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国时期最阴毒的公主,东吴全公主孙鲁班最终的结局如何?

文史砖家


作为三国时期最阴毒的公主,孙鲁班是东吴大帝孙权的长女,生母为宠妃步练师。孙鲁班虽然是一介女流,但为人机警、善权谋,由此深得孙权的喜爱。步练师深受宠幸,距离皇后之位仅一步之遥,但因为琅琊王夫人(废太子孙和的生母)的暗中阻挠未能如愿,最后竟郁郁而终。正因如此,孙鲁班对南阳王夫人恨之入骨。



孙鲁班及笄后,奉父命嫁给周瑜的长子周循。据史书记载,周循有乃父遗风,想来也是一位能力卓越、风流倜傥的少年英雄。周循极受孙权的器重,最终官至骑都尉,可惜福薄命浅,年纪轻轻地便病逝,时间大约在孙权称帝前(229年)。就这样,孙鲁班过门没多久便守了寡,并且没有为周家生下一儿半女。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僭号为帝,为了笼络大功臣全琮,便将孙鲁班嫁给他为妻。此后,孙鲁班便因为夫姓被时人称为“全公主”(东吴公主都没有正式封号,常以夫姓作称号),并且生下两子全怿、全吴。孙权因为溺爱孙鲁班的缘故,不仅册封她为长公主,而且还厚待全怿、全吴,以至于全琮死后,全怿竟能越过两位异母兄承袭父爵,而全吴则获封都乡侯。



两次婚姻期间,孙鲁班尚能做到安分守己,既没有在私生活上出轨,又没有在政坛上有所行动,直到孙和被册立为太子。赤乌四年(241年),太子孙登病逝,皇三子孙和在次年被册立为储。孙和成功上位后,生母琅琊王夫人母因子贵,便在宫中一手遮天起来,将南阳王夫人(景帝孙休生母)在内的诸多姬妾全部驱逐到外地,唯有潘氏(废帝孙亮生母)不在其列。


孙权虽然册立孙和为太子,但同时却又溺爱皇四子鲁王孙霸,让他享受跟太子一样的饮食起居标准,并特许其建造宫殿、设置幕僚。孙霸是个骄狂之徒,因为得到其父的溺爱,渐渐地便滋生出夺储之心,为此纠集党羽陷害兄长及其支持者,意在将他扳倒。而孙和也不甘示弱,也指使手下人连番控告孙霸,幻想能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孙和兄弟间的内斗让孙鲁班看到了机会,她为了替母亲报当年的一箭之仇,便不断地在其父面前谮毁琅琊王夫人与孙和,并暗助孙霸争储,由此导致局面更加混乱。孙权此时卧病在床,正是疑神疑鬼之际,所以经过孙鲁班一番挑唆后,便将琅琊王夫人召来一顿痛骂,导致后者惊惧而死,而孙和的地位也急速下降。


太子之争让东吴陷入严重的政治动荡中,若不加以制止的话,必然会给国家带来大灾难。正因如此,孙权在犹豫数年后,终于在赤乌十三年(250年)“出手”,下诏废黜孙和为南阳王(3年后被权臣孙峻逼令自杀),将孙霸赐死,并大肆诛杀、贬斥孙和与孙霸的党羽。经此一劫,东吴朝堂近乎被清空。


孙鲁班母子虽然是孙霸的党羽,但因为极受孙权的溺爱,所以在事后并未遭到追究。不久,在孙鲁班等人的劝说下,孙权册立幼子孙亮为太子,时在当年十月。神凤元年(252年)四月,孙权驾崩,临终前想复立孙和为太子,但遭到孙鲁班及佞臣孙峻、孙弘等人的阻拦,最终未能如愿。



孙权驾崩后,孙亮继位为帝,是为吴废帝。孙亮称帝后,为感激孙鲁班当年的拥戴之功,便册封全尚(全琮之侄)之女为皇后,大封全家5人为侯爵,并任命全尚为太常、卫将军,总领朝政大小事务。由此,全家成为东吴最有权势的外戚,而孙鲁班则依仗着皇帝的厚待,公然干涉朝政、卖官鬻爵,以至于府邸前每天像集市一般热闹。


孙亮在位期间,孙鲁班开始不守妇道,与宗室大将孙峻私通(“峻素无重名,骄矜险害,多所刑杀,百姓嚣然。又奸乱宫人,与公主鲁班私通。”见《三国志·卷六十四》),并支持他诛杀权臣诸葛恪后执政,由此使得她本人及全家的权势更盛。然而等到孙峻一死、堂弟孙綝执政后,孙鲁班及全家的命运却开始直转而下。



原来,废帝孙亮厌恶孙綝专权,私下与孙鲁班、全尚密谋铲除孙綝,但被孙綝得到消息。孙綝废黜孙亮、流杀全尚,并将孙鲁班流放至豫章,时在东吴太平三年(258年)。此后,孙鲁班再没有出现于历史记载当中,宛若“人间蒸发”一般。



文史砖家


东吴全公主就是孙权的长女孙鲁班,他的母亲是步皇后。孙权是东吴了建立者,而周瑜对东吴的建立是立下汗马功劳的,特别是在赤壁之战的胜利,周瑜不仅在东吴、而且在孙权心中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不过可惜的是周瑜英年早逝。当然周瑜虽早早的离开人世,但是孙权却没有忘记他的大功。后来孙权立孙登为太子,而他给孙登娶的太子妃就是周瑜之女。若以后太子登基,那太子妃就是皇后了。

