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脾气时不理睬他,这样对吗?

心理咨询师赵迪


孩子发脾气,对于家长来说,有的真是一件头疼事。面对孩子发脾气,家长很多时候都束手无策,特别是学龄前的孩子。由于他们自我意识在不断地发展,发脾气也是正常的一种情绪渲泄。



因此,在孩子发脾气时,我觉得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孩子发脾气属于哪种类型?

国外有心理学家把孩子发脾气区分为两种类型:操作性发脾气和气质性发脾气。

所谓操作性发脾气,是指孩子通过发脾气来让父母满足他的需求。

其实,这种现象还是很常见的。比如,孩子想要某一款玩具,但父母没有满足他,孩子就倒在地上哭闹、耍赖,希望通过这样的行为而得到玩具。

所谓气质性发脾气,是指孩子气质中的某些方面受到侵犯,所以做出强烈的愤怒反应。

比如,当父母答应孩子某件事,但最终没有兑现或是中途变卦,适应能力差的孩子可能会瞬间就起脾气来。



那么,面对孩子发脾气,父母应该如何做呢?

1.面对操作型发脾气的孩子,父母应当坚决的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因为这种类型的孩子往往是带有目的和意图的发脾气。如果自己想要的东西,父母不能满足他,通常会采用哭闹、耍赖等这种发脾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表面上看,孩子是哭闹,实则是威胁父母。

如果这种类型的孩子,父母只是一味的迁就,无止境地满足孩子。久而久之会让孩子认为,通过发脾气就能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此一来,除了发脾气,孩子就无法学会通过其他方式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更不能让孩子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和要求。

因此,面对控制型发脾气的孩子,父母要坚决的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过,父母可以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可以接受的事情上,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一直纠结在自己想要但父母不允的事情上。

另外,有些孩子发起脾气来比较难应付,面对得不到的东西时,会有种不达到目的不罢体的心态。对于这种情况的孩子,我们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先让孩子冷静。

因为孩子小自控力没那么强,发脾气时通常是冲动的心理,才会强烈的要求父母满足自己的一些要求。一旦过了那个兴奋劲儿,他们很快就会淡忘最初的念头。



2.对待气质性发脾气的孩子,父母要学会温柔地接纳。

这种类型的孩子,他们发脾气只是为了表达内心的不满和不安,不带有目的和企图。这样的孩子发脾气,与其说是愤怒的情绪,不如说是难过的心情。

面有这类型发脾气的孩子,父母要学会温柔地接纳孩子愤怒的情绪。最好的做法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比如,面对哭闹的孩子,可以先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让他感受到父母是理解他的感受,是与他有共情的。

其次,父母还需要耐心引导,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蔡康永曾经说过一句话:“情商高并非指不发脾气,而是要合理地发脾气,让自己的情绪可以顺畅地表达,舒服地做自己,才能让自己和世界都开心。”

这样通过沟通,可以舒缓或释放孩子的情绪,甚至还可以避免孩子的无理取闹。

孩子是父母的摆渡人,而在此之前,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引路人。 愿每一个发脾气的孩子,都能得到父母的指引,坚定平和地成长。


亦可育儿


我在很多公众号大咖文中,看到过这样的论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要理睬他,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属于一种情绪爆发式存在,旁人任何的言语,对他们都不会起作用,所以建议让他们先发泄,等到他们情绪发泄的缓和下来,再试着去沟通。

这种结论是正确的么?

我始终是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的。

我家的孩子刚过3周岁生日。我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是不是会自我调整好停下来。但是我家的这只暴脾气的小娃娃,仿佛天生脾气犟,固执。

我在这一年的观察中,我能够感受到的是她对自己脾气的一个认识。

她是个很易怒易爆的小朋友。尤其在3周岁不到的时候,规则意识非常强烈了。如果身边的人没有能够按照她脑海中的思路或者场景来进行动作,或者弄乱了她的摆设,一顿爆发在所难免。

