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为什么却独宠海兰珠,而无视有才华的孝庄呢,海兰珠有什么好?

我就是竹韵


海兰珠,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名字叫哈日珠拉,海兰珠是她的汉译名字。

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尔沁部乌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

这是在《清入关前内国史院满文档案》中的记载,也是关于海兰珠最早的一段记载。

1634年(天聪八年),海兰珠已经26岁。按现在来说正直婚嫁年龄,但对于当时来说早已是老姑娘一枚。但皇太极却娶了她,且娶过来之后对其独宠。

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以《诗经》中象征爱情及女子美貌的佳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雎宫”。

那时,皇太极的沈阳故宫中有所谓“崇德五宫”后妃,这五宫为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

中宫清宁宫是其姑母孝端文皇后的寝宫,而东宫关雎宫便是宸妃海兰珠的寝宫。也就是说海兰珠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远远高于其他妃子。

1637年(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大宴群臣,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甚至想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

皇八子诞生庆典之日,蒙古各部落的首领均来供奉大量贺礼,一时间,盛京城内热闹非凡。

我们要知道,这种情况在前七个皇子诞生时都没有出现过,包裹之后庄妃生第九子,麟处宫贵妃生第11子,也都没有如此隆重地办理。

由此可见,皇太极对海兰珠是何等的宠爱,爱屋及乌下对其所生的皇八子都是如此宠爱。

只是倍受娇宠的皇八子只活了两岁,尚未来得及命名就夭亡了。

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尤其宸妃所遭到的打击甚重,整日郁郁寡欢,最终忧闷成疾。

1641年,海兰珠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召集众臣并做了具体的部署,之后立即日夜兼程赶回盛京。

当皇太极赶回关雎宫时,海兰珠已经死去多时。皇太极悲恸欲绝,不吃不喝不睡,最后昏死过去,经救治方才苏醒过来。

为了表达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海兰珠举行了隆重的丧礼,之后又频繁地举行各种祭典活动,请僧道人为宸妃布道诵经,超度亡魂。皇太极亲自撰写祭文,赐海兰珠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

自从失去海兰珠,皇太极朝夕悲痛,寢食無味,身体每况愈下,几度昏迷过去。后来,诸王大臣请他去到蒲河射猎,借以消愁解闷,不曾想,路过宸妃墓触景伤情,又引得他大哭一场。

海兰珠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便也命归九泉。

皇太极对宸妃这种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非常少见的。

那么皇太极为什么如此宠爱海兰珠呢,我们从其谥号便能窥探一二。

海兰珠的谥号是敏惠恭和元妃,依据谥法对敏惠恭和四个字的解释乃是这样:

明达不滞曰敏,闻义必徙曰敏

敏指的是聪明机灵,善于随机应变。

慈仁好与曰惠,宽裕慈仁曰惠,恩能及下曰惠,宽裕不苛曰惠,仁恕中存曰惠,慈恩广被曰惠

惠指的是待人宽容,不苛责他人。

尊贤敬让曰恭,不懈于德曰恭,正德美容曰恭,逊顺事上曰恭

恭指的是恭敬有礼,谦虚柔顺。

不刚不柔曰和,敦睦九族曰和,温厚无苛曰和

和指的是性情温柔,为人和善。

从这四个字我们可以看出,在皇太极的眼中,海兰珠是一个聪明机灵、待人宽容、恭敬谦虚、性情温柔的女子。试想,这样的一位女子谁又能不疼惜呢?

而元妃这两个字也有其特殊含义,清朝初期仍然沿用了满人的传统习惯,称第一原配嫡福晋为元妃。而皇太极将海兰珠追封为元妃,也就是说在他看来海兰珠是他的第一位妻子,也是他最爱的妻子,可见对其宠爱之甚。


樾檬侃历史


皇太极独宠海兰珠,无视有才华的孝庄,确实令人费解,可是如果以皇太极的角度来看待,相信这种疑问就能解开了,皇太极独宠海兰珠不是因为海兰珠多么美丽,多么优秀,更多的是她把皇太极当成倾心相爱的男人罢了,而皇太极刚好喜欢这种成熟女性的类型,即使海兰珠26岁才以再嫁之身嫁给皇太极。

孝庄在大家眼里确实很完美,出身高贵,要才华有才华,要容貌有容貌,12岁就嫁给皇太极,也精通后宫礼仪,对人情世故也很圆滑,可这不代表皇太极就喜欢,男人喜欢你和你聪明漂亮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皇太极从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孟古姐姐就去世了,他也不是父亲努尔哈赤最爱的儿子,从小就待在角落里发奋读书,他是孤独的,同时他内心深处也更渴望有一位温柔的女人来理解、呵护他,而不是把他当皇帝,对他只是冷冰冰的尊重,无关爱情。

孝庄和皇太极的相处模式完全是君臣的相处,孝庄聪明漂亮,心计谋略令人叹服,在后宫中是出了名的,可是孝庄进宫的时候才12岁,小孩啥也不懂,没办法发展爱情,等到她长大以后,聪明能干有心计,反而不是皇太极喜欢的类型,这样会让皇太极感到她累,因此不愿意和她相处。

