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去過河西走廊,值得一去嗎?

別把我的廢話當回事


河西走廊值得去,但你要了解它的歷史。

河西走廊歷史:

河西走廊都夾在祁連山與合黎山、龍首山等山脈之間,狹長且直,形如走廊,因地處黃河之西,被稱為“河西走廊”。

先秦時期(約7500~4000年前),從涼州的磨嘴子、馬家窯文化,皇娘娘臺遺址、海藏寺遺址的齊家文化,沙井子、暖泉的沙井文化等證明從那時起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在四千年以前涼州就率先進入了青銅時代,是上古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玉帛之路的重要節點,主要是遊牧部落。


敦煌莫高窟圖冊(2)夏商時期(約前2070~前1046),在夏商時期,雍州、涼州地處的犬戎的勢力範圍,河西走廊為西戎的駐地,西戎首領行使司法權,因為是遊牧部落,繁衍生息的場所不固定。

西周(前1046),周武王滅商後所建立西周,此地為北羌、馬羌、西戎佔據,此地遊牧經濟向農業經濟的緩慢過渡, 但遊牧生活仍佔居主要的地位。北羌、馬羌、西戎是中國最古老的幾個強悍部落,雄踞西北長達幾個世紀。西周時中國分為九州,此地屬雍、涼二州,舊稱“雍涼之地”。

東周(前770),周平王定都洛邑,建立東周,此地為雍州屬地,春秋以前為西戎佔據。雍州,禹貢的“黑水西河惟雍州”,到爾雅的釋地:“河西曰雍州”,都有明確的史載。黑水即張掖黑河 ,或謂即黨河 ,或謂即大通河 ,諸說不一。是中國古九州之一。

秦朝初年(前221),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始皇帝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雍州的這部分土地為月氏駐牧地,隨畜移徙,與匈奴同俗,此處是月氏人的屬地,亦稱月支、禺知的屬地,隸屬於雍州,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武威與敦煌地區,實力強大,為匈奴勁敵。


東漢的鐵騎方陣(3)西漢前元六年(前174),擁有東方最強軍事實力的草原梟雄冒頓單于遣右賢王大敗月氏,後又派老上單于殺其王據此地,隨即佔領河西走廊。 後匈奴休屠王築蓋臧城即姑臧城、休屠城。姑臧二字來源於姑臧山,而姑臧山是西戎、月氏和匈奴部落的生活和遊牧場所,其名來自匈奴語,匈奴語已無可考。

西漢元朔三年(前126),武帝改雍州曰涼州,以其金行,土地寒涼故也。涼州因此而得名,至此從古雍州改名涼州,成為漢代十三州之一,領河西諸地,故姑臧有“雍涼之都”之美譽。

西漢元狩二年(前121),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派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右擊匈奴,使整個河西納入西漢版圖。在隴西郡和北地郡基礎上,增設河西四郡。前106年武威郡轄姑臧、張掖、武威、休屠、揟次、鸞鳥、媼圍、蒼松、宣威十縣。以姑臧為治所。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天下為十三州各置一刺史,史稱十三刺史部。在涼州範圍內置涼州刺史部,涼州刺史部政府駐地武威郡,涼州刺史是西漢最重要的幾個刺史之一,權力很大,涼州轄武威郡、酒泉郡、金城郡、敦煌郡、隴西郡、漢陽郡、武都郡、安定郡、北地郡、張掖郡、張掖屬國、居延屬國,司法權由郡守行使。


大小胖墩兒


首先謝謝您的提問!非常值的一去。我是19年9月初去的,我是從上海坐火車到天水站,第一站是去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然後回到天水站坐火車到西寧站,晚上住青旅,第一天開始坐公交車前往塔爾寺,需要一天時間。第二天到長途客運中心坐大巴到茶卡鹽湖,出來已經傍晚了,然後包車去黑馬河,第三天早上黑馬河看日出。看好日出再坐大巴到青海湖。需要一天時間,然後出來包車到西寧火車站。然後坐動車到張掖西站,晚上住青旅,第二天早上去張掖七彩丹霞,半天就夠了,下午到張掖站坐火車到武威站,然後再坐公交車到鳩摩羅什寺,鳩摩羅什寺出來到武威站坐23.20的火車,早上到嘉峪關站,再坐公交車到嘉峪關關城,二到三個小時就夠了,然後去嘉峪關南站,坐動車到敦煌站,到了敦煌站再坐小巴到敦煌市,晚上住宿青旅,第二天一早,再坐小巴去莫高窟,下午4~5點左右去鳴沙山月牙泉。最後去了新疆。這就是我走過的河西走廊,全程窮遊,自由行,雖然有點累,但是很高興,很有成就感!


