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沒有治療肺炎的特效藥?如果沒有,患者住院後用什麼治療?

大漠釣孤煙


肺炎分為很多種,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暫時沒有特效藥,其他肺炎有。我回答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住院後治療首先明確是輕、危重型。輕型一般治療採取加強營養,減少心理負擔,不要有太大壓力,吸氧,可以試用抗病毒藥物α干擾素霧化,利巴韋林針靜點,利托那韋膠囊、洛匹那韋膠囊口服,不要盲目應用抗菌素。重型治療高流量氧氣吸入,呼吸機通氣,維持生命體徵藥物(也就是心率慢了給升心率的藥,發熱了給退熱的藥,吃不進去了給能量合劑,缺水了輸鹽水等),病情再惡化就用激素。回答完畢。


健康美一添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人數已經達到了4萬多人。目前,新冠肺炎還是沒有特效藥物,治療方面還是要依靠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既然目前沒有特效藥,那麼確診病例住院後,醫院是怎麼治療的呢?


對一個疾病的治療,無外乎這幾種方法,對因治療、對症治療、一般治療。

  • 對因治療,也就是針對疾病的原因進行治療,比如,細菌感染導致的肺炎,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此次病毒性肺炎,採用抗病毒藥物。
  • 對症治療,針對患者的症狀進行治療,比如,感冒發熱了,給予退燒藥降溫,咳嗽了,給予止咳化痰的藥。簡單的說,對症治療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解決不了實質性的問題。
  • 一般治療就是充足的休息,良好的營養、各種監測等。
  • 一般治療和對症治療其實沒有明確的界限,比如病人營養很差,給予補充營養,可以算一般治療,也可以算對症治療。

事實上,以目前的醫療水平,治療疾病還是以對症治療和一般治療為主,舉個最簡單的疾病——感冒,感冒有特效藥嗎?沒有,現在的感冒藥都是對症治療的,緩解症狀,然後人體發揮免疫作用,然後恢復。

甲流、乙流算是有特效藥吧,磷酸奧司他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達菲,對甲流、乙流效果是很不錯的,特別是甲流。

此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到目前為止也是沒有特效藥的,那麼這些人收到醫院裡面是如何治療的呢?

我想再怎麼治療,也無非上面講的對因、對症、一般治療這幾種方法。下面我就以第5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治療方案》為例,來講一講。為什麼以它為例呢?因為這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是國家發佈,代表著最高、最新的方案。


  • 雖然,目前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但是這並不代表不存在這樣的藥物,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認為,萬物相生相剋。我相信新型冠狀病毒的剋星一定是有的,只是目前還沒找到而已。
  • 沒有特效藥,也不代表完全就不用抗病毒治療。比如目前推薦的抗病毒方案:干擾素霧化,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利巴韋林。可能這些藥物,效果不是最好的,但是目前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多多少少有點作用,了勝於無吧。

  • 臥床休息,保證充分熱量;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監測各項生命體徵。
  • 一般治療看上去好像可有可無,其實還是很重要的。休息好、營養充足,抵抗力才會好,人體的免疫系統才能有力氣和病毒抗爭。
  • 另外,通過抽血、各種儀器監測病人的身體情況,指標有問題了,在針對性的解決。比如,抽血發現體內鉀低了,可以給予補充。

  • 對症治療主要是各種氧療,新冠肺炎破壞肺組織,必然導致呼吸功能出現問題。如果自己呼吸,氧氣不夠,必然需要額外的幫助。
  • 症狀輕的給予鼻導管吸氧、症狀重的給予無創機械通氣、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更加嚴重的給予體外膜肺氧合(ECMO)治療。
  • 另外,像激素治療也算對症治療。主要是激素有抗炎作用,對於病情嚴重的診療方案建議酌情使用。因為激素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像2003年SARS倖存的那些人,很多面臨著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這些疾病的困擾。

總結一下:

