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哪些行业最赚钱?

生命的苦恼


1做自媒体最赚钱,自媒体是简单容易操作的行业,让别人了解你同时,有时可以代购,发货!2餐饮,民以食为天,老百姓一天都离不开吃,所以餐饮行业最赚钱!3旅游行业,现在大多人衣食无忧,手里有钱了,就要到处旅游,看看外面的一山一水!


努力者在武汉


1医疗。从这次疫情后,我相信每人家中常备口罩,出门旅游去外地一定会戴口罩,我是湖北孝感人,这个我肯定会做。
2旅游业。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封闭,大家一定会通过游玩释放压力。
3食品,从今年开始未来几年过节期间,家中必会想过去一样,准备很多年货,直到过正月十五。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50000ab1b8309a4af7\

小瑾新人生


有许多人已经在家好多天了,因为疫情严峻,大家基本上都不敢出门,避免感染上肺炎疫情。有些人想在疫情过后做些生意,毕竟在家这么多天了,而且,疫情过后肯定有商机的。

一、在线办公

5G的发展为移动办公提供了优越的硬件基础条件,同时从软件上来看在线办公也具备了相对完善的条件。

腾讯企业微信:疫情期间会议人数上升至300人,支持随时随地发起音频、视频会议。主持人可以管理与会人员,可投屏演示文稿和屏幕,支持实时标注内容;

阿里的钉钉:发布了支持在家办公的全套免费解决方案。日程共享、业务协同、在线文档协同、远程打卡等功能,与此同时钉钉还发布了员工健康功能,员工可健康打卡报平安;

字节跳动的飞书:2020年5月1日前用户可免费试用不限时长的音频、视频会议,不限内容量、在线文档表格审批管理等功能,同时上线健康管理服务并向学校企业等组织免费开放。

疫情期间在线办公将由一次无奈的选择变成以后新的工作方式,当然这受到一定的行业限制。

二、网上课程

由于疫情的关系全国的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都延后开课。各个在线教育机构都纷纷上线广告疫情期间免费开课。部分线上教育机构与线下培训机构合作给家长电话提供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免费在线教育。

这波免费在线教育将会留住很多体验好的客户作为后续付费教育的潜在生力军。

三、在线影视

字节跳动和徐峥的这一波在线电电影免费播放将对未来大的影视播放行业带来深远影响。字节跳动在这次疫情到来时,先是花6个亿把囧妈的电影播放版权买过来。然后免费给大众播放,既获得了好名声,又完成的了长视频放映的布局。和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视频这三家巨头,一较高下。采取互联网降维打击,不仅把不少付费VIP电影,免费给网民观看,而且片头广告也没有,留住了一大波在线流量。

大家现在都窝在家,看剧也是最打发时间的方式之一,头条不仅进一步占领了用户时间,更是将长视频领域的份额,进一步去霸占开来。

传统线下影院和线上影院,都将会受到巨大冲击。





吉林小李


1餐饮业,要是过年前知道要在家呆上那么多天,说什么也要多吃几顿火锅,烧烤,烤羊腿,烤鱼,干锅兔,冒菜,奶茶。。。

2医疗健康业,一场病毒让大家明白生命的脆弱,所以大家以后会更加注意健康。

3房地产业,国家为了刺激经济的回笼,会释放大量的现金流,而且这场疫情让大家明白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小窝,可以遮风避雨就好,不然出租屋人员混乱什么时候被感染都不知道。

4线上办公类软件可以及时的运用减少企业的损失和增加个人的收入。

5无人机配送,无人机物流等无人机器会发展的更好。

6汽车行业,相信这场疫情过后越来越多的人都应该有一辆自己的小车,不在乎多贵,只要能一个方便自己和家人的交通工具。

7美容美发业,相信大家宅在家,不咋洗脸刷牙洗头,疫情过后大家应该回去美容院捯饬捯饬一下自己,男士的头发估计现在都比较野蛮吧,出关后一定会去理发店💇

8旅游业,出关后一洗之前一直不能出门无奈,所以会报复性的增加

9教育业,首先是网上上课,这次疫情给老师激发了新的技能,网上上课,所以尝到甜头以后会越发越便利,然后是在家辅导孩子学习后估计都要被逼疯了,辅导孩子家长会被气死还是交给老师来的好。


一鲸落便是万物生


1、电商,短视频,游戏,线上教育,知识付费等线上项目,将遇到空前的发展机遇,乃至会井喷!

