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日記之“在刀尖上起舞”

再一次全副武裝,走進病房。

“嶽哥,這個病人氣胸了!”

我心下一沉,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終於發生了。氣胸,對於重症新冠肺炎病人來講,是較常見的嚴重併發症,也是死神的鐮刀!尤其在病房現有的條件下。沒有床旁胸片,沒有彩超,確診有難度,穿著厚厚的隔離服,聽診器完全聽不到,院區沒有胸外科......

這是我在黃岡的第一例氣管插管病人,也是我們醫療隊的第一例插管病人。前兩天感染指標很高,這兩天體溫、指標都在好轉。沒想到最怕的還是來了。病人的右胸壁明顯腫脹,皮下握雪感明顯,累及到頭面部,病人呼吸急促,潮氣量不到300ml。

病房裡只剩下幾個胸腔閉式引流的水封瓶,還是上次有個病人氣胸時胸外科醫生帶來的,其他的東西都沒有!上次那個病人能等,但這個病人根本等不了!

怎麼辦?

情急之下,我想起現有的一套中心靜脈導管,內徑比較粗,有幾個側孔,而且裡面還配有引流管,完全可以引流用。馬上穿刺,用了不到兩分鐘的時間,當看到大量的氣體從水封瓶裡溢出來,我長出了一口氣,這下應該行了。

“嶽醫生,血氧在往下掉!”

我心下一驚,迅速縫合固定完,看著監護儀上的血氧飽和度在下降!80%...70%...60%...50%......

病人呼吸急促,呼吸機頻繁報警,我的汗一下出來了,再看引流非常通暢,穿刺很順利,沒問題!

復張性肺水腫?這是一種因為被壓迫很嚴重的肺,在一下復張後出現的兇險併發症,在常態下的監護病房裡,處理起來其實不難,但現有的條件下......

要是另一側併發氣胸了怎麼辦?也會出現這種症狀,但處理是完全不一樣的,我看著監護儀、看著病人、看著呼吸機,來回走動!

“50%...40%...30%......”

不能猶豫了!加大鎮靜藥物用量,完全呼吸機控制通氣,加大壓力肺復張!

一分鐘,五分鐘,十分鐘......

30%...40%...50%......

半個小時,過得像半個世紀那麼漫長,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升到了90%以上,潮氣量超過了400ml,我終於能坐下緩一口氣,感覺渾身發酸,汗水溼透了脊背!

這是其實就是一次普通的救治,但無論是穿刺引流,還是呼吸機的調整,都比平時感覺困難好多倍,防護服、三層口罩、視野受限、還有時不時地窒息感,有時很難擺正常的體位,加上病人心肺功能其實快代償到了極限,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有嚴重後果,所以說做任何一個操作,壓力特別大!


黃岡日記之“在刀尖上起舞”

前天有個七十多歲的老大爺,新冠肺炎診斷明確,還合併心衰。經過積極利尿後症狀改善挺明顯,但是病情出現了反覆。我過去看時,老大爺心率快,血壓偏高,血氧不足80%,呼吸急促,躁動不安。

這是要插管的節奏!

插管不難,但是要找突然變化的原因。

氣胸?這個病人我剛做了鎖骨下靜脈置管,是一陣見血的,兩側肺部叩診無差別,應該可以排除。

肺栓塞?剛才有體位的變動,這個暫時排除不了。

心衰?對這個病人來講可能性很大,是的話需要積極利尿。

但我還是想到了另一種可能,患者現在的幾個症狀很像低血容量休克前期的表現,加上最近一小時應用利尿劑的情況下,幾乎沒尿,是不是利尿過多缺水了?是這樣的話,就需要補液,這和治療心衰是完全矛盾的,弄錯了效果完全相反,那就麻煩了。

最後,我狠下心,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補液!

250毫升輸進去,病人的血氧飽和度升到了80%以上,又250毫升,升到了90%,又補了250毫升,病人完全穩定下來了,我的判斷是對的,最終病人避免了氣管插管。

其實,像這種例子還有很多,在病房相對簡陋的條件下,戰友們都像刀尖上的舞者,靠我們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和對病人細緻入微的觀察,一步一步的推動著病情的好轉。

我們有的病人撤離呼吸機了,有的病人轉到普通病房了,能從死亡線上回來,和我們揮手,和我們說謝謝,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譽感和幸福感,讓我們在寒冷的冬季,感受到春天的希望與溫暖。

再次為自己加油,為戰友們加油,為所有與疫魔作鬥爭的白衣戰士和病患們加油!勝利終將屬於我們!



附山東寧陽國華兄加油之作

庚子元宵節送茂奎兄弟

孫國華

上元大地何沉沉,神州萬家閉戶門。

與君遙寄相思意,你我同是逆行人。

但信海內存知己,天涯相望若比鄰。

待到歸來花千樹,喚得蒼生又一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