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情商頂級的人,不為人知的一條溝通技巧

(文章原創首發於個人公眾號:深夜書桌,ID:

shenyeshuzhuo


我一直對“如何成為一個情商頂級的人“,這件事興趣濃厚。

為了研究這件事,我看了所有我能找到的、稍微有點名頭的情商和溝通相關的書籍。

但最近,我卻從一本並不主打溝通的書裡,發現了情商頂級的人,最不為人知的一條溝通技巧。


01

這是情商頂級的人,

最不為人知的一條溝通技巧

這是情商頂級的人,不為人知的一條溝通技巧

什麼叫情商頂級?

情商低、溝通能力低下的人,可以把一件原本順順當當的事情即刻談崩;情商頂級、溝通能力不凡的人,可以把一頭被觸了逆鱗的怒龍,變成一隻毛被捋順的貓咪。

說一個歷史上一個情商頂級的人,辦的一件特別難辦的事。

這個人大家都認識,他叫諸葛亮。

蜀國封五虎將,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關羽鎮守荊州,風頭無兩,可是他對五虎將裡的馬超和黃忠都不滿意,而且牴觸情緒很深。

關羽心是出了名的心高氣傲,他說:馬超就是個反賊,黃忠就是個老兵,有什麼資格跟我相提並論。

劉備封這兩個人當然有自己的考慮,他是在釋放政治信號,封馬超意思是歡迎投降,投降我也會有前途哦,封黃忠的意思是,跟著我好好幹,業績好是可以升職加薪的哦。

但業務骨幹關羽寶寶有情緒了,影響內部團結啊,怎麼辦?難辦,太難辦了。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反正我是完全不知道怎麼辦。

但諸葛亮說了三句話,就擺平了。

第一句話,先對他說:關二哥,馬超確實厲害,就跟張飛差不多,但是“ 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什麼意思?意思是跟你比,還是有點距離的。

這句話會起作用的前提是,關羽一方面認可張飛的實力,但骨子裡又真心覺得自己比張飛強,諸葛亮必須準確判斷關羽的這個自我認識。

第二句話,對他說:黃忠雖然是老兵,但老兵是誰帶出來的?老兵是將領帶出來的,同為將,你卻是將中之將。

這還沒完,第三句話,諸葛亮說,江湖上都知道你有一把漂亮的鬍子,大家都說你是美髯公。

關羽平生第一得意事就是他精心保養的漂亮鬍子,所以這番話受用得不得了,開心得把諸葛亮的信拿給賓客看了。

那諸葛亮的溝通技巧是什麼呢?拍馬屁嗎?當然不是,你也未免太小看諸葛亮了。

而是:對不同的人,要採用不同的溝通和應對方式。

他的話能起作用,正是精準把握住關羽自視甚高以及注重形象等特點,這決定馬屁是拍在G點上,還是拍在馬腿上。

同樣的話術放在張飛身上,就不一定靈了。

對不同的人,要採用不同的溝通和應對方式。這是情商頂級的人,最不為認知的一條溝通技巧。

這也是最難掌握的一條溝通技巧,因為要熟練運用這條技巧,你必須懂得識人。光識人還不夠,你還要懂得根據人不同的行為風格和性格特質,選擇恰當的溝通和應對方式。

但是沒關係,這種能力是可以習得的。我從李海峰老師的《DISCOVER自我探索》這本書裡初窺門徑。


02

DISC是一種簡潔、容易掌握的識人術

這是情商頂級的人,不為人知的一條溝通技巧

作者李海峰是個著名的培訓師,他的DISC培訓課很貴,兩天的課要一萬多。但是好多非常有影響力的個人IP,比如秋葉大叔,剽悍一隻貓、戰隼、易仁永澄、彭小六等等,都去上過這個課且十分推崇。

而《DISCOVER自我探索》這本書就是他講課的稿子。

什麼是DISC?你可以把它當成一種簡潔的識人術,或者識人工具。

我們要識人,就是因為人與人的行為風格和性格特質是不同的,如果每個人都一樣,我們也就沒有必要識人了。

所以所謂識人,就是識別人與人之間的不同,要討論不同,關鍵是分類。要分類就要建立一個座標系,否則你是很難通過分類的方法描述清楚一件事情的。

先說一個簡單的分類方法,《如何結交比你優秀的人》作者康妮,在教讀者和初識者接觸時,怎樣才能讓對方產生好感時,按年齡和性別分類。

這是外觀上最容易判斷的兩個身份屬性,這兩個維度我們可以把人分為比你年長的男性,比你年長的女性,年齡相仿的男性,年齡相仿的女性,

對不同的人要採取不同的溝通和應對方式。

年長的男性有什麼特點呢?

