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裝小虎
這個問題光從題乾的億級數字量級來看造成的損失都是非常慘重的,如果說在疫情期間10億人(理想數字,實際我們的勞動人口只有不到8億)30天不上班的話,巨大的損失主要分佈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民生產總值 (GDP)的損失
GDP對一個國家來說十分的重要,它主要體現的是這個國家在世界上的一個經濟水平和發展狀況,也就是經濟的綜合實力,就拿2019年我國的GDP來說,大概為95萬億元人民,分攤到每月則為95萬億➗12=7.9萬億元。30天不上班損失的GDP相當於是一個月的水平,這塊的損失大概達到了7.9萬億元,是非常巨大的一個數字。
二、工資收入的損失
按照去年相關部門公佈的統計數據為全國平均職工的薪資平均水平大概為4000元左右,如果說30天不上班,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發放生活費,平均為2000元/月,10億人30天的工資收入損失為10億✖️2000=2萬億,相比GDP的損失有所減少但仍然是一個鉅額數字。
三、財政收入的損失
財政收入的損失計算就比較複雜了,因為這其中既包含了稅收的收入也包含了非稅的收入,2019年我國的財政收入大概為20萬億,如果2020年維持上一年度的收入水平不變,那麼每一個月的財政收入則為20萬億➗12=1.67萬億,所以說30天不上班而導致的財政收入損失為1.67萬億。
以上只是簡單的加和計算,計算的項目也非常的單一,我們得出總的損失為11.57萬億,如果是真正的30天不上班,其實潛在的損失遠遠不止以上這幾點,能被計算的都只是表面現象。
上面所說的都是宏觀的數字,再說一些距離我們比較近的,前兩天有一家企業,自曝賬戶還有10億元,企業的人數大概為4000人,如果由於疫情的影響仍然不能正常的復工復產,仍然按照合同約定的標準發放職工的薪資,企業最多隻能撐五到六個月。
所以僅僅計算宏觀數字,我們只看到了損失的數額比較巨大,而對於實用性我們仍然是沒有深切的感受和體會,但是將具體的數字落到某一個企業上面,我們就會發現損失真的很大,影響也是非常大,因為不僅僅影響的是一個企業的衰敗的象徵,同時還有經濟的下滑,失業率的提高等都是需要面臨和正視的問題。
感謝閱讀@筆記簿杏豆:企業培訓師,勞動糾紛諮詢師,社保專家,專注職場乾貨、社保問題分享,歡迎點贊與評論,關注向我提問哦!
筆記簿杏豆
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的復工時間都往後推,甚至有很多地方出臺政策要求企業不能提前復工,有些地方要求企業必須等到2月17號之後才能正常復工。
看到這種情況,有些網友可能會有疑問了,假如全國所有人一個月都不上班,那會造成多大損失呢?
目前我國的勞動力人口大概有8億人左右,如果所有的人一個月都不上班,其造成的損失是比較大的,這種損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工資收入損失。
按照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2029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39589元,商業、服務業人員平均工資44277元,如果把農村就業人口也計算在內,全國的人均工資大概在3500塊錢左右。
如果按照8億勞動力人口計算,那麼一個月的工資就達到2.8萬億左右,就算很多企業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支付生活費,潛在的工資損失也達到1.5萬億左右。
第二、GDP損失。
2019年我國的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平均到每個月就是8.3萬億左右,如果全國所有的企業都不是上班,那麼一個月潛在的GDP損失就達到8.3萬億,這個損失相對是比較大的。
第三、財政收入損失。
2019年我國的財政總收入達到19萬億,平均到每個月的財政收入就是1.58萬億,這意味著如果全國所有的企業一個月都不上班,潛在的財政損失就是1.58萬億左右。
當然,假如全國真的一個月不上班,潛在的損失不僅僅是上面我們所列出的一個月工資、GDP、財政收入損失這麼簡單,更重要的影響是後續的影響。
因為按照目前大部分企業的現金儲備來看,很多企業都只能支撐1~2個月,如果全國連續一個月不上班,企業沒有收入來源,很多企業的現金儲備都會用光,到時企業還會面臨債務到期,員工工資無法支付等情況,這樣一來說不定很多企業就倒下了,而一旦企業倒下之後,後續的影響對於經濟或者就業等各方面來說其潛在的損失是很難估量的。
不過按照目前發展趨勢來看,全國不可能所有人都一個月不上班,現在很多企業已經正常復工,部分企業的生產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而且國家發改委已經明確發話了,嚴格制止以設置審批條件、提高開復工門檻等簡單粗暴的方式限制企業復工復產的做法。
貸款教授
目前中國的就業人員是七億多,所以不可能有十億人上班,這場疫情給中國經濟造成的損失,按照1%來計算,至少損失也要超過9000億。
大家好,我是財經評論員思之想之,疫情期間,如果按照十億人30天不上班來計算,大概要損失多少錢?
