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賣豬是稱斤賣,賣牛卻估價賣。都是家畜,為什麼賣法不同?

一點三農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小型的家禽牲畜一般是按斤賣的,而大型的牲畜如牛都是由買賣雙方估肉談價的,牛販的盈虧的全靠眼力。問過村上的牛販,為什麼不用過稱?

答曰:沒稱。細細一想,也確實是,一般人家根本用不到那麼大的稱。況且,牛那麼大,差個一二十斤也沒人計較跟隨牛販去農戶家裡看牛,農戶和牛販接觸第一句話就說:“江娃,你的牛要賣嗎?”農戶答:“賣呀,你給看個價。”“牛在哪兒,我們去看一下吧。”接著一行人到田裡,就牛的肥瘦輕重開始談判。牛販先看牛的整體骨架,再摸牛的背部、脖子和後臀,心裡對牛能有多少肉有個大概的估量。

按照當地的肉價與估量以合計,牛販首先提出一個價格。第一次出價:“10500元。”農戶反駁:“這怕不止,少了。”幾次叫價後,牛販一路開價到11700元,這是牛販能接受的底線。但這似乎離農戶的心裡價還有點差距,牛販說:“不能再加了。”看生意要黃,農戶也急用錢就交了底:“成兒娃(另一路牛販)給開到了12000元,過幾天來拉。”


聽到這話,牛販心知這單生意不成了,所謂:“買賣不成仁義在。”便留下一句客套話,準備離開。回程,問牛販:”為什麼那個牛販開了價不把牛拉走呢?“牛販回答:“開到12000塊,是賺不到什麼錢的。這個叫‘支價’,把價格叫高,讓別人買不成;後面再來,一次比一次價開得低,農戶受不了就賣了。

其實牛販向外地來的買牛老闆賣牛的時候,也是“看肉”賣的、不過稱。一方面,這樣交易操作更簡單方便;另一方面,這樣的交易方式存在的不確定,也是這種傳統交易方式的魅力所在




歡迎關注“四時農諺”,探討更多鄉村話題!


四時農諺


在以前最喜歡跟大人一起去賣牛了,因為賣完牛後可以得到幾千塊錢,肯定是可以買好菜回去吃了。如今牛越來越值錢了,一頭肉牛更是能夠賣到近兩萬塊。只不過在農村賣牛,卻還是不稱重,全靠自己評估。

在很多人看來,買東西還是賣東西都是以稱重計價的,這才是價格透明公平買賣。像賣豬或者是雞鴨都是以重量來計算金額,不過在農村賣牛,卻不以重量來計算價錢,這無疑是一個奇怪的現象了。

在農村賣牛,往往都是農民將牛牽到集市上面去賣,牛販子都會圍過來給價格,有時候不同的牛販子,給的價格可以相差上千塊錢,而農民就是看誰給的價格高就賣給誰,有時候自己也有一個心裡價位,要是價錢達不到的話更是牽來幾次都賣不掉的。

可以說牛的價錢都是靠著牛販子自己來評估的,他們不稱重全看自己的眼光看牛,有經驗的牛販子光摸摸牛就知道能夠出多少斤肉,最後就給出來一個價格。

要說這種賣牛的方式,在以前也算是正常,畢竟一頭肉牛可是上千斤的,用大稱可是稱不出來那麼重的東西,最多就是能夠稱兩三百斤的生豬而且。所以在以前賣牛的確全靠個人的眼光來計算價格,賣多賣少全都沒有可以依靠的依據,要是看走眼了,牛販子也會虧本。

不過現在有了各種地磅,可以說使用一次不過就是五塊錢而已,既然有了條件,為何現在農村賣牛還是不稱重賣呢?