而海兰珠和孝庄完全不同,这也是她的可贵所在,海兰珠虽然是再嫁之身,可是她进宫的时候已经26岁,26岁全身散发着成熟女性的魅力,海兰珠和孝庄是亲姐妹,海兰珠相貌也在孝庄之上,虽然不是倾国倾城,可也是明媚婉约。

海兰珠生于1608年,皇太极生于1592年,皇太极比海兰珠大16岁,海兰珠第一次遇见皇太极的时候26岁,皇太极42岁,一个是女性最成熟温柔的年纪,一个是成熟稳重多金又多情的中年皇帝,因此他们一见钟情,这种感情可遇不可求,自然轻易俘虏了皇太极的心。

海兰珠对于皇太极来说之所以是唯一的挚爱,最重要的就是在于海兰珠对于他的痴心一片,虽然她不是后宫中最优秀的,可是她却是唯一把皇太极当丈夫而不是皇帝的。

海兰珠对于皇太极没有谄媚,没有奉承,有的只是寻常夫妻之间那种相懦以沫和体贴,她有时候对皇太极撒娇、吃醋也无理取闹。可是皇太极看来,这就是爱情的表现。皇太极认为一个女人只有为一个男人吃醋,才能证明身子和心都是属于他的。

皇太极和海兰珠在一起,很舒服、无压力,海兰珠的温柔也融化了他的心房,这对于从小缺失母爱,内心孤独,站在权力顶峰的皇太极来说,海兰珠是他的挚爱,给了他全世界,更是后宫中最好的女人。



小聪历史客栈


我是吾盂,我来回答。

海兰珠是26岁才嫁给皇太极的。在古代,这属于超级晚婚了。何况海兰珠在皇太极之前还是嫁给过别人的。

海兰珠有什么好?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①海兰珠之前嫁过人。

虽然史料上对海兰珠之前的这段婚姻没有什么记载。但猜测应该是不幸福的。

因为海兰珠嫁给皇太极之后,对她之前的这段婚姻抹的干干净净的,一心一意只做皇太极的宠妃。如果海兰珠之前和她的相公相濡以沫的话,她怎么可能毫无芥蒂的去当皇太极的宠妃,还给他生下了孩子。

所以我们猜测这是一段不是很幸福的婚姻。大多数的可能是政治联姻。就如同孝庄太后和她的姑姑哲哲那样,是为了科尔沁部和其他部落的友好相处,所以在那段婚姻中海兰珠都免不了伏低做小。

皇太极的女人大多出身好贵,皇太极娶她们也大多是属于政治需要,她们跟皇太极的关系大多是皇帝跟后妃的关系。

海兰珠在皇太极跟前大多数的时候应该是更像是一个女人,他们的关系才是正常的女人和男人的婚姻关系。

②是因为真爱。

如果说是因为政治联姻的话,科尔沁部嫁给皇太极的女人已经有两个了。一个是哲哲,还有一个是孝庄太后,所以没有必要再让已经26岁的大女儿且还是嫁过人的再入宫陪伴皇太极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一个已经26岁,并且之前有过一段婚姻的女人,在古代那种重视贞操的年代还能嫁给一国之君,并且深受宠爱,生的孩子还差一点成为皇太子呢?

我认为只有真爱能解释。

③新鲜感。

皇太极的后宫中虽然有很多孀居的女人,但都是因为政治需要。

我们姑且想象一下,皇太极在娶孝庄或者还没有取孝庄之前就因为自己大福晋哲哲的原因就认识了海兰珠并且对她一见钟情,但是很遗憾的是,当时的海兰珠已经结婚了,所以皇太极娶孝庄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后来皇太极做了皇帝之后,有身份,有地位。自然就很想将以前求而不得的海兰珠纳为妃嫔,所以他就做了一点手脚,让海兰珠重新变成一个单身女人。

这样一个通过手段才能得到的女人自然让皇太极倍感新鲜,加上海兰珠自己温柔小意,体贴善良,又会伺候人。所以盛宠也就自然而然了。


吾盂


严格来说,皇太极并没有无视孝庄(布木布泰),只是更为宠爱海兰珠而已。那么海兰珠究竟有哪些优点从而获得了皇太极的专宠呢?

姑侄三人共侍一夫

皇太极是清朝开国皇帝,后金汗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共有15位后妃,其中皇后哲哲与宸妃海兰珠和庄妃布木布泰是姑侄关系,她们都是蒙古科尔沁人,博尔济吉特氏,姑侄三人共侍一夫,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皇太极对姑侄三人的态度各不相同,对哲哲颇为敬重,对布木布泰抱有负责任的态度,只有对海兰珠才是真心爱慕。哲哲并不是皇太极的原配妻子,不过两人年龄只相差7岁,算得上是同龄人。科尔沁是蒙古部落,为了缔结盟约而嫁女合亲是部落之间的常态。1614年,15岁的哲哲嫁给了22岁的皇太极做大福晋,皇太极对她始终抱有一份敬重之情,1636年改元称帝后,封哲哲为正宫皇后。

