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这样宅!这3件事,才是孩子假期正确的打开方式

随着疫情持续蔓延,大人和孩子的假期因此延长。

但这次假期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多少快乐,在提心吊胆地担心疫情的同时,日子过得漫长且无聊,宅在家也越来越懒散。

其实,假期是休息、和家人相处最好的时机,当它结束时,你感受到的除了不舍,还有内心的轻松。

而当你选择懒散,每天得过且过,等到开学、上班,内心剩下的是一事无成的挫败感和空虚。


疫情期间这样宅!这3件事,才是孩子假期正确的打开方式

一个高质量的假期,一家人应该是这样过的:


疫情期间这样宅!这3件事,才是孩子假期正确的打开方式

假期也要保持好的生活作息

在灾难面前,人才懂得平安健康的重要性。网上有个段子,我的新年愿望:

2017:变得优秀!

2018:遇见爱情!

2019:赚大钱!

2020:活着

前几天也在朋友圈看到好友更新:

“2020年的新年愿望是一家人身体健康,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

人啊,生死之外都是小事,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也就失去了选择生活的权利。

父母健康,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孩子健康,也是父母最大的愿望。

在这特殊的假期里,一家人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别看这简简单单地几个字, 真要做起来是并不简单。

正如有人说: 作息规律,是最知易行难的自律。

拿孩子来说,一放假生物钟全乱了,晚上不睡觉,看电视,熬夜打游戏,睡到中午十二点,更别说运动了。

偶尔睡个懒觉不是问题,但是天天如此,加上不吃早餐,渐渐地就成问题了

健康管理永远是生活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假期一定要教给孩子。

疫情期间这样宅!这3件事,才是孩子假期正确的打开方式


疫情期间这样宅!这3件事,才是孩子假期正确的打开方式

假期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旅行

林清玄在《玄想》中写道:

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静静坐着思维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寻、触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论是风土的,或是心灵的,都是一种旅行。

读书,对于大人和孩子,都是最好的思维旅行。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学习和读书的本分不能忘。

当你和孩子无聊到不知道干嘛时,读书是最有帮助也是最简单的消遣。

平时孩子上学压力大,接触课外阅读的机会并不多,寒假很适合孩子阅读几本完整的书

一个有阅读习惯的孩子,会比同龄人在眼界上更开阔,看待问题的方式也更深入。

读书明理,才能分得清大是大非。

比如这次闹得人心慌慌的疫情,通过书,人们懂得病毒是怎么传染的、在病毒面前人们能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互联网舆论中保持清醒。

小孩子读《微生物:看不见的魔法师》,了解微生物世界的奥秘;读《噼里啪啦细菌来了》看看细菌的传播,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读《根本就不脏嘛》让孩子懂得勤洗手、保持卫生.....

大人读卡尔·齐默的《病毒星球》,重新理解人类和病毒的关系;读加缪的《鼠疫》,看无可避免的灾难里人的无助和智慧;读勒庞的《乌合之众》,明白在汹涌的舆论中更要保持理性;

而不读书,就只能只看得见周遭的小世界,获取肤浅的信息,又不去鉴别,最后浮躁焦虑

平凡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它让孩子长见识,让大人明是非,当你遇到烦恼无法解决的时候,就去书中找答案吧。

疫情期间这样宅!这3件事,才是孩子假期正确的打开方式

假期陪伴孩子,是难得的亲子相处机会

知乎上有人问:“什么样的人,是最爱你的人?”

有人回答:愿意为你花时间的人。

在亲子关系里,好爸爸、好妈妈的标准之一也是愿意为孩子花时间、花心思。

平时很多家长抱怨工作忙,比如留守家庭的父母,还有一些爸爸们,觉得自己没有时间陪孩子,现在真的有时间了,也不知道怎么陪孩子。

就像很多人抱怨平时忙,没时间学习看书,真给他时间,又不知从何开始。

还有的家长,一说到陪孩子,要么催做作业,要么捧着手机看着孩子玩,偶尔插几句话,加上各种监督批评,一个假期下来,亲子关系反而更紧张了。


疫情期间这样宅!这3件事,才是孩子假期正确的打开方式


假期陪孩子,有两个重要的前提:

1.放下手机,尽量一心一意陪伴孩子

2.调整好你的情绪之后,再去陪孩子玩。最差的情况是一边抱怨一边陪伴

做到了这两点,你们的亲子关系才有可能在陪伴中越来越亲密。

而和孩子宅在家能干什么呢?今天也给大家几个小建议:

1.一起看电影、动漫、纪录片

2.一起做手工、画画、练字

3.睡前一小时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

4.在家做简单的游戏

(钱老师昨天的文章钱志亮:聪明的孩子,是玩出来的中提到很多适合在家玩的游戏,比如躲猫猫、骑大马、抓石子......或者表演游戏、下棋、数数游戏,甚至是一起做家务。)

在家能陪孩子做的事情有很多,只要有耐心,陪孩子堆一次积木,他都是幸福的。

希望大家都能度过快乐又充实的宅家时光。


疫情期间这样宅!这3件事,才是孩子假期正确的打开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