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講衛生”怎麼辦?小心“病從口入”,3種方法幫他改變

很多孩子都有一個“毛病”,就是不喜歡講衛生,女孩子還好一些,尤其是男孩子對於“衛生”倆字,好像根本沒概念。

比如,早起刷牙、洗臉嫌煩,洗澡也嫌麻煩,指甲長了也不剪,衣服髒了也不會主動換,每次從外面回來,也不知道洗手,吃起零食來弄的滿手油膩膩也不在乎,等等對衛生方面一系列的問題,根本不當回事。

對此,相信每一位父母看到,都會在後屁股追著叮囑,可是效果並不好,下一次遇到同樣的事,他還會犯同樣的毛病,那麼,孩子為什麼會不講衛生呢?

孩子“不講衛生”怎麼辦?小心“病從口入”,3種方法幫他改變

首先,孩子不講衛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講衛生有什麼好處,或者是不知道不講衛生有什麼危害。他們想的更多的是吃、喝、玩、樂,他並不想把時間“浪費”在他感覺沒意思的事情上。只要能吃好、玩好、他才不管講不講衛生。

另外一點就是,孩子會感覺講衛生對自己來說,是一項任務,是一種束縛,他還要花時間來處理這一系列的事情,有這時間玩一會好不好。所以,他會很自然的把“講衛生”這幾個字屏蔽在外。

那麼,既然我們知道了孩子不講衛生的原因,處理起來就相對容易一些,我們該怎樣讓孩子從自身重視“衛生”二字呢?我簡單分析幾點,供大家參考。

孩子“不講衛生”怎麼辦?小心“病從口入”,3種方法幫他改變

讓他知道不講衛生的危害

可以說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們只對玩、吃興趣比較大,至於講不講衛生他們才不會去考慮,而且大部分孩子也不清楚不講衛生的危害,所以,我們要具體的講述給孩子聽,讓他知道。

比如,告訴他病從口入,不講衛生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很容易生病,生病了就要打針吃藥,對於比較怕打針吃藥的孩子來說,這種說服力還是會起到作用的。

之前有一位母親的做法就很好,她的孩子總不講衛生,而她就想了一個辦法,借了一臺顯微鏡回來,然後把孩子的指甲汙垢放在上面,讓自己的孩子觀看,當孩子看到很多細菌在動時,嚇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然後這位母親在旁邊加以補充,說到:這就是我平時與你說的細菌,他們很容易會導致人生病,從那以後她的孩子就特別注意個人方面的衛生。

直截了當的證據和親身的感受,會更直接的讓孩子意識到,不講衛生的嚴重。

孩子“不講衛生”怎麼辦?小心“病從口入”,3種方法幫他改變

用自身好的習慣影響孩子

我們生活中會發現,一個孩子個人衛生方面的好壞,也能側面反應出他父母的衛生好壞,如果一個孩子穿著邋遢,指甲很長,頭髮也不立正。那麼,他的父母可能對衛生也很不重視。

父母的生活習慣,對孩子的影響有非常直接明顯的影響,這會潛移默化的改變孩子的習慣。如果父母平時穿著乾淨利落,那麼孩子一般也不會邋遢,如果父母平時對自己就不注意,孩子肯定也不會乾淨。

現實就是如此,說的可能有一些直白,但確實就是這麼回事,我們如果不能身體力行,給孩子做一個好的示範,想讓孩子成為一個乾淨的孩子,確實很難。

孩子“不講衛生”怎麼辦?小心“病從口入”,3種方法幫他改變

另外,我們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他認識到講衛生的好處。比如,你喜歡與乾淨的朋友玩,還是喜歡與邋遢的朋友玩,他肯定會回答乾淨的朋友。

然後,我們在這基礎上告訴他,你如果想獲得別人的歡迎,也要做一個乾淨的孩子,這樣,你的同學和朋友才會喜歡與你交往,別人才喜歡你。

通過這種舉例問答,也能夠很好的讓他認識到,“講衛生”給他帶來的好處。這比你每天追著孩子後面叮囑,要有用的多。



大家好,我是奶媽說成長,多次獲得青雲計劃獎勵,並且專注於0-15歲孩子成長方面的諸多困擾、難題,有這方面疑惑的家長,可以關注或者給我留言,我看到會為您解答,希望我的文章能夠給您帶來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