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年的人生智慧——“自污”(三)

大家好,上次我们讲到王翦向秦始皇要房产这个事儿是他自己想的还是受到的别人的启发?我们把时间再往前推36年。公元前260年,这一年发生了战国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当时赵国啊,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了老将廉颇。结果被秦将白起打得大败,40多万士兵被坑杀。三年以后啊,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丞相平原君赵胜向魏国求救,魏国的国君安釐王接到求救以后呢,就派大将晋鄙率10万军队前去救赵,但是又害怕秦国,就把军队驻扎在外,骑墙观望。赵国危急。信陵君呢,是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战国四公子之一,以仁义守信名重天下,就找人把安釐王的兵符偷出来。然后又让侠客朱亥击毙了魏国的统军大将晋鄙,夺了兵权以后打败了秦国,解了赵国之围。这段历史呢,大家比较熟悉,历史课本里也有,就是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

中国千年的人生智慧——“自污”(三)

信陵君打败秦国,就让这个手下的将领把这10万军队又带回了魏国,他自己就留在了赵国,因为虽然客观上这件事对魏国是极其有利,但毕竟他这个窃兵符、杀大将这事是不对的。信陵君在赵国呆了10年,直到10年后秦国带兵伐魏。魏国国君没办法,只好又把信陵君请回来。信陵君挂帅的同时,派人向其他国家求救,其他国家一看呢,是信陵君带兵,都跑过来帮忙,结果大败秦军。把秦军打的缩在函谷关里不敢出来。当时不可一世的秦国,两次败在信陵君之手,信陵君可以说是秦国克星了,威震天下。秦王一看这不行啊。再次使用反间计。说信陵君企图篡位,魏国的国君安釐王就非常怀疑和猜忌呀,然后解除了信陵君的兵权,这次五国合纵攻秦又失败了。

信陵君一看,心灰意冷,“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回国以后不再上朝。史书上记载“与宾客为长夜之乐,引醇酒,多近妇女”。简单的说天天开party,变成了个酒色之徒。四年之后,信陵君郁郁而终。十八年后魏国被灭。

中国千年的人生智慧——“自污”(三)

这个信陵君呢,我要多说几句。战国四公子之首,当时太史公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对其他三个公子评价都不是太高。但对信陵君却大加赞赏。用明代大学问家茅坤的话来说:传中两千五百余字中直称“公子”一百四十七处,太史公仰慕之意溢于言表,无限唱叹,无限低回,慕公子之行系乎天下安危,叹公子终被废弃不用。后来汉高祖刘邦拿到天下后,每次路过大梁,都要去祭奠信陵君,他甚至专门安置了5户人家去看守信陵君的陵墓,让他们世世代代祭祀公子。而战国四公子中,刘邦只拜祭信陵君一个人。顺便说一下,现在经常有人说刘邦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市井无赖如何如何,我信你个鬼,实际上历史上汉高祖刘邦一代雄主,厉害的很!这个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讲。

后世景仰信陵君的不计其数,包括我在内,这也是我为什么花这么多篇幅一定要讲他的原因。那信陵君为什么这么让人崇拜呢?他的这个仁义宽厚,礼贤下士,我们就不说了。就说一件事,当时赵国派人向魏主安釐王求救的时候,信陵君也找了很多人去帮忙游说,可魏主一直在骑墙观望。信陵君就做了一个决定,决计不能自己偷生而眼看赵国灭亡,于是就请来宾客,凑齐100多辆战车,打算带着宾客赶到战场上与赵国共赴死难。后来在路上遇到侯嬴,经过一番谈话以后才想出来窃符救赵的计策。刚开始他是去干嘛的?说白了就是去送死的呀,真正的为朋友两肋插刀啊,不是插刀教哈。别说信陵君当时是真正的养尊处优的王爷,就算是一般人,谁能做得到?后来梁启超有评价说:

信陵君去千乘之位,而入虎穴,以急朋友之难,吁,何可及也。

后来李白也有诗赞美信陵君,说“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中国千年的人生智慧——“自污”(三)

信陵君在历史上名声之好,这是有定评的,有些电视剧胡乱改编。前些年有个热播电视剧叫《寻秦记》,里边把信陵君写成了一个玩弄阴谋的卑鄙小人,这是乱来,关键是很多不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会信以为真。所以《寻秦记》大家注意没有,很少被重播。

信陵君最后四年闭门不出,天天被酒色所包围,有些人因此诟病信陵君。但是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信陵君他还能怎么做?他除了用这种方法来自污还能怎样?如果他是普通人,他可以去别的国家,“君不正则臣投外国”;可是他身上流着皇族的血,他能怎么办呢?陈毅元帅在写到信陵君的时候说:“醇酒与妇人,公子死游戏。惜无远大图,不能自为计。”可是他如何自为计呢?您还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吗?

从信陵君以后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少有杰出的王爷,其实他们骑最快的马,喝最烈的酒,受最好的教育,我想人才一定是很多的,但绝大多数似乎都耽于酒色,难道就没有一点这方面的原因?宋朝传说有一个著名的八贤王,可真实的历史中怎么可能出现?你如此之贤,致皇上于何地?

所以,每读到这段历史,都似乎能听到信陵君深夜披衣而起的一声叹息。而信陵君作为秦国的克星,秦国肯定研究过他无数次的,王翦一定知道他的结局,你能说他向秦始皇要房产然后急流勇退的做法就没有受到信陵君的启发?

但是我们上次留的第2个问题还没有回答,就是这个办法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呢?时间原因,我们下次再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