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现在比亚迪、富士康……怎么都在做口罩?

放牧


其实说白了就是也想分一羹汤,不光这两个,你看看朋友圈都是卖口罩,啥原因?因为口罩现在事紧缺货,物以希为贵,加上疫情,大家争先恐后的买口罩,有的贵也要,疫情期间只要跟疫情防控有关的单品,出来就被大家抢空了,哪怕你少挣,薄利多销,这个利润也是很客观的!

再加上疫情期间大家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情去考虑买车啊电子产品等,所以会出现现在很多卖别的产品的都卖口罩了



淡墨清荷ZZ


每只口罩的生产时间在中国只需要半秒,

但送到消费者手上要7天到半个月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60年前,铁人王进喜立下的座右铭成了现实写照。

只不过,当年的石油换成了口罩。

“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口罩是最大困难!”

2020年,口罩成了炙手可热的“硬通货”。大批口罩涌向武汉、驰援湖北,全国各地口罩紧俏。

昨天,除了湖北,全国30个省市区各行各业都陆陆续续小心翼翼地复工了。

复工,口罩是必需品。但不少人已在返回北京、上海、广州的路上,消耗了最后一只口罩。

返回北上广,各大电商平台口罩依旧告罄。很多药店门口,“口罩无货”的字眼依旧高挂。

“什么时候才能买到口罩?”顾客远远站在药店门外,焦急地询问店员。

“下周可能有货。”

“今天是周一,下周才有货,那不是还要等至少7天吗?”

店员无奈地笑了笑,转身就回去了。

中国式智慧来了,买不到口罩的想出了五花八门的高招。

把用过的口罩放到餐具消毒柜闷、放进高压锅里蒸、放入微波炉里转,或者直接往口罩上喷洒酒精、在口罩里边垫餐巾纸。

憋在家里的时候,一边嘲笑、同情别人从垃圾箱里拣口罩,一边把自己戴过的口罩用开水煮、热水烫,在太阳底下晒、暖气片上烤。

但事实上,医用标准防护口罩即不能清洗,也不能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否则就废了。

更关键的是,口罩重复利用的前提必须是,它没有受到污染。

人一多,谁敢保证不受污染。即便家人被传染,都可能浑然不知,又何况一车厢的生人?

如能保证不受污染,又何必费劲戴口罩?口罩费钱不说,戴着它,呼吸都不顺畅。倘若再加上一副非戴不可眼镜,哈气很快就遮住视线,买包盐都费劲。

疫情解除之前,口罩在中国不愁没有销量。

201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7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4247万人。仅仅广东一省,务工人员就有2700万,每年春节过后大量人员返粤复工。

即便每人每天只用一个口罩,全国的消耗量都是天文数字。

物流亟待恢复

政府督促下,国内口罩产能持续提升。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丛亮11日介绍,2月10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最新数据显示,口罩企业复工率已经超过76%。

疫情防控物资运输也得到优先保障。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消息说,疫情发生以来,或者通过海外采购,或者直接在国内采购,一直积极购买口罩等医用防护物资,并根据工信部的指令,调配到湖北疫区统一使用。

无论药品还是医用物资,铁路、公路、航空运输都已开通绿色通道。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介绍,依托自身的全国性商业配送体系,全力配送各类防疫物资。其中,作为中国医药在重点疫区的配送枢纽,湖北通用被湖北省、武汉市指定为省市两级医疗物资供应单位,承担向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提供药品与医用物资的相关任务,已向上述医院运送了几十批医用物资。

但全国口罩依然供不应求。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了“口罩不够用”的奥秘。

近期口罩的需求缺口陡然大增,口罩看起来做工很简单,但其实生产流程比较复杂。刘敬桢介绍,比如说中间捏紧鼻子的钢圈,就不是口罩厂自己生产的,需要上游的生产厂配套。

每只口罩的生产时间,在中国只需半秒。但消费者买到之前,它需要一条完整的链条支撑,原材料、生产、销售以及打通三者联系的物流。

出厂之前,医用口罩要用环氧乙烷灭菌。但灭菌之后,口罩会残留环氧乙烷。这东西不但刺激呼吸道,还有致癌物,必须通过解析方式,使残留的环氧乙烷释放,达到安全含量标准,经检测合格后,才能上市。

