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疫情下市场所有商品都按照15%加价,我们是生活成本会降低吗?为什么?

明心说事


如果真的按15%的利润加价,再加上运输成本,及各环节所需成本,加上房租费,经营场所管理费,门前三包费,这几项再加50%的成本费上去,也就是说,从进货到销售,价格在进价上加65%,这个售价应该是很合理的,大家都能接受的,比如大白菜在生产地0.8元/斤,减去成本利润,零售价在1.32元/斤,这是完全可以的,关健现在大多数商贩,满天要价,乘疫情期间哄抬物价,慎之一个白菜卖到六十多元,这完全就是欺炸消费者,前几天去药店卖了一袋板蓝根冲剂,原价12元/袋,药店却卖36元/袋,还说不在医保范筹内,不能刷医保卡,这利润是超出200%了,这种价格是暴利,所以我认为,我国现在的许多行业,价格是远远超过15%的差价的,希望疫情之后,各地要对价格问题严加管控,确保人民群众利益。


吃着梨子卖苹果


不会,结果很有可能是成本会增加。

限价能降低生活成本的前提是限价不影响供应

题主说的15%应该是最近疫情当中口罩价格不能上涨15%来推演的。

现在已经有很多地方因为口罩限价买不到口罩了,原因是口罩的成本增加,而售价被锁死。按照指导价卖亏钱,超过指导价卖被处罚,两权相害取其轻,很多商人就不愿意按照指导价格卖了。

也就是说,以行政手段压制价格会挤压供给,没有了商品供应,市场价根本不可能买到东西。

价格限制后会产生黑市交易,使得市场价格比正常价格还要高

我们假设销售的商品是必需品,比如粮食。因为行政限制了价格,就导致正常途径很难买到粮食了。可是每个人都要吃饭,为了买到粮食所有人都会各显神通。有人会通过走关系去买,有些人会去一些地下市场购买。但是因为在黑市贩卖粮食有被抓的风险,按照原先正常的市场价格卖依然没有人愿意,所以黑市商人必然会提高价格来获得风险补偿。


举个例子,没有疫情的时候粮食的正常价格是10元一斤,但是疫情导致了粮食的供应减少了,粮食的成本价格涨到了15元一斤,商贩需要以20元的价格卖才有利可图。可是为了平抑市价限制粮食的交易价格,规定了售价只能在原先的基础上加价15%,也就是不得超过11.5元一斤。此时,所有的商贩卖粮食都会亏钱,愿意卖的人大大减少。一些胆子大的人愿意铤而走险,但是他们要承担的风险很大,只有卖到30元一斤他们才肯干,于是价格反而上去了。

显然,强硬的手段限制售价并不会带来物价的下调。真正降低成本的方式是扩大供应。

疫情期间,最大的问题不是价格,而是供应,其实需要通过涨价加大供应

疫情期间,最大的问题是商品供应停滞,原先一天卖10吨粮食,现在只能卖5吨,供应量减少导致了价格上涨。要解决供应不足的问题,唯一的办法是通过涨价刺激。原先卖一吨利润5元,现在卖一吨利润20元,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供应上的缺口很快就会被填平。

相比较价格高低的问题,有跟没有的问题更加重要。



金融笔记


你这个问题表述不够清楚

在什么基础上加价15%这个很重要,如果是在商品的出厂价或者成本价加15%,那么人们生活成本肯定会降低的,因为大部分商品,涉及到店面房租水电,运营宣传,运费物流等等,加价远超过15%。但是这样一来,商家就没法生存,市场经济慢慢就会消退。物资奇缺。

所以还是根据市场规律来 不能一刀切。


薛定谔的口罩


第一,不太理解题目的意思。第二,可以肯定,除了自媒体,医疗系统,其他行业的员工,在疫情过后的一段时间,家庭的可支配收入都会大幅下降,相对应的生活成本也会大幅提高。“年前一分钱没剩,年后一分钱没挣”,将是大多数家庭的真实写照。

但这样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随着疫情结束所有企业的复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步入正轨。


张53814366


个人认为不会降低,生活成本和商品加价多少没太大关系,是个人消费观的问题,有的人会入不敷出靠借呗,花呗,信用卡,有的人挣多少花多少,有的人非常有计划每月都会往银行账户存入固定资产,生活成本高低取决于自己。



小秦说事儿


你可能什么都买不到。除非国家按人头供给,因为没有人能做赔钱的买卖。


精灵天使0217


终端按进价加15%来卖,谁卖谁亏!


胖子幺拐


我们这里的猪肉50元一斤了


768139130


所有商品都按照15%涨价的话怎么会是生活成本降低那?除非你的实际收入也是增加15%,不然就是生活成本增加。


老陈讲盘


你这样说的情况的话,如果发生了,国家经济会持续续增长,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而且会出现抢购物资,而且会造成恐慌情绪,这样的后果的话就很难受,很难受,很受很瘦很瘦,瘦瘦瘦瘦瘦瘦瘦瘦瘦瘦瘦瘦瘦瘦瘦瘦瘦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