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银行如何上门服务?

用户2399124672367


我认为现在所谓的上门中的“门”应该指银行的线上门户了。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今天,就算没有疫情的出现。整个银行业也会以线上经营为主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远程银行,客服中心外呼,短信银行,直销银行等这些业务对于当下的中国银行业而言已经是非常大众化,普及率极高的业务模式了。再加上现在5G,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生物识别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中国的银行完全可以借助虚拟世界的联通为客户提供7*24小时的服务。而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也是要最终取代物理网点,节省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但这个转型的重要环节就是培养客户线上使用服务的习惯和粘性,年轻人和中年人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中坚力量,接受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唯独很多老年人仍然把银行网点看做接受服务的必备场所,不愿接受线上服务。我倒觉得这次疫情为整个银行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借此可以洗掉一部分线上服务功能差体验差的银行,培养大量的老年用户群体,进一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精准服务各类用户群体。可以预见,20年后,银行的物理网点也将不复存在,有手机的地方就有银行服务。



壹羞哥


面对疫情,我国的金融机构更应迎难而上,做好与客户之间的服务工作,当然这其中就会涉及到上门服务这个难题,该如何妥善解决呢?作为金融工作者,下面我来介绍我的做法:

1、传统业务高柜办理。如开户、转账、存取款、购买支票、购买理财、代发工资等等业务,一律转移到高柜对外办理。由于防爆玻璃的阻隔,可以大幅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2、新兴业务远程办理。随着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的功能不断升级,很多业务其实可以直接在加班里,只是很多客户不知道如何使用。这是就需要客户经理逐个联系主动讲解,化上门的被动,变远程营销的主动。

3、重要业务逐个办理。比如说授信业务需要面签,像以往就会要求客户集中办理,这样很容易为病毒传播提供媒介。现在改成错时面签,即便是借款单位的法人代表和财务,我们也分两个时间来预约,避免交叉。

4、上门业务减少办理。尽量减少上门业务,如果非要上门,比如我今天陪客户经理去做实地见证,那么防护措施就要做到位。首先口罩、护目镜、手套、酒精喷雾肯定必不可少,停留的地方尽量选空旷一点的会议室,并确保门窗处于开启状态。

其实仔细梳理以后不难发现,在银行的所有业务里除了实地见证、贷后检查等信贷业务以外,很多业务都是无需上门的。如果真有要上门的业务,我相信所有银行工作的从业人员,也会把自己最专业的一面给展示出来,确保安全。


陈先生谈金融


疫情期间银行上门服务分类:

一、银行被动上门服务

1.个人客户柜台类业务

2.企业客户柜台类业务

二、银行主动参与类上门业务

1.现场核实类(取印、面签、核保)

2.授信办理类(申请、征信、变更、结清)

3.调查回访类(贷前、贷中、贷后)

三、疫情期间上门服务能省则省

处理原则:特殊时期,以人为本

处理方式:区别对待,减少现场

处理方法:安全防护,简化流程

处理态度:充分沟通,相互理解

四、疫情期间银行上门服务不鼓励,不倡议

1.科技发展到现在,购物都不用现金和银行卡了,扫码支付,减少了纸币流通导致疫情传染(表扬一下微信和支付宝)。

2.有什么特殊紧急的银行业务必须上门办理吗?不能延后吗?不能采用其他方式解决吗?不能咨询银行变通方案吗?(就真的不能去银行现场吗?)

3.真有非办不可,不办不行,还必须银行现场的,务必提前一次性说清楚业务需求,要达到的目的,相关资料准备齐全,事前充分沟通,毕竟银行员工是冒着风险来服务的,银行领导是顶着责任来关照你的。


邰徳峰


疫情期间,为什么一定要上门服务呢?

一是随着金融科技应用,现在大部分银行业务都可以线上办理,客户没有必须到网点的必须性。

二是银行也没必要上门去服务客户,一是银行员工安全不好保障,二是客户也不一定乐意你去吧?

