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編者按】 這裡有天然的優美風景,發揮生態優勢,將風景變為產業,讓旅遊名片熠熠生輝……


這裡有原汁原味的傳統文化,以人文歷史為資源,將傳統與現代相融合,讓傳統文化瑰寶綻放光彩……

這裡有生機勃勃的田園綜合體,以生態體驗為特色,將農業與旅遊相融合,讓農旅結合共同發展……

多年來,康縣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年連著一年抓,久久為功抓落實,全縣美麗鄉村已建成342個,佔總數的97.7%,在美麗鄉村建設上為全市乃至全省樹立了榜樣,1鎮12村被評為全國美麗村鎮,是“千萬工程”在西北地區的典範。

為了激勵全縣各級幹部職工在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新的一年裡推動全縣各項工作再創佳績。從12月13日起,小編將帶您一起來探訪康縣即將過去的一年的新變化。


三/河/壩/鎮


1

三河壩村


三河壩村轄6個合作社,202戶707人,有耕地900畝,林地7682畝,群眾主要收入靠中藥材種植、畜牧養殖和勞務輸出。2013年底建檔立卡貧困戶77戶285人,2019年脫貧4戶14人,至此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脫貧。建成人行步道2公里,栽植行道樹1100株,完成綠化6000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150盞;建成廣場4處,打造節點5處,景觀小品8個;完成易地搬遷安置點道路、廣場、公廁等配套設施建設及後續產業基地765米堤防建設,人居環境、基礎設施、產業基礎明顯提升,鎮區區位優勢和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兩/河/鎮


1

丁山村


丁山村轄3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09戶,355人,有耕地面積880畝,林地面積5250畝。群眾經濟收入主要以勞務輸出、茶葉、中藥材種植、食用菌、苗木及養殖業為主。2013年建檔立卡貧困戶61戶188人,貧困發生率52.9%;截止現在,已實現穩定脫貧59戶186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6%。

今年以來,丁山村先後修建大坪社便民大橋一座;修建過水路面3座;硬化通社路3.1公里、新修大坪—汪嶺—丁山產業路3公里;修建水渠300米;新修丁山社文化廣場一座600平米;規範化修建佈置村衛生室一座;完成動力電改造,動力電實現全覆蓋。截止目前,全村20戶危房改造、28戶易地搬遷戶全部完工併入住,農戶住房安全有保障;全村完成自來水改造併入戶,群眾安全飲水有保障;規範村衛生室佈置、完善村醫值班制度,農戶基本醫療有保障。

截止目前,鼓勵發動群眾種植天麻6500平方米,種植豬苓、白芨、重樓等中藥材50.6畝,獼猴桃20畝、木耳1200架、羊肚菌20畝,養殖中蜂610箱。同時,由村黨支部牽頭,利用“黨支部+農民專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由合作社牽頭,能人大戶帶動,全村61戶貧困入股農民專業合作社,著重發展中蜂養殖和中藥材、食用菌種植,既拓寬了農戶增收渠道,又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有效推動了全村產業快速發展,進一步夯實了脫貧攻堅工作基礎。

全村共拆除危房40戶132間2385平方米,拆除殘垣斷壁14處75米,清理垃圾28噸,復墾3.3畝;修建衛生廁所16座;完成“明窗亮灶”改造32戶;庭院及入戶道路硬化5200平方米。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2

中營村

中營村有元地子、樺林山、花園、中營4個自然村172戶58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8戶62人,已實現穩定脫貧15戶50人,貧困發生率由建檔之初的10.54%降至2.04%。有耕地1115畝,林地9713畝,茶園1253畝,農戶主要以茶葉、天麻種植、勞務收入為主,村內建有茶葉加工企業2家,2019年生產幹茶產量約4500斤,實現產值67.5萬元,茶農收入逐年穩步增長,2018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6894元。

中營村先後修通樺林山通社公路2公里,修通中營社、元地子社環村路912米,修建元地子大橋1座;修建公廁2座,廣場鋪裝586平方米,石桌凳2套,景觀小品3個,村史館1座,村級標識牌1個,涼亭1座,完成綠化2000平方米,危舊房屋加固維修一層35座、二層68座、多層6座,完成換瓦22座,庭院硬化3262平方米,入戶道路硬化1738平方米,便民小橋1座18米,護坎260立方米,石子路215平方,安全防護欄325米,護莊河堤108米。

對全村1253畝茶園實現標準化管理,發放專用肥20噸,開展技術培訓280人次;積極引進茶葉加工企業1家,有效帶動全鎮茶農的積極性;全村種植天麻3800平方米、金耳60架,年產值130多萬元。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系列報道之四】康縣:向美而行天地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