2、无人零售、无人餐饮、无人机配送等高科技行业回强势崛起,未来的服务业里没有服务员。

3、各种配送平台和上门服务平台,比如蔬菜配送,定制化餐饮配送,清洁/保姆/搬家等各种上门服务。

4、线上办公软件,尤其是能够实现个体协同的办公软件,是未来的趋势,工作不再受地理空间限制。

5、家用办公家具,家用娱乐设备,个体崛起的时代,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里办公,远程办公。

6、同城物流,跑腿服务等,未来的人会变的越来越来懒,越来越独立,越来越不喜欢跟人接触。

7、私人医生,私人心理医生,以及各种线上咨询服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心理需要抚慰;

8、VR/AR等场景体验类项目,将再次受到关注,再加上5G的成熟,其应用方面会加快进展,虚拟世界,将一步步的变成现实世界。

9、各种能够深入社区的项目,包括乡村,帮助社会进行网格化管理的项目。

10、医药健康,养生保健行业继续保持高昂的增长势头,人们挣得钱更多的用于购买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


yang3927


这里是@保温未来可期,首先非常荣幸回答这个问题。个人认为疫情后一共会出现四类行业较为赚钱。

第一类行业:电商行业商机再现,很多人开始在淘宝、拼多多、京东等平台做起了电商生意。这样既可以宅在家里面赚到钱,又可以趁着人们不愿意去实体店购物的机会,通过网络手段赚到钱。当然,疫情过后,大家去淘宝、拼多多开店的人较多,同质化竞争的订单会被分流。但这至少是养家糊口的一种赚钱渠道。

第二类行业,健康产业。受到这次疫情的影响,人们对提高身体免疫力,防控传染疾病更加重视了,所以会在健康产业给自己投资一些的。比如说:健身会馆、游泳馆、健身器材等。还有一些能够提高自身免疫力以及各种保健类药品。

第三类产业,视频会议设备及软件开发。此次疫情过后,我国在视频会议方面技术将会有一个大幅的提高。届时,视频会议软件可以使身处不同地区的同事,随时面对面沟通交流,这样可以节省差旅费用及时间成本,自身的健康安全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

第四类产业,远程教育、线上视频教育。这次疫情由于暂时不能上学,给高三、初三的学生未来中考、高考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如果实行远程线上教学,这样可以最大化利用优秀教师的资源,还可以文档共享,互动交流,同学们既可以在线上学习,其作业又可以在家里通过网络来完成。

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像餐饮、影院、旅游等实体行业,肯定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恢复。但是疫情一结束这类行业会迎来短暂而凶猛的高峰期,随后便会回归正常。

最后也希望疫情尽快结束,感谢在前线努力的英雄们。


保温未来可期


2020年的春节,因为疫情,大家宅在家里的时间变多,非常时期,会影响一些商业形态,但也会给一些行业带来新的机会,比如每天上闹钟抢菜、在线问诊、在线办公等,还有之前说的“宅经济”又突然被炒热,甚至资本市场出现了“宅经济概念股”。

但是这些行业在疫情过后还能够持续爆发吗?

1.手游和APP应用只有短期利好

春节期间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人开始了在家宅着的生活,手机就成为了乐趣,和朋友一起“开黑”“吃鸡”,下载新的应用等等,用来消磨大量的时间。

根据数据统计,1月21日至27日期间,下载量上升最快的50款应用的前三类是休闲游戏、视频影音和医药相关类,分别占比52%、8%和6%。

其实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赚钱的仍然是那些已经上线的、拥有大量用户的、形成品牌的老游戏。而且越是头部的产品,就越能拿走最大的用户红利。

但是在这个春节期间,却冒出了一个黑马,之前没有名气的《小美斗地主》突然连续6天登顶免费游戏榜,甚至超过了腾讯旗下的《欢乐斗地主》,有数据表示该款游戏春节期间日活人数超过100万,每天的广告收入过百万元。

这也很好理解,麻将馆都停业了,但打牌不能停啊,只能转到线上过过手瘾。中国民众至少有2亿多人,对麻将运动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实践和喜好。这些人转到线上,算是一股不少的增量。

2.视频娱乐行业迎来“丰收”

受疫情影响,包括《姜子牙》在内的多部春节档影片宣布撤档。

今日头条发布消息,电影《囧妈》将在1月25日上线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抖音火山版和欢喜首映APP,均为免费独播。

除此之外各家视频平台在春节期间也都有所行动,比如开放春节期间的免费会员,用户可以免费获得的付费内容权益和免费去广告权益;爱奇艺放出6部免费电影及热门独播剧《爱情公寓5》、《绝代双骄》、《大主宰》…等等。

