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失眠,以泪洗面,茫然无措……对抗疫情,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心?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燕 通讯员李晗

“吃不香,睡不好。”

“小区里有人感染了,好怕!”

“早上起来打了几个喷嚏,差点被自己吓哭了,我是感染了新冠肺炎了吗?在线等!”

……疫情围困之下,大家都有些不安、茫然,以及燥动。

1月23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高级心理咨询师、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肖劲松建立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开设了两部24小时电话,为医护人员和市民提供心理咨询。

“最近日咨询量每天在300人次左右,绝大多数是市民。”肖劲松教授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在给大家解开心结的同时,他仍有忧虑,“医护人员来咨询的,每天仅2-3人,我问过他们,他们说太忙了,没时间收拾心情。”

他表示,这场疫情带来的影响,除了身体上的影响,更有心理上的创伤,“人们要在现有条件下重视心理上的调整与建设。”他也为不同类型的群体,详细支招。

A.普通市民

办法:让自己“忙一点”

疫情爆发开始,疫情数据快速翻新,以及管理新规、交通管制、封闭小区……各类规定不断出台。又正逢本该放松的春节,原本团聚的家人各居一地,本想放松的每天精神紧张,本想娱乐的打开手机就是疫情信息……疫情带来的变化让不少人措手不及。

“天天看手机,吓得失眠。”40岁的张女士说,她很关心疫情,每天刷完各大媒体平台,就刷朋友圈、微信群,看到各式各样的信息,常常让她难受,“看到那些病的人,几造业。听到哪个在咳嗽了,都蛮怕。”

疫情刚爆发不久,就有多位心理学家提醒“情绪过载”问题。网络时代,大量信息喷涌而来,且鱼龙混杂、真实度参次不齐,在很大程度上让一些人深陷悲伤情绪。

“在热线刚开通那段时间,我们接到不少普通市民的咨询,多数是带着害怕情绪,是一种隔离恐慌。”肖劲松说,而近期,在封闭管理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则有了一些变化,“因久宅在家,部分人开始出现社交剥夺带来的心理问题。”肖劲松说。

怎么办?应对其实也不难,他介绍,对于封闭在家的健康市民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忙起来”。“借这段时间,大家多一点耐心,去做平时想做却没时间做的事,比如看本书、做做健身操,学一门外语或其他技能,转移注意力。此外,多跟家人相处,跟亲友在网上多聊聊,也是一种社交补偿。”他还建议,人们也可以视条件去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比如参与社区服务、邻里互助,总之要让自己有收获感。

B.病患群体

方法:冷静积极是一种“自救”

“朋友的家人感染了,我第一次觉得这疫情离我这么近。”21岁的大学生姚小姐在朋友圈里说,自己哭了好几天,一想到朋友的痛苦,就觉得内心压抑,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自己患病,或家人朋友有人患病,在此时心理的创伤是比较明显的。”肖劲松说,感觉害怕、惊慌都是正常的反应,建议大家主动调整情绪,积极配合治疗。“而家人、朋友,则可以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安抚、支持,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对于患者来说,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方式去面对,非常重要。”他指出,方舱里热闹的广场舞、安静的读书哥,都是非常好的示范,“当感觉心理上扛不住的时候,不要硬扛,可以跟医护人员说说,能上网就跟亲友倾吐,还可以向专业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打心理热线、在线咨询,渠道是很多的。”他表示,打开心结,坚定信念,积极地应对病痛,这也是对抗疾病所需要的。

C.医护人员

方法:要注意释放情绪

“有一天,我听说医院有位医生,出了隔离病房后躲起来大哭了一场。我就主动打电话给他,我说我就在医院里,我也有心理热线在开,你压力这么大为什么不找我?他回答我说:我实在太忙了!”肖劲松说到这里,轻轻叹息,对抗疫情的一线医务人员背负着巨大的压力,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不止一个人表示过,他们眼下没有时间收拾自己的心情。”

而这也是肖劲松最为揪心的一个群体:“眼下他们高度紧张投入工作,处于一种精神亢奋的状态。而他们在一线,面对着一个尚未被人类完全了解的新病毒,自己一边承受着沉重的工作,一边要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心理上非常容易出现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

他建议,在现有条件下,医务人员要尽可能照顾好自己,包括作息尽量规律,饮食尽量保证,“当情绪上来时,可以找人倾诉,可以向专业心理医师寻求支持与帮助。”他建议,情绪不要反复积累在心底,及时释放掉,才能让自己轻装上阵,更好地投入抗疫的战斗中。

焦虑失眠,以泪洗面,茫然无措……对抗疫情,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