我用过冷却原则的对待方式。在她哭嚎的时候,让她一个人哭,我静静的坐在旁边不理睬。然后她可以一直嚎,一直嚎。没有要停下来的倾向。

她会一边嚎,一边跟我谈条件。她说:你给我这个弄坏了,我弄不好了,怎么办呀。我弄不好了。妈妈你帮我弄。

一旦我前去帮助她调整摆设,她会一把推开我,哭的更凶。我时常也会觉得无措。

偶尔的时候连自己都无法冷静,一时暴躁的吼了她。

于是更加没有效果。

解决的办法,总是这样。她哭,我看一会儿。她会提要求,我尽可能配合。如果无理取闹,我就说这样不行,不可以。这时候她会哭的更凶。

我就去拿“戒尺”,当然也只是警示作用。但她仿佛能够感受到戒尺的意思。会有一小段停歇。

于是我会趁机上前抱住她。我说,来,宝宝太生气了,让妈妈抱抱。宝宝的小恐龙出来的太久了,让它回去休息吧。

她通常会一愣,然后扑上来抱住,然后用力的再大声一哭。然后就好了。


这样的一个过程,我好像摸索到了一些窍门。

不是说完全的不理睬,等着孩子自己冷静下来。还是需要适时的干涉和切入的。

只是说在她们完全不听不理不睬只顾自己发泄情绪的时候,不要干涉,不要讲道理,不要说大人的成人思维。他们无法接受也不想接受。

在他们减弱发泄的时候,给予一个拥抱。让他们知道还有爱,还有妈妈的拥抱可以包容他们,他们会全身心的软糯了。

这个时候再用拟人化的场景,动画般的画面跟他们讲情绪的小怪物这件事情,带领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

至于做错还是做对的事情,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我始终觉得每一个小孩,他们都有一个善良且认真的心。他们对正确的规则的遵守超过我们大人自己。


清欢别心月


我是铭宝阅妈,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说到发脾气,我家最近的脾气突然就变大了起来,弄的我的脾气也跟着上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气的原因,我家娃很怕热,这点随她爸,所以这脾气在夏天也是暴躁的不行。就我与孩子的脾气斗智斗勇的经历来看,孩子发脾气时到底要理还是不理?

我初期的做法估计和很多爷爷奶奶是一样的,肯定是要理的。孩子一哭闹就心软了,然后开始各种哄,孩子估计也是尝到甜头了,然后总是这样。而我的耐心也是有限的,毕竟我也是被宠着长大的,现在虽然当妈妈,也不能这样“受罪”吧,所以我改变了自己的策略。

第二阶段,放任不理。在这个阶段,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会让自己和她分开在两个不同的房间。这个时候她一般还是会哭,会把声音哭得更大声来吸引我的注意。看我还是没有出来,她也会转变策略开始扔东西来引我出来。这个时候我就要出去了。通常这个时候我是又气又心疼。气的是这丫头的花样这么多,我还是被引出来了;心疼的是被摔的东西。尤其是看到摔的是刚给她买的玩具或者是家用品的时候,我就变身“后妈”打她手心。在我们俩的气都出完后,我们才开始“讲理”了。

这就来到第三阶段,限定发脾气的时间——5分钟。在分析了不理孩子好像损失更大,而且最后还是要被她引出来后,我在她好说话的时候和她约法三章了,那就是发脾气的时候我不离开,她不扔东西;我做在一旁,她发脾气5分钟;5分钟之后我们要互相说“对不起”,再说说自己错的地方。虽然这个方法目前是时好时坏地在用着,但是不用担心损坏东西,已经是将伤害降到最低了吧。其他更好的方法我目前还没有想出来呢。

我也不能说我的方法是对是错。因为教育孩子这件事情,家长们的确都是没有培训就上岗了的,所以错误肯定会犯错的,但是犯错没有关系,知错能改就好,不管在大人还是孩子身上都是一样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更多育儿交流欢迎关注我唷!


铭宝阅妈


孩子发脾气时,不建议用不理睬的方式冷处理。

一方面,发脾气不是孩子的错,这是由他的发展阶段和能力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不理睬并不能教会孩子如何控制情绪、解决问题。

01 孩子为什么会发脾气?