三是估计疫情持续时间不会太长,这段时间就没必要给国家填麻烦了。

补充:(一)存款业务方面

1.稳定存量,做好不自动转存存单的后续处理。

目前已有部分商业银行采取措施,在2020年1月24日—3月31日期间到期且不可自动转存的个人定期存款类产品,对客户不便办理正常续存的,将按原利率计息至2020年3月31日。通过这种措施,最大限度的让利于客户,避免客户因疫情造成损失。

2.发挥好智能自助设备作用。

我们预测今年存款总体增长情况受疫情影响不大,因此建议网点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务必采取充分措施,防控疫情。如客户在STM办理业务时,工作人员尽量采用PAD授权,用激光笔指导客户办理业务,减少接触。

(二)贷款业务方面

1.做好客户维护和风险防控。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务必提前对贷款风险进行提前判断和分类处置,不盲目抽贷、断贷。

2.线上贷款要展示农商行特色。随着大数据技术和风控模型的不断成熟,各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全流程线上自助贷款,此次疫情的突然出现,凸显出农商行提前布局线上自助贷款的重要性。但是在发展线上贷款的过程中,还要继续突出农商行的特色。因为,对于基于税务、公积金数据的贷款客户,其他商业银行也可以获取相关数据,农商行只能开展利率或服务竞争。但是,对于农商行原有“阳光信贷”或其他基于行内数据的贷款客户,其他银行无法覆盖,对这部分客户的服务,才能体现农商行的特色。

(三)客户营销方面

1.关注县域新型客户的出现,提前锁定客户群。对于在疫情过程中,客户行业出现的新变化,农商行应该持续跟进,不断将金融服务进行延伸。

2.将网格化营销与县城小区物业公司的合作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将网格化营销维护从现有的商户维护和客户维护相结合,探索更多合作方式。

(四)全媒体营销与声誉风险

1. 新的营销渠道的出现。目前,很多银行都开通了微信、抖音等渠道的宣传,但是随着全媒体的融合发展,渠道会不断增加,如直播渠道。建议银行在今后招聘中做好新闻传媒领域人才的储备,以应对公共传播的多样化和专业化。

2.声誉风险。从春节期间武汉的教训看,武汉红十字会与黄冈卫计委因为相关人员的态度、能力问题,加之对网络舆情的回应不及时、不合理,给组织整体的声誉造成了很大影响,也产生了较严重的后果。这也给银行在处理相关声誉风险时,提供了前车之鉴。





农信老元


疫情期间银行上门服务分类:

一、银行被动上门服务

1.个人客户柜台类业务

2.企业客户柜台类业务

二、银行主动参与类上门业务

1.现场核实类(取印、面签、核保)

2.授信办理类(申请、征信、变更、结清)

3.调查回访类(贷前、贷中、贷后)

三、疫情期间上门服务能省则省

处理原则:特殊时期,以人为本

处理方式:区别对待,减少现场

处理方法:安全防护,简化流程

处理态度:充分沟通,相互理解

四、疫情期间银行上门服务不鼓励,不倡议

1.科技发展到现在,购物都不用现金和银行卡了,扫码支付,减少了纸币流通导致疫情传染(表扬一下微信和支付宝)。

2.有什么特殊紧急的银行业务必须上门办理吗?不能延后吗?不能采用其他方式解决吗?不能咨询银行变通方案吗?(就真的不能去银行现场吗?)

3.真有非办不可,不办不行,还必须银行现场的,务必提前一次性说清楚业务需求,要达到的目的,相关资料准备齐全,事前充分沟通,毕竟银行员工是冒着风险来服务的,银行领导是顶着责任来关照你的。



普通人让银行上门服务不大可能,除非你是行里的大客户。可以下载各大行的客户手机端也就是手机银行。一般的业务手机上都可以查询和办理的,比如跨行转账手机银行就不收费,柜台办理跨行转账就收费。还信用卡不收费 不限额度。



爱学习的小问号


现在,各大银行都提供上门服务,传统的上门服务模式是客户提前预约,银行审核预约合格后派专人携带移动终端去客户家现场办理业务,目前疫情肆虐,各大小区都封闭,无法上门服务,针对这种情况工商银行通过程序升级开通自助注册手机银行来方便客户办理,业务紧急的经上级行签批后可以提供传统上门模式。


菜都小范


疫情期间银行会把以往线下业务转成线上(比如理财、贷款都可以线上app申请),尽量避免接触,降低传染的概率。



开心ing小御姐


特殊时期,更不提倡上门服务了,避免交叉感染,客户,银行员工都有风险。倡导网上办理业务,如果却是着急的话可以给相应银行打电话咨询。


阿尔法贝塔


尽量采用引导客户上网上操作,避免近距离发生业务。现在各银行金融机构都开通手机银行等app,客户只需通过手机在家也能办理各种业务。部分银行在网上开通了各项产品业务经理网上办公,在线办理各项业务,接受客户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