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让人泪目】转发:欠东北人的热搜,这次该还了

作为一个东北人我就想说一句:大是大非面前,我们东北人不差事!


疫情下的东北人,从来不缺地域黑。


#东北人吃野味#

#东北人不戴口罩#

#东北人没素质#


东北人暴躁、不讲理、黑社会、耍流氓……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话题下的东北人那副“蛮夷”形象,被刻画得那叫一个栩栩如生。

得亏我自己是东北人,否则肯定都信了。

怪我嘴太笨,学不来喷子那套污言秽语。

每次看见别人骂东北人,只能忍气吞声。

最近疫情凶猛,每个省都在响应国家号召。

有钱的捐钱,有力的出力。

我看着志洋猛夸“最强领导班子”的浙江,看着易岚猛夸“对内苏联帮,对外苏大强”的江苏。

我一个东北人,实在坐不住了。

东北一个个老铁们,还真把自己当活雷锋了。

凭什么干好事就要低调?

听话,咱不受那憋屈气。

别人不夸,我夸。

【看得让人泪目】转发:欠东北人的热搜,这次该还了


东北人差过事吗?

没有。

2月8日人民日报发布消息:


辽宁再派1000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


【看得让人泪目】转发:欠东北人的热搜,这次该还了


这句话的重点是啥?

不是“1000名医护人员”。

而是:再派。

没人知道,这已经是辽宁第七次,把省内最好的医生派去武汉了。

一千名医护人员中,光一个大连,就出了500人。

这直接导致了大连的医院,因为人手不够,被迫关闭全市门诊。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文亮医生的家乡——八线城市锦州,也派出一百多名医护人员,出征武汉抗疫。

【看得让人泪目】转发:欠东北人的热搜,这次该还了

不到15天时间,辽宁已经派出6支医疗队和1支疾控队。

累计1382人。

再加上黑龙江353人,吉林686人。

东三省驰援武汉,累计2340人。

要知道,全国从各地调派医护人员总共11921名。

这几年经济并不景气的东北,占了整整1/5。

什么叫倾城之力,为鄂而战?

这就是。

辽宁1000名医护人员,直接接管雷神山医院。

沈阳北部战区总医院,又接管了火神山医院。

两座神山,都在说东北话。

千万不要低估东北人的实在,这帮人虎起来自己都害怕。

【看得让人泪目】转发:欠东北人的热搜,这次该还了


出人还不算。

东北捐款捐物的架势,是恨不得把家都搬到湖北。

争先恐后,为疫情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方大集团捐了2个亿

飞鹤乳业捐了1个亿

哈药集团捐了1个亿

大连大商集团捐了6000万

鞍钢集团捐了3000万

东软捐了2700万

一汽集团捐款捐了1700万

吉林巨峰生化捐了400吨酒精

长春修正捐了1000万药品

赵本山一个人就捐了1000万

黑龙江捐了60吨大米


以及辽宁人民,连自己准备过冬的130吨大白菜、20吨茄子,都拿出来给了武汉。

雷厉风行,出手阔绰。

咱穷是穷了点,但砸锅卖铁,也要帮武汉渡过难关。


【看得让人泪目】转发:欠东北人的热搜,这次该还了


东北人好面子,这是实话。

作为共和国长子,只要祖国需要,每一次都要硬挺着,冲锋到最前。

黑土地与长白山,见证了十几代人的忠诚与奉献。

但东北却好像忘了,自己这些年过得并不好。

全国GDP倒数第一的位子,黑龙江吉林老哥俩,互相谦让,轮流让座。

其实个个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就这样了,还使劲往外掏。

咱们只是希望兄弟姐妹,都好好的啊。

【看得让人泪目】转发:欠东北人的热搜,这次该还了


自己再苦再难,也要打肿脸充胖子,看得让人心疼。

这些年,东北引以为傲的重工业,早就一蹶不振。

比如鞍钢集团,去年净利润,下降了78.88%。

再看哈药集团,19年净利润,同期减少了90%。

为了给武汉捐款,他们几乎把家底刮了个干净。

【看得让人泪目】转发:欠东北人的热搜,这次该还了


说心里话,这些年来,网上骂东北的,我都看在眼里。

什么瑞典人,偷东西,社会摇,喊麦狗。

没有一次,看了不憋屈老半天。

面对辱骂,东北无心理会,更来不及回应。

就像这一次,咱们心里明白: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地了?

