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網約車加裝“口罩”,隔離司機乘客,首先在這幾個城市試點

1

嚴峻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除了讓大家養成了戴口罩的習慣外,也引發了一些人類迷惑行為。

比如這一家子,把塑料水桶的桶底剪掉,改裝成簡易的“防毒面罩”,防護效果S+++。

滴滴網約車加裝“口罩”,隔離司機乘客,首先在這幾個城市試點

還有這位老哥,除了把自己全身上下用一次性雨衣包裹之外,連不會感染新冠病毒的狗子,也被包得嚴嚴實實。

滴滴網約車加裝“口罩”,隔離司機乘客,首先在這幾個城市試點

其實,這些行為的背後,都是老百姓對於病毒通過空氣傳播的嚴防死守。

醫療工作者早已確認:飛沫是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戴口罩是防止疫情擴散的關鍵手段。

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已明確要求,搭乘公交地鐵等交通工具必須佩戴口罩。

作為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約車平臺早已行動起來。在疫情發展初期,滴滴出行即已要求司機必須戴口罩接單。

昨天晚上,滴滴又宣佈了一項新舉措,其已在部分城市先行試點,在網約車車輛增加一個“土法”安全艙。

本週起,滴滴將在網約車內嘗試加裝前後排防護隔離膜,給車輛戴上“透明口罩”,司機與乘客物理隔離,實現多重防護。

滴滴網約車加裝“口罩”,隔離司機乘客,首先在這幾個城市試點

這種隔離膜安裝在車內前排座椅後方,與車頂、B柱內側的接縫處,均採用了白色的密封材料。

滴滴方面表示,根據醫護人員和專業人士的意見,隔離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飛沫傳播,形成一個簡易的安全艙,可行性較高。

目前,滴滴已在武漢、大連、洛陽、鄭州、哈爾濱等多個城市試點,未來計劃在更多城市配備隔離膜。

滴滴坦言,加裝隔離膜只是“特殊時期的笨辦法”。公司願意嘗試多種可能,協助抗擊新冠疫情。

2

在陝西寶雞,一位乘客坐了這種帶有隔離膜的滴滴網約車,直觀體驗是“彷彿置身蔬菜大棚”。

雖然看上去鄉土氣息十足,但這位乘客也覺得,“笨辦法,

安心”。

微博上,許多網友都認為這是個好辦法,要求全國推廣。

滴滴網約車加裝“口罩”,隔離司機乘客,首先在這幾個城市試點

畢竟,面對嚴峻的抗疫形勢,如何以經濟實惠、便於執行的方式,儘可能阻斷病毒傳播路徑,才是大家最關心的。

滴滴為了防疫,也是拼了。

除了加裝隔離膜外,滴滴面向司機出臺多項防疫政策。

自1月21日起,滴滴開始向武漢及全國各地的網約車司機發放口罩、消毒液等,並要求每天進行車內消毒、開窗通風。

行程中,滴滴要求司機必須佩戴口罩,首次違反規則給予警告,司機需完成線上學習教育及考試;警告後再次違反規則的,暫停服務。

滴滴網約車加裝“口罩”,隔離司機乘客,首先在這幾個城市試點

收車後,滴滴會告知司機再次做好消毒工作、正確處理口罩等裝備,並做好衣物、手機等個人消毒工作。

同時,滴滴在全國148個城市設置司機防疫服務站,除了發放防疫物資、幫助車輛消毒外,還承擔著監測司機體溫、隨時上報的功能。

此外,隨著春節假期的正式結束,各地迎來返程高峰,網約車司機也將陸續回城。

滴滴網約車加裝“口罩”,隔離司機乘客,首先在這幾個城市試點

針對從疫情高發區域返回的司機,滴滴將進行主動篩查,督促司機執行當地防疫規定,做好隔離工作,結束隔離且身體無異常方可接單。

若司機疑似或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滴滴將暫停司機接單,並向當地有關部門提交信息。

3

抗擊新冠疫情,除了要有多樣的手段、嚴格的管理,也要有制度的彈性,以及人性的溫度。

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無論是網約車司機、出行平臺還是行業上下游,整個網約車行業都面臨大考。

2月1日,小桔車服緊急和湖北省內94家租賃公司夥伴、26家金融保險等機構溝通協商,共同發起倡議行動,武漢、黃岡等湖北16個城市裡,從小桔車服合作租賃公司租車的司機無須繳納2020年2月份的租金,車輛租期順延一個月。

同時,滴滴也在積極和各地主管部門尋求幫助和指導,聯合行業夥伴協調製定更全面的解決方案,希望最大程度幫司機緩解車租壓力。

滴滴網約車加裝“口罩”,隔離司機乘客,首先在這幾個城市試點

針對那些不幸感染的司機,滴滴也制訂了應對方案。

自2019年12月15日至疫情結束前,所有完成線上訂單的滴滴網約車司機、出租車司機、代駕司機和順風車車主,一旦確診新冠肺炎,住院期間滴滴將通過專項保險,提供

每天300元、每人最高3萬元的住院津貼。特殊情況下,將提供最高50萬元的專項保障金。

這些保障政策的出臺,也讓不少司機受到鼓舞和激勵。

一個直觀表現是,當滴滴自去年臘月開始,在武漢、北京、上海、廈門、寧波等多個城市組建醫護保障車隊時,很短時間就招募到了足夠多的司機。

這些司機的任務主要是,免費接送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的醫務人員上下班,或是運送醫療物資。

滴滴網約車加裝“口罩”,隔離司機乘客,首先在這幾個城市試點

如果用打仗作比喻,醫生們是衝在前線的戰士,而這些挺身而出的志願者,便是這些戰士的護衛隊。

這些參與保障車隊的司機師傅們,願意承擔如此高風險的工作,更多是出於道義價值觀認同。

目前,滴滴已設立了2億元的保障車隊專項資金,用於這些車隊司機津貼、保障和採購防疫物資等。

佛山的滴滴司機鄒志文,則以另一種方式,展現了平臺與司機之間的良性互動。

滴滴網約車加裝“口罩”,隔離司機乘客,首先在這幾個城市試點

2月4日,鄒志文接到一位女乘客的求助電話,稱其丈夫突發心臟病暈倒在地。鄒志文趕到後,摘掉口罩給病人做了人工呼吸,待他緩過來後迅速送醫。

“我當時第一個想法就是,如果我再不救他,他可能就活不下來了。”鄒志文說。

滴滴出行總裁柳青轉發了相關新聞,並評論道:“很感動,向英雄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