需要被尊重。

所以你用人生、職場或者生活中的問題積極向他們請教,這是很好的連接點。他們一般對歷史、政治、哲學很可能都有研究,如果你要在這些主題上發表看法,一定要有一定水準,否則很可能被輕視。

年長的女性有什麼特點呢?

需要感受到被關愛。

先生和孩子是她們最重視的,如果她已經有孫輩,那麼要求看看孫輩的照片,討論一下孩子的性格模樣,一定會讓年長女性開心。誇誇對方保養有方,顯得比實際年齡小,也是她們非常喜歡聽到的稱讚。

年齡相仿的男性之間,往往對工作、運動、旅遊、讀書、遊戲等話題感興趣。相似的教育背景、從事的行業、工作經歷等相似點,都可以把你和對方快速連接起來。

年齡相仿的女性之間,可以用美容保養、身材維護、時尚搭配、孩子教育這些話題來破冰。如果你能在這些問題上給對方任何有益的建議,那麼很快就可以成為對方願意結識的朋友。

年齡相仿的異性之間,沒有戀愛衝動的中青年男女之間,最可能的共同點和安全話題包括教育背景、職業背景、子女教育、對方配偶,家庭一起從事的週末活動等。

以上只是最表層,最粗線條的概括,你就已經可以實踐“對不同的人要採取不同的溝通和應對方式“這個頂級溝通技巧了。

而DISC是更精細、更直達本質的對人的分類。

剛才我們是按年齡性別兩個維度分,DISC也有兩個維度。

維度一是,這個人是關注事,還是關注人,他的焦點是任務導向,還是人際導向。

如果這個人是任務導向,他談的大部分事情是與事情有關的,表情會相對比較嚴肅一點,如果他是人際導向,他會比較願意與你分享。

李海峰老師提的這個觀點,讓我對孔子馬廄失火這件事,有了新的看法。

孔子下朝回家,有人報告說家裡馬廄失火了,他問的是“傷人乎?“而不問馬。這件事你怎麼看?中學上語文課給的正確答案是:孔子關心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的財產,反映了他對他人的仁愛之心。

但或許只是因為孔子是一個人際導向的人,另一個佐證是整部《論語》,大篇幅在講人際交往。而第一反應是問馬廄怎麼樣,馬怎麼樣,火勢如何的人,也許並不是因為他不仁愛,不關心人死活,而是因為他是一個任務導向的人,更關心事。

這是思維傾向,本身沒有道德優劣。

維度二是,這個人是比較快和主動,喜歡單刀直入,還是比較慢和被動的,喜歡間接委婉。

比如說一個狀態很差的員工,比較快和主動的領導找他喝茶,可能就是劈頭蓋臉一句:“你想幹就認真幹,不幹就給我滾蛋“。

委婉被動的領導找他喝茶,就算打算辭退他,也會說:不是你的問題,是我們這個平臺和工作氛圍,不太適合你。公司和個人最好的關係是互相成就,你去更適合你的地方,會發揮出更大的潛力。

根據一個人的這兩個維度,我們就把人的行為風格分為DISC四種。

這是情商頂級的人,不為人知的一條溝通技巧

四種人具體的行為風格和相處原則,《DISCOVER自我探索》這本書用了一個非常有創造性的方法來講解,它從四部大家都熟悉的影視劇裡,挑了四個角色,作為某一類人的典型代表,然後截取視頻片段,來詳細拆解。

視頻片段做成二維碼,手機一掃就能看,紙質書做出了多媒體電子書的感覺。

一篇文章無法盡述精彩,這裡只做簡單介紹:

D是指揮者,他們關注事,行動快和主動,往往目標明確堅定,行動迅速,使命必達。有一個詞很適合他們:雷厲風行。

I是影響者,也很主動,但是他相對來說比較關注人,他們通常熱愛交際,幽默風趣。他很喜歡兩個詞,一個叫“人來瘋”,第二個叫“自來熟”。

第一,人越多,他越興奮;第二,他不怕和陌生人一起溝通。他很善於調動氛圍,影響大家的情緒。

我就是一個高I,我和陌生人聊天,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我都沒有陌生感,只要我對這個人感興趣,我都能自然而然地聊很多,像個熟人一樣,我一點都不覺得侷促和尷尬。這可能跟我記者的職業經歷有關,我也不知道是因為我是高I所以我適合當記者,還是記者的職業訓練讓我成為一個高I。

