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到旁邊一位家長說,“讓孩子那麼優秀幹嘛?將來他只會離你更遠”,你怎麼看?

一切隨風 จุ๊บ


因為那個說話的人養的兒子是熊孩子,生的女兒是渣女,所以才這麼說。正如有些人的孩子不會讀書,是學渣,那他便到處鼓吹"讀書無用"是同一道理,別聽他的!


匡倫鏡


坊間有句話:優秀的孩子是給別人養的。關於這觀點,先分享一個案例,從孩子和父母兩方面分析一下:

我有一個同事,兒子從小就是學霸,優秀的孩子是母親的驕傲,同事姐姐就一直在旁人的羨慕中生活著。直到兒子出了國,好幾年看不見人影。前幾天聽說,兒子借到上海出差的機會,回到了小縣城。第一天,同事把親戚聚在一起,全家吃了頓接風宴。接著的幾天裡,就見不到兒子的影子了,各種應酬。終於,老孃拿出了娘威,才在要離家的兩天,兒子陪了老孃幾天。

1,從孩子來說:優秀的孩子們都是大城市甚至國外讀了書了,他們見了世界,開了眼界,他們認知讓他們對外面的世界更加嚮往,他們的水平也決定了他們有能力在外面過得更好。

2,從父母來說。我們這一代,家裡更多的是獨生子女,唯一的孩子是父母唯一的情感寄託。孩子離家遠了,我們更多要考慮一下是自己老了怎麼辦。過年過節,家裡冷冷清清怎麼辦?很多現實的問題就在眼前。

但是,孩子不是我們情感的附屬,養兒防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迫切需要的是學會愛和強大,唯一的選擇只能是幸福著孩子們的幸福,快樂著孩子們的快樂。

至於老了去養老院還是僱保姆,等老了再考慮吧,把自己保養好,其他的,順其自然吧。


靜待花開122293612


電視劇《小歡喜》裡有一句臺詞:成績好的孩子只是路過的,成績不好的孩子是來報恩的。確實,優秀的孩子很可能會離父母更遠,尤其是小城市的家庭。因為他們不甘於自己的才華被掩埋,志向也更遠大。相反,成績不好的孩子則更願意在家附近發展。

以我自己為例,我和我哥當年都考上了211,都算是成績不錯的,但現在各自成家,都在離家鄉千里之外的地方。我在學校工作,每年寒假時間充裕,還可以慢悠悠地回家探親,我哥在企業工作,春節休息時間短,已經連續好幾年沒有回過老家了,現在,他又外派到英國工作,這幾年更沒法回家了。所以,我對電視劇裡的這句臺詞深有體會。

不過,如果把這個結論反過來說:為了讓孩子不遠離自己而拒絕讓孩子變優秀,這種想法對嗎?我認為當然不對。我作為父母,也不會對孩子灌輸這樣的觀念。

首先,這樣的想法是非常自私的。父母培養一個孩子長大,是要讓他飛得更高,而不是僅僅培養一個能為自己養老送終的奴僕。更何況,父母百年之後,孩子還有大半段人生旅程要走,不讓孩子有優秀的素質,怎麼保證孩子過上優質的生活?就算是古人常念“父母在,不遠遊”,但真正千古留名的人,沒有幾個不是遠離家鄉的。今年過年的時候,同學聚會,其中一個同學在成都上學,畢業後本可以在成都找工作,但因為家裡的一些特殊原因,他回到家鄉一個鄉鎮中學當老師,日子倒是比較舒服,但只要是跟同學們一起,他都總感覺自慚形穢,感覺自己的人生過於單調,充滿遺憾。倒不是因為他不喜歡教師這個工作,而是他原本有一顆渴望飛翔的心,現在卻被家庭的鎖鏈禁錮著。我認為,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其次,這樣的想法是非常短視的。那些留在父母身邊的人,很多是因為不夠優秀,所以沒有更好的選擇,如果有一天,生活逼得他無路可走,他同樣會選擇離開父母,去外面打工。相反,越是優秀的人越有機會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傳說梁朝偉心情不好可以飛到倫敦喂鴿子,然後再飛回來,一個優秀的、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可以選擇經常回老家看父母,也可以選擇在現在生活的城市給父母一個新家,可以帶父母旅行,可以保證父母的醫療。這難道不比那些雖然在父母身邊但卻無力為父母做什麼的人強嗎?幾年前我們擬引進一名教授,其老家就在學校附近,這位教授此前離家很遠,但他可以做到每年回家4-5次(甚至都不用自己掏錢),更關鍵的是,如果他想回老家離父母近一些,他隨時可以辦理調動。這就是自由。