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有两重原因,其一是为了建立牢固的政治联盟,其二是为了给姑母哲哲备孕。由于哲哲婚后多年不育,1625年,13岁的布木布泰嫁给了34岁的四贝勒皇太极做侧福晋。说来也怪,就在布木布泰出嫁那年,哲哲生下了第一位女儿马喀塔,可惜终生未曾诞下皇子。对于小自己21岁的布木布泰,皇太极寄希望于她能诞育子嗣,布木布泰也很努力,接连生下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海兰珠是三人中入宫最晚却最受宠爱之人,1634年,26岁的海兰珠嫁给了43岁的后金大汗皇太极。1636年,皇太极改元称帝,封海兰珠为关睢宫宸妃,位居五宫第二,地位仅次于皇后。而早她9年入宫的布木布泰却从第二的位置跌落到第五,封为永福宫庄妃,由此也可见,皇太极对海兰珠别拘一格的宠爱。

海兰珠的优点

26岁嫁人的海兰珠在现代来说是非常合适的婚嫁年龄,但在古代普遍早婚的时代背景下不得不令人浮想联翩。据说,海兰珠此前曾经嫁过人,更有甚者说她嫁的是察哈尔林丹汗,根据时间推算,海兰珠入宫时的1634年正是林丹汗病逝于青海大草滩的时间,因此也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只是至今尚未发现史料佐证。但很明显的一点,26岁才入宫的海兰珠嫁过人是不争的事实。有过一段婚姻的海兰珠正值妙龄,她更懂得如何去做一个体贴入微的妻子,如何让男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一个男人真心爱慕一名女子的前提下,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皇太极爱慕海兰珠,可能是怜悯她早年的遭遇,也可能是她的小鸟依人激发了男性天生的保护欲。总之,他们相爱了,爱的难舍难分。对于爱情,恐怕就连当事人都无法说清楚具体的原因,不管世人如何揣测,对于相爱的情侣来说,一句“我爱你”胜过世间的千言万语。皇太极宠爱海兰珠到了什么程度呢?比如说海兰珠所居住的宫殿被命名为“关睢宫”,来源于《诗经》中的名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称帝后第二年,海兰珠诞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将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视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更颁布清朝历史上第一道赦令,大赦天下。

敕封海兰珠母亲为和硕贤妃,派人接她入京使母女得以团聚。可惜好景不长,皇八子仅出生半年,尚未取名便夭折了。海兰珠痛失爱子,郁郁寡欢,产后过度伤心,在缠绵病榻数年后于1641年香消玉殒,年仅33岁。

爱江山更爱美人

海兰珠病势危急之时,皇太极正在前线与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展开决定国运的松锦之战。获悉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皇太极召集部将留守原地,连夜起驾匆匆回京,当时皇太极身患怪疾,鼻血流个不停,他用碗托着下巴赶回了盛京。没想到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海兰珠早已气绝,皇太极悲恸不已,数度因悲伤过度而昏迷过去。

后妃和群臣劝谏他“保重圣躬,节哀顺便”。身负一国重任的皇太极也感到自责“太祖崩时,未尝有此,天之生朕,岂为一妇人哉”,话虽如此,但一想到海兰珠离他而去便情难自禁,悲从中来。他为海兰珠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亲读祭文,破格上谥号为“敏慧恭和元妃”。元妃是指原配嫡妻,皇太极的元妃是额亦都的女儿钮祜禄氏,已经逝世多年。他追封海兰珠为元妃相当于追认她为自己的原配嫡妻,一代帝王用情之深,世所罕见。

不仅如此,皇太极还为海兰珠举办规模隆重的月祭,大祭,冬至祭,周年祭等等,并多次携百官到墓地祭奠,每次都悲恸痛哭。他还停止朝中庆典,连次年元旦大贺都下诏停办。1642年,松锦之战胜利后,洪承畴、祖大寿被俘降清,皇太极在崇政殿为二人赐宴庆贺,但他本人却并没有到场,而是以“敏慧恭和元妃丧期未满,不便出席”为由,向他们二人表示歉意。海兰珠死后第三年,1643年8月,皇太极猝死于盛京,享年52岁。


历史茶坊


皇太极这一生也有过很多的女人,据史料记载,他的后宫当中总共有15位女人,但在这众多的女人当中,他最宠爱的又是谁呢?并不是哲哲皇后,也不是大玉儿,而是宸妃海兰珠。


皇太极对于海兰珠可以说是非常的痴情了,似乎是从第一次见到海兰珠就钟情于她,而且即使后宫中有那么多美丽的女子,也从来都没有变心过,一个帝王能够做到如此钟情于一人,也是非常的不容易。那么海兰珠到底为何能够获得皇太极的独宠呢?


