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診斷信息2月13號確診病例為什麼突然增加那麼多?

養豬少女瑩瑩


可能是前階段未被追蹤到的人?這類人屬於“傳染源”攜帶者,潛伏期成熟暴發而至此時的人數增加,暴發過後的一週左右應該是逐漸人數減少,在那個時候,應該是“疫情”接近尾聲了!


zhonguorenmin


數據猛增、暴漲只是因為統計口徑變化導致的,並不是因為患病人數大規模增加,所以包括湖北省在內的全國各地疫情仍然相對平穩,目前的防疫工作不存在漏洞和大的變數,大家不必過於擔心。

究竟是什麼樣的統計口徑變化呢?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說的很清楚,湖北省今天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了確診病例數進行統計並公佈。湖北的這種做法符合國家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要求,有助於感染患者能及早接受較為規範的治療,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控制和降低死亡率。

2月13日之前公佈的數據,確診患者在統計上具有比較嚴格或者說嚴謹的標準,就是必須通過核酸檢測,通過在患者的咽部取樣,在實驗室中通過病毒特有的RNA(核酸)檢查取樣當中是否含有病毒。只有核酸檢測成陽性,才能確診病人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這樣才能納入統計當中的確診人數,否則就作為疑似病例。此前這樣做是有科學依據的,但是也存在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病毒本身比較狡猾,實驗室採樣未必就能準確,有可能採集到的樣本恰恰是不含病毒的細胞,實際診療過程中第1次甚至第2次核酸檢測為陰性且最後確診而病例不在少數,北京甚至出現了三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的確診病例,所以機械地使用核酸檢測作為確診標準在臨床上存在某種不確定性,反而有可能讓“漏網之魚”放鬆警惕,進入社會,導致病毒傳播。

第二個問題是臨床診療上對於確診患者和疑似患者的手段是不一樣的,這樣就導致疑似患者和確診患者的治癒率不同。如果單純依賴病毒核酸檢測方法作為確診依據,那麼那些看似疑似實則確診的患者就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療,再加上核酸檢測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和延時性,導致那些CT顯示肺已經全白的疑似患者仍然不能得到有效救治。湖北的NCP死亡率就會比較高,這與治療的目標和中央的要求是相悖的。

2月13日的這種統計方法,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新增病例,就可以對他們採取隔離措施併入院治療,這對社會和病患本人都有好處。這種統計堵塞了一個傳播的漏洞,有利於控制疫情發展。


書影超話


最近幾天確診的人數有下降的趨勢,13號突然大幅增長是因為統計方式的改變。


qelgertal


由於求援力量急速加大加強,確診手段上來啦,大批庫存的病人量被消耗,如無意外,這幾天會有大批人被確診、治療、隔離,說明控制傳染源的力度己經非常明顯!!!

另一個角度反映出,疫情嚴峻,存量病人巨大!


珍藏嶺


確診病例數增加並不等於疫情加重。究其原因是湖北率先實行了診斷標準的變化,加入了臨床確診病例。

與原來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相比,臨床確診不再必需核酸檢測陽性的結果。核酸檢測可能出現不準確的結果,導致一些真正的感染錯過。比如身在湖北或者就是武漢地區,出現了發熱、咳嗽、憋氣的症狀,醫生查體符合肺炎的身體變化,CT 檢查也是肺炎改變,那就屬於新冠肺炎臨床確診病例了。用臨床診斷的方式,可以將某些因為核酸檢測陰性錯漏的新冠肺炎病例包括進來。但在流行病學的統計中,一個地區突然改變標準,繼而引發的數字突然變化, 所以不必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