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為什麼卻獨寵海蘭珠,而無視有才華的孝莊呢,海蘭珠有什麼好?

我就是竹韻


海蘭珠,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蒙古名字叫哈日珠拉,海蘭珠是她的漢譯名字。

天聰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爾沁部烏克善洪臺吉率諸臣送妹至。汗偕諸福晉迎至,設大宴納之為福晉。

這是在《清入關前內國史院滿文檔案》中的記載,也是關於海蘭珠最早的一段記載。

1634年(天聰八年),海蘭珠已經26歲。按現在來說正直婚嫁年齡,但對於當時來說早已是老姑娘一枚。但皇太極卻娶了她,且娶過來之後對其獨寵。

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極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號,封海蘭珠為宸妃,以《詩經》中象徵愛情及女子美貌的佳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將宸妃居住的寢宮命名為“關雎宮”。

那時,皇太極的瀋陽故宮中有所謂“崇德五宮”后妃,這五宮為中宮清寧宮,東宮關雎宮,西宮麟趾宮,次東宮衍慶宮,次西宮永福宮。

中宮清寧宮是其姑母孝端文皇后的寢宮,而東宮關雎宮便是宸妃海蘭珠的寢宮。也就是說海蘭珠的地位在五宮中位居第二,僅次於其姑母孝端文皇后,遠遠高於其他妃子。

1637年(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極欣喜若狂、大宴群臣,還頒發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甚至想立這個嬰兒為皇位繼承人。

皇八子誕生慶典之日,蒙古各部落的首領均來供奉大量賀禮,一時間,盛京城內熱鬧非凡。

我們要知道,這種情況在前七個皇子誕生時都沒有出現過,包裹之後莊妃生第九子,麟處宮貴妃生第11子,也都沒有如此隆重地辦理。

由此可見,皇太極對海蘭珠是何等的寵愛,愛屋及烏下對其所生的皇八子都是如此寵愛。

只是倍受嬌寵的皇八子只活了兩歲,尚未來得及命名就夭亡了。

愛子的死,給皇太極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擊。尤其宸妃所遭到的打擊甚重,整日鬱鬱寡歡,最終憂悶成疾。

1641年,海蘭珠彌留之際,皇太極正在松山戰場上指揮作戰。當他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召集眾臣並做了具體的部署,之後立即日夜兼程趕回盛京。

當皇太極趕回關雎宮時,海蘭珠已經死去多時。皇太極悲慟欲絕,不吃不喝不睡,最後昏死過去,經救治方才甦醒過來。

為了表達對愛妃的悼念,皇太極為海蘭珠舉行了隆重的喪禮,之後又頻繁地舉行各種祭典活動,請僧道人為宸妃佈道誦經,超度亡魂。皇太極親自撰寫祭文,賜海蘭珠諡號為敏惠恭和元妃。

自從失去海蘭珠,皇太極朝夕悲痛,寢食無味,身體每況愈下,幾度昏迷過去。後來,諸王大臣請他去到蒲河射獵,藉以消愁解悶,不曾想,路過宸妃墓觸景傷情,又引得他大哭一場。

海蘭珠死後不到兩年,皇太極便也命歸九泉。

皇太極對宸妃這種真情篤意,在歷朝皇帝中都是非常少見的。

那麼皇太極為什麼如此寵愛海蘭珠呢,我們從其諡號便能窺探一二。

海蘭珠的諡號是敏惠恭和元妃,依據諡法對敏惠恭和四個字的解釋乃是這樣:

明達不滯曰敏,聞義必徙曰敏

敏指的是聰明機靈,善於隨機應變。

慈仁好與曰惠,寬裕慈仁曰惠,恩能及下曰惠,寬裕不苛曰惠,仁恕中存曰惠,慈恩廣被曰惠

惠指的是待人寬容,不苛責他人。

尊賢敬讓曰恭,不懈於德曰恭,正德美容曰恭,遜順事上曰恭

恭指的是恭敬有禮,謙虛柔順。

不剛不柔曰和,敦睦九族曰和,溫厚無苛曰和

和指的是性情溫柔,為人和善。

從這四個字我們可以看出,在皇太極的眼中,海蘭珠是一個聰明機靈、待人寬容、恭敬謙虛、性情溫柔的女子。試想,這樣的一位女子誰又能不疼惜呢?

而元妃這兩個字也有其特殊含義,清朝初期仍然沿用了滿人的傳統習慣,稱第一原配嫡福晉為元妃。而皇太極將海蘭珠追封為元妃,也就是說在他看來海蘭珠是他的第一位妻子,也是他最愛的妻子,可見對其寵愛之甚。


樾檬侃歷史


皇太極獨寵海蘭珠,無視有才華的孝莊,確實令人費解,可是如果以皇太極的角度來看待,相信這種疑問就能解開了,皇太極獨寵海蘭珠不是因為海蘭珠多麼美麗,多麼優秀,更多的是她把皇太極當成傾心相愛的男人罷了,而皇太極剛好喜歡這種成熟女性的類型,即使海蘭珠26歲才以再嫁之身嫁給皇太極。

孝莊在大家眼裡確實很完美,出身高貴,要才華有才華,要容貌有容貌,12歲就嫁給皇太極,也精通後宮禮儀,對人情世故也很圓滑,可這不代表皇太極就喜歡,男人喜歡你和你聰明漂亮沒有半毛錢關係的。

皇太極從小的時候他的母親孟古姐姐就去世了,他也不是父親努爾哈赤最愛的兒子,從小就待在角落裡發奮讀書,他是孤獨的,同時他內心深處也更渴望有一位溫柔的女人來理解、呵護他,而不是把他當皇帝,對他只是冷冰冰的尊重,無關愛情。

