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被消毒N遍”记西海岸新区一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复工的一天

雷沃工程机械集团是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其产品多次出口 " 一带一路 " 国家,去年 10 月底曾创下一次性交付百台设备的海外业务单笔交付最高纪录。2 月 10 日复工复产后,这家企业便开足马力,加快速度生产。

2 月 11 日,记者走进了这家公司,体验他们紧张而有序的复工时段。

进入工位第一件事:消毒

早上 6 点 50 分,位于西海岸新区黄河东路的雷沃工程机械集团南门外,五条隔离栏已被临时设置成了体温检测通道,门口处的桌子上摆放着人员复工台账、体温登记表和疫情防控筛查登记表。大门内,身穿防护服的消毒组人员正进行着上班前最后一次无死角消毒作业。

早上 7 点 30 分,准备上班的职工在南门外排起了 " 久违的 " 长队。要进入厂区,保安王治军是第一道 " 关口 ",他和公司保安组负责检查入厂人员的工作证件并测量体温。

“每天被消毒N遍”记西海岸新区一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复工的一天

" 今天是正式复工的第二天,我量体温这活比昨天熟练多了。" 手持体温测试仪、戴着口罩的王治军告诉记者。2 月 10 日复工前,雷沃工程机械集团已经制定了《复工及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确定了疫情防控目标——进入厂区员工确诊病例为 0,进入厂区员工疑似病例为 0。"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手里的体温测试仪可是至关重要。" 王治军说道。

除了日常的安全巡查,王治军所在的保安组还肩负着厂区的消毒、通风任务,公司采购的 15000 个口罩、1200 多公斤消毒液、1000 升医用酒精及各类防疫用品,从 2 月 10 日起也正式 " 上岗 " 了。

" 所有检查工作必须严格按照《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业企业复工指南》来,一点不能马虎,只有复工后疫情防控到位了,生产秩序才能有序恢复,体温不合格坚决不许进入厂区。" 执勤岗一侧,雷沃工程机械集团副总经理王德永正在 " 督战 "。

上午 8 点 01 分,张盼成为当日第一位走进厂区的职工。迈入总装车间,这位挖掘机装配工人开始对自己的工位进行细致的清洁和消毒,为全天的工作做准备。相比平日,他身上的工装多了浓重的消毒水味," 从早上出宿舍,到工厂门口,再到车间,每天都要被消毒 N 遍,我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干净。" 张盼对记者说。

开会不得不大声喊话

上午 8 时 05 分,总装车间班长召集张盼等人开会。几人在生产线旁围成了松散的一圈,每人都相隔了 1 米多。

强调完疫情防控要求,正式的工作开始了。

年前,企业接到了一笔来自东南亚的订单,要在 2 月 15 日前交付 97 台挖掘机,原计划 1 月 29 日开工,疫情发生后,企业协调海外客户将交付日期延长到了 2 月 25 日,现在务必把工期尽快赶上。

上午 10 点,质量会议的开会时间到了,质量管理部刘娜走进会议室,一进门就看见三位同事分坐在桌子的三个角。

" 本来戴口罩说话声音就小,大家还都坐得那么远,都得喊着说话。" 好在会议 10 分钟就结束了," 其实雷沃下发给员工的方案里对会议做了严格的要求,如果没有重要紧急的事情需要面对面沟通,尽量避免开会,但质量会议还必须保留。" 刘娜说。

“每天被消毒N遍”记西海岸新区一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复工的一天

午餐一人一桌同向而坐

中午 12 点整,张盼听到了休班铃声,放下手头的工作,和同事们排队洗手,准备去食堂吃午饭。去食堂的路上,他向今天刚刚复工的同事们讲起了新的就餐制度:" 咱们被安排到全厂第四批就餐,一会儿饭菜都是餐厅准备好的一份,一人一张桌,大家都面朝西,不要乱坐,一会儿广播也能听到通知。" 话刚说完,张盼就主动和同事们拉开了距离。

刘娜此时也在进餐厅的队伍里,她打算把饭菜打回办公室就餐,相比于食堂里的空间受限,在办公室的工位上吃饭更加舒服。

116 人的生产线六七十人就够了

下午 2 点,雷沃工程机械集团制造总监叶鹏走进了总装车间查看生产进度,目前挖掘机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加工东南亚订单。叶鹏率领团队对整条生产线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争取用最少的人实现最高的效率。" 原来一条中大挖生产线需要 116 人,现在六七十人就足够了,效率提升了近一倍。" 叶鹏说。

下午 5 点 20 分,天色渐晚,雷沃厂区内的营销办公楼亮起了灯。一楼大会议室内,营销核心经营管理团队正在开疫情期间营销与服务策略讨论会,大家稀疏分坐在会议室内,口罩也挡不住营销人特有的雄厚嗓音。半小时后,会议形成了统一意见:" 营销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各地政府的规定开展,减少面谈,增加网上营销力度。"

下午 6 点,忙碌了一天的张盼下班了。车间内,结构件焊接、调试入库、发车环节的工人们还在为 97 台挖掘机的订单奋战着,湛蓝的焊接弧光、轰鸣的机器运转声,宛若一个气势雄壮的交响曲乐章,在即将下线的挖掘机见证下继续鸣奏。(陆波 卜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