S是支持者,他和I一樣也關注人,但是他的速度慢一點,也比較被動。他很委婉,因為他害怕衝突,他會觀察別人的感覺和反應,比較容易遷就他人。

聖雄甘地就是一個高S,搞革命,毛澤東是“槍桿子裡出政權”,但是甘地是“非暴力,不合作”。

C思考者,他們關注事情,但遇到一件事,他會想一遍,想兩遍,三遍,比較慢和被動。他們講究條理,追求卓越。

有一個人是典型的C,比爾蓋茨,所有和他一起工作過的人都會給他兩個評價:很少表揚人,不吝嗇對他人的批評。

但是有三點要注意,每個人身上都有DISC四種特質,只是某一種會比較突出而已;比如,每個人在領導,特別是強勢的領導面前,都會變成S。

同時DISC只是特點,本身並無高低優劣之分;另外不要用固定思維來看待這些特點,去給自己和別人貼標籤,我們完全可以根據不同情境的需要去調整處事風格。


03

如何運用DISC, 訓練頂級情商?

這是情商頂級的人,不為人知的一條溝通技巧

我們識別一個人的行為風格和性格特質,並不是為了給人家貼標籤,然後在心裡為自己的洞察力洋洋得意。

我們識人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第二步,那就是根據一個人的行為風格和性格特質,採取最恰當最高效的溝通方式。

無論對象是誰,都採取自己本能的那種溝通方式的人,一定是普通情商的人。情商頂級的人,一定是能根據溝通對象的特點,靈活選擇溝通方式的人。

我們應該怎麼和D相處呢?

李海峰老師在《DISCOVER自我探索》裡,講了一個D型領導要下屬查三個電話的案例,特別有意思。

假設這個下屬叫歐陽,“歐陽,去幫我查三個號碼。“三分鐘過去了,歐陽沒有給答案。領導又打電話文:“歐陽,找到了沒有?”歐陽說:“馬上,馬上。”

領導打第一個電話通知任務,第二個電話跟蹤進度,如果還沒有答案,第三個電話他不會再跟蹤,也不會再聽解釋,第三個電話一定是破口大罵:“馬上馬上,你馬死在路上啊!”

第二個下屬不一樣,他也叫歐陽,這個歐陽知道上司的脾性,接到指令立刻給回覆:好的老闆,十五分鐘之內給您答覆。

兩個歐陽要乾的事情一模一樣,甚至進度也一模一樣,但領導對兩個人的評價截然不同,他會覺得第二個是可用之才。

有的時候並不是你做錯什麼,而是你沒有照顧到對方的風格,影響了你在對方心目中的評價。

現在你理解,為什麼我們對不同的人要採用不同的溝通和應對方式了吧?

那I型的人要怎麼相處呢?

和D型的人相處最容易引發負面評價和負面情緒的,是你事情沒有做好,而I型的人,最容易引發負面評價的,是對你為人處世方式的非議。

其中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一定要熱情的回應。一旦你的回應不到位,他可能馬上對你嗤之以鼻。

比如打招呼,別人你只是禮貌微笑,但對於高I,你要提升音調,最大的傻笑甚至擁抱。如果實在沒有這樣的熱情,至少要更長時間地保持你的笑容,並且給他更多注視的目光。

作為高I,我覺得作者真是太瞭解我了,如果別人對我的回應淡淡的,我真的會無所適從。

曾經有一個同學每次看到我都木著一張臉,我就以為她對我有意見,不知不覺對她也有了點敵意,我是個見誰都笑個不停的人,但看見她我就把臉沉下來。

直到有一天,下課上廁所我撞見她,誰知道她突然靦腆地叫了一聲我的名字,和我打招呼。我這才意識到,人家並不是對我不滿,只是很內向很害羞而已,我誤解了。

你要用最大的熱情去回應I,握手都要握得比別人用力一點,久一點,這樣我們I才能確認你是友善的,可交往的,才不會覺得自己被冷淡對待。

I做決策的重點常常不是看事情本身,而是看其中牽涉的人。所以你和他說“我們對事不對人”,是不管用的,你說了這句免責聲明,依然會把他得罪,因為更關注人際,是他的思考傾向。

那和S怎麼相處呢?