虽然带火了在线娱乐,但对院线的影响却不容忽视。疫情期间,电影、院线等收益将显著受损,并且很多影视剧因为疫情的关系处在停拍的阶段,之前计划2020年下半年上映的内容也都处于停滞期,下半年有可能会陷入剧荒。

3.线上医疗

数据显示,截止1月30日,在线义诊累计访问用户数超280万,医生数量超1000名,参加线上义诊的在线医生人均日接诊量超100单。

据易观医疗健康分析师陈乔姗观察,这次疫情中互联网医疗、医院信息化、慢病和妇幼等细分领域的互联网企业大多都参与了进来。

在短短几天之内,各家义诊服务了几十万人次,参与医生超过10万人。一方面排查疑似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减少社会恐慌。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几家头部平台的日活、月活。比如阿里健康、丁香医生、腾讯健康等都开通了在线义诊,进行初步的筛选,缓解线下压力,也让更多的人体验了互联网医疗~



如梦令小青


应该説,本轮疫情对很多行业的冲击性是比较大的,一些专家认为,本轮疫情过后,旅游、餐饮、婚庆、娱乐(看电影、游戏厅)等都会在短期内红火起来。这种观点,我们并不赞同,只能説疫情过后,这些行业日子可以稍微好过一些,但要想恢复到原来水平,真的会很难。因为,在经历了这次大疫情,大家都记忆犹新,都怕再次受到影响,会坚持养成自律习惯。

不过,本轮疫情过后,肯定会有一些产业崛起,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布局,可能投资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第一类产业,口罩产业。过去人们不常用口罩,甚至于发生流感时,很多人也不戴口罩,现在大家警惕了,不管是坐上下班的地铁、公交,还是出差时坐的动车、飞机,生病时去医院等等,都会频繁使用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而且进入口罩产业的门槛也不高,将来会有很多人投资口罩业。

第二类产业,电商行业商机再现,很多人开始在淘宝、拼多多、京东等平台做起了电商生意。这样既可以宅在家里面赚到钱,又可以趁着人们不愿意去实体店购物的机会,通过网络手段赚到钱。当然,疫情过后,大家去淘宝、拼多多开店的人较多,同质化竞争的订单会被分流。但这至少是养家糊口的一种赚钱渠道。

第三类产业,健康产业。受到这次疫情的影响,人们对提高身体免疫力,防控传染疾病更加重视了,所以会在健康产业给自己投资一些的。比如説,跑步机、健身会馆、游泳馆、健身器材等。还有一些能够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药口,也会受到市场青睐,比如泡腾片(能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以及各种保健类药品。

第四类产业,视频会议设备及软件开发。此次疫情过后,我国在视频会议方面技术将会有一个大幅的提高。届时,视频会议软件可以使身处不同地区的同事,随时面对面沟通交流,这样可以节省差旅费用及时间成本,自身的健康安全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

第五类产业,远程教育、线上视频教育软件也将会慢慢受到青睐。这次疫情由于暂时不能上学,给高三、初三的学生未来中考、高考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如果实行远程线上教学,这样可以最大化利用优秀教师的资源,还可以文档共享,互动交流,同学们既可以在线上学习,其作业又可以在家里通过网络来完成。

其实,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像餐饮、影院、旅游等实体行业,肯定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恢复。而只有与疫情相关的健康产业、口罩产业、远程教育和会议、电商等产业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展,这些行业肯定也能红火起来,只要踏准这次行业变化的节奏,投资者也能在这些行业中分得一杯羹。你对此怎么看?可以发表不同意见。


Q东冬


由于疫情百姓需求被压制,同时疫情也会让大家开始审视我们自己的生活,疫情结束之后必然会做出改变,一些新的机会将随之而来,那么在此次疫情过后,会有什么产业能够红火起来呢?觉得有三个方面的机会。

第一,科技产业,可能这和疫情看起来不沾边,但实际上科技产业现在正好处于加速发展,正好碰上疫情,进程被打乱,被压制的需求必然会在影响因素消失后被激活。包括5G产业、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疫情结束后都将会迎来加速的发展。

而且,大家也会对此次事件反思,利用科技创新来应对未来此类事件。比如说机器人代替人工,这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聚集,保障很多企业的正常生产,比如说医院机器人看诊,可以有效地降低医务人员被感染的可能,比如新的基因检测,可以更快更准确的检测健康情况,这一系列的科学技术创新都将迎来加速的发展。

