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多数人不喜欢去读和感悟中国的书籍《道德经》、《论语》等,一说到推荐的书籍大多数都是国外的?

lingzisea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术”和“道”的概念。“术”,简单来讲,就是做事的方法或技巧;而“道”就是事物运行的规律或道理。

在了解了这两个概念,再看这个问题,就比较简单了。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读《道德经》《论语》这类书籍?因为这类书籍是讲“道”的,而“道”又有些虚无缥缈,知易行难,这也是不少人道理懂很多,怎么做又是另一回事的原因。

为何他们推荐的书籍是国外的呢?因为这些推荐的国外书籍很多是讲“术”的,简单来讲,就是教人怎么做事的。因为方法是现成的,人们按照书上的步骤做,就能做成要做的事,不需要人领悟多深的道理。

事实上,两种书都可以看,不过随着认知层次的提高,人们还是更偏爱讲“道”的书。因为“道”是相对不变的,而“术”是千变万化的。这也是《道德经》《论语》这类书可以传承千年,而国外的那些书籍流行一时就销声匿迹的原因。


沐智健康生活


《道德经》迷人之处在于整篇弥漫着神秘玄幻的色彩,像一道似开非开的窗户缝隙,让你似乎窥探到宇宙万物背后的真相。但是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加之《道德经》本身的晦涩隐喻,使其玄之又玄,秘之更秘,就像在一片浓雾中,隐约中依稀可见,却又不见。

迄今为止,对于《道德经》的”道”字解读并无令人折服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揣摩和似是而非的解释更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最终不知所云,不知其解。

一部《道德经》让无数人竞折腰,使得诸如我辈蓬蒿人望而却步,即便有时候附庸风雅,偶尔翻翻《道德经》,也只是给自己贴金,做个伪装而已。

作为道家经典,《道德经》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更是将中国文化推向思想的深度。这样深度所形成的哲学思维,成为一种流派和处世哲学,让《道德经》在无形之中达到了指引中国文化的高度。

《道德经》的问世,犹如九霄之上的精神图腾,以圣贤的高阔为世人指点迷津,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中国人的信仰。道教从《道德经》里孵化而出,浑然天成,顺理成章。

而《道德经》创作过程本身更加富有传奇色彩。相传函谷关的守关关令尹喜某日观天象,见一朵祥云由东向西而来,感叹道:必有圣人至。一日,一仙风道骨老者骑青牛至关,关令尹喜见状,骑青牛者正是驻世圣人,便让老子留下笔墨方可让其西行。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写完《道德经》,老子骑青牛,一路西行,最终不知所踪,成为千古之谜。也为《道德经》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道德经》以抽象和意象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地,人的画卷,只是在语言上含糊其辞,玄妙和虚化的阐述,为后人留下了无数想象的空间。加之词语的晦涩,艰深,让大多数人读之如鲠在喉,又如推门见雾,白茫茫一片,缥缈中混沌隐约,有可知而又无可知。


在尘埃里相遇


这是知识结构过于西化导致的。进一步说,是因为传统文化在近代遭遇了严重危机,迟至今日也没有能够完全的恢复。从最深处来谈,是因为中国在近代的衰落导致的。

中国当代的学术方面的社会精英,除了少部分人文领域之外的学者,绝大部分人接受的是完整的西方式学术体系培训,不管是否出国留学都是如此。中国国内高校的学术培养模式基本上都是照搬西方的,在民国时期,学过德国,学过美国,学过日本,日本也是学的德国和英国美国。解放以后全面倒向苏俄,学习苏联的教育培养模式这个模式从本质上来看也是西方式的。改革开放以后,又开始全面的模仿美国。所以从整体上看,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基本上就是一个完全西方化的模式,从管理模式到教学内容,整体上看,和西方国家的差异其实非常小。

在理工科和社会科学领域,各个学者在进入研究层面的时候,基本上是不会接触国内学者的成果的,以接触国外学者的成果为主。人文领域近些年来也有此类倾向,但是毕竟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严重。

在这样的高度西化的学术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学者,中国文化的储备是极其贫乏的。他们自己都没有读过几本,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经典,怎么能向别人推荐呢?

