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低迷,OPEC是否已失去了对油价的调控能力?


国际原油价格低迷,OPEC是否已失去了对油价的调控能力?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近些年来由于内部矛盾重重以及美国的打压,对国际油价的控制能力处于下滑过程当中。而随着中国原油期货的开通,国际原油的定价权也逐步进入到分化阶段,这都对OPEC的国际原油定价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中东的矛盾问题重重,宗教、世俗、历史、地缘、种族等矛盾重生,因此OPEC内部原本就不协调,譬如伊朗与沙特的矛盾等;而伊朗与委内瑞拉等石油输出国又遭受美国的长期制裁,所以在OPEC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另外,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等一些OPEC国家在石油出口量等问题上之间也难以协调,减产协议难以得到有效执行,所以OPEC内部并不能有效协调,因此对国际原油价格的控制能力下降。

而美国为了维护全球战略利益以及石油美元体系,长期对俄罗斯、伊朗与委内瑞拉等产油国施行经济制裁,其中控制原油价格打击这些国家的财政是美国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美国通过多种手段控制国际原油价格,一通过增加页岩油开采大幅提高国际原油供给量,增加原油出口压制国际油价;二通过金融市场的国际原油定价权来制约原油价格;三屡屡试图推进“NOPEC”立法,反对油价垄断从而打压与威慑OPEC;四与沙特、加拿大等协调进口原油,充沛库存,影响国际市场价格;五通过军事等手段打击威慑等,这导致国际原油价格难以攀升。

去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尤其是中国的需求对全球石油供给影响明显。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由于中国近年来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之中,且今年年初遭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这使国际原油需求下降,因此国际原油当前处于比较明显的供大于求局面,价格必然回落并中长期陷入低迷。

而美国、沙特、俄罗斯等国都在争取国际原油出口的头把交椅,所以即便OPEC减产,国际原油总供给量的下降也有限,预计中期国际原油价格难有起色,另外国际油价还需看中国经济的脸色,毕竟中国经济近些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位居前茅,因此国际原油价格当前能否上涨已经不是OPEC减产所能独立控制的问题,还要看中国与美国对国际原油定价权的影响力。(本文系馨月说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于头条号馨月说财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