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号”成近期极热旋律,小升初新政下招生方式独家解读


“摇号”成近期极热旋律,小升初新政下招生方式独家解读


2020年开年不顺,一场疫情将人们裹挟,各行各业遭受巨大影响与损失,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无法正常进行,每天变化的数字也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一罩难求”更是目前几乎每个人面临的“窘境”,口罩也走向了“预约、摇号”的步调。


“摇号”成近期极热旋律,小升初新政下招生方式独家解读


1月29日,厦门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公告:市民可通过APP线上预约购买口罩。本市户籍或在厦缴纳社保的市民,可选择66个网点线上实名预约。


2月1日,厦门市正式在“i厦门”APP线上开启摇号抽签预约购买口罩。在媒体及市民代表的见证下,第一批中签用户名单产生。


(数据仅供参考,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从年内到年外,“摇号”成为近期极热旋律。


1月17日,民办教育大省广东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将实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100%摇号、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全面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严禁“掐尖”争抢生源等措施。


1月23日,临近年关,上海紧随其后也发布了近半年最受上海家长关注的《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


内容上与广东发布的意见大致一致,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以下这三条:


1、 推行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


2、 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等名义选拔学生。


3、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即摇号)。

小学、初中是我们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普及性”,它不像中高考、研究生考试那样带有明确的选拔性质。

在小学阶段,家长们可能还不至于特别鸡血,到了小升初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以后的升学道路和成果,早作谋划了。


但出于这样的心理而造成的社会现象,与普及义务教育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自然也会有不少政策出台约束。


“摇号”成近期极热旋律,小升初新政下招生方式独家解读

上面谈到的3条政策,其实之前我们也做过解读,这里再跟大家进行一些探讨:

首先第一条:推行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

这一条经常会被提到,能够统筹公办和民办中小学、户籍学龄人口和随迁子女等的招生入学工作,实现控辍保学的教育整体质量。

但免实际操作起来,可能难度会比较高,对于目前我们的家长来说,影响并不会很突出,但不排除后续会有更细致更易于落地的政策再出台。

第二条是: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

这一条规定以前也就有,其实是为了遏制过度竞争的风气,也是对孩子的减负措施,符合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性,在全国范围内都被奉为圭臬,但“丛林法则”与“减负”向来对立。

对于“掐尖招生”等选拔生源的行为,一直被明令禁止,但总会有不少学校暗自变相进行。

这一条规定再次被强调后,或许能起到明显的作用,但家长与孩子们想上一个好学校的心不会改变,如何去实现是一个问题,学校方面如何应对也会是一个问题。

最后一条: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这一条是对家长及学生影响最大的,也是被讨论最激烈的一条内容。根据《意见》的主要内容看,对于公办学校来说利好。

近几年“民办热”居高不下,生源竞争日渐激烈,在本次文件中,民办学校将被纳入统一管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喜是忧也未必。

对于公办学校来说,如果摇号政策实施,部分优质生源没有被录取的情况下,有可能回到对应地区的公办学校,所以部分公办学校也有可能把握住一部分优质的生源。

而对于民办学校来说,本身所依靠的“生源优势”会受到挫伤,毕竟“摇号”是一个充满了未知的事情,学生的程度都摸不准,学霸或者学渣得看运气。


“摇号”成近期极热旋律,小升初新政下招生方式独家解读

而对于不同的家长和学生们来说,心情境地也是难以言说。

本身就是牛娃的学生原本可以自己挑选学校,但目前形势下,可能就会承受不小的压力,毕竟未必能稳拿某一名校的录取通知。

成绩中上的学生,就要好好做准备工作,是走民办还是公办,心仪院校自己有多大把握,需要审慎选择。

而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这个影响不是很大,如果说运气爆棚进了名校的话,吊车尾还是会承受巨大压力,甚至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我们知道,牛校之所以是牛校,必然少不了一点是有优质的生源,当摇号政策出炉后,学校或许要考虑调整教育方法,来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

另一层面讲,将学渣或普娃培养成牛娃,或许更是一所牛校实力的认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