这样一来,时间就拉长了。一只口罩离开工厂流水线,送到消费者手上需要7天到半个月。

这一切的前提是,上下游产业衔接顺畅。上下游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但现实是,延期复工、产能滞后、流通停滞、需求疲软、货运物流风险,给部分企业带来冲击,尤其是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

对普通百姓而言,要买到口罩,相关行业必须复工,物流首当其冲。除了春节期间继续营业的中国邮政、顺丰、京东、苏宁,申通、中通、韵达、百世、德邦快递等物流公司陆续宣布,10日起陆续恢复服务网络。但直到本月中旬,快递业仅能恢复到正常产能的四成多。

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千千万万的雇员需要离开各自的村子、社区,返回春节前就业的工厂和城市,包括口罩在内的百业才能恢复生机。

但在解除限制措施面前,任凭中央三令五申,各地政府依旧小心翼翼。封闭村子、社区的禁条无人敢揭,阻挡外地车辆、生人进入的土堆、深坑无人敢碰。

社区内即便无人染病,也只准两天出门一次,每次只有半天的时间去采购生活必需品。期间,除了出入证,还要必须准备好身份证,随时以备查验。

但全国真的缺口罩,缺工人,缺物流。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供应缺口面前,政府支持的力度层层加码。地方政府更是着急,“我出钱,你们都生产口罩吧!”

如同应对粮荒,属地能够生产的口罩,才能让人踏实,至少外地没法半路截留。

四川省:支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抓紧开展扩产扩能技术改造,对符合条件的,由省级工业发展资金按设备投资额的50%给予补助。

福建泉州:2月底前研发成功并经市工信局组织认定能符合生产要求的口罩生产设备(日产量达40万片及以上),给予一次性100万元的研发补助。疫情存续期间,口罩产量达到一定数量的有奖励!

3000家企业转产生产口罩!

政策推动下,除了从事医疗器械、防护产品的企业加班加点生产、紧急扩产以外,比亚迪、上汽通用、富士康、中顺洁柔,做汽车的、做手机的、做卫生巾纸尿裤的、做太阳能的、做西装的,统统改行做口罩了。

据统计,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有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其中,经营范围新增医疗器械的企业多达3647家。

他们可不是光说说而已。

新能源汽车厂商比亚迪加入了: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线2月17日即可量产出货,2月底产能将达到日均500万,届时还将实现部分N95口罩产能。此外,500ml的免洗手凝胶消毒液预计2月17日起日均产能可达5万瓶。

科技产品制造巨头富士康也来了:预计在2月底,富士康的生产线可实现日产200万只的产能计划。

西装大佬雅戈尔也撸起袖子:将研发新型口罩用于病毒预防,研发成功之后将马上投入生产。

全国口罩生产线急扩,疫情结束产能过剩在所难免。但政府说,没关系,你们尽管生产,只要产品合格,我统统都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N95医用级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一次性使用口罩以及医用防护服,医用护目镜/防护面屏/负压防护头罩,医用隔离衣,生产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等重要原材料,政府都将兜底采购收储。

先对付了燃眉之急再说,日后实在不行,我们就吃掉全球口罩订单吧。如果有外星人,他们的口罩我们也包了!




昆明生活日记


1.现如今,由于新型肺炎病毒疫情严重,口罩成了每个人出行的必备物品,中国人口有着超级庞大的基数,所以每天口罩的消耗量是十分巨大的,专业的生产口罩的企业,一天的生产量可能并不足矣支持我们的消耗量,这个时候就需要其它原本不是生产口罩的但是却拥有这样的能力的企业生产口罩来补充需求。在这个特别的时候,每一个国人都应该站出来一致对抗疫情,而这些有自己的社会责任且有能力的企业更加应该挺身而出。

2.当然这些企业们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更多的应该是为了国家,他们生产出的口罩应该都是捐往前线的,而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公益项目,既帮助了别人,同时也为自己的公司提升了名气,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不为?