第二,电商等在线产业,传统经济肯定是人与人打交道,但是这次疫情,让大家知道了,一旦发生此类疫情的时候,大规模的人员聚集就需要避险,最为有效地切断传播链方式就是大家少出门,但是企业要运转,如果大家都宅在家里,企业怎么办?在线产业的重要性就会开始被重视了。

比如说很多工作完全可以通过云办公来实现,这一部分人员是没有必要一定要到公司来报道的,工作效率也不一定会降低,未来会有更多企业更加重视云办公,将为这一产业带来发展空间。另外,包括在线教育、在线咨询、政务在线办理等这一系列可以将线下工作移植到线上的业务,都将会迎来高速发展。

第三,自媒体产业,自媒体这些年本身也在高速发展,但更多的人是作为受众而非创作者存在,经过此次疫情后,会有更多人加入自媒体,为什么呢?因为这次疫情,很多企业暂停生产了,有些人只能家里蹲,没工作就没收入,各种贷款还不上,有些月光族还面临积蓄快用完了的压力,如何不复工也能赚钱呢?

这时候自媒体的作用就出来了,在这一段时间,自媒体从业人员拍拍视频,写写文章,分享知识、观点、经验,依然可以持续地获得收入,并不会受到无法复工的影响,以后会有更多人不再单纯依赖工作,会加入自媒体,多一份收入,多一个保障。而且,自媒体的发展,也可以让大众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些事情,在讨论思辨中提高自己的认知。

总结:相信这次疫情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结束,疫情会让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更多反思,并且更长远的安排自己未来的规划,将为科技创新、在线产业及自媒体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北方夜谭


2003年的非典,可歌可泣,它的出现,给中国带来了创伤,也带来了机遇。

最典型的就是这一年成为互联网在中国成为大众平台的转折点。宅在家的人们,纷纷装上宽带,据统计,在2003年结束时,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3089万台,上网用户7950万人,较前一年增长了约50%。居家上网的人们开始购物、打游戏、浏览新闻、阅读小说、投简历。在这一浪潮推动下,淘宝网、京东商城、QQ游戏纷纷诞生。网易、搜狐、新浪也实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全年盈利,可以说非典的爆发重新引燃了互联网大众化和商业化的烈火。

同样的情景发生在17年后,2020年,武汉肺炎爆发,然而这一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和用户时长的增长却双双触到了天花板。此时的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肺炎给我们带来了损失,那么又会带来哪些商机和机遇呢?

1. 在线视频

首先受益的便是在线视频行业,待在家的我们,必将花更多时间消遣,抖音快手之类的短视频平台的日活跃量将达新高。同时,爱奇艺、腾讯视频的付费会员也将大幅增长。目前很多平台都在争夺这一黄金机遇,

比如在各大电影纷纷撤档院线的同时,字节跳动以6.3亿人民币为代价,从欢喜传媒手中买断了电影《囧妈》的版权,开启了春节档电影在线首播的先河,这一举措为其旗下的西瓜视频带来了大量的用户。同时,因为宅在家,更多人开始往视频平台上传视频,内容创作将迎来新一轮高峰。

2. 网络游戏

与视频消遣一样,游戏也是重要的一种消遣。发行8年之久的《瘟疫公司》重新登上App Store收费榜首;1月25日晚间的时候,由于大量玩家的涌入,《和平精英》服务器出现崩溃,随后被推上了微博热搜……

3. 卫生医疗行业

防护服、口罩、消毒水以及其他各种医疗器材和药品的需求暴增,红外检测仪、病毒检测试剂、创新药等都会进一步发展。即便疫情结束,因为人们卫生意识的增强,这个行业也将维持比较长期的利好。

不光是相关产品,疫情之后,大健康相关的服务也会开始发展起来。比如:保健服务、健康咨询、心理咨询等衍生服务都会如雨后春笋般爆发。这次疫情,很多平台的线上就医、线上问诊的服务将推动线上就医的发展。通过线上问诊可以实现分级诊疗,分流占用珍贵医疗资源,从而解决小病患者的诉求。

