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重重困難,我們就是要啃最硬的骨頭

疫情當前,一線醫護的真實工作狀態是怎樣的?上班期間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去衛生間。穿著防護服非常難受,會癢,老想去抓,但要忍著。時間長了,鼻樑上身上可能會有皮膚病,壓創,甚至血痕……儘管如此,來自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ICU主治醫師王凱不畏艱難,“

我們廣東第一批支援醫療隊都是精兵強將,就是要啃最硬的骨頭。

有位患者的話讓王凱和同事們很感動:“雖然我不知道你們都是誰,長什麼樣,但我知道你們是為了誰,謝謝你們。”正是患者的理解和同事間的支持,讓這些疫情中的逆行者對未來的戰鬥依然充滿信心,砥礪前行!

克服重重困難,我們就是要啃最硬的骨頭

王凱日記

2020.02.11

今天是第幾次進入病房已記不清了,來武漢已半月餘,早已習慣這裡的工作和生活,不知不覺間就忘記了時間。今天值13點-19點的班,雨後的武漢有些溼冷,走在去往醫院的熟悉道路上,慢慢發覺這個城市已與半月前有所不同。記得剛來武漢時,街道幾乎空無一人,整個城市籠罩在對疾病的恐懼中。今天上班路上,遇到好幾撥市民外出採買,面容沒那麼緊張,馬路上也不時有車輛駛過。

克服重重困難,我們就是要啃最硬的骨頭

病房相比我們剛接手時的雜亂,如今也煥然一新。我們對清潔區、緩衝區進行了重新整理,換防護服的空間更大,我們的安全也有了更多的保障。病區地板清潔如鏡,這離不開每班護士們的辛勤打掃。治療間,有了廣東特色的小藥筐,液體擺放更加齊整有序。護理站,整齊擺放的治療車,像極了蓄勢待發的“戰車”,一聲令下,就會立刻載著救命藥物駛向各個病房。病房裡,高流量、無創呼吸機、儲氧面罩、製氧機、氧氣罐,各種救治必需的氧療設備越來越齊全。專家組對診療方案的不斷改進,更使得病人的治癒率不斷提高。這些都是我們廣東醫療隊支援武漢漢口醫院後,克服種種困難所帶來的改變。就像當初我們來時所說,我們廣東第一批支援醫療隊都是精兵強將,就是要啃最硬的骨頭。珍愛生命、崇尚科學、樂於奉獻、團結進取,這是我們始終在踐行的廣東醫生精神。

克服重重困難,我們就是要啃最硬的骨頭

忙碌了一個班的“戰友們”看到我們到來,終於可以緩口氣。我來接南方醫院吳鳳醫生的班,儘管我們來自不同的醫院,隔著霧氣濛濛的護目鏡,但卻像極了共事多年、配合默契的“戰友”,因為我們擁有共同的目標——救死扶傷。今日症狀、CT檢查結果、血糖、血氧,床旁交班,我們事無鉅細。有位患者的話讓我們很感動,她說:雖然我不知道你們都是誰,長什麼樣,但我知道你們是為了誰,謝謝你們。

克服重重困難,我們就是要啃最硬的骨頭

未來的戰鬥,我依然充滿信心。有這樣的戰友,有這樣理解我們的病人,我們還有什麼不能戰勝的呢?


通訊員: 伍曉丹

攝影:南方都市報記者 趙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