疫情面前最大的敌人,不是同胞,而是病毒。

前两天,紧急飞去武汉的1000名辽宁医生里,有一名医生叫李英。

她爸爸已经危重,正在ICU抢救,她却无法陪在床前。

采访时,李英哭得止不住,却还是哽咽说:

只要国家需要我,我就一定冲在最前线。


这是怎样的度量,才能有如此侠义风范。

东北就像个憨厚的傻孩子,默默承受着攻击和诋毁。

但无论被话语伤得多重,他还是愿意倾尽所有,去帮助曾经骂过自己的同胞。

【看得让人泪目】转发:欠东北人的热搜,这次该还了


这次最难的,还是黑龙江。

一个熟透的鸡冠子,还在默默硬扛。

【看得让人泪目】转发:欠东北人的热搜,这次该还了


作为东北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一个仅有三千万人口的省份,目前确诊人数已有360例。

死亡人数达8人,全国第二,仅次于湖北。

但身处极北之地的黑龙江,却根本无人问津。

微博上,关注到这个数据的网友,寥寥无几。

但我写这个,并非想指责别人。

毕竟黑龙江,好像也不太关心自己。

明明早已经捉襟见肘,却还在把人才和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一线,丝毫不顾自己的百姓。

黑龙江有多难?

当地十多家三甲医院告急:缺N95口罩。

为了保障一线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迫不得已,想出了和老百姓换口罩的下策。

这背后,是无奈,是心酸,是苦情。

一个N95,可以换5个一次性医用口罩。


【看得让人泪目】转发:欠东北人的热搜,这次该还了


资源紧缺,能捐的全捐了,都没舍得给自己留点。

事实上,置换又能解决多大问题?

民众手里的口罩,也早已所剩无几。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黑龙江却还像个懂事的大哥,默默扛下所有困难。

这次站出来的,正是那个刚捐了一个亿的哈药集团。

危难时刻,咱不拖国家后腿。

买不到,自己造。

哈药集团跟东莞签订合同,全额付款,买下口罩和防护服两条生产线。


【看得让人泪目】转发:欠东北人的热搜,这次该还了


黑龙江一年的GDP,或许连南方一个地级市都比不上。

但东北式倔强就是:

你找我借一块钱,我兜里就一块钱。

但还要再找别人借一块,给你两块。

多少年了,东北人一直坦坦荡荡,有困难就一呼百应。


2008年汶川地震,黑龙江打开粮仓,免费捐赠2460吨大米,驰援汶川;

2010年西南五省大旱全部断粮,黑龙江再次捐出10506吨大米。


这就是咱们豪迈热心的东北人。

可在2013年,东北爆发百年一遇的洪灾。

洪水肆意,浊浪滔天。

很多人却说:

“谁叫你们东北人没素质,活该,报应!”

言辞恶毒,字字诛心。

一句话,伤透了东北人那颗热情赤诚的心。

【看得让人泪目】转发:欠东北人的热搜,这次该还了


我早上起来刷微博时,看到网友@尹0809 的一条评论,顿时觉得有点鼻酸。

他一段话,道尽了东北人多年来的委屈:


“坏事都是咱们东北人干的,作了好事就是应当的。

还不敢问,一问就是我们小家子气。”


【看得让人泪目】转发:欠东北人的热搜,这次该还了

一直以来被黑成翔的东北人,却没一次机会替自己说几句话。。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一次次被推进泥潭里,站起来抖抖身上的灰,笑着展示“共和国长子”的胸怀。

我们没赢过一场网络暴力,却也没输过一次家国大义。

东北从来都是一个培育英雄的土壤。


李文亮医生是东北人。

火神山主力是东北人。

雷神山主力还是东北人。


哪里有同胞受难,哪里就一定有东北人的身影。

人民日报说,新冠肺炎像一面镜子,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人性。

而我却希望,它能让我们重新认识一次彼此。

希望你,可以试着重新接纳,黑土地上,1.2亿憨厚的东北人。


俺们那旮旯都是东北人

俺们那旮旯盛产高丽参

俺们那旮旯猪肉炖粉条

俺们那旮旯都是活雷锋

俺们那旮旯没有这种人

同胞有苦难哪能不救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