要說原因也是挺現實的的,首先就是這種賣牛方式已經成為習慣了,再者就是買賣兩家的小算盤了。買家覺得自己眼光好可以看牛,這樣可以買到低價牛,能夠多掙錢。而賣家也覺得不稱重可能會賣得更加多錢,所以也不願意稱重。


村子裡的小陳


你說的這個問題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農村賣豬是稱斤賣,是因為買方買豬主要考慮的是買肉,所以用稱重來交易。這其中公豬和母豬相比價錢要高一點,公豬較母豬出肉率高。其二,賣牛是估價賣,這是因為牛不單單是肉類動物,不單純以買肉為目的,很大程度上考慮是使役,是要全面、綜合考慮牛的體質、膘情、個頭和長相。特別是在生產隊和剛實行責任田的那段時間,牲口就是生產隊的半個家當,一頭牛就是一戶農民的半個家產。在那農耕時代,一頭牛對農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世俗凡塵


我們這邊牛也按斤賣呢,殺了牛後,牛頭是牛頭價,純肉一個價,肋條一個價,牛蹄,牛骨頭架,都分開賣呢,除非是賣給收牛的牛販子,估價賣了




曄曄生活錄


問:在農村賣豬是稱斤賣,賣牛卻估價賣,都是家畜,為什麼賣法不同?

這個現象是過去,現在賣牛也是按斤賣了。現在除去馬還按歲口估價賣,連驢也都按斤賣了。

那是因為都是牲畜,有的牲畜是專為人們提供肉食的,這就是豬羊,而有的主要是為人們提供畜力的,那就是馬驢騾。

當牲畜只能為人類提供肉食除比之外別無他用時,人們就會以出肉多少來買賣它,也就是按斤買賣,這是實打實按斤論價。

當牲畜是以為人類提供畜力為主時,人們就會以歲口和體膘體壯來估價買賣,這就是賭經驗賭眼力,同樣大的牛,三歲的和八歲的價格就不一樣,八歲的給你幹不了幾年活,三歲的正年輕力壯,比八歲的多幹五年活,所以,馬牛驢騾是按估價來買賣的。這和現在的半成新車與報廢車一樣,都是一堆鐵,半新車就是估價買賣,報廢車則按廢鐵稱斤買賣。

中國過去是農耕社會,農耕社會田間的主要勞力除去人就是馬驢牛,牲畜只要能幹活,人們是捨不得將其賣湯鍋的,政府也是禁止宰殺耕牛的,除非確實不能幹活了,才交湯鍋,老牛不能幹活時,除去取其皮,它的肉嚼不動也是不值錢的,所以老牛也是估價買賣的。

現在種地是機械化了,驢牛也退出了勞役,成為肉食,再牽出來買賣,也要看出肉多少,按斤論稱了。

總而言之,都是牲畜,論斤買賣的取其肉,估價買賣的取其力。車也是一樣,八成新車買賣的是用途估價賣,報廢車買賣的是廢鐵按斤稱。回答完畢,請審核?


生產隊長老楊


農村買賣畜禽確實有兩種方法:一曰估毛疙瘩,論頭(只)賣,考驗買賣雙方的眼力、經驗;二曰走明路,論斤賣,對於雙方似乎更公平。

但仔細觀察發現,無論豬、牛、羊等家畜,還是雞、鴨、鵝等家禽,大凡走明路按重量買賣的,都是用於屠宰後吃肉;而估毛疙瘩按頭(只)買賣的,基本具有其它功用,如牛、馬、騾可以拉車、耕田,羊可以產奶,雞能夠下蛋等;即使是豬,現在通常走明路按斤買賣的也僅限於肉用商品豬,若作為種用或育肥豬仔,即使論斤賣,其單價也比屠宰用的高得多。

在大集體時期,各公社均設有肉食站,工作人員定期下鄉驗豬,把肥豬驗為1~5等,社員憑“檢驗等級單”到肉食站過秤交豬;經濟放開之初,磅秤不普及,農民擔心屠戶在磅秤上做手腳,多采用“估毛疙瘩”的方式售賣肥豬,種豬、豬仔更不待說;約2000年後,養殖趨向專業化,各養殖場均置辦了磅秤,豬價信息也更透明,“走明路”過秤賣豬的愈來愈多。

至於牛,現在在專業的肉牛場,賣牛時也是採用過磅秤的方法。只有農村散養戶,養殖量很小,養牛的目的主要是耕田、下崽,划不來置辦大的磅秤,而牛的重量較大,不得已才採用“估毛疙瘩”的辦法淘汰老牛、病牛。

順便提一句,由於牛、羊、雞等有其它功用,散養戶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淘汰,因而一般地講,專業育肥場出欄的更安全,品質更好。


北大屠夫陸步軒


雞鴨等家禽,豬等牲口可以用稱,稱一下就可以。而且沒有其它的附加值。

牛不但可以賣肉,而且可以勞動。個頭大農村沒有這麼大的稱。只好估價啦,膘好,體壯價格就好些,反之就便宜些



自由46919


在農村賣豬是稱斤賣,賣牛卻是估價賣。同是家畜,為什麼賣法不同?