说到皇帝钟爱一个妃子的时候,人们能够想到的唯一原因,当然就是容貌,一定是因为她有着惊为天人的容貌,所以才能够让皇太极一直都宠爱于她。


但是在看到了海兰珠的历史真实画像以后,人们就会发现,海兰珠其实并不是特别的美,比起皇太极后宫中的一些女人,在容貌上还要稍微逊色一些,而且在史料当中也有过关于海兰珠容貌的描述,并没有说她长得十分貌美。


这让人觉得非常的疑惑,既然没有美丽的容貌,海兰珠又是凭什么能够得到皇太极的宠爱呢?而且海兰珠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女人,她进入后宫的时候,已经26岁了,并不是青春年纪,另外她在嫁给皇太极之前,还是一位寡妇,之前已经有过一段婚姻,皇太极也并没有介意,反而在她进宫以后,处处宠爱着她。


崇德元年册封五大福晋时,皇太极就将海兰珠封为关雎宫宸妃,成为四妃之首,她的地位仅仅次于哲哲皇后。不管是海兰珠所居住的宫殿称呼,还是海兰珠的封号,或者是海兰珠在宫中的地位,都充分的揭露了皇太极对于海兰珠的真心喜爱。


另外海兰珠于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生下皇太极第八子的时候,皇太极还为此而大赦天下,这本来是不合礼法的,因为只有在立太子的时候,才可以大赦天下,等于皇太极心里面认定了海兰珠生下的孩子就是太子。


海兰珠这个女人,让野心勃勃的皇太极充满了柔情,和后宫其他女人相比,她也并没有多么出众,论到智慧她就比不上大玉儿,贤德方面也比不上哲哲,美貌也有其他的女人更为出彩,唯一能够解释皇太极宠爱她的原因,就是她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寻常妻子的形象。

<strong>

在皇太极面前,海兰珠一直都是非常的弱小的,是非常的需要人去保护的,这激发了皇太极身为一个男人的保护欲,而且海兰珠对于皇太极的感情很纯粹,并不是因为他是帝王才爱上他,所以这也让两人的感情十分的坚定,皇太极自然为她沦陷。


只是可惜海兰珠也并不是一个很有福气的女子,她在崇德六年便逝世了,去世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崇德三年她生下的孩子去世,她为此而悲痛不已,郁郁寡欢导致去世。


海兰珠去世以后,皇太极也一直没有办法接受这一事实,几次都悲痛过度昏迷过去,后来还做出许多思念海兰珠的举动,不仅为她举办盛大的葬礼,而且多次频繁的祭奠,不管是月祭、大祭、冬至祭、去世周年祭一次都不能落下,还在当年岁暮大祭列祖列宗的时候,带着皇后率领百官和夫人们一起去祭奠海兰珠,可见皇太极对海兰珠无论生前死后都情深不渝。



昨夜风


海兰珠26岁时嫁给皇太极,有人说海兰珠之前就嫁过人。

在古代女子从十三岁开始就可以嫁人,超过十七岁再不嫁人会被朝廷强制婚配。而海兰珠则是个另类,她不仅26岁才出嫁,在嫁给君王之前就已经婚配过?

(海兰珠画像)

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海兰珠26岁之前的记载,对于她之前是否嫁过人,也就无从考证了。对于海兰珠的记载。

在《清入关前内国史院满文档案》中我们可以有所了解:

“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尔沁部乌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 这里所说的乌克善的妹妹就是海兰珠,生于1609年,嫁给皇太极时刚好26岁。而孝庄则是海兰珠的亲妹妹,两人同侍一夫。孝庄是历史上有名的女政治家,是一代贤后。

到这儿就有很多人开始怀疑了,海兰珠26岁的年纪相对当时来说,可以被称为“老女人”了,孝庄如此能干,为什么皇太极要独宠海兰珠呢?

孝庄为人太过强势

孝庄为人聪惠,是历史上一位有名气的贤后,她的才能被后人称赞。孝庄不仅聪颖,还有一定的政治谋略,在劝说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时,孝庄的才能就碾压众人。

(孝庄画像)

皇太极想要招揽洪承畴,然而洪承畴却坚决不从,尽管皇太极派出大臣去劝说,也未能说动。为此,皇太极满心忧郁,见此状,孝庄毛遂自荐,揽下了这个难题。

孝庄的出马,果然有用,洪承畴被孝庄折服,甘愿投入到清军辕下。经此事件一出,孝庄的名声也在当时传了开来。

而孝庄为人太过强势,拿现代的词就是女强人,她骨子里就有一种男人才有的豪气。因此,对于皇太极这种强势的男人来说,自然不喜欢被自己的女人压过自己。

孝庄与多尔衮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

说起孝庄,有一些影视剧里,拍她跟多尔衮之间有一定的感情纠葛。而真正的史实是无从考证的,在一些影视剧里的孝庄最初是被多尔衮先遇到的。

多尔衮对孝庄可谓是一见终情,而当时的皇太极首先相中的是海兰珠,然而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考虑,才选择了在蒙古有一定地位的孝庄。

根据影视剧里的说法,是皇太极硬生生的拆散了多尔衮跟孝庄。然而真正的历史上,并没有对此进行详细解说。

不过,在《建夷宫词》里有一首词中是这样说的:

“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

这首词意在说明孝庄下嫁了多尔衮,在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成了慑政王,而孝庄是否真的下嫁多尔衮还是一个未解之迷。不过,孝庄与多尔衮之间的关系还真的是“扑朔迷离”,皇太极不喜欢孝庄的原因,可能跟他们之间未解的关系存在一定关联。

26岁的海兰珠比孝庄要有“女人味”

(海兰珠剧照)

海兰珠26岁才嫁给皇太极,对于26岁之前的海兰珠,历史上还真的没有相关记载。对于皇太极来说,孝庄于他而言是一个“女强人”,不管是哪一个帝王,应该都不喜欢女人站在自己的头上作威作福吧。

(孝庄剧照)

相反,海兰珠26岁的年纪,相比一些小女生而言,更懂得侍夫之道。而且海兰珠当时“女人味”十足,再加上她的温柔乡。才会把皇太极给迷住,让皇太极在孝庄与海兰珠之间的进行一下对比,就能知道哪个迷人了。

海兰珠比孝庄受宠是因为她比孝庄年长,而且比孝庄更加温柔。


大国布衣


海兰珠虽然入宫比哲哲皇后和孝庄晚很多年,但她却是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坊间传说,她在入宫之前曾经嫁过人,虽然历史资料里面并没有确切地记载,但26岁才入宫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海兰珠究竟有什么魅力胜过聪明的孝庄,让皇太极独宠呢?