  1. 打個不是很恰當的比喻,如果治療新型肺炎是一場戰爭。那麼,對因治療相當於核武器,可以起決定性作用。一般治療相當於後勤,對症治療相當與攻堅的。
  2. 在對因治療不給力的情況下,一般治療、對症治療相當於維持住病人的生命,讓自身的免疫慢慢的消滅病毒。如果病人本身身體就差,其他疾病比較多,那麼就維持不住生命,這些人就是死亡的病例。

我是堅持科普的陳大夫,你的點贊和關注是我不斷創作最大的動力。

石佛山下小醫生


確診目前沒有特效藥物。但是除了呼吸支持、營養支持等對症支持治療以外,肯定也有藥物治療。

此前柳葉刀公佈了99例來自武漢金銀潭醫院患者的臨床資料,最近JAMA也公佈了138例來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患者的臨床資料。我們就來看看他們用了什麼藥:

75名(76%)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療,包括奧司他韋(每12小時口服75毫克),更昔洛韋(每12小時口服0·25克,靜脈注射)以及洛匹那韋和利托那韋片(每天兩次,每次500毫克)。抗病毒治療的持續時間為3-14天(中位數為3天[IQR 3-6])。

大多數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療。 25(25%)位患者接受了單一抗生素治療,而45(45%)位患者接受了聯合治療。所使用的抗生素通常涵蓋了常見的病原體和一些非典型的病原體。當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時,根據細菌培養結果和藥物敏感性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使用的抗生素為頭孢菌素,喹諾酮類,碳青黴烯類,抗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替加環素,利奈唑胺和抗真菌藥。抗生素治療的持續時間為3-17天(中位數為5天[IQR 3-7])。 19(19%)位患者還接受了甲基潑尼松龍琥珀酸鈉,甲基潑尼松龍和地塞米松治療3-15天(中位數5 [3-7])。也就說19%的病人應用了激素治療。

可見主要使用了抗生素、抗病毒治療。重症患者也使用了激素。

大多數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療(奧司他韋,124 [89.9%]),許多患者接受抗菌治療(莫西沙星,89 [64.4%];頭孢曲松,34 [24.6%];阿奇黴素,25 [18.1%])和糖皮質激素治療(62) [44.9%]。

可以看到基本差不多也是抗病毒、抗生素及激素使用。

為什麼用這三個藥其實也很明確。

抗病毒藥物的使用時肯定的,這個首先考慮病毒性肺炎,雖然目前沒有特效抗病毒藥,但臨床肯定需要使用現有藥物去不停的嘗試,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使用奧司他韋,更昔洛韋以及洛匹那韋和利托那韋片等多種藥物在不停的嘗試。

而抗生素的使用主要是因為在病毒性肺炎的情況下,免疫力低下,同時在醫院內,合併細菌性肺炎可能性極大,因此可以看到進行了廣泛的藥物使用。

使用激素就是SARS時期一直沿用的方法,特別在炎症高峰期,抑制炎症,幫助患者度過最困難的時期。

上面就是結合目前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的藥物使用,具體更多的數據就要等待更多的論文發佈。

歡迎關注我,專注醫學科普。

一個小醫生的科普


我想題主說的應該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目前來講,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尚無特效藥,瑞德西韋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阿比多爾、達蘆那韋也在收集臨床數據,但尚需拭目以待。
我之前跟大家講過,沒有特效藥不代表沒有治療措施,更不等於“硬抗”。很多朋友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康復者多數是自愈的,雖然最終清除病毒的是人體的免疫系統,但目前應用廣譜抗病毒藥、加強支持治療、穩定人體內環境、調控炎症反應等措施,對患者的康復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另外,部分患者還會應用抗生素,大家不要誤會,誰都知道抗生素對病毒無效,但是,病毒感染很多情況下不是單純的病毒感染,病毒往往會扮演“敲門磚”的角色,它把人體“撕開一個口子”,細菌也會趁虛而入!也就是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部分患者會合並細菌感染,所以有時候需要應用抗生素,但這一般都是在病原學明確的情況下,根據藥敏結果精準應用的。

確診人數還在增加,治癒人數也在增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仍需要加強個人防護,目前疫情仍然嚴峻,大家不可放鬆!