老師問的一點都不錯,在農村賣豬、賣羊、賣雞、賣鴨,的的確確都是按斤量出售,唯獨牛和狗這兩種家畜出售時都是估價的。那同是家畜,為什麼豬是稱斤賣,而牛卻是估價賣呢?

那是因為過去農村農民使用的稱都是一根木根做的,稱杆表明稱的重量,一般手稱是1至20斤,而大稱最重也表明250斤至300斤左右。為了賣買公平合理,雙方不吃虧,所以農民一般售生豬時都用大稱來計量。

大家都知道,過去農村農民飼養的土豬一般都不會超過200斤,而農村家庭定製的手稱也剛好200多斤,所以用稱來稱斤賣那是最合理的,農民也不會吃虧。而農民飼養的耕牛就大不相同了,一頭牛的重量最少也有三四百斤。大家可以想像,過去農村那有鎊稱,所以農村賣牛一般都到集市上枯價,稱心的農民會賣,認為價格便宜的,農民也會把牛牽回家。

其實說白了,估價就是一個騙局,那都是坑害農民吧了。在農村鄉里有一種人,農村人管叫他們是“牛牙郎”,他們其實都是說客,專門為買方謀利益的。在集市上賣牛,一般情況是先估牛肉,再計算價格。如這頭牛毛重是500斤,那牛牙郎即估牛肉300斤,按20元錢一斤收購價計算,那麼這頭牛就值6000元,即六折殺。所以不懂牛市的農民往往會吃虧,估價賣牛誰都估不過牛牙郎,農村人都是這樣說的。


老孃舅說事


家畜就只有牛的個頭大不好稱,那會兒農村買牛這是為了拉貨物或耕田,買牛也不會再背杆大稱,也沒有像現在農貿市場有專門的公平稱,也沒有落地磅,賣豬可以用兩杆大稱,三四個人抬起就可稱,而牛重量太大無法用稱稱,乾脆就用估價的,還要兩個人把手藏袖子裡比手指頭估,出多少錢別人都不知道,只有雙方清楚,價錢合適就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牽了就走😂




誰不說家鄉好


不請自來!

本人認為,一來豬小,容易按斤賣,還有就是豬一直都是由𠆤人來飼養的,屬於家畜,歸個人所有!

而牛呢!最主要的是中國的國情,在當時屬於農耕文化,而農耕是完全離不開耕牛的!要知道,在人民公社時期,生產隊如果想要宰殺一頭耕牛,是要通過縣,公社,大隊三級政府同意,並開據證明蓋章後,才可以宰殺,可見在當時對耕牛的重視程度,有多重要!



那麼為什麼賣豬是用秤稱,論斤賣!而賣牛卻是估價而不是認稱,並且一直流傳到現在以然保持著原來的辦法呢?

本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因為在生產隊時期,可沒有象現在的地磅稱重,有的只是一杆木製的大秤,稱為桿秤,農戶用的大多數是小秤,可以稱10到50斤不等。極少數的人家和生產隊有大的木杆秤,可以稱200到300斤不等。由於秤小,而牛又太大太重,一頭小牛少說也有三四百斤,一頭成年牛差不多有一千斤左右。所以只能估價賣!



二,由於生產隊時期,政府對耕牛的管控特別的嚴,買賣的耕牛根本不允許宰殺,多一斤少一斤,對個人而言,不成在虧本與賺錢,所以根本無須論斤賣,更不用秤稱了,而且這個規矩一直延用到現在。

三,牛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一生勤勤懇懇,認勞認怨,用盡畢生精力,為人類做貢獻,到老來,即使幹不動農活了,還要把肉,皮,角統統地奉獻給人類!據老輩人說,大型動物,能夠預知自己的死期!當牛得知自己快要被宰殺時,前半個月就會一直流淚,並減少吃食,更有甚者,當面對屠刀時,會下跪求繞,所以生產隊所養的耕牛,不到自己氣絕身亡,農民們是捨不得對它動刀子的!


這就是本人對賣豬為什麼論斤賣,而賣牛卻一直採用估價的方式的一些見解!

歡迎評論!本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