很多大人觉得孩子发脾气是不乖的表现。还有的人觉得孩子的动机不好,比如想通过发脾气来让大人给自己买玩具,所以看到孩子发脾气时,他们就会觉得很反感,想要治一治孩子。

这其实是很大的误解。孩子会发脾气,一般有下面这几类原因。

1、孩子的自我意识出现,想要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却不断地被大人禁止。比如想自己吃饭、穿衣服、做决定,可是大人不同意。

2、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结果屡屡受挫,有很强的挫败感。

3、被大人限制太多,甚至被打骂,因而积累了很多负面情绪,想要找机会释放。

4、孩子缺乏情绪控制能力,有强烈的愤怒、沮丧感时,会按本能释放情绪,比如扔东西、打人、哭闹等。

上面这些原因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善,发脾气是他唯一的应对方法。

正是因为孩子还在成长中,我们才要借这个机会引导他、帮助他,而不是用不理睬的方式孤立、惩罚孩子。

02 孩子发脾气时,我们该怎么做?

孩子发脾气不是坏事,这恰恰是我们帮他提升情绪管理技能、培养情商的好机会。

我们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和孩子共情,认同他的感受。二是教他管理情绪,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两件事的顺序不能颠倒。接纳孩子的感受一定要放在前面。因为当孩子处在强烈的情绪中时,他的大脑无法思考,也听不进我们的话。

我们可以抚摸孩子的后背,拉他的双手,然后帮他把情绪说出来,

“宝贝,玩具坏了,你很难过是吗?”

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能理解我,和我是一边的,这样他才能慢慢平复情绪,听的进我们的话。

这里要提醒爸爸妈妈一点,情绪是没有好坏的。

难过、沮丧、愤怒、嫉妒,这些情绪都是真实的,我们要完全的接纳,让孩子知道你的任何感受都很正常,这样孩子才不会隐瞒和否定自己的情绪。

虽然情绪没有对错,但行为有可接受和不可接受之分。所以等孩子冷静下来后,我们就要告诉他,

“玩具坏了,你会难过、生气,这很正常。不过下一次,你要和妈妈好好说话,这样我才能帮到你。发脾气只会让事情更糟糕。”

下一次,孩子再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跟他说,“妈妈知道你很生气,不过发脾气的话我没办法帮你。等你冷静下来再来找我吧,我等你。”

说完这句话,我们就可以安静地陪在孩子旁边,不对他发脾气的行为作回应。等他平静了,好好表达自己时,再肯定他,

“嗯,你好好说话,妈妈就懂你的意思了。”

坚持这样做,接纳孩子的情绪,在他发脾气时安静地陪着他,等他平静后鼓励他好的行为,这样孩子就能慢慢学会控制情绪了。

千万不要用不理睬的方式对待孩子,那样只会让他觉得自己是不被理解,不被爱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再对我们敞开心扉了。

我是小样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和早教游戏,喜欢就关注我吧。

妈妈没时间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三种:
一是,冷处理,不理睬孩子;二是,呵斥制止;三是,用零食玩具等转注意力。
这三种方式都能有效地让孩子停止发脾气,但是,冷处理让孩子感到被忽略,呵斥制止让孩子感觉不被理解,转意注意力则阻断了孩子的情绪流动。这三种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成长都有负面影响。

孩子发脾气,有时可能会让父母有些尴尬和无助。

其实,孩子发脾气无关对错,是儿童情绪和需求的正常表达。需要父母聆听到发脾气背后的真正原因和需求。
两岁孩子发脾气,可能有以下的原因:

1.表达不畅

两岁的孩子,已经进入语言敏感期,但由于词汇量积累不够,不能搜索到合适的词句,准确表达需要,很着急,就会发脾气;

2.经验形成

孩子第一次通过发脾气来表达需要和愿望时,得到了满足了。虽然父母心里也不希望孩子发脾气,但孩子却从与父母的交往行为中总结出经验,发脾气是个好方法。

3.引起关注

孩子正常表达时,父母不予重视,或者觉得孩子的需要不重要,自己忙自己的事。小小的孩子,别无他法,只能通过发脾气引起父母的关注,把父母的注意力拉到自己身上。

了解以上原因后,父母稍微做一些调整,孩子发脾气的情况就可以逐步减少,但不可能绝对避免。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怎样做比较妥当呢?

