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技术贴:小麦管理滞后,科技助农增收

春节过完之后,温度逐步回升,小麦的各种病虫害发生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四川省各地乡村封路、人员禁止流动等现实情况,为今年的春耕春管造成一定的现实压力。

春耕技术贴:小麦管理滞后,科技助农增收

尤其是对于小麦来说,就存在着管理滞后的问题,那么应该怎么及时跟进呢?记者昨天采访到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副所长汤永禄研究员。

春耕技术贴:小麦管理滞后,科技助农增收

据汤所长介绍,由于暖冬,小麦病程发展较快,再加上疫情突发,本应在一月上中旬进行的田间管理滞后。除此之外,目前四川冬小麦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播期早迟不一,苗情不平衡,旺苗与弱苗并存

2、病虫草害总体较轻,但渍害与干旱并存

3、当前病虫加速发展,危害风险较大

春耕技术贴:小麦管理滞后,科技助农增收

那么针对当前特殊时期,农户应该怎样进行春耕春管呢?

对此,汤永禄所长认为:当下小麦春管最紧要的是做好分类科学追肥、病虫防控和酌情灌溉等三个方面工作。

春耕技术贴:小麦管理滞后,科技助农增收

一、分类科学追肥

分类科学追肥,意思就是说针对不同类型的麦田,应该实施分类管理,切勿盲目追肥。

"第一类是长得比较旺的 ,特别是很好群体很大的这种 ,你肯定不能再追肥了;那第二类呢就是属于生长比较正常、比较健壮这种 你还是要按既定的量去追肥 ,小麦的需氮量 每亩纯氮的话就是10公斤左右;第三类就是说播种比较晚、 长得不是很好 ,像这一类可以适量的增加一点 ,但是总量最好还是可以控制在12公斤以内。"汤永禄所长介绍道。

春耕技术贴:小麦管理滞后,科技助农增收

二、强化病虫防控

强化病虫防控是小麦生产中后期的管理重点,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冬季大多数麦田病虫害发生并不明显,但不代表没有爆发危害的可能。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各地已经出现有条锈病的情况了。

春耕技术贴:小麦管理滞后,科技助农增收

在采访现场,汤所长找到一株条锈病症状的小麦向记者介绍说:"你看这个非常典型,整个叶片的话它相当于是孢子都已经把它覆盖完了,更严重的是它大量的繁殖孢子 ,随着风一吹就会马上扩散到整个田 。假如说这个是一个中心病团 你就要及时把这一团 ,就要把它防止好,多用点药 ,或者是把这一团直接给它拔掉把它毁掉 ,然后埋在底下或者是把它烧掉 。否则的话到时候对整个田的话,影响的话,我去年看到有些农民管理得不好的,整个田有可能造成减产20%甚至30%。"

因此,在小麦管理上需要加强小麦拔节期与开花期的预测预报以及防治工作。另外,过去主要危害旱地麦田的红蜘蛛,今年也有在倒茬麦田加速蔓延的趋势。

春耕技术贴:小麦管理滞后,科技助农增收

除了这些,汤所长还提醒到,还有一种赤霉病对小麦危害巨大,尤其需要注意。"赤霉病已经发展成为继条锈病之后 ,既对产量影响很大 又对品质影响很大的一个病害 。所以必须要掌握两个很典型的问题 ,就是一个是要抓住时机 ,我们说赤霉病一般是在齐穗再到初花的时候。 这个窗口期很窄 ,你如果用药的话它就非常有效 。第二个呢就是在用药的过程当中,那么遇到这种天气比较持续阴雨的话 ,开花期你就必须要用两次才能把这个赤霉病控制住。"

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可用氟环唑(12.5%粉剂5克/亩)、蚜虫可用吡虫啉(10%粉剂20克/亩)、赤霉病可用甲基硫菌灵(70%粉剂100克/亩)等低毒高效、低成本药剂(复配剂亦可用)防治。对"中心病团"应多喷药,最好将病虫危害严重的植株拔除。目前阶段,不能再喷除草剂,否则会对小麦造成大的伤害。

三、注意酌情灌溉

对于丘陵槽沟稻茬麦田,应继续清沟降渍;尚未灌拔节水而土壤较干的稻茬麦田,当前也要进行灌溉,多数年份从拔节到灌浆阶段有效降雨少,土壤水分不足会影响小花分化和结实。

春耕技术贴:小麦管理滞后,科技助农增收

注意灌水时间不能过长。丘陵区高台位旱地麦田,有条件的农户尽量结合追肥进行补管,提升苗情质量,抵御春季可能遭遇的干旱。"

最后汤所长还提醒,农作物的及时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旦错过最佳时期对产量的影响就很大,建议广大农民能提高认识,同时在下田劳作的时候做好防疫措施,避免人多聚集的情况。一起战疫情、保春耕!

四川公共·乡村频道记者 江欢 郭少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