3.实际上与其他企业相比,汽车企业在跨界生产口罩存在很大优势。涂装(汽车生产工艺)车间有着很高的无尘标准。在医用口罩生产过程中,一些工作设备和流程与涂装车间极为相似。涂装车间的无尘环境和员工对无尘车间的操作流程的熟悉度都为跨界生产口罩提供了便利。

就比亚迪来说,其口罩生产由深圳宝龙工业园的比亚迪第九事业部生产,而这个分部原来就是EMS工厂,拥有自有厂房,更有医疗器械体系的认证。这个工厂本身就为部分品牌代理生产医疗器械产品,此次生产口罩更是手到擒来。

众所周知,生产口罩的关键原材料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在33-41g/min的聚丙烯,这种产品一般在汽车内饰中,尤其是隔音棉的生产中会大量采用。比如上汽通用五菱公司部分产品的吸音棉就是采用了这种高标准的聚丙烯,隔音棉供应商有充足的原料供应链。此次上汽通用五菱联合的供应商,是广西德福特科技有限公司,有近20项隔音棉的发明专利,所以专业性没问题。

4.疫情结束后口罩产能过剩在所难免,政府早已给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近日宣布,N95医用级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一次性使用口罩以及医用防护服,医用护目镜/防护面屏/负压防护头罩,医用隔离衣,生产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等重要原材料,政府将兜底采购收储。

5.受疫情影响,这次对口罩等医疗物资的需求是突然的,中国是口罩生产大国但是也有庞大的需求量。随着企业复工复产以及多家企业转产生产口罩,口罩产量将会逐步增加,紧缺状况也会有所缓解。





青犬说


富士康表示“口罩,作为疫情防控的“标配”和战略资源,目前在全球都出现了供需短缺现象,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一罩难求的状况。在这场分秒必争的“战疫”中,早一天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就能早一点阻击疫情、早一点抢救生命、早一天渡过难关。”

然而,当买不到口罩的消费者觉得便宜口罩马上就能买到时,却发现高兴有些早。因为富士康强调了,相关产能预计在2月底可达到日产200万只,“不仅将最大限度满足集团员工防疫需求,还将视情况积极对外支援输出,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一、富士康是什么企业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富士康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而且,富士康是全世界最大的代工厂。

人口密集是目前防范疫情最怕出现的情况,学校停学,招聘会都改为线上,就是防止人员密集接触。最大代工厂,包括苹果、华为、小米的很多手机、笔记本等电子设备都是富士康代工生产的,一旦富士康不能复工,那客户的损失也是极大的。

而且,代工不比研发与零售,干得是体力活,赚得是辛苦钱。富士康利润率只有2.5%,虽然营收千亿,但利润却极低。有网友计算过:66万员工,按平均月薪5千,每天167元,那一天工资就上亿。如果不能及时复工,富士康的损失是非常客观的。

第二、日产200万口罩够吗

不知道富士康生产的口罩是否是一次性的,还有可以重复使用的类型。但是正常而言当口罩使用超过8个小时,防护效果就会下降,就需要及时更换。如果按照富士康近70万人的需求量,日产量200万只口罩大概也只能保证本公司员工的正常使用。

那富士康为什么要自己生产,而不是让员工自行购买呢?除了需求数量巨大以外,还有三个原因特别需要注意,1、口罩不容易买到,而且浪费时间;2、口罩价格被炒得太高,富士康主要以流水线工人为主,长期购买高价口罩,员工难以承受;3、市面上假口罩太多,对富士康人员如此密集的企业而言,风险太大!