退休阿姨窮遊中國


河西走廊非常值得去,景色與中國南方北方都不一樣,雄渾,悲涼,壯闊。自張騫立鑿空之功以來,河西走廊正式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對外交流的通道之一。如絲綢之路。實際上在此之前,已有人採運玉石,只是張騫之後,漢朝屯墾戍邊,才繁榮起來,具有豐富的歷史資源。河西走廊東端涼州(武威)、甘州(張掖)、嘉峪關、肅州(酒泉)、西端瓜州、沙州(敦煌),一直延伸到玉門關附近。
河西走廊我一共去過兩次才全部走完。第一次是2006年暑假,走了嘉峪關到敦煌寫一段。第二次是2018年10月,走了張掖到武威寫一段。
第一次是比較著看,因為在天水看了麥積山石窟,再看敦煌莫高窟,更覺其博大精深。之前也看了山海關,在看嘉峪關,更覺其氣象恢宏。嘉峪關的晉代墓葬也值得一看。
第二次是深入地看,也就是每到一地,先看博物館,再實地看。在張掖看了丹霞地貌外,還看了馬蹄寺。這裡的丹霞不同於是超越一般意義上的七色丹霞。馬蹄寺石窟群開鑿於元代集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於一身的必去景點。除此之外,還看了市內的鼓樓、大佛寺、萬壽木塔。在金昌看了羅馬城,研究了是不是在漢代有羅馬軍團居住問題,很有趣。武威看了馬踏飛燕的發現地——雷臺漢墓和鳩摩羅什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90000dc11f02294b06\

傳統與立場


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2017年曾經進行過一次甘青大環線,從陝西寶雞出發,經蘭州、西寧,青海湖、茶卡鹽湖、德令哈、敦煌、經河西走廊酒泉、嘉峪關、張掖、國道227經扁都口到門源縣再經西寧蘭州回到寶雞將近4000公里。很值得去一趟,記得當時從張掖出來走過一段路以後在路邊休息的時候,遇見北京的一家三口,通過交流後說他們已經是第二次在過來旅遊。











找回71


去了兩次河西走廊,第一次帶著青海湖走的,第二次就純河西各地的冷門小景點。

第一站:蘭州(省博看馬踏飛燕、儀禮和彩陶),黃河風情線中山橋以及各種牛肉麵,蘭州是交通樞紐也是甘青最繁華的城市,重頭戲是吃。

第二站武威:雷臺漢墓(馬踏飛燕出土地,現在只有個空墓沒啥看頭),鳩摩羅什寺,武威文廟及西夏博物館,武威博物館新館修得不錯,暫時開放了兩個廳。

第三站張掖:七彩丹霞,大佛寺(超級推薦),馬蹄寺石窟(超級推薦),張掖博物館很小,但離大佛寺很近。

第四站嘉峪關:嘉峪關關城,魏晉墓(郵差圖畫磚是中國郵政logo)。

第五站敦煌: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雷音寺,陽關,玉門關,敦煌古城(別去),雅丹魔鬼城,瓜州的鎖陽城,榆林窟(超級推薦)。