那么这是不是就可以把责任归结到这些人身上呢?客观的说,这个责任还真不在这些学者身上。传统文化的衰落不是一代人导致的,是在整个近代的历程当中长期累积导致的。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在近代的衰落。

应该说,从魏源时代的开眼看世界开始,中国人对于西方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化,但也存在着一个逐渐异化的过程。魏源时代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实际上并没有认可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只是认可了西方在技术层面上的优势。到了洋务运动时期就转化成了西学为用,中学为体。也就是在基本的思想精神上面还要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在科学技术层面上全面学习西方。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得中国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这种观念的正确性,因此对于西方的学习开始进一步推进。

到了维新派时期,开始认可西方在政治领域上的优势,提出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随着百日维新的失败,政治上的探索不得不更为激进,从君主立宪转向民主共和。而到了民国时期,已经实现民主共和的情况下,依然没能够真正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学者开始把矛头指向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就有了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这一时期有很多学者主张全盘西化。

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我们一方面要看到整个认识过程在逐渐深化,但并没有完全正确的认识中西方的发展落差。采用的实际上是一种单纯试错的方式,技术改革不行就否定技术的作用,政治改革不行就否定政治的作用,到最后文化改革还是不行,整个民族就陷入了一种半崩溃状态。日本能够展开侵华战争,并且收拢那么多的汉奸与伪军,实际上和当时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历史虚无主义有密切关系,这个就是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一种负面作用。

中国近代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有很多方面都与西方形成了一种落差,不是单个领域的问题,因此指望单个领域突破,并迅速实现中国近代转型就是一种不合实际的幻想。此外,中国整个社会的体量之巨大,远非西方国家可比。西方最早实现转型的因果在转型过程当中实际上的探索历程有将近100年的过程。从17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一直到乔治王朝时期君主立宪制度彻底成熟。转型本身就是艰难而痛苦,并且需要耗费很长时间的一个历史过程。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更是如此。中国的近代精英,一方面只盯着某一领域,没有全面审查整个社会,另外一方面又急于求成,希望在一代人的时间完成整个社会的全面振兴,就造成了越来越激进的社会改革手段反而使得整个社会越来越衰落。

在这个过程当中最晚出现的新文化运动以否定传统文化为主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精英知识分子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传统文化传承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过去的史学界是完全正面的,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新文化运动的负面性。

但是反过来看历史本身就是在矛盾中发展的。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来看,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性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否定新文化运动的负面性不意味着否定整个新文化运动,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功过,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综合评价。

随着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的高速发展,经济复兴之后所带来的必然是文化层面上的复兴。传统文化复兴,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当然这种新时代的传统文化不可能完全等同于旧时代的传统文化,两者有继承关系,但会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调整变化。


用户4325101516


《道德经》和《论语》,一道一儒的典籍代表,也是中国推介到国外两部蕴含最深智慧的书,也是国人深以为傲的书。

这两本书在当代人的视野中慢慢化作头顶上的两颗星星,遥不可及,大多数人知道它的存在,没有真正读过。

《道德经》和《论语》,如果不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创作手法,以及古汉语的解读思路,即使读了,也只是读字,读句,不是读文章,不是读思想。

现代信息如此丰富的时代,不缺少好玩的好看的易读的快餐式箴言短语时间大都分给看见一朵花拍下来,吃了一餐饭录下来,发发朋友圈,约约应酬什么的,肯安静的坐下来读这些大部头的人不多了。

有时候,读这样的书,让同事和朋友知道了,会被取笑的,会被揶揄为“啥时代了,你还一心只读圣贤书呢,你会变成老古董的!”

一般人爱推荐国外的书,除非他真心喜欢,值得称赞。如果只是追求一种高级感,奇特好,慕名感,就不是真读书,而是功利需要了!