孝莊和皇太極的相處模式完全是君臣的相處,孝莊聰明漂亮,心計謀略令人歎服,在後宮中是出了名的,可是孝莊進宮的時候才12歲,小孩啥也不懂,沒辦法發展愛情,等到她長大以後,聰明能幹有心計,反而不是皇太極喜歡的類型,這樣會讓皇太極感到她累,因此不願意和她相處。

而海蘭珠和孝莊完全不同,這也是她的可貴所在,海蘭珠雖然是再嫁之身,可是她進宮的時候已經26歲,26歲全身散發著成熟女性的魅力,海蘭珠和孝莊是親姐妹,海蘭珠相貌也在孝莊之上,雖然不是傾國傾城,可也是明媚婉約。

海蘭珠生於1608年,皇太極生於1592年,皇太極比海蘭珠大16歲,海蘭珠第一次遇見皇太極的時候26歲,皇太極42歲,一個是女性最成熟溫柔的年紀,一個是成熟穩重多金又多情的中年皇帝,因此他們一見鍾情,這種感情可遇不可求,自然輕易俘虜了皇太極的心。

海蘭珠對於皇太極來說之所以是唯一的摯愛,最重要的就是在於海蘭珠對於他的痴心一片,雖然她不是後宮中最優秀的,可是她卻是唯一把皇太極當丈夫而不是皇帝的。

海蘭珠對於皇太極沒有諂媚,沒有奉承,有的只是尋常夫妻之間那種相懦以沫和體貼,她有時候對皇太極撒嬌、吃醋也無理取鬧。可是皇太極看來,這就是愛情的表現。皇太極認為一個女人只有為一個男人吃醋,才能證明身子和心都是屬於他的。

皇太極和海蘭珠在一起,很舒服、無壓力,海蘭珠的溫柔也融化了他的心房,這對於從小缺失母愛,內心孤獨,站在權力頂峰的皇太極來說,海蘭珠是他的摯愛,給了他全世界,更是後宮中最好的女人。



小聰歷史客棧


我是吾盂,我來回答。

海蘭珠是26歲才嫁給皇太極的。在古代,這屬於超級晚婚了。何況海蘭珠在皇太極之前還是嫁給過別人的。

海蘭珠有什麼好?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①海蘭珠之前嫁過人。

雖然史料上對海蘭珠之前的這段婚姻沒有什麼記載。但猜測應該是不幸福的。

因為海蘭珠嫁給皇太極之後,對她之前的這段婚姻抹的乾乾淨淨的,一心一意只做皇太極的寵妃。如果海蘭珠之前和她的相公相濡以沫的話,她怎麼可能毫無芥蒂的去當皇太極的寵妃,還給他生下了孩子。

所以我們猜測這是一段不是很幸福的婚姻。大多數的可能是政治聯姻。就如同孝莊太后和她的姑姑哲哲那樣,是為了科爾沁部和其他部落的友好相處,所以在那段婚姻中海蘭珠都免不了伏低做小。

皇太極的女人大多出身好貴,皇太極娶她們也大多是屬於政治需要,她們跟皇太極的關係大多是皇帝跟后妃的關係。

海蘭珠在皇太極跟前大多數的時候應該是更像是一個女人,他們的關係才是正常的女人和男人的婚姻關係。

②是因為真愛。

如果說是因為政治聯姻的話,科爾沁部嫁給皇太極的女人已經有兩個了。一個是哲哲,還有一個是孝莊太后,所以沒有必要再讓已經26歲的大女兒且還是嫁過人的再入宮陪伴皇太極了。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一個已經26歲,並且之前有過一段婚姻的女人,在古代那種重視貞操的年代還能嫁給一國之君,並且深受寵愛,生的孩子還差一點成為皇太子呢?

我認為只有真愛能解釋。

③新鮮感。

皇太極的後宮中雖然有很多孀居的女人,但都是因為政治需要。

我們姑且想象一下,皇太極在娶孝莊或者還沒有取孝莊之前就因為自己大福晉哲哲的原因就認識了海蘭珠並且對她一見鍾情,但是很遺憾的是,當時的海蘭珠已經結婚了,所以皇太極娶孝莊是心不甘情不願的。

後來皇太極做了皇帝之後,有身份,有地位。自然就很想將以前求而不得的海蘭珠納為妃嬪,所以他就做了一點手腳,讓海蘭珠重新變成一個單身女人。

這樣一個通過手段才能得到的女人自然讓皇太極倍感新鮮,加上海蘭珠自己溫柔小意,體貼善良,又會伺候人。所以盛寵也就自然而然了。


吾盂


嚴格來說,皇太極並沒有無視孝莊(布木布泰),只是更為寵愛海蘭珠而已。那麼海蘭珠究竟有哪些優點從而獲得了皇太極的專寵呢?

