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喬丹、九牧王、鴻星爾克等晉江企業在行動....

近日,晉江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鼓勵企業轉產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十一條措施的通知》,支持企業加班加點、滿負荷生產,儘快擴大轉產或擴大產能,全力加快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響應號召,喬丹、九牧王男裝、福興拉鍊、斯蘭集團、鴻星爾克紛紛行動起來。


喬丹體育 三天實現民用口罩生產


加快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喬丹、九牧王、鴻星爾克等晉江企業在行動....


面對口罩缺口,喬丹體育7日完成製鞋企業向民用口罩的轉身。組織人員、騰空清掃消殺、採購材料、研究工藝……口罩生產車間即刻組建。10日上午,喬丹體育將自主生產的200個民用口罩送往相關單位檢驗。

“當我們把決定即刻生產口罩的通知發出後,員工們紛紛響應。”喬丹體育鞋業事業中心總經理王飈告訴記者,“我們立即對員工進行篩選,要求沒有湖北旅居史、沒有接觸過疫區人員的員工,才可以進入口罩生產車間。”

技術人員、生產人員已經不是問題,沒有生產口罩的經驗怎麼辦?喬丹體育立即兵分兩組,一組人馬前往製造口罩企業觀摩學習進行討教,另外一組人馬根據相關生產口罩標準進行生產工藝研究。針對沒有專業生產設備的問題,喬丹體育利用廠區現有高頻機、縫紉機、消毒機進行加工改造,組裝起了一條合格生產線;面臨沒有原材料的情況,喬丹體育立馬多方聯繫,加急採購到了醫用級別無紡布和熔噴布。

口罩的生產工藝是一個難點,其中確定口罩模具尤為複雜。喬丹體育技術人員通宵了兩個晚上,在不斷改進三個樣板之後才確定了現在生產流水線上的模具。“我們還在不斷優化,以進一步簡化流程,加快生產速度。”身為預備黨員的鄭國強是鞋業中心高頻廠廠長,也是這次口罩模具開發的主要人員,“我們也在嘗試不用口罩口型的生產,希望能用最短時間實現更多的產能。”

“目前這一條口罩生產線日均產量是5000個,如相關部門有更多口罩產能要求,我們也能無條件、無報酬、無質量問題,立即組建起更多生產線,立即召集人員到位投入生產。”王飈說。

九牧王 24小時火速支援口罩生產

24小時響應,300名員工衝上崗位,日均完成口罩代加工量3萬件——心繫疫情,九牧王近日再行動。

2月2日早上9點,泉州市長晟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因春節假期人手不足,請求九牧王組織人員協助進行口罩的車縫加工環節,九牧王第一時間派出生產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到口罩工廠學習工藝,11點發動人員召集令,第二天早上8點正式開工!24小時後,九牧王在清濛、晉江兩個生產製造中心緊急開闢口罩加工線,排除萬難、竭盡全力支援“戰備”所需!

“全部產品的材料由長晟醫藥提供,完成生產後再交由長晟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統一消毒、包裝。”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執行總監劉建亮告訴記者,在一開始投入代生產的時候,發現口罩鼻樑處的固定器成品嚴重不足,立刻向公司領導反饋。幾經協調下,公司得到了固定器的原材料。但這意味著,需要手工操作進行零部件合成。多一個步驟,對生產的進度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公司緊急找到了設備供應商,請其根據相關要求和標準臨時開發了匹配模具,這才緩解了固定器數量緊缺的燃眉之急。

6條口罩加工線、300名員工提前返崗,九牧王員工加班加點與時間賽跑,不斷增速提效,現日均加工防護口罩達3萬件。

值得一提的是,九牧王還發揮服裝製造優勢,根據多年經驗,對口罩的車縫提供改進工藝的意見和建議,讓口罩戴起來與臉部更貼合、更舒適。

福興集團 日產8萬條防護服拉鍊

截至2月10日,已有約60萬條防護服拉鍊從福興集團陸續送往下游防護服生產企業。從正月初三接到訂單,到正月初六正式投產,正月初十首批產品輸出,福興集團20多名員工加班加點,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護人員提供安全保障。

