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你最佩服哪位作家?為什麼?

寫字那些事兒


正好在剛回復的《大樣本隨機雙盲試驗是什麼意思(https://www.wukong.com/answer/6792570840996118798/)》最後談到,中國百年來的那些大師中,我最欽佩兩位,一位魯迅(這是公認的),另一位是胡適。胡適先生的學識似乎在那些大師之中並不算突出,沒有什麼拿得上臺面的著作(除了那半本《中國哲學史大綱》,只出版了上半部),但是,可以這樣說,他是那些大師中,最具有科學精神的!

恰好提到了近現代我最佩服的作家(大師)胡適先生(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行名洪騂,字希彊,後改名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鐵兒等。安徽績溪上莊村人,生於上海浦東川沙,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曾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中華民國駐美大使、私立南開大學校董會董事等職。胡適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主張少談主義,主張先疑後信,主張科學佐證,盡信書不如無書。他擁有三十六個博士, 是世界上擁有最多博士學位的人之一……)

那為什麼呢?說來話長,就借用羅輯思維中《胡適的百年孤獨》中的部分內容,來簡單地回覆一下吧:

1、科學精神,少談些主義,多研究些問題,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

2、胡適雖一生都在整理國故,研究國學。可他反覆告訴年輕人,不要研究國學,什麼有人教你尊孔讀經,這都是想往裡揣私貨,讀經這種事好難的,這些純粹的學術問題,讓我們這些老傢伙去幹,我們這一輩子也就會幹這個,年輕人你們去學習更現代化,更普世價值的科學知識。如《弟子規》,翻開那本書,如果你通篇去讀去思考,其實裡面充滿了陳腐思想;

3、他在中國思想文化當中,引入了一種現代的學術科學方法論。說到這兒,有的時候我們真的感覺到很悲哀,胡適已經去世那麼多年了,但是中國現在居然還有那麼多人誤讀科學,甚至有些科普公知都在打著科學的旗號反科學。

4、我們今天經常講一個詞,叫獨立思考。那請問,獨立思考到底是啥意思呢?也許有朋友會說,獨立思考就是我跟別人想得不一樣,我特立獨行。這不叫獨立思考,獨立思考的反面是盲從盲信,是被人騙,被人忽悠。那為啥別人能夠輕易地忽悠你,騙你呢?就是因為你沒有科學的方法。獨立思考指的是,我們按照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用胡適的話來說,就叫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種思想方法來研究問題。

5、從某種意義上講,有爭論是個好現象,說明人們很關注,一直在思考。但我們首先要知道科學是什麼?科學從來不自詡真理,科學是使人類接近真理至目前為止最可靠的一條羊腸小路,僅此而已。科學反覆講的就是,我們要懷疑,我們要揚棄那些不可證偽的東西,這才是科學。


特別強調一下,科學需要一點一點地進步,但是它每一次進步都是紮實的、可信任的進步。這才是胡適這套方法論,雖然講起來很簡單,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但說白了,就是二百年來人類文明得以進展到今天這個程度的基本精神。這件事情就是少談些主義,少被人騙、被人蒙,多用現代科學方法論,來一點一點地擴展我們的認知邊界。

順便再用下圖顯示一下什麼是科學的研究方式:

因此,隔了幾十年的時光,我們再去看這位老人家。如果我們這個時代再不相信科學,再去被人騙,被人蒙,不再去疑而後信,我們就永遠記住他的眼神吧,在歷史深處看著我們的那種冷峻的眼神。

點到為止吧。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都梁的〈〈亮劍〉〉,電視劇李幼斌版的熱播幾乎己成經典,可惜電視劇只演了前半部份,沒看過小說的讀者可能有點遺憾,看過的應該和我一樣大呼過癮。比如火車上單車匹馬擒匪首,梁山特種部隊的浮沉,金門炮戰中與楚雲飛的鬥智鬥勇,在文革中悲壯亮劍,真讓人有蕩氣迴腸痛快淋漓的感覺!大悲大喜,既在意料之中,生活的本來面目很殘酷,尤其在動亂年代,又在意料之外,讓讀者在驚險的情節中感受到一種人性的光茫,體現軍人的血性。

都梁的描寫有許多是電視劇不能表現的,電視劇有其精彩,書中更有味道,如李雲龍部與日寇白刃戰,八路軍肉體單薄,營養不良,天氣之寒冷,戰鬥傷亡之大,這可能是那個年代的真實寫照。與之對比的日軍的強悍與武器先進,八 路軍的悲壯更加催人淚下,熱血沸騰。另外李雲龍語言也比電視劇更接地氣。電視劇中李雲龍也被李幼斌演得另類英雄,原著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由其是小說結尾,李雲龍夫婦之死,由楚雲飛在海峽對岸放英雄交響曲致悼詞,看得我百感交加,淚水盈眶。悲哉!壯哉!