姑侄三人共侍一夫

皇太極是清朝開國皇帝,後金汗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共有15位后妃,其中皇后哲哲與宸妃海蘭珠和莊妃布木布泰是姑侄關係,她們都是蒙古科爾沁人,博爾濟吉特氏,姑侄三人共侍一夫,在歷史上被傳為佳話。皇太極對姑侄三人的態度各不相同,對哲哲頗為敬重,對布木布泰抱有負責任的態度,只有對海蘭珠才是真心愛慕。哲哲並不是皇太極的原配妻子,不過兩人年齡只相差7歲,算得上是同齡人。科爾沁是蒙古部落,為了締結盟約而嫁女合親是部落之間的常態。1614年,15歲的哲哲嫁給了22歲的皇太極做大福晉,皇太極對她始終抱有一份敬重之情,1636年改元稱帝后,封哲哲為正宮皇后。

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有兩重原因,其一是為了建立牢固的政治聯盟,其二是為了給姑母哲哲備孕。由於哲哲婚後多年不育,1625年,13歲的布木布泰嫁給了34歲的四貝勒皇太極做側福晉。說來也怪,就在布木布泰出嫁那年,哲哲生下了第一位女兒馬喀塔,可惜終生未曾誕下皇子。對於小自己21歲的布木布泰,皇太極寄希望於她能誕育子嗣,布木布泰也很努力,接連生下了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海蘭珠是三人中入宮最晚卻最受寵愛之人,1634年,26歲的海蘭珠嫁給了43歲的後金大汗皇太極。1636年,皇太極改元稱帝,封海蘭珠為關睢宮宸妃,位居五宮第二,地位僅次於皇后。而早她9年入宮的布木布泰卻從第二的位置跌落到第五,封為永福宮莊妃,由此也可見,皇太極對海蘭珠別拘一格的寵愛。

海蘭珠的優點

26歲嫁人的海蘭珠在現代來說是非常合適的婚嫁年齡,但在古代普遍早婚的時代背景下不得不令人浮想聯翩。據說,海蘭珠此前曾經嫁過人,更有甚者說她嫁的是察哈爾林丹汗,根據時間推算,海蘭珠入宮時的1634年正是林丹汗病逝於青海大草灘的時間,因此也不能說沒有這種可能,只是至今尚未發現史料佐證。但很明顯的一點,26歲才入宮的海蘭珠嫁過人是不爭的事實。有過一段婚姻的海蘭珠正值妙齡,她更懂得如何去做一個體貼入微的妻子,如何讓男人感受到家庭的溫馨。當然,這一切都要建立在一個男人真心愛慕一名女子的前提下,否則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皇太極愛慕海蘭珠,可能是憐憫她早年的遭遇,也可能是她的小鳥依人激發了男性天生的保護欲。總之,他們相愛了,愛的難捨難分。對於愛情,恐怕就連當事人都無法說清楚具體的原因,不管世人如何揣測,對於相愛的情侶來說,一句“我愛你”勝過世間的千言萬語。皇太極寵愛海蘭珠到了什麼程度呢?比如說海蘭珠所居住的宮殿被命名為“關睢宮”,來源於《詩經》中的名句“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稱帝后第二年,海蘭珠誕下皇八子,皇太極欣喜若狂,將尚在襁褓中的嬰兒視為皇位繼承人,大宴群臣,更頒佈清朝歷史上第一道赦令,大赦天下。

敕封海蘭珠母親為和碩賢妃,派人接她入京使母女得以團聚。可惜好景不長,皇八子僅出生半年,尚未取名便夭折了。海蘭珠痛失愛子,鬱鬱寡歡,產後過度傷心,在纏綿病榻數年後於1641年香消玉殞,年僅33歲。

愛江山更愛美人

海蘭珠病勢危急之時,皇太極正在前線與明朝薊遼總督洪承疇展開決定國運的松錦之戰。獲悉宸妃病危的消息後,皇太極召集部將留守原地,連夜起駕匆匆回京,當時皇太極身患怪疾,鼻血流個不停,他用碗託著下巴趕回了盛京。沒想到緊趕慢趕還是晚了一步,海蘭珠早已氣絕,皇太極悲慟不已,數度因悲傷過度而昏迷過去。

后妃和群臣勸諫他“保重聖躬,節哀順便”。身負一國重任的皇太極也感到自責“太祖崩時,未嘗有此,天之生朕,豈為一婦人哉”,話雖如此,但一想到海蘭珠離他而去便情難自禁,悲從中來。他為海蘭珠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親讀祭文,破格上諡號為“敏慧恭和元妃”。元妃是指原配嫡妻,皇太極的元妃是額亦都的女兒鈕祜祿氏,已經逝世多年。他追封海蘭珠為元妃相當於追認她為自己的原配嫡妻,一代帝王用情之深,世所罕見。

不僅如此,皇太極還為海蘭珠舉辦規模隆重的月祭,大祭,冬至祭,週年祭等等,並多次攜百官到墓地祭奠,每次都悲慟痛哭。他還停止朝中慶典,連次年元旦大賀都下詔停辦。1642年,松錦之戰勝利後,洪承疇、祖大壽被俘降清,皇太極在崇政殿為二人賜宴慶賀,但他本人卻並沒有到場,而是以“敏慧恭和元妃喪期未滿,不便出席”為由,向他們二人表示歉意。海蘭珠死後第三年,1643年8月,皇太極猝死於盛京,享年52歲。


歷史茶坊


皇太極這一生也有過很多的女人,據史料記載,他的後宮當中總共有15位女人,但在這眾多的女人當中,他最寵愛的又是誰呢?並不是哲哲皇后,也不是大玉兒,而是宸妃海蘭珠。


皇太極對於海蘭珠可以說是非常的痴情了,似乎是從第一次見到海蘭珠就鍾情於她,而且即使後宮中有那麼多美麗的女子,也從來都沒有變心過,一個帝王能夠做到如此鍾情於一人,也是非常的不容易。那麼海蘭珠到底為何能夠獲得皇太極的獨寵呢?