同时,因为此次疫情医疗人员的重大作用,国家将会出台更多措施保障医护人员,之前医患紧张的局面将得以缓和。

另外电商销售将会放开更多的医疗类产品。之前,医疗类商品的商业销售受着各种壁垒的限制,疫情之后,这方面的限制可能会放宽。

4.在线教育和知识付费行业

这段时间,网易有道、学而思、新东方等在线教育的公司纷纷开始拓展用户,企鹅辅导、好未来、猿辅导等在线教育公司也免费开放在线授课平台。

但在线教育如果不推陈出新,在疫情结束以后依然会陷入窘境。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的用户规模将达到3.05亿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538亿元。但背后暴露出的却是获客成本高、成果转化差、续班率偏低等弊病。加上愈演愈烈的流量战,不少中小平台出现了融资难、增长受阻的一面,就连曾经风靡一时的“1对1”教学模式都被证实在财务上站不住脚。虽然如此,在线教育及传统线下机构也不得不把握这段黄金时机。这种情况下,线上教育及网课的周边产品如学习平板、学习机器人会出现新的购买高潮。

同样知识付费也一样,大家宅在家,追求自我提升也成为诉求,从业者如果抓住这段时间,打造IP,将会推动新一轮知识付费。

5.在线办公

如果疫情持续几个月,很多企业必将不堪重负,此时视频会议,在线办公便成为可能。字节跳动免费开放了旗下在线办公协作套件“飞书”、华为宣布向全国用户免费提供Welink视频会议。倘若这一模式逐步推广,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服务等远程模式将改变新时代的商业行为。

6.新零售

短期来看,疫情将有助于烟酒茶果等产品的销售,很多人实在太无聊,烟酒的消费频率会高于往常。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便利店、生鲜超市等社区商业将会更好的发展。疫情期间,商品需求与平时大有不同,尤其是生鲜行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的损失,有一些有实力的生鲜超市相反会逆势成长。此时,传统的大型零售企业所不具备的灵活性便会更加重要。所以,在新零售领域,稳定供给,灵活配送,价格控制等很多方面将大有文章可做。同时,智能物流,无人零售,无人配送或机器人配送也将进一步普及。

7.物流行业

在疫情期间,物流配送成为保障人们生活的重中之重,特殊时期,物流公司将会把握新的机遇,物流智能化,无人分拣,无人配送将可能成为现实。物流行业的每个细的分支都会带来机会。

8.VR、AR等智能家居行业

大家待在家等无事可做,VR、AR等新型家庭娱乐设备便会出现更大的市场,大家通过这些设备玩互动游戏,看影片,不仅消磨了时光,还增加了大家与亲人互动的机会。

9.汽车行业

因为这次公共卫生问题的爆发,一部分人可能会对公共交通产生排斥,这种情况下,私家车会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10.保险行业

疫情之后大家对意外险,健康险会更加关注,保险行业也会迎来新的增长。

11.房地产市场

疫情期间,房屋成交以及房屋出租基本陷入停滞,买房及租房的价格都会出现短暂的降低。

12.新生儿潮

疫情及疫情结束的这段时间,两性关系将更加频繁,造成的情况就是2020年年底新生儿的出生频率高于往常,这一趋势下,奶粉和尿不湿等母婴用品销售将步入新的台阶。

13.餐饮行业

此次疫情,餐饮从业者会意识到一个问题,重资产重人力在面对危机时是个重大问题。于是,部分从业者开始追求精品化轻量化,加上中国人现在的饮食习惯也开始不再以温饱为诉求,中央厨房、健康餐饮、素食餐饮等开始发展,口感和健康将成为食客的首选。

14.养殖行业

疫情之后,国家必将对野生动物销售进行一次大的打击,加上人们排斥野味观念的觉醒,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将成为主流,农村散养户以及县级的小型养殖户将慢慢减少。

15.报复性反弹消费的机遇

因为无法出门,大家压抑的娱乐、消费、出行、旅游需求,会在肺炎后迎来报复性反弹,届时如航空、消费、餐饮、酒店等行业又会重新蓬勃发展。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提前未雨绸缪,抓住反弹期的商机。

16.大数据及人工智能

此次疫情中,各互联网公司可谓在不断秀着其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能力的肌肉。比如阿里云技术支持的“疫情信息采集系统”在浙江疫情控制中进行信息管理决策,大大提升了政府的信息化水平。这场战役后,相关技术会逐步在各个领域扎根。

17.应急反应机制

事实上,非典之后,中国政府先后投入了257亿元人民币,改善公共医疗设施和应对传染性疾病。2003年7月,国务院办公室公布了关于应对突发性公众事件的草案。内容范盖自然灾害、公民健康危机、工业事故到重大交通事故。此疫之后,国家级别的应急反应机制将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而企业也会对这方面更加重视,针对企业的相关服务将成为新的商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