最後,把孩子強留在身邊,換不回美好晚年。什麼樣的孩子喜歡留在父母身邊?除了少數真孝順的,其餘多半都是啃老族、媽寶男。父母捨不得孩子遠行,孩子也捨不得父母的這個窩,父母永遠把孩子當孩子,孩子也永遠不會長大。父母不從孩子生活中退出來,時不時去幹涉孩子的生活,這必然會導致很多現實矛盾,比如婆媳矛盾等等。或許,當年父母千方百計想要留在身邊的孩子,到頭來成為想送都送不走的瘟神。倒不如與孩子保持一段距離,自己過自己的生活,這樣或許過得更滋潤。我老家裡就有不少表哥表弟,初中畢業就輟學,現在要麼在家務農,要麼到廣州深圳去打工,在外面可能2-3年不回家,孩子成留守兒童;在家待著就整天麻將,家務也不做,父母生病了也就是帶到鎮上醫院去看看。這樣的父母,能感到幸福嗎?

所以,只有孩子真正優秀了,自立了,懂事了,成熟了,孩子和父母才會終身受益的,才會有真正的幸福可言。所謂“成績不好的孩子是來報恩的”只不過是父母的自我安慰,孩子當然是越優秀越好了。


高校人才真經


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我也聽別人對我說過,我們一個鄰居跟我說:“笨一點的孩子才是來報恩的,以後他飛不遠,就在父母身邊,能照顧你,優秀的孩子都跑到了天邊,你夠都夠不到啊!”

這位鄰居說完,還跟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他的上司就一個孩子,去英國留學了,一年到頭都不怎麼回來,他快60歲的老爹一年飛兩次英國去看兒子,所以,這個上司跟我的鄰居抱怨:“孩子培養那麼好沒用,到時候你還得追著他。”

我一個朋友當老師,她的觀點也和這位上司的觀點如出一轍,原因是她看到她的一個同事的“悲慘”經歷,每年過年都是老兩口子過,孩子在國外,顯得特別淒涼。

現在我們孩子還小,可能體會不到孩子長大了,飛走了的淒涼,恨不得把孩子永遠都抱在懷裡,因為孩子是我們的一切,我們的一切都圍繞著孩子轉,所以,孩子不在我們身邊,去尋找他的理想和生活了,我們才會“失魂落魄”。

中國的父母對孩子太好了,過了頭,就容易失去理智,孩子與父母終究會漸行漸遠,這就是長大,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都不該阻止孩子去按照他的生活方式去生活,非要把他們捆綁在自己身邊,這不是愛,是自私。我們也要漸漸學會找回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樣才能填補孩子長大後的空缺,不至於讓自己因為無事可做思念成疾啊!


沛澤媽讀心理


我認為,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對。說它有一定的道理,是因為有些孩子很優秀,但家住窮鄉闢壤,一個叫家的地方沒有工作,找不到養家餬口的路和施展才華的舞臺,故鄉安置不了肉身,只有離家鄉,別父母,遠走高飛,漂泊到異地他鄉去工作。說它不完全對,是因為;

一、要看孩子在哪些方面優秀。除了外交型人才和自然科技方面的高端型人才需要在國外工作、學習深造和發展以外,其他行業,如從政、經商、辦企業等,都可以在離父母較近的本地方、本區域工作和發展,不存在孩子優秀,就會離父母更遠的問題。


二、要看孩子優秀到什麼程度。如果是一般的優秀,自然就會離父母更遠;如果是孩子非常優秀,在政界的職級較高,或者在企業是董事長、總經理、CEO、大型企業高管,年薪十幾萬,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就會把父母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居住和生活。因此,孩子那麼優秀,將來只會離你更遠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三、要看孩子的優秀是否全面,即品學兼優。自古就有父母在,兒不遠行之說。

如果孩子只是學習優秀而品德不優秀的話,那麼即便是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與父母同城工作和生活,也會找出各種理由不去孝敬和贍養父母的,甚至會出現在國外花光父母所有積蓄後,將父母遺棄在大街上,或者海歸後又變成了啃老族。如果品學兼優的話,即使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和父母在同城一起生活,也會想方設法,在精神上慰籍父母,經濟上支持父母,生活上通過請保姆等方式幫助和照顧父母的。