說到皇帝鍾愛一個妃子的時候,人們能夠想到的唯一原因,當然就是容貌,一定是因為她有著驚為天人的容貌,所以才能夠讓皇太極一直都寵愛於她。


但是在看到了海蘭珠的歷史真實畫像以後,人們就會發現,海蘭珠其實並不是特別的美,比起皇太極後宮中的一些女人,在容貌上還要稍微遜色一些,而且在史料當中也有過關於海蘭珠容貌的描述,並沒有說她長得十分貌美。


這讓人覺得非常的疑惑,既然沒有美麗的容貌,海蘭珠又是憑什麼能夠得到皇太極的寵愛呢?而且海蘭珠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女人,她進入後宮的時候,已經26歲了,並不是青春年紀,另外她在嫁給皇太極之前,還是一位寡婦,之前已經有過一段婚姻,皇太極也並沒有介意,反而在她進宮以後,處處寵愛著她。


崇德元年冊封五大福晉時,皇太極就將海蘭珠封為關雎宮宸妃,成為四妃之首,她的地位僅僅次於哲哲皇后。不管是海蘭珠所居住的宮殿稱呼,還是海蘭珠的封號,或者是海蘭珠在宮中的地位,都充分的揭露了皇太極對於海蘭珠的真心喜愛。


另外海蘭珠於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生下皇太極第八子的時候,皇太極還為此而大赦天下,這本來是不合禮法的,因為只有在立太子的時候,才可以大赦天下,等於皇太極心裡面認定了海蘭珠生下的孩子就是太子。


海蘭珠這個女人,讓野心勃勃的皇太極充滿了柔情,和後宮其他女人相比,她也並沒有多麼出眾,論到智慧她就比不上大玉兒,賢德方面也比不上哲哲,美貌也有其他的女人更為出彩,唯一能夠解釋皇太極寵愛她的原因,就是她成功的塑造了一個尋常妻子的形象。

<strong>

在皇太極面前,海蘭珠一直都是非常的弱小的,是非常的需要人去保護的,這激發了皇太極身為一個男人的保護欲,而且海蘭珠對於皇太極的感情很純粹,並不是因為他是帝王才愛上他,所以這也讓兩人的感情十分的堅定,皇太極自然為她淪陷。


只是可惜海蘭珠也並不是一個很有福氣的女子,她在崇德六年便逝世了,去世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崇德三年她生下的孩子去世,她為此而悲痛不已,鬱鬱寡歡導致去世。


海蘭珠去世以後,皇太極也一直沒有辦法接受這一事實,幾次都悲痛過度昏迷過去,後來還做出許多思念海蘭珠的舉動,不僅為她舉辦盛大的葬禮,而且多次頻繁的祭奠,不管是月祭、大祭、冬至祭、去世週年祭一次都不能落下,還在當年歲暮大祭列祖列宗的時候,帶著皇后率領百官和夫人們一起去祭奠海蘭珠,可見皇太極對海蘭珠無論生前死後都情深不渝。



昨夜風


海蘭珠26歲時嫁給皇太極,有人說海蘭珠之前就嫁過人。

在古代女子從十三歲開始就可以嫁人,超過十七歲再不嫁人會被朝廷強制婚配。而海蘭珠則是個另類,她不僅26歲才出嫁,在嫁給君王之前就已經婚配過?

(海蘭珠畫像)

其實歷史上並沒有海蘭珠26歲之前的記載,對於她之前是否嫁過人,也就無從考證了。對於海蘭珠的記載。

在《清入關前內國史院滿文檔案》中我們可以有所瞭解:

“天聰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爾沁部烏克善洪臺吉率諸臣送妹至。汗偕諸福晉迎至,設大宴納之為福晉。” 這裡所說的烏克善的妹妹就是海蘭珠,生於1609年,嫁給皇太極時剛好26歲。而孝莊則是海蘭珠的親妹妹,兩人同侍一夫。孝莊是歷史上有名的女政治家,是一代賢后。

到這兒就有很多人開始懷疑了,海蘭珠26歲的年紀相對當時來說,可以被稱為“老女人”了,孝莊如此能幹,為什麼皇太極要獨寵海蘭珠呢?

孝莊為人太過強勢

孝莊為人聰惠,是歷史上一位有名氣的賢后,她的才能被後人稱讚。孝莊不僅聰穎,還有一定的政治謀略,在勸說明朝薊遼總督洪承疇時,孝莊的才能就碾壓眾人。

(孝莊畫像)

皇太極想要招攬洪承疇,然而洪承疇卻堅決不從,儘管皇太極派出大臣去勸說,也未能說動。為此,皇太極滿心憂鬱,見此狀,孝莊毛遂自薦,攬下了這個難題。

孝莊的出馬,果然有用,洪承疇被孝莊折服,甘願投入到清軍轅下。經此事件一出,孝莊的名聲也在當時傳了開來。

而孝莊為人太過強勢,拿現代的詞就是女強人,她骨子裡就有一種男人才有的豪氣。因此,對於皇太極這種強勢的男人來說,自然不喜歡被自己的女人壓過自己。

孝莊與多爾袞之間的關係“撲朔迷離”

說起孝莊,有一些影視劇裡,拍她跟多爾袞之間有一定的感情糾葛。而真正的史實是無從考證的,在一些影視劇裡的孝莊最初是被多爾袞先遇到的。

多爾袞對孝莊可謂是一見終情,而當時的皇太極首先相中的是海蘭珠,然而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考慮,才選擇了在蒙古有一定地位的孝莊。

根據影視劇裡的說法,是皇太極硬生生的拆散了多爾袞跟孝莊。然而真正的歷史上,並沒有對此進行詳細解說。

不過,在《建夷宮詞》裡有一首詞中是這樣說的:

“上壽觴為合而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日新儀注,太禮恭逢太后婚”。

這首詞意在說明孝莊下嫁了多爾袞,在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成了懾政王,而孝莊是否真的下嫁多爾袞還是一個未解之迷。不過,孝莊與多爾袞之間的關係還真的是“撲朔迷離”,皇太極不喜歡孝莊的原因,可能跟他們之間未解的關係存在一定關聯。