首先要明確一個數據,來自人社部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就業人員隊伍大約是七億多,所以達不到十億人。
而且也不可能說全部就業人員停止上班一個月,春節假期從2月2號結束,不可能說到3月2號還不上班。
從2月10號開始,各地已經陸續復工了,而且在疫情期間,一些承擔社會保障任務的企業還是繼續工作的。
而且疫情並不是對所有行業都造成損失,影響比較大的,還是旅遊、住宿、餐飲、交通等行業。
所以要想計算疫情造成的損失,不是按照這個算法來計算的。
按照終南山的預計,疫情將在二月中下旬達到峰值,有望在四月份前結束。
而要計算損失,一般來說都是會預計會造成GDP減少多少,2019年全國GDP總量為990865億元,接近100萬億元。
按照目前主流的經濟學家的預計,此次疫情會影響GDP都是在預計1%以內。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對媒體表示,在當前嚴密的防範措施下,此次肺炎疫情持續時間預計更短, 如果加上互聯網線上經濟的強勁增長,預計此次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大約在0.2%-0.4%之間。
我們就按照影響1%來計算,那麼也會造成大約9900多億的損失。
這筆錢是巨大的,按照七億人來計算的話,平均到每個人的話,損失1414元。
這場疫情給中國帶來的教訓是極其深刻的,非常慘痛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簡直是無法估量,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會肯定會跌破6%,因為2019年四季度的GDP只有6%。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也說了,疫情會對一季度GDP增速造成擾動,也就是會造成經濟進一步放緩。
不過長期來看,按照非典的經驗,一季度GDP增速回落,但疫情結束之後,二季度GDP就會大幅回升。
因為會有一箇中國經濟的補償性的恢復,被迫停止的消費會出現恢復性的大幅增長,從而帶動經濟企穩回升。
總體來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我們要保持信心。
更多財經問題關注思之想之。
思之想之
疫情期間,剛好又是春節,損失最直接且最嚴重的莫過於旅遊業了,
根據官方報道,2019年春節旅遊收入是5100億元,而2018春節旅遊收入是4750億元、2017春節收入是4233億元,按照逐年大約500億的增幅,2020年春節旅遊收入應該是5600億,這是最直接的損失了。
2002年年底,廣東發現首例非典,爆發期在次年的3月到5月,非典持續了將近7個月,根據統計局的報告,
2003年我國GDP總量為13.74萬億元,經濟增速為10%,而非典給我國造成經濟損失高達933億元,當時旅遊業、餐飲業、交通業以及實體行業受到的影響是比較嚴重的,
按照非典是的損失比例,2019年全國生產總值接近一百萬億,那麼此次損失預計將近六萬八億的損失,
但是當時的服務業只佔到了總體的40%;今天我國的服務業佔比早已突破了60%;因此損失肯定遠遠超過六萬八億元。
2020年第一季度註定是要損失的了,2019年全國生產總值接近一百萬億,每季度就是25萬億,實在不敢想象。
按照題主說的30天不上班,按照去年的全國生產總值,那一個月國家的將損失超過8萬億。但是經濟不是這樣簡單算的,比如我跟你一樣,工作一個月得100塊,現在你病了,不能工作,那你需要拿100塊去看病,那麼你的收入是-100,而我不用,我正常工作,我是+100,我和你的差距就是200塊了。所以,一個月國家經濟損失實則超過18萬億。
最後,非典過後,中國經濟很快恢復往日增速水平,企業也恢復了正常運轉。我相信這次也將會是一樣!