因此,孩子離父母更遠,不是優不優秀的問題,而是優秀的深度和廣度問題,即品學兼優的問題。


至善成仁


我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我的學霸同學,當年考上清華,後又去美國讀碩士,博士,學的是大氣專業,和航空航天事業有關,非常牛氣,家長父母都以他為傲。但是他父母在該盡享天倫之樂的時候卻有一肚子的苦水:同學定居美國後,老兩口在美國呆過一段時間,但是怎麼都適應不了,加之我同學堅決要丁克,直接剝脫了他們當爺爺奶奶的權利,所以老兩口就回國自己頤養天年了,有時他們也後悔:兒子就是為別人養的,早知這樣就不給他讀那麼多書了!我們安慰他:你兒子不是平凡人,他有自己的特殊使命:為人類事業做貢獻多偉大啊!社會需要他。

對比我們這些同學,普普通通一生,有一份安定的工作和溫馨的小家,守著父母,其樂融融。小日子也過的很幸福。

那怎麼評價哪種生活方式最好呢??中國式父母多少還是有養兒防老的思想,但子女畢竟是獨立的,他有權選擇自己的人生。而且從全社會的角度看,正因為有優秀的人才衝在前,推動社會的進步,才有我們普通人的幸福生活。現在我培養兒子就希望他能成為優秀的人!能為社會做更大貢獻的人。而我完全可以自己好好過!

所以,父母們千萬不能有自私的想法,孩子不是我們的財物,他根本就不屬於你!在這裡分享一首紀伯倫的詩: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看完這首詩,一切都釋然了。孩子們勇敢地飛翔吧!家長們,勇敢地放手吧!


三小姐說


但從國家的角度考慮,孩子優秀,為國爭光,也是興事,如果我孩子有那才能,我決不會為了留在身邊,而阻止他為國效力,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或影響他的前途。我們為了孩子的發展,舉家來到首都,遠離家鄉,遠離曾經工作的地方和同事同學和朋友,做孩子的好後勤,搭一把手,間接的參與四個現代化的建設。有時也感孤單,在就醫和有些方面確實不如在故鄉方便,為了孩子,沒辦法。我真不是唱高調,確實是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

我們受黨教育多年,在大事大非面前豈能只考慮小家,而不顧大家和國家。只是希望有關部門多投入資金和人力資源,把養老的事情辦好,多向發達國家學習取經,讓老人養老無憂,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居委會和街道最好也和相關部門配合,參與進來。全民關注養老。




文化領域創作者飛花娟


我太太所在的學校,靠近著名的南京大學,很多老師,特別是退休老師,家人都是這邊的教授。她經常去看望這些離退休老師(其中有8人屬於離休幹部,每年去探望兩次)。

很多老師的孩子都常年生活在美國,因為那個時候知識分子的孩子才有條件或者意識去國外留學,因此留在當地工作、成家。而把老人留在國內。

上週她去南大陶谷新村看一個當年的勞模老師,她84歲。老伴近90歲,原來南京大學的著名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他們住的房子,一直沒有裝修,還沿用著八九十年代的老式傢俱,爬樓,沒有電梯。老人家孩子在美國,很少回來,他們一直是老兩口相依為命,他們說孩子去了國外,實際上就不是自己的孩子了。講到這些,淚眼婆娑。

很多老師和教授的孩子,原來大家都羨慕他們的孩子學業有成,在美國學習工作,成家立業,現在這些老人到了晚年,特別渴望著孩子能回到身邊。老人身體好,能夠自理的時候還好說,最可怕的是生了病,甚至一些老年痴呆,床頭無人照應。

目前尚沒有什麼兩全的辦法,畢竟他們的兒女也有工作,也有自己的孩子。很多中國的老人並不習慣去國外和孩子們一起生活,各種困難,有些老人便選擇住在了養老院。


君無戲言博主


在我身邊有一個農村的孩子,父母傾盡所有讓孩子要考上好的大學,孩子也比較爭氣,考上了縣裡最好的高中,緊接著也考上了一個一本的大學,讀研,然後去美國深造,這些都一氣呵成。

在美國讀完博士後他回到中國,現在就職於某所高校。而他的父母呢,因為適應不了城市的生活,堅決不來城裡。所以他和父母就過著異地的生活,父母在一個城市,作為兒子又在另一個城市。

但是父母生病的話,這個兒子就有能力送父母去最好的醫院。

而另一邊,相同境遇的家庭,因為孩子自小也不愛讀書,父母只忙著掙錢,不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這個孩子沒有唸完,高中就輟學了,靠著打零工的生活勉強度日。