26歲的海蘭珠比孝莊要有“女人味”

(海蘭珠劇照)

海蘭珠26歲才嫁給皇太極,對於26歲之前的海蘭珠,歷史上還真的沒有相關記載。對於皇太極來說,孝莊於他而言是一個“女強人”,不管是哪一個帝王,應該都不喜歡女人站在自己的頭上作威作福吧。

(孝莊劇照)

相反,海蘭珠26歲的年紀,相比一些小女生而言,更懂得侍夫之道。而且海蘭珠當時“女人味”十足,再加上她的溫柔鄉。才會把皇太極給迷住,讓皇太極在孝莊與海蘭珠之間的進行一下對比,就能知道哪個迷人了。

海蘭珠比孝莊受寵是因為她比孝莊年長,而且比孝莊更加溫柔。


大國布衣


海蘭珠雖然入宮比哲哲皇后和孝莊晚很多年,但她卻是皇太極最寵愛的妃子。坊間傳說,她在入宮之前曾經嫁過人,雖然歷史資料裡面並沒有確切地記載,但26歲才入宮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海蘭珠究竟有什麼魅力勝過聰明的孝莊,讓皇太極獨寵呢?

哲哲和孝莊嫁給皇太極政治色彩濃厚,而海蘭珠和皇太極之間更接近真正的愛情


哲哲和孝莊進宮做皇太極的福晉,帶有明顯的政治意圖,目的就是通過和親聯姻強強聯合,各取所需。哲哲是孝莊和海蘭珠的姑姑,她們都姓博爾濟吉特,這個姓氏是蒙古貴族,為了和清朝結成穩固的同盟關係,博爾濟吉特氏才在之前已給皇太極送上了兩位美女。

哲哲強勢,主理六宮之事,而孝莊非常聰明,對政治的事也很精通,皇太極和她們在一起未免精神勞累,不能放鬆。而海蘭珠卻更多顯示出一個純粹女人的賢惠和溫柔。而這種單純更接近真正的愛情,皇太極寵愛海蘭珠是因為發自內心的喜歡。


海蘭珠外貌符合皇太極的審美,內在與皇太極心心相印,皇太極視海蘭珠為自己唯一的妻子


海蘭珠與皇太極成婚時已經26歲,雖然不是妙齡,但是此時的海蘭珠體態豐滿,嬌嗔可人,皇太極對她一見鍾情。海蘭珠性格賢淑文靜,是皇太極的靈魂伴侶,他們心有靈犀,因此,海蘭珠倍受皇太極的寵愛。

1636年,皇太極冊封后妃時,將海蘭珠封為“宸妃”,是四妃之首,地位僅次於皇后哲哲。皇太極在海蘭珠的冊文中高度評價海蘭珠:

“秉德柔嘉,持躬淑慎,侍朕以來,壺儀攸著”。

之後,皇太極又把海蘭珠的東宮賜名為“關雎宮”,封號和賜名都飽含著皇太極對海蘭珠的深情,這種待遇其他嬪妃是沒有的。

後來,海蘭珠生下皇八子,皇太極欣喜若狂,並決定立這個孩子為太子,不僅大宴群臣,還頒發了清朝第一道大赦令。但是,不幸的是,這位皇子幼小時夭折了,這讓皇太極和海蘭珠痛不欲生。海蘭珠因病離世時,皇太極正在外打仗,等他歸來時發現海蘭珠香消玉殞,皇太極悲痛至極,還幾次暈過去。皇太極為海蘭珠舉辦了隆重的葬禮,並經常舉行祭典儀式,海蘭珠的死成為皇太極永遠的痛。


由以上的種種表現可以看出,皇太極雖然姬妾成群,但是他只把海蘭珠看作唯一的妻子。


海蘭珠沒有把皇太極看作皇上,而是把他作為夫君來對待,她的這種立場和態度,讓作為丈夫的皇太極感到非常舒服

在皇太極面前,海蘭珠只是一個弱女子,是一個妻子,是一位知心人。而皇太極是一個威震天下的男人,他需要有這樣的妻子來仰視他,用她的柔情來安慰他。海蘭珠的弱小激起了皇太極的保護欲,他本能地去守護這個女人,於是,就給了她更多地關心和寵愛。


史書記載,皇太極和海蘭珠感情深厚,濃情蜜意。

以利益為目的政治聯姻是無法替代真情實感的,愛情的精髓在於真善美、心相通。皇太極與海蘭珠真心相愛,是彼此眼中的唯一,這種感情與皇太極對哲哲和孝莊有政治意味的感情是完全不同的。


米瑞談歷史


海蘭珠是皇太極一生的摯愛,在皇太極眾妃子中,海蘭珠死後的諡號長達四字:“敏惠恭和元妃”。這清朝妃子中最長的。

這四個字大概也是她極得皇太極恩寵的主要原因:聰明機靈、待人寬厚、恭敬有禮。

皇太極有多愛海蘭珠?

皇太極建立清朝後,冊封五大福晉,海蘭珠為關雎宮宸妃,四妃之首,地位僅次於正室哲哲。而且一般而言,宸妃不是隨便就能封的,因為宸字代表著北極星所在,是帝王才能用的字。

宸妃由唐高宗所創,本想著給自己的老婆武則天,結果因為宸字的貴重,居然滿朝文武集體反對,最後李治只好作罷。古代封宸妃者,都是極受皇帝寵愛,可以確定是準皇后人選了。

而且在海蘭珠生下了她第一個兒子的時候,皇太極是大赦天下,這是儲君出生才會有的待遇。可見皇太極愛屋及烏,因為對海蘭珠的疼愛,連帶她的兒子也得益了。

不過海蘭珠的兒子可能真的沒有如此大的福分,不久後就夭折了,海蘭珠傷心過度,三年後也去世了。


皇太極為何如此疼愛海蘭珠?