不仅如此,孙权又把他和步皇后的长女嫁给周瑜之周循,周循有他父亲周瑜之遗风,又深受孙权的器重厚爱,本来他可以有一个好的前途,但可惜的是他也是英年早逝。

周循死后,孙鲁班就成了寡居之人,但她毕竟是孙权的爱女,所以在孙权为帝后,他就把孙鲁班嫁给了全琮,正是因为孙鲁班又嫁给了全琮,所以她也就开始被称为是全公主。后来全公主又被封为长公主。

孙权除了有全公主这个爱女外,还有两个儿子也很疼爱,他们分别是孙和、孙霸。虽然孙权立的太子是孙登,但孙登却过早的死去。太子是未来的储君、至关重要,不得已孙权就立了孙和为太子。

但是孙和本来就与孙霸关系不好,刚好又赶上孙权想立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为皇后。当时虽然孙和被立为太子,她母亲也颇受宠爱,但是最受宠爱的还是全公主的母亲步夫人。而主要的是全公主又一直记恨王夫人。于是全公主就利用孙霸与孙和的不睦而挑事。

有一次,孙权生病了,就让孙和去宗庙祭祀,而当时孙和太子妃的叔叔因住的离宗庙不远,于是就请孙和到他家中做客。但这一切却被全公主的人看到。于是全公主就跟孙权说:孙和不在宗庙,而是在太子妃叔叔家中谋划大事。

历来皇权之争都是残酷的,全公主说孙和他们谋划大事,那还了得,于是大发雷霆,孙和之母王夫人害怕之下就离开了人世。

因为此事,全公主自然不希望孙和为太子,所以就想拥立孙霸为太子。她还曾经想拉拢她的亲妹妹朱公主一起反对孙和、拥立孙霸。但因朱公主的丈夫朱据是拥护孙和的,所以就拒绝全公主的拉拢。结果又导致全公主和朱公主之间的姐妹不和。


随着孙和、孙霸的争位,不仅让朝中大臣分为两队,而且又对朝廷不利,所以孙权就想改立太子。全公主看出他父亲孙权的意思,心中害怕,毕竟她曾经是陷害太子的,若事情败露,那她就有凶祸了。所以她是需要寻求出路的。

刚好那时孙权又宠爱另外一个儿子孙亮,全公主就主动和孙亮、孙亮之母交好,她多次劝孙权,让孙亮纳全琮的族氏之女为妃。

随着孙和、孙霸的矛盾加重,最终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结果他们两人两败俱伤,孙和被废去太子之位,孙霸则被赐死。太子之位空缺,孙权就立了孙亮为太子,而全氏之女为太子妃。

后来孙权年老病重之时,他觉得孙和是冤枉的,也曾想过再召回孙和,但是由于全公主等人的阻拦而没召回孙和。孙权去世后,太子孙亮继位,太子妃全氏为皇后。与此同时,作为外戚的全氏家族也深受厚待、地位显赫。当然至关重要的人物全公主自然而的不可一世、地位尊贵。


当重臣诸葛恪被杀后,孙峻开始掌权,因孙峻胡作非为,孙仪等人就密谋诛杀孙峻,但却事败。孙峻素来奉迎全公主,因为朱公主曾经没有和全公主一起反对孙和、拥立孙霸,这让全公主记恨在心,于是全公主就说朱公主也是和孙仪同谋之人,于是孙峻就把朱公主杀了。全公主连自己的亲姐妹都不放过,可见她残忍之心性。

孙峻死后,孙綝掌权。而那时的少帝孙亮毕竟是皇帝,而掌权的却是孙綝,所以他们之间是矛盾的关系,也正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孙亮、全公主、全尚等人则商量诛杀孙綝之事。

但是因全尚之妻得知此时,重要的是孙綝是全尚之妻的弟弟,她不忍心孙綝被杀,于是就把这个消息告诉孙綝,而孙綝却先下手为强,最终是孙綝得胜。孙綝废少帝孙亮为会稽王,改立孙权另外一个儿子孙休为帝。同时全公主被迁到豫章郡。


中孚鉴


太平三年(258年),少帝与全公主、太常全尚、将军刘丞(承)等讨论诛杀孙綝事宜。但全尚谋事不密,被其妻知晓,全尚妻心疼弟弟孙綝,于是偷偷向弟弟密报此事。孙綝连夜带兵缉拿了全尚,派其弟孙恩杀了刘承,率军包围皇宫,废少帝为会稽王,改立孙权六子琅琊王孙休为帝。又派中书郎李崇带兵进宫,夺取了印玺;逼迫孙亮夫妇离宫,押送到会稽居住;将鲁班公主迁徙至豫章郡

一种说法是被孙綝流放

另一种说法是被孙綝赐死


陳英華


三国最阴毒的公主东吴孙权长女孙鲁班,这位谋害手足亲妹致死、又诬陷异母弟致其蒙冤被废、还与同族大将孙骏私通,却只被堂弟孙琳流放豫章,此后就此消失于历史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