贵州酱酒文化人


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环境,现代语言成长起来的人,看古文就会生涩,排斥。看不懂就不看了。二是,处在现实生活中,被生活驱赶的脚步太快,没有心思能耐着性子读书,特别是晦涩难懂的哲学书。现实生活中这些经论都被年龄大的学者垄断了话语权,现实社会需要与现实生活匹配的文章以及表达方式。


朱奇66


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全面普及,传统文化中的经史子集,已不能造应现代人对知识的需求,只能是历史学者和古文爱好者的斫究对象。 文言古籍,晦涩难学,除了学校的教科书外,真正自觉自愿去读古籍的人,已凤毛鳞角。在未来的社会,书店会变成博物馆,学校的黑板会改成触摸屏,智能机器人会变成老师…。 中国人崇尚实用主义。教育部门应该把历代古籍中的经典故事,经典人物,经典语录通过动漫,游戏,穿越剧,直播讲堂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年轻一代面前,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传统攵化的魅力。还可用逼过建筑,家居,书法创艺,美术雕刻,广告壁画等形式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传统攵化的薰陶。 读古籍,品原著,咬夂嚼字,之乎者也显然已不适合现代人的口味。改变学习方法,创新传承方式,不是割裂,更不是抛弃,只是为了更好的延续和传承。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随着中华复兴的滚滚浪潮绵延不断,生生不息!


D0了了1


现在人读书的目的是放松,或者是在轻松的氛围下去感悟,《道德经》之类的文化典籍需要有一定的历史了解,古文基础以及一定的阅历和思考力。

有了这些基础,去读了,才可怜兮兮的发现,有些知识还是不懂,有些文字还是不明觉厉,还要查阅相关书籍,蓦然回首,发觉上了贼船,生活已经疲惫不堪,鸭梨山大,读书没放松反而成了一件劳心伤神的事,最后只能一句我勒个去!

反观外国文学,基本都是小说,散文,即使是古代著作,出版商也要考虑受众,值不值得去翻译,一旦翻译必是精品,翻译的文字也会尽量符合现在人的口味和爱好,尽量白话,文艺一点!先有出版商的甄选,再有翻译的调味,自然如饭店的花生米一样,比较受欢迎。

《道德经》之类的书籍,反而像人参,中草药,都知道好,不过吃起来太麻烦,谁愿意为个感冒,再去买砂锅,然后熬两个小时的中药?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人生难得初相见


其实也很少人看外语版本的书,除非普通话译本。

人们少看古籍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大量发行白话文版本的古籍,白话文普通话与文言文脱节太严重了,没几个人愿意把时间精力浪费在文言文上。

另一个原因,是古文都有时代局限性,不少概念已经不适合当下,即便是有白话文版本,也没有过滤,一词多解带来的传统观念的分歧,也很难过滤。

所以文言文古籍无法让人喜欢。

但是,可以参考《道德经》翻译成外语的做法,一直听说《道德经》在国外很流行。

我不需要去看也能猜想到,译成外语的时候,一定已经参照外国文化过滤编修过的。

其实,我们现拿一个好的外语版本译回白话文,也不会是一个很差的选择,至少免去了内部分歧与争议。


红金01


《道德经》和《论语》,一道一儒的典籍代表,也是中国推介到国外两部蕴含最深智慧的书,也是国人深以为傲的书。

这两本书在当代人的视野中慢慢化作头顶上的两颗星星,遥不可及,大多数人知道它的存在,没有真正读过。

《道德经》和《论语》,如果不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创作手法,以及古汉语的解读思路,即使读了,也只是读字,读句,不是读文章,不是读思想。

现代信息如此丰富的时代,不缺少好玩的好看的易读的快餐式箴言短语时间大都分给看见一朵花拍下来,吃了一餐饭录下来,发发朋友圈,约约应酬什么的,肯安静的坐下来读这些大部头的人不多了。

有时候,读这样的书,让同事和朋友知道了,会被取笑的,会被揶揄为“啥时代了,你还一心只读圣贤书呢,你会变成老古董的!”

一般人爱推荐国外的书,除非他真心喜欢,值得称赞。如果只是追求一种高级感,奇特好,慕名感,就不是真读书,而是功利需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