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企业人事大变动,也许下一个被裁员的就是你

最近网上有个段子:

小张:「再不去上班,公司就会发现没有我也能正常运转了」

小王:「再不去上班,公司就会发现,没你运转的更好了」

疫情之下,企业人事大变动,也许下一个被裁员的就是你

最近接触多家企业,发现最忙的是人事行政,一方面紧急人事调整,要么集体降薪,要么部分裁员;另一方面,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商,为公司争取贷款和税收扶持。疫情之下,中小企业自救的方案只有两个,对内降低成本、顺势转型,对外寻求帮助。

《中欧商业评论》的一份中小企业调研显示,如果仅依赖账上现金余额,67.1%的企业可以维持生存2个月,85.01%的企业最多维持3个月,只有9.96%的企业能维持6个月以上。事实证明,企业的至暗时刻已经来临,必将加速人事变动和组织架构调整。那些扛不住现金流压力的的企业已经开始倒闭......

2月6日晚间,知名IT培训机构「兄弟连教育」创始人李超发表《致兄弟连全体学员、员工、股东的一封信》,表示因受疫情影响,即日起,兄弟连北京校区停止招生,员工全部遣散。

2月9日,K歌之王宣布与全部员工、200多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有30%员工不同意这个方案,公司将进行破产清算。

2月10日,新潮传媒宣布裁员500人,占总员工数的10%,高管集体降薪20%。据悉,此次疫情裁员涉及公司的销售、开发、服务等部门。

疫情之下,企业人事大变动,也许下一个被裁员的就是你

其实进入2019年,裁员潮就持续笼罩着中国企业......

新浪阅读业务线裁员人数高达90%,网易严选裁员30%到40%,网易农业品牌部裁员50%,网易教育产品部从300百人裁到200人以下,公关部裁员40%,总体人数从1400人裁减到900人左右。

伴随着名企大厂的裁员新闻,截至11月中旬,据不完全统计,腾讯裁员10%;阿里裁员优酷团队;京东裁员8%;滴滴裁员15%;ofo裁员50%;科大讯飞裁员30%;华为停止社招;3M裁员2千人;联通强制提前退休…还有趣店、58到家、人人车、滴滴、唯品会、锤子科技等。

现金流稳定的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尚且如此,中小企业安能独善其身?不仅如此,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VC市场活跃度下降,募资规模收缩,投资节奏放缓,以保守谨慎的策略抵御资本寒冬冲击。可以说风投基金的钱也不多了,中小企业股权融资通道变窄,现金流形势不容乐观。

疫情之下,企业人事大变动,也许下一个被裁员的就是你

因为此次疫情爆发于春节期间,普遍情况下中小企业会习惯性的提前发放年终奖和股权分红,账上的运营资金所剩不多,再加上很多业务合作和应收账款也被推迟到年后,疫情之后所有业务收入几乎为零,对于那些还未实现盈亏平衡的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据数据统计,企业经营性支出最多的前三项依次是员工薪资、租金、税费。租金和税费没办法减少,在业务不振的情况下只能用降薪或裁员的方式来缓解危机,然而企业内部首当其冲的是暂时没办法带来利润、可替换性强、流动性大的销售和客服。另外,老板看不顺眼的小白兔员工注定提前淘汰出局。

最近几天,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捱不过三个月是你自己的事情,企业跟国家讲这个没意思”。此话说的很冷静,也很残酷。政府和市场经济从来都不是保姆,不是和风细雨,不是温室,企业更多的只能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