另外還有西寧周邊青海湖,塔爾寺,茶卡鹽湖,祁連山(超級推薦)。

想全程動車就只能選擇西寧放棄武威。











蛋刀


甘肅省的河西走廊值得一去。在上世紀還沒有興起旅遊熱潮的時候,我們單位駐地在蘭州,但是河西走廊一帶的工廠我們建設了不少,所以從蘭州到嘉峪關我乘坐火車和乘坐單位的汽車來來回回不知跑了多少趟。首先從蘭州市西固區的河口鄉三岔路口順著312國道,進入永登縣的苦水鄉,苦水玫瑰天下聞名。在進入永登縣城之前,有一個解放軍兵營叫《滿城》,為什麼叫滿城,因為是清朝派出的一股八旗子弟兵駐守。從永登縣沿109線進入天祝縣,原來天祝縣城是在烏鞘嶺山上,以後就遷到山下的華藏寺,烏鞘嶺山是祁連山的一部分,山高路遠,沒有高速公路以前,只能走109線,進新疆的火車在沒有挖通烏鞘嶺隧道之前,在打柴溝火車站加掛一臺蒸汽機火車頭,前拉後推,哐當哐當要跑一夜。汽車來來回回在盤山公路上也要跑四五個小時,從上山到下山,沿途風光無限,山下鮮花盛開,山上白雪皚皚,有一回是五月初開車,一路歷經了初夏山下鮮花盛開小麥抽穗的風光,一會下起小雨,再往上,小雨成了大雨,緊接著就是噼啪一陣冰雹,快到山頂飄揚起雪白的雪花。在山上延綿不絕的盤山公路上將四周景色盡收眼底。下山進入古浪峽,據說,當年楊家將十二寡婦徵西就是兵敗古浪峽,但是隻是傳說,實實在在的當年紅軍西征在古浪峽和馬家軍打了幾場惡仗。

太囉嗦了。才說到這裡,停下吧,如果有興趣就接著說。聲明一點,我不是西北人,只是沿109線跑了二三十年,可能對歷史和地方說的不對,敬請諒解和改正,如果要噴,老夫不接受。


金城第二故鄉158518258


開車自駕去了一次,如果你問值不值得去,那我會告訴你,去了你就知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多神奇,歷史遺蹟有多壯觀,不同的風俗文化有多奇妙。

我們先到的西安,在西安住宿休息了一下,晚上去了西安回民街,吃了當地的特色美食。西安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區,是西安小吃街區。西安具有濃郁的西北風情,肉夾饃、牛羊肉泡饃、涼皮、胡辣湯、燴羊雜、擀麵皮、甑糕,酸湯水餃等等,這些特色的美食在回民街裡都可以吃到。回民街內隨處可見具有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和穆斯林建築風格相融合的商業網點,民族服飾、工藝品、清真副食、餐飲店和回民小吃店。

第二天遊玩了兵馬俑,看到那麼多的兵馬俑,感嘆殉葬品也會如此之多,如此壯觀。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然後我們繼續前行,到了甘肅的張掖遊玩了七彩丹霞景區。張掖丹霞地貌群,俗稱“張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溝丹霞”組成。我會用非常震撼來形容它,造型奇特、色彩斑斕、你會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會如此之妙。七彩丹霞,顧名思義,你會隨處可見有紅、黃、橙、綠、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種鮮豔的色彩,把山丘點綴的絢麗多彩。

我們遊玩了“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古人是多麼的艱辛才建造出了第一雄關。嘉峪關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在敦煌,我們遊玩了莫高窟,感嘆歷史遺蹟會如此宏偉。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第96窟35.6米的彌勒坐像為最高,小則10餘釐米。

在敦煌我們還遊玩了鳴沙山月牙泉,好奇為什麼沙漠裡可以有泉水而且不會乾涸。沒事騎著駱駝在景區裡溜一圈,放鬆心情的同時感受沙漠的樂趣。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月牙泉是敦煌諸多自然景觀中的佼佼者,古往今來以“沙漠奇觀”著稱於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

如果你想吃正宗的西北口味,那麼敦煌夜市絕對是正確的,整條夜市裡最多的就是“老馬燒烤”,口味也是很棒的,吃著燒烤,來份涼皮,再喝上一杯當地的杏皮水,人生樂趣不過如此了吧!

發的這些景區是我自己去玩的一些景區,還有沒發上來的、就不一一介紹了,很多地方真的值得去遊玩!

河西走廊走一遭,帶你領略沿途的美景,帶你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帶你重走絲綢之路,帶你尋找內心的快樂。一切都是值得的!!











採雲飄飄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本人就是甘肅人,讓我來給你介紹一下河西走廊吧!