真的值得一看。


寒江獨釣z


有一次我在圖書館,偶爾經過一排書,看到一本發黃的書,用書法體寫的書名——《兩地書》上面寫著景宋和魯迅書信。我當時一愣,沒有反應過來,打開一看,是魯迅和他的愛人許廣平的書信。

於是我抽出來,坐到落地窗前看,南國的冬天不冷,陽光照在身上,暖和舒適,這本書卻讓我無法自拔得看了一個上午,中午吃過飯,接著又去看。

這是9年前的事情了,從此愛上了魯迅先生,在圖書館裡有幾乎有三排大書架,比我高的多的書架,全部的魯迅作品以及研究他的書籍,我用三年時間幾乎看完了。

這就是緣分吧。

佩服他什麼?談不上佩服,是他的文字伴我度過了最孤獨的時刻,最迷茫的時刻,最絕望的時刻。是他的文字教會我怎麼看待社會、政治、歷史。是他讓我看清了人情冷暖,以及政治的花言巧語。由他,我開始讀那個時代的大師作品,梁啟超、胡適、陳寅恪等等。有些讀的一知半解,但是這對於一個還沒踏出校門的學生來說,需要一生來理解吧。

魯迅先生的文字,有溫情脈脈的,那是給許廣平和自己好友的。有痛心疾首的,那是給他的麻木的爭著想做奴隸的同胞的,有辛辣諷刺的,那是給那些假衛道士,假知識分子的……

你要全面瞭解一個偉大的作家,你其實就瞭解了社會的本質。


星期五文藝


逍遙賦

劉曉林

擊水三千,振翮九萬,莊子言鯤鵬也。江海雖大,當窮際涯。蒼穹雖渺,亦有畛域。然宇宙疆限,孰能作精微之辯哉?

心是主人身是客,古今一同。山隱滄桑水隱柔,春秋有異。四海瑰圖,王孫未能盡覽。六塵純情,漁樵豈可俱嘗?尋良方以啟真空,伴高士以通妙有。剎那天開,花枝春滿。疑睹之虛幻,詫聞之恍惚。笑與萬類,語與百屬。夢與千載,遊與億秋。若此者,逍遙也。

雲上天闋,書外尋書。心內方壺,身外化身。非無視所處,實遵循所思。俗雅同在,宏微並行。諳現實之混混,究法理之鑿鑿。任海雨天風,一葦獨行。披星戴月,千帆齊發。移三山五嶽於雙袖,囊八索九丘於六神。自造清涼,無佛無我。訇然中開者,與天為徒也。

天馬行空,弗避廟堂。稊稗藏道,猶思江湖。著華章於點室,寫妙卷於疏窗。平視巨擘以攜時賢,常挽支手以參前修。或嘯傲於貴胄,或抱擁於青褐。臥軒吟詩,花開花落。振袖拂星,雲捲雲舒。入世出塵,一呼一吸。菩提自植,自觀自在。

神定,春夏秋冬不昧。心安,東南西北皆好。九天居士巳月援翰,瞬時以成《逍遙賦》。理絕百代,意凌千載。吞吐《南華》,戛然高邁。


劉曉林九天居士


作家之所以為人敬佩不是你寫出的作品多麼的華麗繡氣誘人而是你的作品是否真正啟示了懞懂的世界給了大眾以智慧和開悟。

哪怕是一句來自真實生活的簡短的格言只要藝術的反應了真實的感動都應該值得人們稱道!

“誰是最可愛的人”的作者巍巍的這句話可以說影響了一代中國人。

盪滌了多少無畏的中華兒女的靈魂,令英雄的祖國將士無懼強敵勇往直前敢於犧牲,魏魏了不起!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的作者魯迅先生,誰不敬!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作者范仲淹儘管巳淹沒在大漫孤煙的歷史塵埃裡但他敢為人先的不死精神卻永遠的鐫刻在了中華文明歷史的豐碑之上無人不敬仰!

毛主席一句“人民萬歲”開古至今無人能及“為人民服務”的中國共產黨的最強音氣貫長虹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執政綱令鼓舞了一代中國人!

世界的目光聚過來了為中國的騰飛喝彩!!


夢在遠方249


《蛙》,老家山東高密的作家莫言。他的紅高粱系列小說,地域特色鮮明,場景驚天動地……


南方大海630


近代作家,我崇拜的是莫言,他寫的鄉土氣息比較濃,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作品,他又是一個農民,能寫出這麼好的作品,不容易的,所以我佩服他。


琴緣61


前者風月人情韻味十足,令我有窒息的感動。

後者默默辛勤耕耘幾十年,從不言棄,值我心崇,敬仰,


學習!

因為,他倆都是我人生路上,無論做人或習文的偉大豐碑與參天大樹。


情不論長久重在有求


當然是賈平凹,寫書撈名,賣字賺錢!


原上麈


還是魯迅,因為魯迅心繫人民。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是最好的說明。我對魯迅的認知,就是從這兩句開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