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自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各行各業都在積極伸出援手,其中汽車行業更是活躍在疫情防控的前列。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汽車行業及其周邊行業的總捐贈價值已經超過了10億元。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但目前疫情依舊嚴峻,如何防範成了關鍵問題,其中口罩更是成了重中之重。據工信部數據: 我國口罩最大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隻。鑑於當前還未全面復工復產,以及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這產量實在杯水車薪。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而在實施捐款、捐物、改裝救護車等多種援助形式之後,車企們又開始轉型生產口罩,為此也迎來了眾人的拍手叫好,畢竟多造一份口罩,就可多緩解一份壓力。咱們不妨先來看看三大造口罩的車企。

1、最先響應——上汽通用五菱

作為第一家生產口罩的車企,早在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就率先表示,其將聯合供應商通過改建生產線的方式轉產口罩。緊接著2月9日,它的第一批20萬隻口罩就順利下線。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到2月底,上汽通用五菱還將建成一座2000平方米的無塵生產車間,4條N95口罩生產線,10條一般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預計日生產量將超過170萬。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2、緊隨其後——比亞迪

在上汽通用五菱之後,比亞迪也加入了“造口罩”的陣營,不過與上汽通用五菱緊急改建生產線不同的是,比亞迪直接將口罩製造,新納入到旗下子公司(汕尾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之中,顯得更加遊刃有餘。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而且除了口罩,比亞迪還新增了消毒液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等。據比亞迪介紹,其口罩和消毒液將在2月17日前後量產出貨,口罩產能2月底可達500萬隻/天,消毒液產能5萬瓶/天。

3、蓄勢待發——廣汽集團

除了上汽通用五菱和比亞迪,身為國企的廣汽集團也在“磨刀霍霍”中。為了能落實口罩生產問題,廣汽集團的領導層已經到東莞口罩生產設備製造商進行調研,研究新建口罩生產線的技術可行性。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據最新消息稱,口罩生產將由廣汽集團零部件事業部負責,首臺廣汽口罩生產設備已於11號運達廣汽部件技術中心進行安裝和調試。預計2月22日將完成12臺設備的自制,本月底完成30臺。從廣汽這波實打實的操作來看,產量估計也不會少。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上述三家車企能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跨界造口罩,確實很硬核,也值得點贊。不過前面疆哥也說過了,雖然車企造口罩圈了不少粉,但是有一部人針對此事還存在某些疑問,在此,疆哥覺得有必要在這裡為大家解疑答惑。

1、造汽車變造口罩,究竟是如何辦到的?

很多人納悶,造汽車和造口罩,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行業,怎麼如此輕鬆就實現了互通?這就涉及造口罩需要具備的硬件條件了,即廠房、設備、材料和人員,我們來看看車企是如何搞定的?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廠房——造醫用口罩的廠房需要達到一定程度的無塵無菌,恆定的溫度和溼度等,這些要求正好與汽車製造四大工藝(衝壓、焊裝、塗裝、總裝)中的“塗裝車間”相似,對車企來說,造醫用口罩的車間,只要對塗裝車間進行稍加改造即可。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汽車製造四大工藝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醫用口罩生產車間

設備——造口罩需要專門的機器設備,也就是生產線。而車企只需通過相應的供應商採購即可,像廣汽自己製造和組裝的,那就更不用說了。而成本方面,生產普通醫用口罩的設備一套大約在15-20萬,生產N95口罩的設備大約在30-35萬,對車企來說也沒大的壓力。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材料——生產口罩的原材料主要為聚丙烯,而在車企的供應鏈中,很多隔音棉的原材料也是用聚丙烯來生產的,這時候反倒體現了自身供應鏈的資源優勢。此外,我國的石化企業擁有提煉聚丙烯的優勢,此前中石化就喊話,可運輸原材料上門。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口罩核心原料——聚丙烯纖維

人員——有符合標準的車間,生產設備到位,原材料供應也有一定的保障,最後的人員就好說了,對於汽車製造商來說,有著龐大的人員儲備,在技術和管理也有經驗,進行培訓和組織學習後,短時間就可以上崗。

2、車企有醫用生產資質嗎,造的口罩是否符合安全標準?