海蘭珠入宮時已經二十六歲了,那一年是天聰八年(1634年),而被冊封為宸妃的那一年是崇德二年(1636年),也就是說,海蘭珠從入宮到皇太極死命的疼愛,這段過程中間不過才一年多。

拋開皇太極的愛來得太突然的情況,由於史學界都搞不清海蘭珠前二十六年的生活情況如何,所以皇太極很可能早在未成汗王之前,就和海蘭珠有過一段感情了。這或許就能解釋,為什麼海蘭珠二十六歲還沒嫁,或許嫁了又離,卻還能再嫁給皇太極,入宮僅一年多的時間就冠絕後宮了。

而且從海蘭珠的諡號來看,她是屬於性格溫順、善解人意的那種,而不像哲哲或布木布泰(孝莊太后)那樣比較強勢的女人。這更能激發起皇太極的保護慾望,百鍊鋼化作繞指柔。

或許只有在海蘭珠面前,皇太極才能脫下帝王的偽裝,真真正正地做一個普通的男人。他在海蘭珠這裡得到了在其他地方都得不到的平靜和溫暖,這才是他獨寵海蘭珠的重要原因。



一貳一橙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皇太極?這人那可是心狠手辣,開頭還能和你樂樂呵呵的聊天,轉臉就能扒了你皮的主。話說當年為了屁股底下的皇位,生生的就把多爾袞的母親給活葬了,這眉頭都不帶皺一下的。為了手裡那點子權利啥缺德帶冒煙的事都整過,自家兄弟瞅見他打心眼裡犯怵。

不過話說回來,用老話來形容那就是滷水點豆腐——它一物降一物啊。這海蘭珠就能把皇太極給降服的服服帖帖的,皇太極在這人的跟前也就是聽話的命。

這事是命,你得認。皇太極娶的大大小小的老婆就有十五個這是有名有姓的,那些個沒名沒姓的寵幸個一晚兩晚的也沒個數,獨獨這海蘭珠皇太極見了面歡喜的腿軟,那愛情的小火苗懟心口上啪啪啪的響。

說了半天,這有點空洞,咱接著說點實際點,捎帶著把題主的問題給解決了。

一家兩代人三個女人伺候一個皇太極

話說皇太極娶老婆,一股腦就把海蘭珠他們家兩代三人娶回了家。首先是娶了海蘭珠的姑姑哲哲,娶這姑姑純粹就是為了政治聯姻。

那麼為嘛要政治聯姻呢?簡單,皇太極這人野心頗大,但這野心和實力不匹配。首先打仗你就的用人,其次地盤打下來了,你還得用人去管理,而滿人滿打滿算他就沒有多少人。所以他就需要外邊的人來幫襯,幫襯他打仗,幫襯他統治地方。所以有了這個原因皇太極就需要通過政治聯姻來加強這方面的聯繫,這就有了娶蒙古人哲哲來加強和蒙古人的聯繫。

有了聯姻,當關系得到加強之後,這不就有了後來的滿八旗嗎?所以哲哲的主要目的是幹這個政治聯姻的。

這一傢伙去了就是大福晉,皇太極後宮裡那一坨子事都是她給整理收拾的,而在滿清那史料中,關於這哲哲的記載很少,幾乎沒啥出彩的東西,從這裡就能夠看得出這哲哲就是聯姻來的,次要目的安定皇太極自家的後花園的。

這十一年之後又娶了,海蘭珠的妹妹十二歲的布木布泰,也就是後來有名的孝莊。

孝莊這事除了政治聯姻,真沒有別的可說道,這就雙保險,讓皇太極和蒙古的科爾沁連接的更加的緊密。

至於這最後嫁過來的海蘭珠,嫁給皇太極的時候,這都二十六歲了,就這年齡擱那年月這都是老姑娘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她還是二婚。

說道這裡,估計有那小夥伴就要反駁了:“二婚?二婚咋了?又沒吃你家大米?在說他皇太極娶二婚的還少嗎?”

您別介,咱說的是歷史上的政治,這東西講究的事多,您要擱平常人二婚就二婚唄,別人不扯舌頭也沒事。但這帝王家的事,說道就多。再說您說的皇太極娶二婚的事,他確實多,但那都是政治聯姻,您比方說懿靖大貴妃和康惠淑妃這都是,但您得記住了這兩位那都是察哈爾林丹汗遺孀,這政治目的就不言而喻了吧!

這倆人乾脆就是帶著一方勢力嫁給的皇太極,皇太極不收他也得收不是。

所以海蘭珠嫁給皇太極這事,政治聯姻的關係弱了點。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又要說了:“你快拉倒吧!人家專家都說了,海蘭珠嫁給皇太極,那是出於考慮姑姑哲哲和妹妹孝莊沒有給皇太極生下一個兒子,所以才有後邊這麼一出,其實也是政治聯姻關係!”