剛接到訂單時正值假期,公司是否具備接單能力?福興集團總經理洪少林第一時間召集相關人員進行視頻會議,一番討論之後決定,排除萬難承接訂單。目前,福興集團接到的訂單約200萬條,意向訂單約600萬條,下游企業來自福建、浙江、山東、河南等地。

“我們開闢了專門的生產車間,在充分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進行流程改造、生產工藝定型,同時組織物料、動員員工上崗。”福興集團營銷總監章尚連告訴記者,幸好公司年前就對前道物料進行了充足的儲備,生產難度不大,但防護服拉鍊的生產仍需歷經10多道工序,拉頭噴漆烘乾、碼帶高溫定型……前道工序都完成之後,方可進入條裝生產。

據悉,福興集團首批送出的防護服拉鍊是3萬多條,目前,單日產量已達8萬條。

斯蘭十天建立 醫用防護服供應鏈體系

近日,由斯蘭集團籌措的第四批防護物資抵達晉江並連夜分裝後配送至防疫物資生產工廠。

“這十幾天真的太不容易了。”斯蘭集團副總經理、福建一品嘉雲創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莊偉雄一邊接受採訪,一邊還在用手機協調物資。

這一場戰“疫”,要從大年初一下午的一個緊急電話開始。

“武漢疫情比較嚴重,多家醫院防護物資告急,我們調配一些物資捐贈給政府和企業。”斯蘭集團董事長丁宗寅給正在休假的莊偉雄打了一個緊急電話。

“捐贈兩天後,發現這麼嚴峻的形勢下,大部分企業的採購和供應鏈很難支撐企業產能。”莊偉雄說。正月初三,斯蘭便緊急成立了“防疫物資採購調配工作組”,第一時間向多家國際國內知名化工合作伙伴企業發出原材料供應支援倡議,並調動集團在泉州、廣州、香港等地分支機構的力量採集物資供應信息。

“我們公司核心經營團隊10個人每天都在值班,也有很多同事在提供遠程支持。執行中最困難的是物流配送,從廠家物流再到我們的物流,遇到了各種問題,物資採購過程一波多折。”莊偉雄說。

2月4日,斯蘭集團採購了約40噸防疫所需材料,並送到利郎等其他指定企業。當天,由斯蘭集團負責面料採購和物流配送,潯興提供拉鍊支持,利郎、久久王工廠臨時改裝生產線組成的醫用防護服全供應鏈體系第一時間上線。

2月6日,在上述體系基礎上,一品嘉技術團隊晝夜趕工開通醫護物資及原材料專用供需通道。目前這個通道主要服務於疫情期間生產防疫物資的四十來家企業,未來可能服務於泉州地區上千家企業,為他們提供常規性的生產性物資。

鴻星爾克投500萬元 開闢醫用口罩生產線

面對疫情,鴻星爾克集團積極響應政府援救物資生產號召,投入500萬元引進生產線,“跨界”生產符合醫用工藝質量標準的口罩。據悉,這是自上次攜手壹基金迅速向疫區捐贈了價值1000萬元的物資後,鴻星爾克以自主生產的方式持續助力疫情防控。

“此次生產口罩是建立在鴻星爾克專業的服裝生產技術基礎之上,發揮了企業的產能優勢,我們在保證口罩防護性能的前提下,對口罩製作生產進行了改良,將進一步優化口罩的防護效果和舒適程度。”鴻星爾克相關負責人介紹,口罩生產線將於近期正式投入生產,按照生產設備、人工等資源的配置情況,預計日產口罩可以達到35萬~40萬個,可滿足普通醫療環境的佩戴需求。

“‘跨界’生產的口罩將根據政府的調配,在第一時間支援防疫一線、上下游供應鏈和公益組織。”鴻星爾克實業董事長吳榮照表示。




本報記者:施珊妹 柯雅雅 巫舒靜 蔡明宣 秦越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