河西走廊,古稱雍州、涼州,簡稱“河西”,晉朝的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西涼、大涼在此建都。是中國內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又稱雍涼之地,是古涼州、雍州的屬地,治所所在地,西北首府所在地。河西曾是佛教東傳的要道與第一站、絲路西去的咽喉;這裡漢時即設四郡,戍兵屯田,是漢朝經略西北的軍事重鎮,後來又因諸多山脈的天然阻隔,成為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戰火的棲息場所。

東周春秋時為被西戎佔領,戰國先秦時被月氏人佔,後被匈奴攻破,佔領建城池。在公元前1年已經有了經貿和宗教往來的古道,後漢武帝劉徹初設二郡武威郡、酒泉郡,而後武威郡分張掖郡、酒泉郡分敦煌郡,其併入華夏版圖對中國乃至世界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河西是甘肅西北部狹長堆積平原,位於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甘肅新疆邊界以東,長約10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二百公里,為西北東南走向的長條堆積平原,自古以來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極其重視的地方,因位於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故名。

河西走廊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名勝古蹟燦若星河。20世紀中國四大文獻考古奇觀:故宮明清檔案、安陽甲骨、敦煌遺書、居延漢簡,後兩者都與河西走廊有關;被定為中國旅遊標誌的馬踏飛燕,也從這兒出土,這裡依舊保留著華夏族的農耕文明。

從金城(蘭州)出發,越過黃土高原與河西平原的分界烏鞘嶺,便正式進入河西走廊。自東南往西北,河西走廊依次經過東端涼州(武威)、甘州(張掖)、嘉峪關、肅州(酒泉)、西端瓜州、沙州(敦煌),一直延伸到玉門關附近。河西走廊的文物品類極其豐富,藝術成就很高,文物價值突出,簡牘、彩陶、壁畫、巖畫、雕塑、古城遺址等等,各具特色,交相輝映,簡直就是一條燦爛奪目的“文化長廊”。因是佛教東傳的要道,這裡還留存了大量石窟群:武威天梯山石窟、張掖馬蹄寺石窟、瓜州榆林窟,敦煌莫高窟……大小石窟星羅棋佈地點綴於走廊沿線,於是,河西走廊又被人們稱為“石窟藝術走廊”。

下面給你介紹一下河西走廊都有什麼著名景點吧!從敦煌開始。

第一敦煌莫高窟,始建於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一座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一朵有1600餘年歷史的曠世奇葩。至今仍有保存完整的洞窟492個,裡面珍藏著歷史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還有唐宋木結構建築五座。莫高窟的藝術是融建築、彩塑、壁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它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如圖一。

第二榆林窟俗稱"萬佛峽",是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現存41個洞窟, 共保存壁畫5650幅,彩塑272身,與莫高窟同一時期。其中,中唐25窟為其精華, 因這裡曾珍藏稀世珍寶象牙佛而聞名於世。如圖二。

第三敦煌古城敦煌古城,又稱為"敦煌影視城,仿宋沙洲城"。佔地面積1.21萬平方米。是為中日合拍電影《敦煌》而仿照沙州古城和“清明上河圖”修建的人文景觀和影視拍攝基地。現已拍攝過《敦煌》、《封神榜》等20多部電影、電視片。如圖三。

第四陽關國家級沙漠森林公園,陽關國家級沙漠森林公園,位於陽關遺址西10公里處,由葡萄長廊、葡萄觀賞園、沙生植物園等組成。總面積16.65平方公里。是休閒娛樂的理想場所。 月牙泉被鳴沙山環抱,因水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月牙泉四面環沙而不被掩埋,經千年而不幹涸,實屬自然奇觀。如圖四。

第五張掖丹霞國際地質公園,張掖丹霞地貌奇觀形成於600萬年前,位於張掖市臨澤、肅南縣境內,面積約510多平方千米,僅次於中國最大的赤水丹霞。她是中國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特別是窗欞式、宮殿式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彩色丘陵色彩之繽紛、面積之大冠絕全國。如圖五。

