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西安網評:廣設“消毒屋”,防疫難免矯枉過正

  防控疫情,大神們各顯神通,一個“雲霧繚繞”的“消毒屋”近日成了網紅。重慶榮昌一個小區的物業,在門口搭起了長約5米的消毒通道,裡面有機器不斷噴出消毒氣霧,住戶回家都要先穿過這間透明的帳篷小屋沾沾“仙氣”,給全身來一個消毒“大保健”。

  為了避免疫病進入特定區域,重慶、廣州、深圳、濟南等地在小區入口處設置了“消毒屋”,確實展現了當地對防疫工作、對居民健康的高度重視。但防疫措施力度是否過激,或者超過了應有的防疫力度,甚至事與願違,都應該讓人反思“消毒屋”設置的必要性和科學性。

  “消毒屋”的設置,是對暴露在外面的行人以及車輛進行消毒,初衷是好的。但是,其作用很難發揮出來,並且可能對行人造成一定人身傷害。對車輛全面進行消毒,也有浪費消毒資源的嫌疑。也許對於設置人而言,寧可消毒不起作用或出現負作用,也不能不消毒,但這正與消毒是為了人民健康的初衷是相違背的。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如何救治疫病患者、如何防範疫情蔓延,都有一個逐漸認知的過程,逐漸糾正偏差的過程。或許最初是有偏差的,也有一個從淺入深的過程,這也屬於情理之中,也符合認知科學性。但是,過分盲從的效仿設置“消毒屋”,無形中浪費了防疫資源、力量等的調配,不僅不能實現防疫的目的,也間接阻滯了防疫的進程。

  針對公眾的質疑,相關專家給出了較為權威的答案,“消毒屋”,更適用於物品消毒,對人消毒欠妥,違背了消毒操作的基本原則。搞消毒也要講科學,要有足夠的科學依據支持和更明確的指引引導才“靠譜”。濟南在試行一段時間後,目前已經取消了“消毒屋”,其他已設置或打算設置“消毒屋”的城市,也應該有理性認知。

  防疫工作,需要城市管理者和市民,從隔離、收治、教育、防範、資源調配等有一套科學的認知,從“消毒屋”的設置來看,一些地方的管理者,對防疫抗疫的認識仍然存在偏差甚至錯誤之處,這尤其需要“犯錯者”儘快有則改之,把有限的防疫資源用到更需要的地方。正如一些小區禁止醫護人員返回小區,“一刀切”阻止在外跑長途司機返鄉,這些都是認知刻板、行為矯枉過正,需要加以改正。

  齊心協力防疫情,深入社區抓防疫,人人都要阻疫情,是全面戰勝疫情的有效辦法。“要武裝到什麼地方”,顯然需要每一個一線管理者認真思考,結合科學防疫技術指導,有的放矢地開展防疫工作,這樣,才能讓疫情早日得到遏制、根治。(張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