醫用口罩在國內屬於二類醫療器械,生產此類產品,需要申請辦理“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對於外行的車企的來說,獲取有一定的難度。但疫情當前,通過政府開闢的“綠色通道”,符合要求的車企獲取的速度會加快。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有人可能會說,審批流程縮減,而且是緊急組建的生產線,那車企造的口罩還能保證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嗎?大家的擔心並無道理,畢竟不合格的口罩,不僅無法起到真正的阻隔病毒的作用,還可能因為過敏等問題,對身體造成傷害。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針對此疑問,疆哥認為,汽車工業一向是嚴格標準生產的行業,其規範和流程的嚴謹,是許多中小企業無法企及的。相比於小作坊、小企業生產的口罩,疆哥更願意相信車企生產的口罩的產品質量,事關車企的名譽,如果質量安全不過關,其中的風險大家不妨細品。

3、為什麼不讓專門的產業去做,而是讓車企來?

有些人認為,術業有專攻,為什麼醫療設備的產業不去做,反而讓汽車產業去生產口罩呢?前面也說了,口罩很緊缺,如果單靠那些專門的企業去完成,根本就支撐不了那麼大的需求量,動員車企的力量,其實就是在分擔口罩製造業的壓力,達到眾志成城的效果。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而且響應政府號召加入造口罩並非只有汽車行業,像中石油、中石化、富士康、爹地寶貝(紙尿褲企業)、三槍內衣、水星家紡等企業也都在轉產口罩,考慮到當前的缺口,預計還將有更多的“外行”加入。

4、車企造的口罩該從哪種渠道購買?

“口罩難買”已經成了大家公認的問題,而按照工信部的說法,中國口罩生產秒速僅需0.5秒/只,然而為了保證安全性,還需進行解析消毒,流程為7-15天,這也是造車口罩緊缺的關鍵原因。不過隨著復工復產,以及造口罩企業的增多,這種情況將會得到很大的緩解。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而對於車企造的口罩,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怎麼買到了?對此,上汽通用五菱表示,“暫不對外售賣”,會交給政府統一調配,優先支援醫療一線。而針對比亞迪生產的口罩被搶購的傳聞,官方也回應了,目前產能有限,生產的口罩主要用於疫區、醫院、以及與研究病毒相關的部門,此後還會捐獻給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司機以及志願者等行業人群。待產能提升之後如果有剩餘口罩,會考慮平價向社會銷售。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在此疆哥也提醒大家:目前口罩供給緊張,不少商販渾水摸魚、從中套利,甚至打著大企業的名號生產假冒偽劣,請大家不要受騙上當。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實際上,車企造的口罩除了要供應一線外,還得顧著自身較大的使用需求。據汽車商業評論統計,上汽通用五菱共有2.5萬員工,比亞迪集團有22萬人復工生產,廣汽則有11萬員工,這些基數的背後,將是一筆不小的“口罩開銷”。

寫在最後

對於車企跨界造口罩,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上述那些疑問,例如關於車企的資質,口罩的安全問題等,這其實也側面說明了疫情已經牽動著我們每一個國人的心。疆哥也希望,通過上面的解答,能讓大家對車企造口罩有更有進一步的認識。

三大車企“轉行”造口罩,實力圈粉的背後,到底靠不靠譜?

而除了質疑,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疫情當前,車企們響應國家號召的責任和擔當,他們不只是會造汽車,如果有需要,還可以上前線,拼”刺刀”,區區口罩又何足掛齒。

此外,作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在疫情防控中展現出的強大動員力和凝聚力,其實是值得我們驕傲的。疆哥也相信,在全國各方的努力下,我們將很快度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