1.不离开不碰触不说话

当孩子正在发脾气的时候,父母待在孩子的身边不离开,但最好也不要去碰触孩子身体,不说话,给孩子留出空间,同时保护孩子的安全,让孩子尽情发泄心中的情绪。

2.父母试探性的表达

当感觉孩子发泄得差不多了,情绪渐渐平息时,试探性的把孩子的情绪说出来,比如:"宝宝好生气!""伤心极了!"等,这样的表达,让孩子感觉被父母接纳和理解,渐渐放松下来。但也有可能是另外的情况,孩子本来已经停息下来,这样说了之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哭泣和发泄。这时,一定要沉住气,再次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允许孩子把积压在心里的情绪,尽量宣泄出来。

3.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等孩子的情绪完全平息以后,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来解决具体的问题啦!
比如:"刚刚宝贝想吃糖,可妈妈却给宝贝拿了饼干,宝贝好着急呀,又不知道怎么给妈妈说,就哭起来了。下次宝贝可以这样说……"

再比如:"宝宝想和妈妈玩,可妈妈要做饭,不能陪宝,宝宝很不开心,就摔了东西。妈妈喜欢和宝宝玩,但宝宝摔东西,妈妈不高兴。宝宝下次不开心时,可以摔小枕头,还可以……"


试一试,这些方式也许可以帮到你喔!


我是卓红,心理咨询师,专注家庭教育和父母成长陪伴。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继续追问!

卓红父母圈


孩子才两岁,你可以在他生气时采取冷处理的方式让其自己消停,但必须等他静了以后,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很多父母知道孩子会经历青春叛逆期,但很少父母知道孩子在2-3岁也会经历叛逆期。

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叛逆行为多为言语上的,比如:你给他喂饭,他转过头去;

你给他穿衣服,他假装看不见,或者直接拒绝;

你牵他的小手,他会故意甩开。这些都是孩子独立敏感期的表现,代表着孩子自我意识已开始萌芽了。

孩子的情绪没有对错之分,父母不需要去压抑,而是需要接纳和引导。

当孩子的叛逆情绪爆发时,如果父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的感受,关引导他控制和调节情绪,对培养他的情绪自控力是十分有意义的。

在孩子不良情绪爆发时,父母首先应做的是与孩子产生共情再提出建议,最后再规劝孩子。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父母这样跟孩子说:“你再哭,妈妈就要生气了。”“你这样做,妈妈不喜欢。”

这样的提醒看似为了平复孩子的情绪,但实际上是在绑架孩子的情绪。

孩子会很自然地想:我得对我妈妈的坏情绪负责。

于是,他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绪,但情绪如果不外露,是会有内伤的。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知道他不好的行为会引发什么样的结果,引导孩子对他的行为和情绪负责,而不是让孩子对父母的情绪负责。

当孩子哭闹时,父母不妨让孩子静一静,等他情绪平复一些了,你可以对他说:“你知道吗?你刚才哭的时候,可是耽误了自己的游戏时间哦。”

所以,每当孩子叛逆情绪爆发时,父母不要立马想到去“灭火”,而是给孩子独自感受和处理消极情绪的机会。

孩子每平复一次情绪,他的情绪自控力就得到了一次锻炼。

当孩子冷静了后,父母需要引导孩子思考,想想刚才的情绪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引起的,以后怎么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3 赞 踩 评论

Linda家庭育儿


答:我是儿科医生鱼小南,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不建议冷处理的方式。

首先,爸妈要正确认识宝宝的发脾气,是真的乱发脾气呢,还是由于发展阶段的能力局限性导致的,一般来说,以后者居多。

如果宝宝发脾气时爸妈不闻不问甚至离开,宝宝就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会很没安全感,长久下去会影响到宝宝的性格和认知。

那怎么对待发脾气的宝宝呢?

