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可防、可控、可治,未來根治可以期待

文·方清

“可防”

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合理採取規範乙肝母嬰阻斷技術(妊娠中晚期孕婦的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藥物使用、產後乙肝疫苗和高價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乙肝感染者的下一代基本可以免除慢性乙肝感染(阻斷成功率超過99%),做好母嬰阻斷是從地球上消滅慢性乙肝流行的根本舉措。


慢性乙肝可防、可控、可治,未來根治可以期待

“可控”

重點在患者的定期隨訪管理、風險評估、健康教育和非藥物干預預防。慢性乙肝感染者少數可能會進展到肝硬化和肝癌,但大部分即便不接受任何醫療干預也可以安度此生。困難在於乙肝病情變化往往缺乏可靠的臨床症狀和具體的疾病風險評估,需要醫生通過現有醫療檢測手段的系統觀察,以及必要的干預。實現“乙肝可控”的最大問題是慢性乙肝防治過程中的“保持醫患穩定關係”,沒有長期醫患關係使慢性乙肝患者規範隨訪管理和合理治療技術得不到落實。做一位聰明的病友,和做一名明智的稱職醫生,共同攜手跨越“人性黑洞”,可能是當下提前實現“乙肝可控”目標的不多選擇途徑。


慢性乙肝可防、可控、可治,未來根治可以期待

“可治”

重點是藥物治療決策的個體化合理性。防止肝炎持續活動、防止肝纖維化進展到肝硬化、促進早期肝硬化的逆轉、延緩肝硬化的持續進展到晚期肝硬化、晚期肝硬化併發症的合理綜合防控、原發性肝癌的早發現和早治療,都涉及一場需要整體規劃藥物干預和醫療經費投入的逐級風險控制的防禦戰。干預得越早,預期結果越好。合理性主動預防性治療遠遠優於被動的迫不得已的治療。專科醫生已經掌握了風險評估所需要的必要監測手段,並且已經擁有了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肝炎活動、延緩肝纖維化進展和早期肝硬化逆轉,從而極大程度減少肝癌發生概率的非藥物和藥物干預手段,尤其是成熟掌握了核苷(酸)類似物和干擾素等抗病毒藥物使用技術。將某位具體慢性乙肝病友的未來10年到20年內的生命威脅風險控制到“意外級別”(低於1%-5%)是有把握的。


慢性乙肝可防、可控、可治,未來根治可以期待

“可根治”

重點是信心。即便不進行任何醫療干預,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每年有0.3%的表面抗原自然轉陰率,一生中有20%-25%的患者表面抗原自然轉陰。在目前醫療干預條件下,在3-5年有效抗病毒治療策略下,可以觀察到3%-8%的患者取得表面抗原轉陰。隨著人工智能科技革命的進展和對乙肝治療藥物的開發速度升級,乙肝根治性藥物可以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