哲哲和孝庄嫁给皇太极政治色彩浓厚,而海兰珠和皇太极之间更接近真正的爱情


哲哲和孝庄进宫做皇太极的福晋,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目的就是通过和亲联姻强强联合,各取所需。哲哲是孝庄和海兰珠的姑姑,她们都姓博尔济吉特,这个姓氏是蒙古贵族,为了和清朝结成稳固的同盟关系,博尔济吉特氏才在之前已给皇太极送上了两位美女。

哲哲强势,主理六宫之事,而孝庄非常聪明,对政治的事也很精通,皇太极和她们在一起未免精神劳累,不能放松。而海兰珠却更多显示出一个纯粹女人的贤惠和温柔。而这种单纯更接近真正的爱情,皇太极宠爱海兰珠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喜欢。


海兰珠外貌符合皇太极的审美,内在与皇太极心心相印,皇太极视海兰珠为自己唯一的妻子


海兰珠与皇太极成婚时已经26岁,虽然不是妙龄,但是此时的海兰珠体态丰满,娇嗔可人,皇太极对她一见钟情。海兰珠性格贤淑文静,是皇太极的灵魂伴侣,他们心有灵犀,因此,海兰珠倍受皇太极的宠爱。

1636年,皇太极册封后妃时,将海兰珠封为“宸妃”,是四妃之首,地位仅次于皇后哲哲。皇太极在海兰珠的册文中高度评价海兰珠:

“秉德柔嘉,持躬淑慎,侍朕以来,壶仪攸著”。

之后,皇太极又把海兰珠的东宫赐名为“关雎宫”,封号和赐名都饱含着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深情,这种待遇其他嫔妃是没有的。

后来,海兰珠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并决定立这个孩子为太子,不仅大宴群臣,还颁发了清朝第一道大赦令。但是,不幸的是,这位皇子幼小时夭折了,这让皇太极和海兰珠痛不欲生。海兰珠因病离世时,皇太极正在外打仗,等他归来时发现海兰珠香消玉殒,皇太极悲痛至极,还几次晕过去。皇太极为海兰珠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并经常举行祭典仪式,海兰珠的死成为皇太极永远的痛。


由以上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皇太极虽然姬妾成群,但是他只把海兰珠看作唯一的妻子。


海兰珠没有把皇太极看作皇上,而是把他作为夫君来对待,她的这种立场和态度,让作为丈夫的皇太极感到非常舒服

在皇太极面前,海兰珠只是一个弱女子,是一个妻子,是一位知心人。而皇太极是一个威震天下的男人,他需要有这样的妻子来仰视他,用她的柔情来安慰他。海兰珠的弱小激起了皇太极的保护欲,他本能地去守护这个女人,于是,就给了她更多地关心和宠爱。


史书记载,皇太极和海兰珠感情深厚,浓情蜜意。

以利益为目的政治联姻是无法替代真情实感的,爱情的精髓在于真善美、心相通。皇太极与海兰珠真心相爱,是彼此眼中的唯一,这种感情与皇太极对哲哲和孝庄有政治意味的感情是完全不同的。


米瑞谈历史


海兰珠是皇太极一生的挚爱,在皇太极众妃子中,海兰珠死后的谥号长达四字:“敏惠恭和元妃”。这清朝妃子中最长的。

这四个字大概也是她极得皇太极恩宠的主要原因:聪明机灵、待人宽厚、恭敬有礼。

皇太极有多爱海兰珠?

皇太极建立清朝后,册封五大福晋,海兰珠为关雎宫宸妃,四妃之首,地位仅次于正室哲哲。而且一般而言,宸妃不是随便就能封的,因为宸字代表着北极星所在,是帝王才能用的字。

宸妃由唐高宗所创,本想着给自己的老婆武则天,结果因为宸字的贵重,居然满朝文武集体反对,最后李治只好作罢。古代封宸妃者,都是极受皇帝宠爱,可以确定是准皇后人选了。

而且在海兰珠生下了她第一个儿子的时候,皇太极是大赦天下,这是储君出生才会有的待遇。可见皇太极爱屋及乌,因为对海兰珠的疼爱,连带她的儿子也得益了。

不过海兰珠的儿子可能真的没有如此大的福分,不久后就夭折了,海兰珠伤心过度,三年后也去世了。


皇太极为何如此疼爱海兰珠?