三、口罩的产能与消耗

就在刚刚,比亚迪也宣布生产口罩与消毒液,其口罩2月17日开始供货,预计日产量达500万只。

WHO总干事谭德赛说:“口罩需求量比正常时期上涨了100倍,价格上涨了20倍。”需求上涨100,价格上涨20倍!自然会有人铤而走险,生产假口罩牟取暴利。

2月2日,全国口罩每天的产能在2000万只,但当时只恢复了60%,也就是能每天能生产1200万只,到2月3日,已经提升到了1480万只。

同时,全国的需求量也是庞大的,而且口罩是消耗品。中国大陆目前14亿人口,需要口罩的人群分三类:医护人员、社会维持人员、普通百姓。按最保守估计也是几千万的需求量。

1、医护人员。根据武汉市长的说法,武汉目前有6万医护人员,平均每人每天5个口罩,也就是每天30万口罩的需求。根据人口比例,湖北其他地区应该有30万左右目前在工作的医护人员,假设每人每天3个口罩,也就是接近100万个口罩。

2、社会维持人员。比如超市员工、社区工作人员、物流人员等社会运转必不可少的岗位,按全国人口1%计算,按照一天消耗1个口罩来计算,是1400万。

3、普通百姓。平时不出门,可上街买菜得出门,即使把平时的体育锻炼、广场舞全部停止,三天出一次门戴一个口罩的计算量,以全国城市人口7亿计算(不计算乡村使用量),一家5口人,只有1人出门买菜,其余不出门的情况下,每天平均要消耗4600万只口罩。

总共计算加起来是7200万只口罩,按照小编的估算,每天需要7200万只口罩。但是目前产能只有2000万,还没有全面恢复,虽然有富士康、比亚迪等企业开始生产口罩,但缺口非常大!

四、假口罩的数量

如果正品口罩集中供应给前线的医护人员,那市场的口罩,大家在购买的时候,就要格外小心。

所以,富士康、比亚迪这些代工厂或者有代工业务的企业开始大量生产口罩,其实是因为口罩的需求与供应严重失衡,大量假口罩充斥着市场,看到本文的朋友,可以把文章分享给朋友,大家在买口罩时一定要仔细小心,以防买到假口罩!


农民的儿子腾飞


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吧,首先说说富士康吧,大家都知道富士康是一家人数很多的代工企业,全球所有工厂加起来差不多有100多万人吧吧.越是危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前,为保障及照护集团百万员工的健康,不仅是富士康当前最大的企业责任,也是责无旁贷的社会担当.现在口罩如此稀缺一时半会是买不到那么多口罩的,因为富士康人数众多每天消耗的口罩数量是很庞大的,光靠在外面买是满足不了公司员工的需求的,所以富士康干脆就开始自给自足自己做起了口罩来吧.当然富士康是一个需要有盈利企业,他的运营模式就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只要有市场就会做.所以在满足自己员工的需的同时,还能赚取一些利润对于他们而言何乐而不为呢.比亚迪的运营模式也跟富士康有些类似,所以他们也在生产口罩就不奇怪了啊.




大佬菜


比亚迪具备其他车企一个没有的优势,就是比亚迪第九事业部,这个事业群专注于手机、电脑、汽车电子等产品研发、制造业务,同时它还代理生产医疗器械,具备医疗器械体系的认证,而且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代工厂


小崔98


富士康表示“口罩,作为疫情防控的“标配”和战略资源,目前在全球都出现了供需短缺现象,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一罩难求的状况。在这场分秒必争的“战疫”中,早一天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就能早一点阻击疫情、早一点抢救生命、早一天渡过难关。”

然而,当买不到口罩的消费者觉得便宜口罩马上就能买到时,却发现高兴有些早。因为富士康强调了,相关产能预计在2月底可达到日产200万只,“不仅将最大限度满足集团员工防疫需求,还将视情况积极对外支援输出,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机车one


面对现在严重的疫情,口罩的缺失,不管他们是出于利益,还是救国。都应该大力支持,由于平时口罩的使用率不是很高,生产的厂家也有限。赶上春节这个时期,由于疫情原因很多工厂不能开工。口罩需求量大,可以说一罩难求,所以不论出自哪个方面,我们都应该大力支持


清风徐来1009


因为他们看到了商机,他们有社会责任感,他们有经济实力可以马上购买先进的生产线,马上投入生产。我是开小型服装公司的,我没有那个经济实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跨界打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