他在某饭店上班时,发现有顾客将手机遗忘在饭店内,即以微信转账形式盗走对方1万余元。案发后,小苏在检察官的教育下认识到了错误,退赔了全部违法所得并取得被害人的原谅。考虑到小苏是初犯且犯罪情节轻微,认罪悔罪态度较好,检察院决定对其作不起诉决定。但小苏远在千里之外,如何解决防疫和履职之间的矛盾?最终,检察官通过远程视频,实现了和小苏的“面对面”。

  同一天下午,浦江县检察院的检察官又通过手机视频,对另一名附条件不起诉人小黄跟进关护帮教。小黄是1月份被检察院宣告附条件不起诉的,目前正处在6个月的考察帮教期内。这段时间,检察官及时调整了对小黄的帮教计划,经常通过互联网线上帮教,给小黄发送法律小知识。知道小黄父母离异,性格比较内向叛逆,检察官经常以微信聊天的方式和小黄聊聊近况。小黄说,他现在经常帮家人做家务,亲戚们都夸他懂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