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即墨西北鄉」這個村莊,適合做老電影的外景地

段泊嵐鎮賈家後疃村,在劉家莊西北2.5公里處。村北面就是大沽河的主要支流五沽河,地處即墨區的最西北端,與平度、萊西接壤,有100多戶人家。

據村內《賈氏族譜》載:我族自明洪永年間(1368—1398)由雲南遷徙至賈家後疃村,歷經600餘載。

村中老人亦云,在600年前有弟兄三人從雲南逃荒到這裡,一個人在這落腳住下,其餘兩人一個去了萊陽一個去了膠州。從此,這個村莊叫做賈家後疃。後來,村前又有一戶姓盛的來此居住,名叫盛家後疃。前些年,政府統一村莊名稱的改革,把兩個村改成賈家後疃村。

由此看,賈家後疃建村時間較早,歷史悠久。

賈家後疃位於公路旁邊,一眼望過去,紅磚青瓦,街巷井然。

沿著村西街道繼續往北走,不一會的功夫,在村莊西北方向,一片老村落映入眼簾。

「走馬即墨西北鄉」這個村莊,適合做老電影的外景地

「走馬即墨西北鄉」這個村莊,適合做老電影的外景地

「走馬即墨西北鄉」這個村莊,適合做老電影的外景地

「走馬即墨西北鄉」這個村莊,適合做老電影的外景地


「走馬即墨西北鄉」這個村莊,適合做老電影的外景地

這片老村落有好幾處房屋已經沒有了,只剩下院牆。而僅存的幾幢老房子也是搖搖欲墜,就像風燭殘年的老人,說不定哪天一陣風颳來,就會壽終正寢。

散落的瓦片,剝落的牆皮,搖曳的荒草......一派淒涼景象。

老屋兀自站立著,像一位腰身傴僂的老者,昏花的眼睛注視著前方,囁嚅的嘴唇,似乎在述說些什麼,花樣年華在雨打風吹中憔悴,銀鈴般清脆的日子隨炊煙散盡,青苔爬滿的基石泛著淡淡的憂傷,曾經的悲歡榮辱漸漸被瘋長的荒草湮沒。

與村莊前面高大的新瓦房相比,老屋就像一位蹩腳的小丑,拙劣的表演吸引不到觀眾的目光,獨自守著空蕩蕩的舞臺,暗自神傷。

這裡也曾煙火繚繞,演繹著人間的悲歡離合。

這樣的場景很容易讓人想到老電影裡的某一個鏡頭,比如《地道戰》、《地雷戰》,等等。驀然想到,這個古村落,很適合做老電影的外景地!

後記:即墨西北鄉,屬於大沽河流域,這裡的村莊建村時間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存眾多。走馬即墨西北鄉,尋訪歷史的印跡,講述久遠的故事。接下來,還有——

作者:高學強,70後,自由撰稿人,已在報刊發表文章若干,

擅長情感美文、詩歌,作品多次獲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