先默念3遍“亲生的”,然后尽量心平气和地和宝宝讲道理,再陪伴在宝宝身边,但不要对他的发脾气做出什么回应,让宝宝自己平静下来。

平静下来之后,爸妈要和宝宝分析刚才为什么会发脾气、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绪、以后遇到这类事情时应该怎么做等等,多尝试几次,宝宝会逐渐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也照样安全感满满。

还可以在家里开辟一个角落,专门供宝宝冷静冷静用,但要让宝宝自己去,而不能强迫、命令他去。

<strong>


今日头条年度优秀自媒体品牌、头条健康金处方作者,年度健康头条号。


儿科医生鱼小南


首先,我想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发脾气?当孩子在发脾气时,可以先问问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这样会让孩子感到爸爸妈妈是关心她的,并不是冷漠的。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如果他们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的行为就会发生偏差。所以我们首先要把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搞清楚。

孩子在发脾气时,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孩子在寻求关注。想想看你平常是不是有时间去陪伴孩子呢?越小的孩子,越需要陪伴。陪伴孩子,可以让孩子感觉到安全感和归属感。在我们陪伴孩子的过程当中,对孩子说的话要有回应。父母要停止手上的其他事情,不要一边看手机,一边与孩子说话。也不要一边折菜,一边晒衣服,一边与孩子说话。而是应该在孩子的身边,看着孩子与他说话。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感到,你在关注我。一个平常缺少关注的孩子,他总是会通过一些不良行为去获得别人的关注。在他平常表现好的时候,你没有去关注他,而当他发脾气的时候,你才会关注他,于是他就知道发脾气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二、孩子在寻求权力利。孩子在发脾气之前,你有没有命令孩子做某件事情呢?比如要他自己赶紧收拾好东西出门。要孩子吃他不喜欢吃的点心。当父母用一种命令的口吻对孩子说话时,孩子往往是不愿意听的。因此他可能就会通过哭闹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他在用发脾气告诉你,我就不听你的。




孩子在发脾气时,我们可以怎样去做呢?

告诉孩子有情绪是很正常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情绪的。可以让孩子把他的想法和情绪表达出来。"你是感到很伤心吗?还是感到很着急?"当孩子的情绪被表达出来,以后就会好很多。我们成人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我感到__是因为__,我希望__。(我感到生气是因为你把玩具扔在地上,我希望你能收拾起来。)父母不要认为孩子的情绪就是洪水猛兽。有情绪就要诚实地表达出来。



在家里,我们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个积极暂停角。在这个积极暂停角里,可以让孩子自己放一些他喜欢的物品,在孩子感觉不好的时候可以在里面待一会儿,帮助自己让自己的感觉好起来。比如可以放一些玩具、一些绘本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能命令孩子,在他有情绪的时候走进积极暂停角,而是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



帮助孩子一起制作一个情绪选择轮,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处理一些不良情绪。比如打沙包、扔废纸团、打枕头、碰拳头等等方式。这个情绪选择轮是可以转动的,当孩子在转到哪一档时,我们就采取其中的方法。这种方法会让孩子感觉到非常有趣,因为是她自己选择的,所以一般来说,孩子也愿意去做。



通过其他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们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时,他的注意力马上就会转移过去。比如:妈妈指着另一个地方对孩子说:"咦!那里有什么?""你那本绘本放在哪里了?妈妈想看一下。""我数十下,看看你能不能马上坐到我的腿上来?""快来找找,你准备穿哪件衣服?"孩子可能会一边哭一边走到你身边去呢!



