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铁西区战“疫”在行动

经历18天 首例新冠患者一家“小团圆”

2月9日,丁先生在家中隔离的18天后,他的妻子和女儿,分别是铁西区首例、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终于治愈出院,一家团圆。

18天,说长不长,但对于这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却是生死难忘。复盘这18天,也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对铁西区乃至沈阳市应急管理体系和基层治理能力的一次梳理和记录。

应对未曾经历的危机,每天都面临“第一次”,身处战“疫”链条的人们,快速反应、恪尽职守、无畏担当,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战“疫”积累了值得称道的经验和做法。

仅隔一日 母女相继确诊

1月16日感觉咽部不适,1月22日被定点医院收治,1月23日确诊,在沈阳至武汉高铁上做保洁员的杨女士,成为铁西区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也是沈阳市的第二例。

1月23日晨,杨女士一经确诊,铁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和铁西区疾控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丁先生和女儿作为密切接触者被居家隔离,开始了14天的观察期。区疾控中心对二人开展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记录下行踪轨迹和接触史,上门对丁先生家进行终末消毒,详细告知居家观察注意事项,对二人每天进行体温监测和体征观察。

仅过去一天,1月24日下午,丁先生的女儿就出现体温升高,医护人员提前预判,立刻将日测温2次改为每2小时测温1次。晚8时,她体温超过37.3℃,信息被果断上报,区卫健局、应急办、医政科和丁家父女视频连线,协同配合区疾控中心对丁先生的女儿进行呼吸道采样,送至市疾控中心,检测结果为阳性。应急通道随之同步开启,区疾控中心调配120救护车,晚11点08分,丁先生的女儿被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

这是除夕夜的最后一小时。应急措施到位,提前预判敏锐,采用双人流调、双人采样、一医一护,实现调查、采样、转运无缝连接,每个环节用最小人力单元确保专业、高效和安全,是铁西区妥善处理该病例、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

你不孤单 我们就是后盾

正值春节,妻女相继确诊住院,情况未卜。丁先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体现人文关怀,做好病人家属的情绪安抚和生活保障服务,让家属感到不是孤立无援的,我们就是他的坚强后盾。”1月25日,铁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总指挥、铁西区委书记刘克武来到丁先生所在社区,一线部署和指导防控工作,关注丁先生的处境。

此时已是正月初一,满脑子都是妻子女儿的病情,自己隔离在家中束手无策,丁先生焦虑的状态达到顶峰。“哪怕是能分散下他的注意力,让他能有一小会儿从负面情绪中抽离出来,都是有好处的。”于是,社区书记史秀梅和丁先生通了近一个小时的电话。

此后的每天,由街道、社区、疾控部门、派出所等单位联合组建的9人应急小组,为丁先生提供居家隔离期的健康监控和生活保障服务。还帮助丁先生处理生活垃圾、购买生活用品、配送消毒液、代收快递等一应生活事务。

“最难的还是安抚他的情绪。”史秀梅承担着繁重的排查工作,但每天还是会抽出空来,通过电话或者微信和丁先生聊天。

“今天身体情况怎么样?”“想吃点什么?家里缺啥不?”“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我24小时开机。”“买的新鲜水果一会儿放到门口,听见敲门声来拿。”……细致的关怀和问候,让丁先生情绪越来越平稳。

他感慨地说,隔离期间,每天社区的敲门声,是他最大的慰藉。

随着妻女确诊、行踪轨迹等信息的公布,丁先生一家的情况也不可避免地在园区中传开,引来居民纷纷议论。社区立即联同物业,向居民说明采取的防控措施以及相关的防控知识,同时引导大家不要对丁先生施加压力,很快园区就恢复了平静,在业主微信群里,大家还为丁先生加油打气。

这让丁先生很感动。他给社区发去微信:“我家的病情,给小区居民带来了恐惧,深表歉意。”社区回赞:“你隔离期间积极配合我们工作,也是在承担社会责任,向你致意。”

2月7日,丁先生的隔离期结束。当天,他也收到了妻子肺炎归期改变、女儿肺部检查正常的好消息。

抗“疫”成功 一家人“小团圆”

2月9日,丁先生的妻子和女儿一同出院。18天分离,一家三口终于团圆。

2月10日,还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忙着向亲朋好友报平安,丁先生意外地收到一个特殊的问候,是刘克武打来的电话:“闯过了最难的一关,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继续配合做好相关监测,也要做好自我防护。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

这让丁先生感动不已:“经历了这次考验,让全家人明白了珍惜和感恩,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时光,再平凡的一天都来之不易。更要感恩这段时间帮助、支持过我们一家的所有人!”

据悉,按照铁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铁西区疾控中心还将对丁先生一家进行定期随访,同时街道和社区也将继续为他们做好心理疏导和生活服务,免除后顾之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