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一)

公元1399年7月,朱棣起兵反抗以建文帝朱允炆為代表的明朝政府,歷時3年,最終於1402年7月攻下明朝都城應天府,併成功即位,史稱“靖難之役”。

“靖難”一詞來源於朱元璋的《皇明祖訓》:

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靖難之役(一)

明太祖朱元璋

早在1370年,朱元璋為增強皇室力量,將自己的兒子以及一名從孫分封為了藩王,每位藩王都有自己的領地,且都是國家戰略要地。藩王手中有著軍事指揮權,也就是說他們都有軍隊,其中燕王朱棣勢力最大,擁兵十萬,寧王朱權次之,帶甲八萬。燕王朱棣因駐守邊塞,戰功卓越,朱元璋特許他“節制沿邊士馬”,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分封諸子為王,確實可以增強皇室的力量,但這卻也給中央埋下了禍端,因為藩王勢力龐大,中央就變得非常渺小。因此,朱元璋曾下令藩王之間不可來往,且不可共同進京,這樣就切斷了諸王聯合對抗中央的問題。

靖難之役(一)

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雖然約束了藩王串聯,但也給了藩王權力,當朝廷內出現奸逆時,他們有權舉兵誅討。朱棣就是利用這點,指認朱允炆親信黃子澄、齊泰為奸臣,並以“清君側,靖國難”為口號,率軍誅討,朱棣將其稱之為“靖難”。所謂“靖”指的是平定,而“難”則是國難,“靖難”即平定國難。

當然,“靖難”只不過是朱棣起兵的藉口,因為朱元璋在給藩王這個權力的同時,還施加了另一條約束,即只有皇帝傳召,藩王才可出兵征討。從這點來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完全是有悖朱元璋祖訓。

靖難之役的起因

1398年,朱元璋病重寫下遺詔:“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後朱元璋病逝,朱允炆即位。朱允炆即位時,藩王勢力已然堪比中央,為防範藩王起兵,並鞏固皇權,朱允炆與時任兵部尚書的齊泰及太常卿黃子澄商量削藩。

靖難之役(一)

明惠宗朱允炆

齊泰主張從燕王朱棣下手,而黃子澄則反對。齊泰認為朱棣是實力最強的藩王,應在他沒有防範的時候先下手為強,而不是等他看出端倪再行動。黃子澄認為朱棣戰功顯赫,並無過錯,假如先削朱棣,必定引起其他大臣的議論不滿,如果先削有問題的藩王,會得到朝內其他大臣的支持。朱允炆在權衡利弊後,最終選擇了黃子澄的建議。

1398年7月到1399年6月,周王朱橚、齊王朱榑、代王朱桂、湘王朱柏、岷王朱楩先後被廢為庶人,因削藩激烈,藩王開始與朝廷對立,朱棣也順勢成為了眾藩之首。1398年年底,朱允炆就開始準備削掉燕王,先是屯兵於開平,其次調走燕王在北平的軍隊。

1399年,朱棣察覺到朱允炆的針對,於是裝病且裝瘋,但因府內長史叛變,朱允炆知道了此事。隨後朱允炆便下了道密旨,派張信秘密逮捕朱棣。然而,張信將此消息告知了朱棣,朱棣將計就計,於七月初四誘殺了前來逮捕他的官員,並迅速控制北平城,戰爭響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