您都說了,這是專家的話,所以他這說法根本就站不住腳。如果真是他說的這樣,那也應該挑一個年齡小一點就和孝莊和哲哲當初嫁過來一樣十三四歲的,從年輕的一波中選不是。但咋就選了個二十六歲海蘭珠?畢竟擱過去人的看法,生育能力十三四歲最好(當然這事擱現在,咱都知道這叫瞎扯)

這事要是沒點啥貓膩,這誰信呀?那麼排除所有的可能,就只剩下一種了皇太極早早的就喜歡上了海蘭珠。

只有喜歡這倆字才能把二婚和年齡大這兩條給踩在腳底下置之不理。

還有更加可疑的一點,滿清寫的史書上,對這海蘭珠二十六歲之前的描述,那是一個字都沒有,直到嫁給皇太極的時候,突然就冒了出來。

這不符合常理啊,皇太極的家口居然沒有案底,這是不可能的,那為什麼會沒有呢?只有一種可能被刪除了,滿清幹這事那叫個手拿把掐的熟的不能再熟悉了,縱觀滿清整個歷史,以及他給大明寫的史,被刪除修改的地方海了去,就海蘭珠這點事算啥。

那麼為啥被刪除了呢?很簡單海蘭珠之前就嫁人了,而嫁的人不能提到書裡,丟不起那人。

所以整個事件,只能說明海蘭珠早早的就進入了皇太極的眼珠子裡了,他想娶,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事就耽擱了,直到海蘭珠二十六歲的時候,皇太極才得償所願。

喜歡海蘭珠

話說這人就是一種很神奇的動物,尤其是男人在得不到和失去了,在做這倆選擇題的時候,那叫個痛不欲生。

就跟那癢癢撓撓癢癢一樣,就是不解癢。

但是這感情是需要維持的。讓俺往下想想,這海蘭珠畢竟是嫁過一個人,這叫見多識廣,更會體貼男人,討人開心,反觀她的姑姑哲哲和妹妹孝莊就沒有這先天優勢了,一輩子就伺候了皇太極一個人。

當然後頭孝莊下嫁,那是皇太極沒了之後的事,在這裡不算。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那不是前頭你提了還有倆二婚的嗎?人家也伺候過一個,咋就沒有進入到皇太極的眼珠子裡!”

這事,咱別提了好不好,一句話這倆位打一開頭就沒有進入,這後邊在會伺候,那比海蘭珠那種得不到,現在終於得到了,還差那麼一節不是,這沒得比。

話說回來,咱瞅海蘭珠記錄到史料中的事,就能感覺到這海蘭珠是一個性子弱的女人,簡單的說在那最是無情帝王家那疙瘩,整個就是個不會照顧自己個的人。那哲哲和孝莊可不一樣,那都是強人中的強人。

如果您是個男人,您覺得您是喜歡一個女強人,還是喜歡一個需要你庇護為她帶來安全的女人,就這點小九九就不用俺說了吧。他每個男人的心裡都有那麼一顆大樹,想要把這棵大樹載下去,讓這棵大樹為女人遮風擋雨。

皇太極在海蘭珠的身上就找到了這麼個感覺,皇太極是啥人,這貨給海蘭珠帶來的不是一顆大樹,這是一片森林啊!

住的那房子,和那大福晉她姑姑哲哲一模一樣,就是臺基矮了那麼一點而已。這就是態度,後宮裡邊在海蘭珠面前炸個翅試試,這就相當於摸老虎屁股找死的行為。

後來這海蘭珠生了皇八子出來,把個皇太極開心的不要不要的,一傢伙就決定為這皇八子大赦天下,就這事擱前邊那七個根本就沒有的事,這就叫愛屋及烏,這事翻過去沒幾天,這就要立這皇八子為皇太子,您就瞅瞅吧。

結果這皇八子命薄,吃不下這福氣,直接給整沒了,海蘭珠跟著就要走。

那會皇太極還蹲在前線和袁崇煥鬥心眼呢?一聽海蘭珠生病了,一傢伙就把前線的事丟下,自己個就往回跑。

眼瞅著快到地了,大晚上準備休息一下,後邊傳話過來,說是海蘭珠真不行了。

“還休息?走!”連夜拔營往回竄。

這緊趕慢趕的還是沒趕上瞅海蘭珠一眼,把個皇太極哭的呦,直接就昏過去好幾次,把下邊大臣急的,一堆人跟著哭。

按照皇太極的原話,“俺親爹死了都沒這樣,現在卻為了一個女人弄成這樣,失態啊!”

好吧話說完了,他接著哭。得,這一傢伙把個皇太極的身體就弄垮了,打這起皇太極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這後來,每回出去遛彎,這皇太極都要去海蘭珠的墳頭上去瞅瞅,瞅一次就哭一次,這弄的。

所以孝莊就算是再出色,她也比不過這需要男人庇護帶來安全的海蘭珠。

好了今天就寫到種類,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史


愛美人不愛江山,是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極寵嗎?清朝的兩位痴情帝王刷新了男人對女人的“極寵”方式,他們證明:男人極寵一個女人時,不僅不要江山而且不要命。

這兩位帝王,一位是皇太極,一位則是他的兒子順治帝。

海蘭珠嫁給清朝帝王皇太極時,年已26歲,這個年紀被納入後宮已屬特例。須知,海蘭珠姑姑哲哲和海蘭珠妹妹大玉兒嫁給皇太極時的年齡都只在十四五歲左右。這個年齡和海蘭珠嫁皇太極的年齡,差了十多歲。

事出反常必有妖,但這裡反常背後的“妖”,卻很可能只是出於“愛”。

有史學家認為,海蘭珠之嫁給皇太極,多是因為哲哲和大玉兒家族科爾沁博爾濟吉特家族考慮到兩人都未誕下皇嗣的緣故。

實際上,這個猜測是站不住腳的。首先,科爾沁博爾濟吉特家族若真如此考慮,完全可以從家族中挑選年紀尚輕的族中女子,畢竟從生育能力和可能得寵的幾率上講,後者都優於前者。