公叔榮
按下表中國2019年產值為134572.67億美元,今日匯率為6.9759,則為938765.4887億人民幣,按365天計算,大約每天損失2572億,但肯定會比這個小。
熱點追蹤股往經來
根據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我國現有人口剛剛超過14億,按照這個數據,我國勞動人口不會達到10億人,估計應該在8.5億左右。
題目中說10億人30天不上班,那就等於全國人民全部放假一個月,所有生產都停止,不創造任何價值,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再一種理解就是14億人,按10億人的比例不上班,相當於70%的人休假。30%的人堅持上班,這樣社會生產會繼續運行,對經濟的影響比較明顯。
如果按照第1種情況,我們可以假設,國民生產總值在一個月內不增長,2019年我國GDP大約在100萬億左右,每個月相當於8.3萬億,如果全部停產,損失就在8.3萬億。
當然這種算法是不科學的,因為即便全部停產,老百姓仍然會消費,這30天裡大家仍然有衣食住行開支,所以GDP不可能為零。
如果按照第2種情況,有70%的人,休假30天,30%的人堅持上班,這種情況對經濟的影響比較有限,就像我們春節期間,大部分人放假在家,少量人處於值守狀態。
這種情況,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基本停止,第三產業仍然繼續運轉,這種情況下損失多少錢呢?我們來看一下。
根據有關統計數據,在國內經濟生產總值中,我國第一產業佔比為7%左右,第二產業佔比為41%左右,第三產業佔比為52%左右,按這個比例算下來,損失應該在4萬億左右。
所以,大部分人宅在家裡,一個月的損失大約為4萬億,結合當前的疫情,為了防止病毒傳播,大家宅在家裡後,第三產業也會受到影響,這種狀態持續30天,我們的損失應該在6萬億左右。
6萬億是什麼概念呢?相當於經濟倒退一年,老百姓的生活將受到實質性影響,因此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儘可能陸續開工,逐步恢復產能。
互金直通車
10億人30天不上班,按照一個月工資3000元計算,那麼就是要損失3萬億。按照最新公佈的2019年GDP總額990865億元計算,我們的GDP損失將有3.2%。聽起來非常可怕吧。
但實際上,對於經濟的影響並不可能這麼大。
首先,我國的勞動力沒有10億人。根據2018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末全國實現就業77586萬人,由於我國迅速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實現就業的人數應該會逐漸減少。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在2011年的時候達到峰值9.25億人,以後逐漸減少,2018年末是89729萬人。更何況15~59歲之間的勞動力,還有大批未就業的學生,他們都是沒有勞動收入的。
第二,並不是所有人都不工作。大過年的,我們該看到了,政府工作人員從大年初一就開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醫務人員也緊急啟動起來,全面進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醫療器械的廠商也積極行動起來,組織職工迅速開始加班生產口罩等防護用品。另外,還有維護民生的超市、供水、供電等行業都是沒有停止工作的,而且更加繁忙。
第三,不工作也有工資。疫情防控是特殊時期,如果按照傳染病防治法被隔離的人員,有工作單位的單位不得停止其隔離期間的工資報酬。因病治病的,單位要發放病假工資。休帶薪年休假的,應當按照在職支付工資待遇。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的,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工資。很多情況下,停工停產,人們的工資待遇並不一定會損失的。
國家會通過減稅降費、社會保險費返還減免緩繳等手段減輕企業的負擔,儘量減少企業的破產。即使企業破產或者減員,用人單位也應當支付當月的工資,而且要支付經濟補償。對勞動者是有法律保障的,而且失業以後還可以領取失業金待遇。
第四,疫情過後,各種行業會有一定反彈。有一些我們在家裡需要買的暫時不買,等到疫情過去再買的情況,都會促使疫情過後我們的GDP大幅上漲。比如說我在家裡待的太悶了,特別想出去透一下氣,等疫情結束之後出去旅旅遊,這可能是很多人的想法。說實話,本來我是沒有外出旅遊的想法,可是在家裡10多天,似乎參悟了人生,不要老是這麼宅著,非常想出去旅旅遊。旅遊行業可能在5~6月份以後會復甦,並出現大幅反彈。
根據北大經濟學院曹和平教授的預計,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們的GDP也就四五千億元,大約是0.4~0.5個百分點左右吧。
所以,大家不用恐慌,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不會特別大。經濟跟我們的人類社會一樣,都是有自我的修復性的,我國的發展態勢並沒有改變,會越來越好的。
暖心人社
首先,中國在正常上班日,也沒有10億那麼多人上班,除掉退休人士、學生,就只剩10億了,再去掉一些自由職業(不用出門上班)、農民無其他收入的、家庭主婦,再去掉那些軍人還有公務員,都沒有放假,工資也不是賺出來的,再去掉那些抗疫人員不放假的,估計也就7、8億人了~
柒顆果子
在疫情期間,如果說按2019年公佈的全國人均收入3萬元來算。那麼每個月我們每個人就掙2500元,如果說10億人一個月的話,那麼就是25000億元,如此巨大的損失,問題的關鍵在這平均2500元的數目裡。還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
小李和小劉是住在同一樓層裡的鄰居。小李工資有100元,小劉工資有200元。如果說他們兩個人同時損失100元的話,小李就身無分文,只能待在家裡了,小劉可能還能有100塊錢去超市買點生活用品。這種結果就是人均分配所造成的,有的數據根本不是結合實際情況,所以說對於低收入的人來說,大家損失的是救命錢,而有些人損失的只不過是利潤的一小部分,所以我說疫情期間萬眾一心,趕緊讓我們的經濟繁榮起來我們的國家富強起來這才是當前最大的宏偉目標。
神州大地給了我們健康生活,也是我們安居樂業的幸福樂土。所以說我們期盼著國家早日把疫情消滅掉。讓我們繼續幸福快樂的生活,並把疫情損失挽救回來。
伊春美食美客
就舉一個例子,旅遊業每天損失178億
全國目前也是部分剛需行業復工了,其他的都是停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