關注重症行者-阿鋒,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重症行者阿鋒


目前沒有特效藥。

根據第五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裡面提到:

1. 臥床休息,加強支持治療,保證充分熱量;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維持內環境穩定;密切監測生命體徵、指氧飽和度等。

2. 根據病情監測血常規、尿常規、CRP、生化指標(肝酶、心肌酶、腎功能等)、凝血功能,動脈血氣分析,有條件者,可行細胞因子檢測,複查胸部影像學。

3. 及時給予有效氧療措施,包括鼻導管、面罩給氧和經鼻高流量氧療。

4. 抗病毒治療: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可試用α-干擾素霧化吸入(成人每次 500 萬 U 或相當劑量,加入滅菌注射用水 2 ml,每日 2 次)、洛匹那韋/利托那韋(200 mg/50 mg,每粒)每次 2 粒,每日 2 次,或可加用利巴韋林(成人首劑 4 g,次日每 8 小時一次)

1. 治療原則:在對症治療的基礎上,積極防治併發症,治療基礎疾病,預防繼發感染,及時進行器官功能支持。

2. 呼吸支持:(1) 氧療:重型患者應接受鼻導管或面罩吸氧,並及時評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癥是否緩解。(2) 高流量鼻導管氧療或無創機械通氣:當患者接受標準氧療後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癥無法緩解時,可考慮使用高流量鼻導管氧療或無創通氣。若短時間(1-2 小時)內病情無改善甚至惡化,應及時進行氣管插管和有創機械通氣。(3) 有創機械通氣:採用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即小潮氣量(4-8 ml/kg 理想體重)和低吸氣壓力(平臺壓<30 cmH2O)進行機械通氣,以減少呼吸機相關肺損傷。較多患者存在人機不同步,應當及時使用鎮靜以及肌松劑。(4) 挽救治療:對於嚴重 ARDS 患者,建議進行肺復張。在人力資源充足的情況下,每天應進行 12 小時以上的俯臥位通氣。俯臥位通氣效果不佳者,如條件允許,應儘快考慮體外膜肺氧合(ECMO)。

3. 循環支持:充分液體復甦的基礎上,改善微循環,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必要時進行血流動力學監測。

4. 其他治療措施可根據患者呼吸困難程度、胸部影像學進展情況,酌情短期內(3~5 日)使用糖皮質激素,建議劑量不超過相當於甲潑尼龍 1~2 mg/kg/日,應當注意較大劑量糖皮質激素由於免疫抑制作用,會延緩對冠狀病毒的清除;可靜脈給予血必淨 100 ml/次,每日 2 次治療;可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預防繼發細菌感染;可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對有高炎症反應的危重患者,有條件考慮使用體外血液淨化技術。患者常存在焦慮恐懼情緒,應加強心理疏導。


雄哥說藥


各位前輩老師同仁網友們!大家好!關於這個問題,我提出一點點個人的意見和看法,僅供參考。謝謝!

首先,這樣的提法,就不合邏輯。

我們國家有中醫,西醫(或者叫現代醫學),而提出這個概念的人,僅僅是站在西醫的角度,提出這個觀點的!卻隱含了中醫中藥同時也沒有可用之藥的糊塗概念!

從某種意義講,造成了不必要的一定範圍內人心惶惶。

盡來幾天,在黨中央的英明領導下,中醫中藥普遍大面積應用以後,疫情惡魔,迅速得到了初步控制,治癒人數在不斷攀升,就證明了中醫中藥有非凡的生命力與非凡的療效!

值得我們再次提高一下,過去一段時間對中醫藥的失誤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