到了婚假的年齡,因為自己攢的錢不夠,父母又傾盡自己的所有為兒子準備婚房,準備結婚錢。本該是安度晚年的老兩口,沒有感到家庭的溫暖,還要以便節衣縮食的還賬,在這種生活下老伴兒得了重病。兒子是急白了頭,想給父親看病,但是卻是自己沒有錢。

其實我們養孩子都是抱著養兒防老的心情,太優秀,害怕離我們越來越遠。那麼不優秀,就算放在我們身邊,卻沒有能力照顧我們又有何用。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我們不應該以自己這種狹隘的思想來妨礙孩子的發展。就算孩子有能力離開了我們,但是隻要我們需要,我想他必定會義不容辭的來到我們的身邊。

相反就算孩子在我們身邊,如果他沒有能力,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卻幫不上任何的忙,甚至在晚年還要我們倒貼去幫助他。我們又為何不選擇一個優秀的孩子呢。





穆連衣


孩子優秀,不一定離你遠;孩子不優秀,也不一定離你近,即使離你近,萬一是個啃老族呢?所以,這個問題要辯證看待。

剛好,我身邊有三個真實的例子,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個例子

我一個親戚家的孩子,特別優秀,一路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名牌學校,大學畢業考取藤校研究生,出國深造,但畢業後回到國內創業,戰績赫赫,從小公司到現在的大企業,雖然忙於事業,陪父母的時間少,但也會忙裡偷閒,擠出時間陪陪父母,由於他的父母很喜歡旅行,而他兒子也說,老兩口為了他辛苦了大半輩子,現在日子熬出頭了,父母喜歡做什麼,就一定要去做,不要留下任何遺憾,因此,有時間自己一家也會帶著父母滿世界旅行,如果自己實在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也會為按照父母的喜好,提前定好旅行計劃,行程,確保父母在旅途中能夠儘量玩的開心。

他的父母常說,雖然兒子忙於事業,不能經常陪他,但兒子為他們做的事情,他們看在眼裡,這也叫,雖然父母和孩子相隔千里,但心卻靠在一起。



第二個例子

我老家一個鄰居,孩子從小到大,一路走來,都是那種成績不拔尖,但也不墊底的中等水平,高考超常發揮,勉強考上了一個一本,畢業後,一直在深圳發展,事業也不算突出,只能算撐不起也餓不死那種,去年父母出首付在惠州按揭買了房,現在房貸,車貸,外加孩子的教育費用,一家人過的緊巴巴的,兒子也還孝順,把老兩口接到深圳一起生活,老兩口很高興,因為這麼多年,孩子總是過年才回來一趟,有時候甚至幾年回來一趟,,來去匆匆,也不在跟前,這讓他們很是思念兒子一家,現在終於可以生活在一起,也算是了了他們的心願。

但事與願違,和兒子一家生活了一段時間,由於老一代和兒子媳婦的育兒觀念差距太大,經常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出現家庭矛盾,因此,老兩口一氣之下,就回了老家,兒子偶爾才會給他們打一個電話,這讓他們更是心裡難受的不行,辛辛苦苦培養的孩子,卻在心理上離他們越來越遠,老太太經常想著想著就忍不住抹眼淚。



第三個故事

這也是我老家的一個鄰居,孩子從小都屬於那種特別調皮搗蛋的類型,不好好唸書,初中就開始跟著社會人士混日子,好不容易混到了高中,混進了一所專科院校,畢業後卻怎麼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最後,家裡人託關係給找了一個還算清閒的工作,但沒幹兩年,卻不幹了,從那以後,他就整天在家裡閒著,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也沒啥事兒幹,於是就開賭博,沒錢了就問父母伸手要,父母因為這個不成器的兒子,簡直頭髮都急白了,四十好幾的年紀,也還沒成家,前幾年,他父母經常求著媒人給他說一門親事,也不能就這麼讓他打一輩子光棍兒吧,但媒人給說的姑娘家人只要一打聽到這人的品行,都是不同意說這一門親事的,所以,到現在還過著啃老的日子,遊手好閒。

從這三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優秀,真的不一定會離你遠,只要心在一起,千山萬水都是近,心不在一起,不體諒父母,即使天天生活在一起,也會讓父母焦頭爛額,何談頤養天年呢?因此,父母大可不必擔心這個,用我們的心力,努力培養優秀的孩子吧,於國於家,都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