海兰珠入宫时已经二十六岁了,那一年是天聪八年(1634年),而被册封为宸妃的那一年是崇德二年(1636年),也就是说,海兰珠从入宫到皇太极死命的疼爱,这段过程中间不过才一年多。

抛开皇太极的爱来得太突然的情况,由于史学界都搞不清海兰珠前二十六年的生活情况如何,所以皇太极很可能早在未成汗王之前,就和海兰珠有过一段感情了。这或许就能解释,为什么海兰珠二十六岁还没嫁,或许嫁了又离,却还能再嫁给皇太极,入宫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冠绝后宫了。

而且从海兰珠的谥号来看,她是属于性格温顺、善解人意的那种,而不像哲哲或布木布泰(孝庄太后)那样比较强势的女人。这更能激发起皇太极的保护欲望,百炼钢化作绕指柔。

或许只有在海兰珠面前,皇太极才能脱下帝王的伪装,真真正正地做一个普通的男人。他在海兰珠这里得到了在其他地方都得不到的平静和温暖,这才是他独宠海兰珠的重要原因。



一贰一橙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皇太极?这人那可是心狠手辣,开头还能和你乐乐呵呵的聊天,转脸就能扒了你皮的主。话说当年为了屁股底下的皇位,生生的就把多尔衮的母亲给活葬了,这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为了手里那点子权利啥缺德带冒烟的事都整过,自家兄弟瞅见他打心眼里犯怵。

不过话说回来,用老话来形容那就是卤水点豆腐——它一物降一物啊。这海兰珠就能把皇太极给降服的服服帖帖的,皇太极在这人的跟前也就是听话的命。

这事是命,你得认。皇太极娶的大大小小的老婆就有十五个这是有名有姓的,那些个没名没姓的宠幸个一晚两晚的也没个数,独独这海兰珠皇太极见了面欢喜的腿软,那爱情的小火苗怼心口上啪啪啪的响。

说了半天,这有点空洞,咱接着说点实际点,捎带着把题主的问题给解决了。

一家两代人三个女人伺候一个皇太极

话说皇太极娶老婆,一股脑就把海兰珠他们家两代三人娶回了家。首先是娶了海兰珠的姑姑哲哲,娶这姑姑纯粹就是为了政治联姻。

那么为嘛要政治联姻呢?简单,皇太极这人野心颇大,但这野心和实力不匹配。首先打仗你就的用人,其次地盘打下来了,你还得用人去管理,而满人满打满算他就没有多少人。所以他就需要外边的人来帮衬,帮衬他打仗,帮衬他统治地方。所以有了这个原因皇太极就需要通过政治联姻来加强这方面的联系,这就有了娶蒙古人哲哲来加强和蒙古人的联系。

有了联姻,当关系得到加强之后,这不就有了后来的满八旗吗?所以哲哲的主要目的是干这个政治联姻的。

这一家伙去了就是大福晋,皇太极后宫里那一坨子事都是她给整理收拾的,而在满清那史料中,关于这哲哲的记载很少,几乎没啥出彩的东西,从这里就能够看得出这哲哲就是联姻来的,次要目的安定皇太极自家的后花园的。

这十一年之后又娶了,海兰珠的妹妹十二岁的布木布泰,也就是后来有名的孝庄。

孝庄这事除了政治联姻,真没有别的可说道,这就双保险,让皇太极和蒙古的科尔沁连接的更加的紧密。

至于这最后嫁过来的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这都二十六岁了,就这年龄搁那年月这都是老姑娘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她还是二婚。

说道这里,估计有那小伙伴就要反驳了:“二婚?二婚咋了?又没吃你家大米?在说他皇太极娶二婚的还少吗?”

您别介,咱说的是历史上的政治,这东西讲究的事多,您要搁平常人二婚就二婚呗,别人不扯舌头也没事。但这帝王家的事,说道就多。再说您说的皇太极娶二婚的事,他确实多,但那都是政治联姻,您比方说懿靖大贵妃和康惠淑妃这都是,但您得记住了这两位那都是察哈尔林丹汗遗孀,这政治目的就不言而喻了吧!

这俩人干脆就是带着一方势力嫁给的皇太极,皇太极不收他也得收不是。

所以海兰珠嫁给皇太极这事,政治联姻的关系弱了点。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又要说了:“你快拉倒吧!人家专家都说了,海兰珠嫁给皇太极,那是出于考虑姑姑哲哲和妹妹孝庄没有给皇太极生下一个儿子,所以才有后边这么一出,其实也是政治联姻关系!”

您都说了,这是专家的话,所以他这说法根本就站不住脚。如果真是他说的这样,那也应该挑一个年龄小一点就和孝庄和哲哲当初嫁过来一样十三四岁的,从年轻的一波中选不是。但咋就选了个二十六岁海兰珠?毕竟搁过去人的看法,生育能力十三四岁最好(当然这事搁现在,咱都知道这叫瞎扯)

这事要是没点啥猫腻,这谁信呀?那么排除所有的可能,就只剩下一种了皇太极早早的就喜欢上了海兰珠。

只有喜欢这俩字才能把二婚和年龄大这两条给踩在脚底下置之不理。

还有更加可疑的一点,满清写的史书上,对这海兰珠二十六岁之前的描述,那是一个字都没有,直到嫁给皇太极的时候,突然就冒了出来。

这不符合常理啊,皇太极的家口居然没有案底,这是不可能的,那为什么会没有呢?只有一种可能被删除了,满清干这事那叫个手拿把掐的熟的不能再熟悉了,纵观满清整个历史,以及他给大明写的史,被删除修改的地方海了去,就海兰珠这点事算啥。

