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有藥可治的罕見病——龐貝病,我們能做些什麼?

面對有藥可治的罕見病——龐貝病,我們能做些什麼?

龐貝病[糖原貯積病II 型(GSD II)]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是由於編碼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的基因突變,溶酶體內 GAA 活性缺乏或顯著降低,導致糖原不能被降解而貯積在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等細胞的溶酶體內,導致溶酶體腫脹、細胞破壞及臟器功能損害,並引起一系列臨床表現。

龐貝病是一種漸進性、致死性的神經肌肉疾病

晚髮型龐貝病(LOPD)在 1 歲後發病,臨床表現常為行走無力、呼吸困難等,病人常死於呼吸衰竭。若未能及時診治,將會導致患者的肌肉組織不可逆的損傷、身體機能衰退、殘疾以及過早死亡。

面对有药可治的罕见病——庞贝病,我们能做些什么?

圖1 需使用輪椅及呼吸輔助的需求隨時間增加

注:>確診後,使用輪椅的機率平均每年增加13%;>確診後,需要呼吸輔助的機率平均每年增加8%。

龐貝病有藥可治,診療難點是“診斷延遲”

如果將疾病從發現到控制的診療過程簡單概括為:

面对有药可治的罕见病——庞贝病,我们能做些什么?

龐貝病則是為數不多的有藥可治的罕見病,已上市的注射用阿糖苷酶α是用於特異性治療龐貝病的藥物,但是,目前龐貝病的診療難點在於診斷延遲。

來自《龐貝病友生存狀況調研報告》內容顯示,目前我國已發現的約200例龐貝病患者,84.4%的病友都遇到過誤診的經歷,75%的病友要經過3間或3間以上的醫院才能確診。另有研究顯示,晚髮型龐貝病患者延遲確診平均時間長達7年之久

面对有药可治的罕见病——庞贝病,我们能做些什么?

圖2 晚髮型龐貝病患者延遲診斷情況

注:本研究為長期、跨國觀察的項目,數據收集基於最低標準評估,包括臨床試驗、實驗室檢測等,監測臨床相關疾病的患者表現、疾病進展和轉歸。

“考慮到龐貝病的可能性”是及早診斷的關鍵

糖原貯積病Ⅱ型診斷及治療專家共識 (2013)指出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改善預後的關鍵。

分析龐貝病診斷延遲的原因一是龐貝病較為罕見,醫生和患者對其較為陌生;二是龐貝病起病隱匿,早期症狀不明顯。這就導致患者不來就診,醫生在診斷時也考慮不到龐貝病。

因此,提高公眾認知,重視識別龐貝病早期症狀;醫生在對患者診斷時考慮到龐貝病的可能;以及有效的檢測方法,龐貝病患者高危篩查等,都有利於龐貝病患者的確診和及時治療。

患者出現哪些症狀需考慮晚髮型龐貝病

龐貝病往往會累及患者身體的多個系統,比如:呼吸系統、胃腸系統、心臟、肌肉骨骼系統,表現出多種症狀(見圖3)。

面对有药可治的罕见病——庞贝病,我们能做些什么?

圖3 軀幹肌受累的表現症狀

➤ 首發症狀主要為疲勞、無力,少數以突發呼吸衰竭起病。➤ 臨床表現以緩慢進展的近端肢體肌無力為主要表現,下肢較上肢受累明顯,跑步、仰臥起坐、上下樓梯、蹲起困難,行走無力。➤ 也可表現為選擇性肌肉無力,如膈肌、肋間肌、腹肌可較早受累及,表現為咳嗽無力、呼吸困難、夜間睡眠呼吸障礙、晨起後頭痛和思睡等。➤ 軀幹肌受累常導致腰背痛、脊柱彎曲、脊柱強直等。

當患者出現以上症狀時,則需考慮到龐貝病的可能性,可通過幹血濾紙片(DBS)法進行龐貝病高危篩查。DBS是龐貝病常用的一線診斷方法,通過使用阿卡波糖或麥芽糖等酶抑制劑進行熒光光譜分析來測定GAA活性,具有方便、快速、無創等優點。DBS診斷敏感性高、診斷一致性高,具有采集、運輸、儲存更便捷等優勢(致電400-625-5590熱線可免費獲取DBS試紙及使用方法),可幫助醫生及早確診或排除龐貝病。

小結

近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每個中國人的心,我們都熱切期盼早日發現有效治療的特效藥物。而對於罕見病龐貝病,幸運的是已經研發出有效治療的藥物,卻困於診斷的延遲。希望每一位醫生都在心中留一個龐貝病的“心思”,龐貝病患者能夠更早被確診和治療,給患者帶來更多的獲益!

參考文獻:

[1] 糖原貯積病Ⅱ型診斷及治療專家共識,中華醫學雜誌,2013;93(18): 1370-73

[2] Kishnani PS,et al.Am J Med Genet .2013, 161A:2431–2443

[3] Hagemans ML, Winkel LP, Hop WC, et al. Neurology, 2005,64(12):2139-2141

審批編號:SACN.SA.20.02.0804, 有效期:2021.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