第六玉門關雅丹魔鬼城,在距玉門關西90公里外,有一外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1—2公里,遇有風吹,鬼聲森森,夜行轉而不出,人們俗稱魔鬼城。其整體象一座中世紀的古城。這座特殊的“城堡”,有城牆、有街道,有大樓、有廣場,有教堂、有雕塑,其形象生動、維妙維肖令世人瞠目。這些大自然的傑作,堪稱鬼斧神工,奇妙無窮。 如圖六。

第七山丹軍馬場,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的大馬營草原,地跨甘青兩省、毗鄰三市(州)六縣,總面積329 .54萬畝。亞洲規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馬場,中國官方(西漢)設立的中國第一個國有企業(國有企業鼻祖)。山丹軍馬場地勢平坦,水草豐茂,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自1949年9月建場以來,近50年一直歸屬軍隊管理,是我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軍馬繁育基地,也是我軍最大的糧油肉生產基地。山丹軍馬場地勢平坦,水草豐茂,夏季綠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黃,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也是理想的塞上影視場地。自《牧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和平年代》、《紅色康拜因》,《長城》視片在此拍攝並播出後,山丹馬和軍馬場都名聲大振,成為重要的影視旅遊勝地。如圖七。

河西走廊除了玩還有很多當地特色小吃比如蘭州牛肉麵如圖八,手抓羊肉如圖九等等還有很多小吃張掖的炒撥拉,臊子面,太多了由於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介紹了留給你自己去探索奧。好了為你介紹完了,希望你對甘肅對河西走廊有一點了解,歡迎來河西走廊旅遊。[耶]











懶貓號出發


河西走廊,古稱雍州涼州,現屬於甘肅。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很值得我們去一趟。推薦自駕遊

因為地處黃河的西邊,又夾在祁連山合黎山,還有龍首山的山脈之間,所以叫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雲量,日照時間長,讓你有一種廣闊壯美的感覺。

一次旅行看了半個中國的風景。青海湖,南八仙雅丹,敦煌,張掖,祁連。

七日遊

  • 第一天,西寧_塔爾寺-拉脊山_日月山_倒淌河_青海湖_黑馬河

第二天,黑馬河_橡皮山_茶卡鹽湖_德令哈__柴達木盆地_大柴旦


第三天,大柴旦_南八仙雅丹魔鬼城_當金山_阿克塞沙漠小鎮_陽關_敦煌


第四天,莫高窟_鳴沙山月牙泉_敦煌沙洲夜市


第五天,敦煌_瓜州(哈密瓜之鄉)_嘉峪關長城_臨澤(沙棗之鄉)_七彩丹霞_張掖


第六天,張掖__馬蹄山(1700年曆史)_最美國道_冰溝林海_祁連


  • 第七天,卓爾山_祁連大草原_門源_達阪山觀景臺_黑泉水庫_西寧

景點

青海湖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有“高原明珠”的美譽。秋日的風景也是非常值得一看。

青海湖又名“庫庫淖爾”,蒙語“青色的海”之意。位於青海湖盆地內。·由祁連山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間的斷層陷落形成。高原大陸性氣候造就了四季的不同美景。·南側的二郎劍景區可以乘船遊湖;西側是鳥島,每年4-6月有數十萬只飛鳥可供觀賞拍攝;湖東以沙灘風光和娛樂為主,有著名的日月山、倒淌河等;北側則是金銀灘和原子城等景點。·七、八月是去青海湖最好時節,油菜花開大片,一年一度的環湖自行車賽也是那時舉行。

塔爾寺

塔爾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是世界第二大佛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世界第一大佛是釋迦牟尼,這兩位都是有真人的)。塔爾寺是先有塔,而後有寺,故名塔爾寺。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絢麗多彩的壁畫和色彩絢爛的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 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創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茶卡鹽湖

被《國家旅遊地理雜誌》評為“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跟塔爾寺、青海湖、孟達天池並稱“青海四大景” 茶卡鹽湖最美的季節是7-9月份,雨水旺盛,湖面有一定深度,粘稠度適中,最像一面鏡子。如果秋季過來,那個時候雨季已過,湖面變淺,鹽度升高,鏡面效果不如暑假時好,但考慮到遊客少了很多,相對也還比較適合旅行最佳拍攝時段是日頭西落,天光將變得越來越美。