所以,海蘭珠大齡嫁給皇太極的背後,只有一種可能:皇太極早就愛上了海蘭珠。

也只有皇太極對海蘭珠的愛,而非“喜歡”,才足以解釋她能在大齡而且很可能曾被婚配的情況下入宮為妃這一反常現象。

26歲的海蘭珠在嫁給皇太極前,極有可能是已嫁過人。這個很簡單,在古代13歲便是女子待嫁之齡,無論從哪個角度講,容貌、氣質驚人,且號稱滿蒙第一美女的海蘭珠不可能在26歲這年還遲遲未嫁。

按照婚嫁習俗,海蘭珠還極有可能在大玉兒嫁給皇太極前便已嫁人,至於嫁的是誰自然不得而知了,畢竟,這段歷史是無論如何也會被皇帝抹掉的,畢竟,這多少有礙皇家顏面。

到此時,真相便呼之欲出了:海蘭珠早就被皇太極看中了,只是因為種種現實因素一直未得到。

對於任何男人而言,“得不到”和“已失去”從來具有魔力,這魔力是情愛的催化劑,到一定程度,甚至能讓男人純粹動感性不動理性,後來的皇太極便正是如此。

當皇太極終於迎娶海蘭珠時,他那種多年“得不到”的痛癢難耐,終於得到了些許釋放,他幾乎將全部情感都放到了海蘭珠身上。

而另一方面,嫁過人,服伺過男人的海蘭珠顯然比其他宮中女子,包括姑姑哲哲和大玉兒更懂男人。畢竟,後者從來只皇太極一個男人,可海蘭珠卻服伺過其他男人,而且這男人還不是帝王。自然,海蘭珠比所有宮中女子更懂得把皇太極當男人,而不是當帝王。

“做男人”而不是“做帝王”,這從來是生在帝王家的皇太極最欠缺的。越缺什麼也覺得什麼珍貴,於是乎,當在所有嬪妃那得不到滿足的“做男人”需求在海蘭珠這兒被補全時,皇太極不可避免地淪陷了。

在任何時候,搞定一個男人從來只需要做到一點:讓他做男人。海蘭珠深曉其中之道,而從另一方面來講,海蘭珠天性柔弱、身材嬌小、聲音細軟,這樣的女子,天生就具有讓男人像男人的能力,自然,當這樣的海蘭珠依偎在皇太極懷裡時,他所有男人的天性,諸如保護欲等立馬便被釋放了。

女人對男人的需要,從來似最猛的催情藥。當性子柔弱的海蘭珠處處需要皇太極時,皇太極整個地撲倒在了她身上,對啊,哲哲和大玉兒都強勢、懂事,她們是可以自己管顧自己的,可蘭兒太柔弱了,沒有朕,她甚至都不能在宮中活下去。

這種擔憂顧慮被皇太極放大後,他開始盡一切可能地給她安全,當男人試圖給女人安全感時,定是愛無疑了。

為了給海蘭珠安全感,皇太極封她為宸妃,還為她修建了關雎宮。這個“宸”字,乃是帝王的代稱,而關雎則象徵著愛情,這二者融合無非是在表明:海蘭珠是帝王真正鍾愛的女子。

這海蘭珠的關雎宮,被皇太極設計得華美異常,根據史書記載,它的屋頂鋪滿五彩琉璃,飾紋為火焰珠,兩側有展翅欲飛的鳳凰……

這個設計,與當時皇后,即海蘭珠姑姑哲哲所住的清寧宮可以說是一模一樣,唯一的不同僅僅是臺基稍低一點,說來,這多少是忌憚姑姑位分、輩分比她高罷了。

這樣的稱謂,這樣的宮宇,自是什麼鸝妃住的什麼宮不能比的,前者是真正的恩寵,而後者聽起來則更像是玩物的囚籠。

後來,海蘭珠生下兒子皇八子後,皇太極大喜過望,竟還宣佈將大赦天下:

“除犯上、焚燬宗廟、陵寢……十大罪不赦外,一切監禁之人全部免罪。”

這個待遇,不用說,是立為儲君才有的待遇。可惜,後來這皇八子竟不幸夭折,皇太極和海蘭珠都悲痛欲絕。

也是在這以後,海蘭珠因悲傷過度身體開始每況愈下,皇太極為此日夜焦慮。

為了醫治好海蘭珠,皇太極想盡了一切可以想的辦法,但或許是紅顏薄命的緣故,海蘭珠的身體竟一直未能好起來。

崇德六年,即公元1641年,皇太極在外征戰時,突然聽聞海蘭珠病重。隨即,他快馬加鞭拼命往回趕,這一跑就是六天六夜,可最終,海蘭珠還是沒能等到他回來便撒手人寰了。

海蘭珠死後,皇太極悲痛欲絕,他為她舉行了盛大的葬禮,他給海蘭珠的諡號也相當特殊,叫:“敏惠恭和元妃”。從海蘭珠諡號的超多字數和用詞等相關,便可看出,他對海蘭珠的愛之深切。

海蘭珠死後,皇太極幾乎日日沉浸在悲痛之中,自然,他的身體也開始急轉直下。為此,他自己還頗為自責地說道:

“太祖崩時,未嘗由此,天之生朕,豈為一夫人哉。”

皇太極這話的意思是:我親爹死了我都沒有這麼悲痛,可如今卻為了一個女人如此,真真失態。

可自責又如何,能止思念嗎,不能!

真實的情況是,皇太極一面自責一面繼續思念、祭奠海蘭珠。每次出去狩獵,他甚至都要去海蘭珠的墳前痛哭一番。

情深,從來不壽。

果然,因思念入骨,皇太極日漸消瘦,最後竟經常昏迷不醒。海蘭珠辭世僅兩年後,皇太極便追隨海蘭珠而去了,這一年,皇太極年僅51歲。

只嘆: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