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付亮:疫情下茶业急需转变“5种结构”——茶业如何战疫情之七

谢付亮:疫情下茶业急需转变“5种结构”——茶业如何战疫情之七

危机下求生存,“转变”是必然的,那么如何“转变”?

基于对全国茶叶市场的反复走访,我认为,对大部分茶商茶农来说,急需转变“五种结构”!

转变一:资金是活命的基础,必须转变“资产结构”

有了足够的现金储备,才可能活下来。日子好过的时候,我们不能体会到这一点,现在不用说,也都明白了。

此前,一些茶企现金储备捉襟见肘,还喜欢搞一些假大空的东西,十个茶杯五个盖子,糊弄了消费者的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当然,对茶企来说,更能实现别的目的,这些就不说了,行业内的人都清楚。

现金流管理与成本控制密不可分,总的来说,这样做能够适度增加企业利润,增强现金储备。与此同时,消费者买茶的成本也能适当降下来,对环境也是一种保护,这个趋势必然增强。

转变二:把钱花在茶叶上,必须转变“成本结构”

我反复说过,消费者主要喝的是茶叶,提高免疫力的是茶叶,即使为了虚荣和面子喝茶,也要保障茶叶品质,才能有茶产业的未来!所以,当然要做好茶叶品质!

透过茶叶市场,我们都知道好茶不便宜,但真相是什么?很可悲,贵的茶叶,也不一定是好茶。

对绝大多数茶商茶农来说,做好品质并让消费者意识到自己的品质好,就是出路。

怎么做?

在能够提高茶叶品质的事情上多花时间、多花钱、多花精力,同时要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方法告诉消费者。

酒香也怕巷子深!很多时候,都是对的!

说我所做的,做我所说的,坚持下去,必成正果!

谢付亮:疫情下茶业急需转变“5种结构”——茶业如何战疫情之七

变化三:把心用在顾客身上,必须转变“马屁结构”

如果一定要“拍马屁”的话,那就去拍一拍顾客的马屁吧!

顾客给你钱,喝你的茶,是你的衣食父母,你不照顾好顾客,天理难容!但,现在茶叶行业,一些茶商只是把顾客当作挣钱工具,这当然不对!

当然,“拍马屁”只是个玩笑,这种心理要不得!

我们要用心去爱顾客,帮助顾客挑选适合他的茶叶,帮他省钱,让他用最小的成本解决问题,顺带赚取利润!这样才是正道。

所以,“马屁结构”是必须转变的,越早越好!

变化四:平衡线上线下关系,必须转变“渠道结构”

宅在家里不出门,就只能网购了,但并不表示以后就不需要实体茶叶店了。不少茶商容易走极端,这个时候要冷静,若是资金允许,实体茶叶店绝不能放弃!

请记住——

健康的渠道结构是“不分线上线下”,也就是说,只要消费者想买茶,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你买茶,这才是渠道建设的方向,具体方法则根据自己的人力、财力来分配。

但,起码的,基于朋友圈的销售,以及各种形式的微店,应该建设起来。实力具备的时候,淘宝、京东、天猫等等,也可以适当考虑。

当然——

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在人心,赢得人心的茶叶,自然是不愁销售渠道的,所以,建设渠道的时候要时刻想着“根在哪里”。

根扎实了,品牌夯实了,适当学一学销售策略、说话技巧,销售不可能差!

谢付亮:疫情下茶业急需转变“5种结构”——茶业如何战疫情之七

变化五:真喝茶的人必然增多,必须转变“产品结构”

茶叶的健康价值,不用我来证明,也不用专家来说,几千年的历史已经给出答案。现在缺乏的是,很多人并未重视茶叶的健康价值,但当下以及疫情之后,会有更多的人重视茶叶,这也不是因为专家的呼吁,而是因为很多人,都在寻找靠谱的“健康产品”。

什么是靠谱的“健康产品”?必然要参考历史!

毕竟,经过几千年的大浪淘沙,茶叶若是没有健康价值,想必已经被淘汰!但,这样说并非历史上传下来的都是好东西,我绝无此意!

最好的方式是,现代科学论证加上历史传承,同时在生活中找到“活生生的验证”。

为什么要看历史,还不是因为有些商家喜欢忽悠,部分专家不靠谱!

所以,我呼吁——

专家说话要客观公正,茶商说话也要客观公正,什么“你手中的药可以停了,喝茶吧”,这一类的话就不要说了!

举例来说——

我是高血压患者,深受其害,吃药都不是最好的降压方式,运动、平衡饮食才是,很多说降压的茶,都是扯淡!

我试过很多,直到一位医生非常严肃地对我说:“你还年轻,我不希望你拿自己的生命去‘做试验’(也可能是‘做实验’)……”

我们都是人,然后再是茶人!

先做个好人,再去卖好茶,一起帮助更多人!

这就是茶产业最大的“结构转变”!

祈祷疫情早日结束!

祝福大家都能渡过难关!

那时,我们一起喝茶,一起聊天,一起“闲扯”,但——

人命关天,性命攸关的就别扯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