祁連

“祁連”是古匈奴語,意為“天山”,是青海北部的天然屏障,古有“青海北大門”之稱,絲綢之路南線經於此。祁連雪山縱橫、物種豐富、自然風光秀美,是迄今世界上原始生態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區之一。另外,祁連縣還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少數民族風情濃郁。祁連境內的祁連卓爾山、祁連大草原、阿柔大寺、崗什卡雪峰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地方。

門源花海

每年的七月初開始,這裡就進入了油菜花盛開的季節,開花時間是7月5日至25日,最佳花期是7月10日至20日。七月中旬,門源的油菜花競相怒放,花景與當地的藍天白雲、高山流水、林海草原和獨有的民居、蜂農等交相輝映,變幻出一道道獨具特色的迷人風光,令無數遊客迷醉其間。

門源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小油菜種植區,種植面積達50萬畝。從每年的七月初開始,這裡就進入了油菜花盛開的季節,開花時間是7月5日至25日,最佳花期是7月10日至20日。在高原深藍的天空下,油菜花鑲嵌浩門河兩岸,濃豔的黃花,北依祁連山,南鄰大坂山,西起永安城,東到玉隆灘,綿延近百公里,繁花一片,無際無邊,宛如金黃的大海。

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與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嘉峪關風景名勝區

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嘉峪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公里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

嘉峪關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全長約60千米。長城城臺、墩臺、堡城星羅棋佈,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重疊並守之勢,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禦體系。

鳴沙山月牙泉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有月牙泉、鳴沙山。月牙泉處於沙漠環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鳴沙山位距敦煌市南郊5公里,因沙動成響而得名。鳴沙山為流沙積成,分紅、黃、綠、白、黑五色。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1994年被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榮獲“中國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

玉門關漢長城

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中那悲壯蒼涼的情緒,引發我們對這座古老關塞的嚮往。

敦煌雅丹魔鬼城

在距甘肅玉門關西90公里外,有一外觀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1─2公里,遇有風吹,鬼聲森森,夜行轉而不出,人們俗稱魔鬼城。其整體象一座中世紀的古城,這座特殊的“城堡”,有城牆,有街道,有大樓、有廣場、有教堂、有雕塑,其形象生動,維妙維肖,令世人瞠目。這些大自然的傑作,堪稱鬼斧神工,奇妙無窮。

張掖七彩丹霞

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城以南30公里,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是中國彩色丹霞和窗欞狀宮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遊觀賞價值。 “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被全國多家知名網站評選為全球25個夢幻旅行地。

七彩群位於鄉南臺村,平均海拔1850米,東西長約45,南北寬約10。該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積大、集中,層理交錯、巖壁陡峭、氣勢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斕而稱奇,有紅色、黃色、白色、綠藍色,色調有順山勢起伏的波浪狀,也有從山頂斜插山根的,猶如斜鋪的彩布,在陽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層紅色的輕紗,熠熠泛光,色彩異常豔麗,讓人驚歎不已。


拍個吃喝玩樂


河西走廊,太值得一去了。它不僅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要道,還是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如今更是個旅遊勝地,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河西走廊,地處甘肅境內,南有連綿不絕的祁連山,北有合黎山等眾多山脈,東起烏鞘嶺,西北至甘肅新疆的交界地段,長約1000公里,因地形地貌酷似一條狹長的走廊,又處於黃河以西,故得名河西走廊。

古代絲綢之路,由西安出發,經蘭州進入河西走廊,之後經敦煌進入新疆,繼續往西,輻射到歐亞大陸等地。

河西走廊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漢代,名將衛青、霍去病、李廣等英勇善戰開疆拓土,千古流芳。嘉峪關便是明長城的最西端最重要的關口。

河西走廊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張掖的七彩丹霞、酒泉的衛星發射基地、祁連山的大草原、嘉峪關、敦煌莫高窟、月牙泉等等,數不清的自然景觀,足以震撼每個來此的遊人。

河西走廊還是重要的糧油育種基地,包括玉米種子基地、蔬菜瓜果花卉種子基地、油菜種子基地、啤酒大麥種子基地等。

如果有機會,就來一次河西走廊之旅吧,這裡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絕對讓你不虛此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