D和I都是在人群中,在團體和組織中,存在感很強的人,而 S就是存在感很弱的那種人。他們並不喜歡刷存在感。

我有個朋友曾經跟我說,他和一群人一起的時候,特別怕大家把話題轉到他身上,成為話題中心、人群焦點,會讓他們壓力很大,無所適從。所以沒和他們打好招呼的情況下,不要輕易把他推到一個矚目的位置。

S很怕起衝突,他們最經常說的是“對不起”,但“對不起”不代表他真的做錯什麼,很可能只是害怕和別人起衝突而已。你不要因為他說了對不起,就覺得自己特別對,自己沒有什麼需要反思。

相對應的,D就完全不怕衝突,甚至會因為要應對攻擊而感到亢奮,經常因此而變得更鬥志昂揚和才思敏捷。

C是需要和別人保持距離的, 所以不要隨便跟他套近乎,太過親近,不僅讓他不舒服,他還會有戒心。他們很高冷,不會熱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因為熱情會影響他的專業度和冷靜思考。

他還習慣把情感放在天平上稱一稱。

《傲慢與偏見》的男主角達西先生就是高C,他情感強烈的時候,也不忘稱一稱的,他和女主伊麗莎白表白,是這樣的邏輯:

我是如此的愛你,以至於可以不去計較你的身世。我比較過雙方的家世,我是吹的一方,但是出於我對你的強烈情感,我可以去克服。這對達西來說,是出於非常真摯的愛,他才會說這番話,但女主角難以接受,所以產生了很大的誤會。

人和人是不同的,有些人的行為風格甚至是截然不同的,甲很受用的溝通方式,用到乙身上,可能會碰一鼻子灰。


04

頂級情商的本質,是做人的格局

這是情商頂級的人,不為人知的一條溝通技巧

古人有句話,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但是如何做到知己、知人,沒有說。好在我們今天有很多性格分析的工具來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

除了今天說到的DISC,相關的理論和工具,還有性格色彩、PDP性格測試、九型人格、MBTI等。這些性格分析工具,可以拿來當作成體系的識人術來使用。

但是識人只是第一步,根據人不同的性格特質和行為風格,選擇不同的溝通和應對方式,才是重點。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和鍛鍊這一條溝通技巧呢?

這本書裡,李海峰老師有一句話對我觸動很大:“你在多大程度上能包容別人與你的不同,決定了你有多寬的平臺可以與所有人互動。”

如果諸葛亮說,關羽怎麼這麼心高氣傲,難相處,我看他真不順眼;張飛怎麼這麼衝動、脾氣爆,太討厭了,這都是些什麼奇葩同事,蜀漢是什麼破公司,老子不幹了。

那他還是知人善任的諸葛亮嗎?他還能做到那麼高的位置嗎?

不要笑,這不正是大多數人的思維嗎?大部分沒有經過訓練的人,都是這樣的,他們看某些人就覺得順眼,一切都好說,看一些人,就討厭得不得了,恨不得世界上沒有這號人。

可是我們只和順眼的人打交道可能嗎?但凡想做點事業,你就不得不學會去和形形色色的人合作。

《DISCOVER自我探索》裡,海峰老師的一個觀點,對我們每個人都有啟事意義:“什麼是“能力”?哪怕我看你不順眼,你看我不順眼,但是我還是有能力和你溝通,並且不影響我最後的工作業績

所以,頂級情商的本質是什麼?是格局,是做人的格局。

情商頂級的人,一定是格局很大的人。

因為足夠了解他人和自己,所以特別知道人與人是不同的,特別知道沒有什麼優點缺點,都只不過是特點,因此有足夠的胸襟去包容和協調這種不同,也有足夠的能力,讓不同的人在協作中發揮出各自獨特的作用。

好啦,情商頂級的人,最不為人知的一條溝通技巧教給你了。你學會了嗎?

相關閱讀:

你到底還要吃多少虧,才能學會交淺不言深?

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被稱為溝通高手?

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別人,是我見過情商最低的行為。

(文章原創首發於個人公眾號:深夜書桌,ID:shenyeshuzhuo


書還是親自讀的好,別人的終究是二手的

這是情商頂級的人,不為人知的一條溝通技巧

- The End-


李小墨

職業讀書人,暢銷書《請停止無效社交》作者;前海南特區報記者;

我相信,一個人的閱讀史,往往就是他的思想成長史和能力發育史。每看完一本書就寫一篇深度解讀文章,每個月一份高質量書單,每天更新隨筆日記。不賣劣質雞湯,不說正確的廢話,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