那么为啥被删除了呢?很简单海兰珠之前就嫁人了,而嫁的人不能提到书里,丢不起那人。

所以整个事件,只能说明海兰珠早早的就进入了皇太极的眼珠子里了,他想娶,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事就耽搁了,直到海兰珠二十六岁的时候,皇太极才得偿所愿。

喜欢海兰珠

话说这人就是一种很神奇的动物,尤其是男人在得不到和失去了,在做这俩选择题的时候,那叫个痛不欲生。

就跟那痒痒挠挠痒痒一样,就是不解痒。

但是这感情是需要维持的。让俺往下想想,这海兰珠毕竟是嫁过一个人,这叫见多识广,更会体贴男人,讨人开心,反观她的姑姑哲哲和妹妹孝庄就没有这先天优势了,一辈子就伺候了皇太极一个人。

当然后头孝庄下嫁,那是皇太极没了之后的事,在这里不算。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那不是前头你提了还有俩二婚的吗?人家也伺候过一个,咋就没有进入到皇太极的眼珠子里!”

这事,咱别提了好不好,一句话这俩位打一开头就没有进入,这后边在会伺候,那比海兰珠那种得不到,现在终于得到了,还差那么一节不是,这没得比。

话说回来,咱瞅海兰珠记录到史料中的事,就能感觉到这海兰珠是一个性子弱的女人,简单的说在那最是无情帝王家那疙瘩,整个就是个不会照顾自己个的人。那哲哲和孝庄可不一样,那都是强人中的强人。

如果您是个男人,您觉得您是喜欢一个女强人,还是喜欢一个需要你庇护为她带来安全的女人,就这点小九九就不用俺说了吧。他每个男人的心里都有那么一颗大树,想要把这棵大树载下去,让这棵大树为女人遮风挡雨。

皇太极在海兰珠的身上就找到了这么个感觉,皇太极是啥人,这货给海兰珠带来的不是一颗大树,这是一片森林啊!

住的那房子,和那大福晋她姑姑哲哲一模一样,就是台基矮了那么一点而已。这就是态度,后宫里边在海兰珠面前炸个翅试试,这就相当于摸老虎屁股找死的行为。

后来这海兰珠生了皇八子出来,把个皇太极开心的不要不要的,一家伙就决定为这皇八子大赦天下,就这事搁前边那七个根本就没有的事,这就叫爱屋及乌,这事翻过去没几天,这就要立这皇八子为皇太子,您就瞅瞅吧。

结果这皇八子命薄,吃不下这福气,直接给整没了,海兰珠跟着就要走。

那会皇太极还蹲在前线和袁崇焕斗心眼呢?一听海兰珠生病了,一家伙就把前线的事丢下,自己个就往回跑。

眼瞅着快到地了,大晚上准备休息一下,后边传话过来,说是海兰珠真不行了。

“还休息?走!”连夜拔营往回窜。

这紧赶慢赶的还是没赶上瞅海兰珠一眼,把个皇太极哭的呦,直接就昏过去好几次,把下边大臣急的,一堆人跟着哭。

按照皇太极的原话,“俺亲爹死了都没这样,现在却为了一个女人弄成这样,失态啊!”

好吧话说完了,他接着哭。得,这一家伙把个皇太极的身体就弄垮了,打这起皇太极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这后来,每回出去遛弯,这皇太极都要去海兰珠的坟头上去瞅瞅,瞅一次就哭一次,这弄的。

所以孝庄就算是再出色,她也比不过这需要男人庇护带来安全的海兰珠。

好了今天就写到种类,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史


爱美人不爱江山,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极宠吗?清朝的两位痴情帝王刷新了男人对女人的“极宠”方式,他们证明:男人极宠一个女人时,不仅不要江山而且不要命。

这两位帝王,一位是皇太极,一位则是他的儿子顺治帝。

海兰珠嫁给清朝帝王皇太极时,年已26岁,这个年纪被纳入后宫已属特例。须知,海兰珠姑姑哲哲和海兰珠妹妹大玉儿嫁给皇太极时的年龄都只在十四五岁左右。这个年龄和海兰珠嫁皇太极的年龄,差了十多岁。

事出反常必有妖,但这里反常背后的“妖”,却很可能只是出于“爱”。

有史学家认为,海兰珠之嫁给皇太极,多是因为哲哲和大玉儿家族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家族考虑到两人都未诞下皇嗣的缘故。

实际上,这个猜测是站不住脚的。首先,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家族若真如此考虑,完全可以从家族中挑选年纪尚轻的族中女子,毕竟从生育能力和可能得宠的几率上讲,后者都优于前者。

所以,海兰珠大龄嫁给皇太极的背后,只有一种可能:皇太极早就爱上了海兰珠。

也只有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爱,而非“喜欢”,才足以解释她能在大龄而且很可能曾被婚配的情况下入宫为妃这一反常现象。