有的父母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理孩子,那么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不爱他的。在他发脾气时,我们还可以和善的告诉孩子:等你什么时候准备好了,不发脾气了,我们再好好聊一聊,好吗?这个时候你可以让孩子先闹一闹,父母可以坐在旁边静静地等待着孩子。他的情绪慢慢平稳下来。这样做,我们既没有纵容孩子,也没有让他感觉到 他受到了冷漠对待。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运用幽默的形式。有一些绘本当中会经常谈到情绪,把孩子身体里的情绪当作情绪小怪兽,我爸爸妈妈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一起来赶跑情绪小怪兽啰!我们让情绪小怪兽在你的身体里面哭上五分钟,好吗?开始计时啦!等到孩子哭完五分钟后,然后可以轻轻的抚摸着孩子的后背说:情绪小怪兽被赶跑了,宝贝不哭不发脾气了!咦!情绪小怪兽真的被你赶跑了耶!然后对着孩子扮一个鬼脸。孩子是不是心情会感到好起来呢?



另外,我们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我们自己也要注意情绪管理。碰到问题,自己先冷静的思考一下,先处理好情绪,再处理好事情,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讲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感谢您点赞留言或关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雨后山林静


对于一个经常爱发脾气的小孩,最头疼的事莫过于此了。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考验父母的时候了,作为父母,你是怎么做的呢?是不理不睬还是哄其开心?

弄清楚发脾气背后的原因

1.一个两岁的宝宝,不知道语言表达能力怎么样,如果语言表达欠缺些,遇到问题,就喜欢发脾气,因为表达不出来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又不被他人理解,就很容易产生急躁的情绪,从而只能用哭泣来表达,发生这样的情况也就很多了。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不理不睬,更不能怒发冲冠,要主动抱起来,轻拍孩子的后背,用行动告诉他,妈妈一直都在陪着你。

2.对于语言沟通无障碍的孩子,发脾气时喜欢哭泣,也是一种表达,只是表达的方式不是我们喜欢的方式,这就需要父母给予关注,认可他的情绪,接纳他的情绪,并理解他的情绪,不要放任不管,也不要冷脸相对。孩子发脾气无非几个原因:

(1)需要你的陪伴

你可能忙于手头的事情,忽略了孩子的陪伴,当孩子提出要求时,你压根抛到脑后,完全忽视了孩子的需求,那么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满,那孩子发脾气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2)需求得不到满足

这个现象是这个年龄阶段,最容易发生的。出于好奇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不论是玩具还是游乐园,五彩缤纷的色彩都深深的吸引着他们,那么小的他们也没有多少的自制力,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嚎啕大哭。

总结:遇到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多给予理解和包容,千万不要冷漠处理。



张慧71052975


首先肯定回答,孩子发脾气时不理睬他是不对的,尤其是年龄偏小的孩子,因为这样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假象,即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不要我了,所以他(她)才不愿理睬我,并且有些孩子只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力,希望得到帮助,如果此时大人不理睬孩子,不仅会错过引导教育孩子的机会还可能导致孩子变本加厉地发脾气,比如从哭闹演变成扔东西或打人等行为,因此当孩子发脾气时最好不要用这种不理睬的冷方式来回应孩子,除非你做完了一切该做的之后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时可以用下这种冷处理方式。

其次是观察和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以及他可能在向我们表达了什么需求,如果我们能看到这些就能更好地处理孩子发脾气的问题。有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让孩子先释放一下正在发泄的不满情绪,等他冷静下来一点后再去跟他了解为什么发脾气,而有时我们需要先给孩子一个拥抱并耐心询问他遇到什么问题,是否需要帮助,然后孩子会慢慢告诉我们,当然还有的孩子不会这么轻易地说出来,总要哼哼唧唧半天,此时就需要我们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来猜测并说出他可能遇到了什么问题,然后跟他一起想办法解决。

最后是要和孩子商量并制定一种情绪管理的方式或怎么解决生气问题的方法,比如我最开始是学了网上某人的静坐,但是使用得不好所以后来放弃了,现在是跟孩子商量他再发脾气的时候可以怎么让自己冷静下来解决问题,他提用了一套绘本里的方法,在自己遇到生气问题的时候问我怎么办,然后我们一起想出至少三个以上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我觉得这个方法还是可取的,因为它可以应对不同的问题去灵活使用,每一次的生气原因和问题可能都不同,所以每次临时思考的应对办法也是不同的,不过有时还是要先安抚孩子太过激动的情绪才能用这个方法,不然他想出来的办法都不可取。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