26岁的海兰珠在嫁给皇太极前,极有可能是已嫁过人。这个很简单,在古代13岁便是女子待嫁之龄,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容貌、气质惊人,且号称满蒙第一美女的海兰珠不可能在26岁这年还迟迟未嫁。

按照婚嫁习俗,海兰珠还极有可能在大玉儿嫁给皇太极前便已嫁人,至于嫁的是谁自然不得而知了,毕竟,这段历史是无论如何也会被皇帝抹掉的,毕竟,这多少有碍皇家颜面。

到此时,真相便呼之欲出了:海兰珠早就被皇太极看中了,只是因为种种现实因素一直未得到。

对于任何男人而言,“得不到”和“已失去”从来具有魔力,这魔力是情爱的催化剂,到一定程度,甚至能让男人纯粹动感性不动理性,后来的皇太极便正是如此。

当皇太极终于迎娶海兰珠时,他那种多年“得不到”的痛痒难耐,终于得到了些许释放,他几乎将全部情感都放到了海兰珠身上。

而另一方面,嫁过人,服伺过男人的海兰珠显然比其他宫中女子,包括姑姑哲哲和大玉儿更懂男人。毕竟,后者从来只皇太极一个男人,可海兰珠却服伺过其他男人,而且这男人还不是帝王。自然,海兰珠比所有宫中女子更懂得把皇太极当男人,而不是当帝王。

“做男人”而不是“做帝王”,这从来是生在帝王家的皇太极最欠缺的。越缺什么也觉得什么珍贵,于是乎,当在所有嫔妃那得不到满足的“做男人”需求在海兰珠这儿被补全时,皇太极不可避免地沦陷了。

在任何时候,搞定一个男人从来只需要做到一点:让他做男人。海兰珠深晓其中之道,而从另一方面来讲,海兰珠天性柔弱、身材娇小、声音细软,这样的女子,天生就具有让男人像男人的能力,自然,当这样的海兰珠依偎在皇太极怀里时,他所有男人的天性,诸如保护欲等立马便被释放了。

女人对男人的需要,从来似最猛的催情药。当性子柔弱的海兰珠处处需要皇太极时,皇太极整个地扑倒在了她身上,对啊,哲哲和大玉儿都强势、懂事,她们是可以自己管顾自己的,可兰儿太柔弱了,没有朕,她甚至都不能在宫中活下去。

这种担忧顾虑被皇太极放大后,他开始尽一切可能地给她安全,当男人试图给女人安全感时,定是爱无疑了。

为了给海兰珠安全感,皇太极封她为宸妃,还为她修建了关雎宫。这个“宸”字,乃是帝王的代称,而关雎则象征着爱情,这二者融合无非是在表明:海兰珠是帝王真正钟爱的女子。

这海兰珠的关雎宫,被皇太极设计得华美异常,根据史书记载,它的屋顶铺满五彩琉璃,饰纹为火焰珠,两侧有展翅欲飞的凤凰……

这个设计,与当时皇后,即海兰珠姑姑哲哲所住的清宁宫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唯一的不同仅仅是台基稍低一点,说来,这多少是忌惮姑姑位分、辈分比她高罢了。

这样的称谓,这样的宫宇,自是什么鹂妃住的什么宫不能比的,前者是真正的恩宠,而后者听起来则更像是玩物的囚笼。

后来,海兰珠生下儿子皇八子后,皇太极大喜过望,竟还宣布将大赦天下:

“除犯上、焚毁宗庙、陵寝……十大罪不赦外,一切监禁之人全部免罪。”

这个待遇,不用说,是立为储君才有的待遇。可惜,后来这皇八子竟不幸夭折,皇太极和海兰珠都悲痛欲绝。

也是在这以后,海兰珠因悲伤过度身体开始每况愈下,皇太极为此日夜焦虑。

为了医治好海兰珠,皇太极想尽了一切可以想的办法,但或许是红颜薄命的缘故,海兰珠的身体竟一直未能好起来。

崇德六年,即公元1641年,皇太极在外征战时,突然听闻海兰珠病重。随即,他快马加鞭拼命往回赶,这一跑就是六天六夜,可最终,海兰珠还是没能等到他回来便撒手人寰了。

海兰珠死后,皇太极悲痛欲绝,他为她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他给海兰珠的谥号也相当特殊,叫:“敏惠恭和元妃”。从海兰珠谥号的超多字数和用词等相关,便可看出,他对海兰珠的爱之深切。

海兰珠死后,皇太极几乎日日沉浸在悲痛之中,自然,他的身体也开始急转直下。为此,他自己还颇为自责地说道:

“太祖崩时,未尝由此,天之生朕,岂为一夫人哉。”

皇太极这话的意思是:我亲爹死了我都没有这么悲痛,可如今却为了一个女人如此,真真失态。

可自责又如何,能止思念吗,不能!

真实的情况是,皇太极一面自责一面继续思念、祭奠海兰珠。每次出去狩猎,他甚至都要去海兰珠的坟前痛哭一番。

情深,从来不寿。

果然,因思念入骨,皇太极日渐消瘦,最后竟经常昏迷不醒。海兰珠辞世仅两年后,皇太极便追随海兰珠而去了,这一年,皇太极年仅51岁。

只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