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传闻说深圳一土豪花几千万买学区房,你觉得该土豪花的值吗?

金娱说


回答这个问题有两个前提,

一、买房人不是普通人,是深圳土豪,目前中国,土豪阶层最少资产应该上亿或者几个亿。

二、买的是优质学区房,按照好学区价位,好的学区房价,在11-20万每平,1000万才买60-90平,显然不是土豪风格,因此买套3000万的房,200多平,也正常。

三、以个人名义买,还是以公司名义买,如果以公司买,能规避一些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设计好,一年能省百万,是合法的避税手段。

四、学区的重要性就不讲了,为了下一代大家都明白,是阶层分区的手段,是孩子圈层的重要起点,不深究了。

五、优质学区,在当前经济下行环境下,也是大额资金保值的出路之一,全世界都要开始印钱,国内资金也早就不允许投资海外房产,而且海外房产坑不少,不见得就挣钱,赔的自己知道。而且国内股市要求高,债市回报低,PTP暴雷也不敢买,黄金已高位,创业公司股权没关系你敢投吗,看来看去,还是优质地段,优质学区房靠谱,古有孟母三迁,为什呢?看得见,摸得着的资产才靠谱。

简单说说,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仅供参考。



大脸猫的熊


不值:

1、孩子成长不好:孩子必须“穷养”才能成才,娇生惯养只能把孩子害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好的学校有一定提高学习的效果,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看他自己想不想学,有没有动力学,豪宅只能减少他学习的动力,百害而无一利。

2、升值难:各个地区开始严控学区房,即使你买了片区的房子也不一定能上学区房。而且学区房主要考虑的是上学的名额,豪宅学区房性价比太差,不适合投资。


倔犟小强


每个人的价值观并不一定相同,站在他们的角度看也许会觉得很值得。富豪的世界很难猜度,只是钱多到一定的程度后,再多就只是数字,因此即使房子与价值不符,对于他们来说也许只是数字的轻微变化而已,况且只要负担得起,仅仅是为了子女的教育这一点就是值得的,更何况还具有投资的功能呢?

在负担得起的情况下,值得。

大多数为人父母的人,对子女的爱都是既深厚又无私的,为了孩子的教育,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都会尽力为孩子创造好的教育条件,争取好的教育资源,这也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心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这套房子可以为孩子争取到这些条件,那就是最大的价值了。

然后再到买房的金额,这是一个量力而为的因素。并不是一定要拥有名校区房,或者一定要在这么贵的地方买房,孩子才能成材,但如果经济能力没有问题,那让孩子上自己认为好的学校也是很好的选择,土豪眼中钱只是数字。

房子也是投资,购房并不是把钱扔水里,如果真能上名校,又能投资,值得。

深圳这座城市是全国最有活力的城市,最近几年平均人口流入超过50万,地少人多,产业不断升级,经济飞速发展,并且不时会获得资源和政策的倾斜,城市发展的前景非常好,即使不寄希望于升值,在M2不断扩大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长远来说保值的可能还是很大的,况且土豪在意的也不是这方面,最主要是为了孩子。

总的来说,值不值得还是看人吧,作为父母来说,只要承担得起,为了孩子我个人觉得是值得的。


叶中楼


“为了孩子,买还是不买?”———纠结在家长心头的学区房,不仅是教育资源分布的指示牌,也成了衡量推进教育均衡效果的风向标。

天价学区房,不可承受之重

“学区房一平米46万”、“学区房一年涨100万”……有关天价学区房的新闻真真假假近来时常见诸报端,撩拨着家长本已十分敏感的神经。在房屋交易大厅可以看到,只要与学区房沾上边儿的房源,价格比地段相近的非学区房源贵上好几成。可每年仍有不少家长对学区房趋之若鹜,学区房房源也是一套难求。

在刚结束的“十一”假期,石景山区某小区的马辰辰一家为了孩子上学搬到了西二环。他们卖掉90平方米的新房子,搬到阜成门附近90年代初建成的60平方米的房子里,每月还要还近2万元的贷款。不仅生活水平下降了,生活环境也变差了。“毕竟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现在教育竞争这么激烈,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初中、好高中,就考不了好大学,最后也找不到好工作。”马辰辰的母亲说起这套“连锁反应”的理论头头是道。事实上,抱着和她一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

教育资源不均衡,是很多父母选择购买学区房的主要原因。不同的学校仅一路之隔,学区房单价就有1万甚至2万元的差距,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就相差60万至120万元。

一家大型连锁房屋交易公司2016年3月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全市67%的学区房集中在东城、西城、朝阳和海淀4个区。这些学区房价格要比全市均价高31%,比同地区非学区房均价贵15%以上。如实验二小的学区房达14万元一平方米,史家小学学区房单价也要11万元左右。粗略计算,购置一套学区房便宜的也要500万元左右,贵的甚至上千万。这对大多数工薪阶层的家庭而言,无疑是不可承受之重。

新政出台后,学区房不是保险箱

买一套学区房,很多时候意味着一个家庭要背上十几年、乃至二十几年的经济负担。但随着新政策的陆续出台,有了学区房也不代表就进了保险箱,很多时候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国贸上班的孙女士原本住在东南四环的北京华侨城,房子居住舒适,离单位也近。“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机会,去年初,我贷了一部分款买了世纪城的一套三居。”当时,她从多方获得的信息都是买世纪城就能上人大附小本部。“儿子如果能上这所学校,我上班辛苦也值得。”孙女士和众多家长一样,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

然而,5月入学登记时,孙女士接到的通知却是要求家长第二天到亮甲店校区进行入学登记。孙女士一打听才知道,今年年初,海淀教委委托人大附小承办该校,并将其更名为“人大附小亮甲店分校”。尽管校方承诺会按本部的标准教学,并可共享本部的资源,但这些天她还是寝食不安。

后来孙女士才了解,原来每年世纪城成交的房子就有四五百套,大部分是为孩子上学买的,加上小区的“原住民”,每年入学的适龄儿童不是个小数目。人大附小本部资源有限,不可能保证所有孩子都能入学,只能通过年限等条件进行限制。现在,孙女士很后悔买房前的功课没做好。

目前,“供不应求”不是人大附小一所学校面临的问题,不少名校都如此。于是,它们不得不设置各种“关卡”,并依据学生家长提交的相关材料排序接收。比如按购房年限,实际房屋产权满5年优于4年,4年优于3年;或按顺位,父母为户主的优于祖父母为户主的。西城区甚至要求,除符合条件的“二孩儿”,一套房子6年内只能有一个入学名额。对于学校无法接收入学的适龄儿童,只能按相对就近的原则在学区内协调派位入学。

2016年年初,教育部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继续推行单校划片的方式。而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地方,要根据情况稳步推行“多校划片”。这就意味着以后一个小区将对应多所小学或初中,即便买了学区房也无法确定最终上哪所学校。这一消息牵动着不少家长的神经:新的政策是否意味着学区房白买了,花钱也不一定能上好学校?

由于该政策还在探索阶段,具体如何实施、哪些城市实施都还没有定论,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但这件事倒是给家长提了个醒:由于政策的不稳定性,将来学区房并不是百分之百等同于重点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房产新闻君


首先我不知道这个信息是不是真的,如果是,对于能拿这么多钱来买房的,说明财力雄厚,往往他们考虑的是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并不会太在乎值不值得


张嗯东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值得,如果有钱就不需要学位了,完全可以上民办学校,比公立学校都好!为了上学花上千万,确实太离谱了!


阿冬在深圳


人家重视孩子教育,不到那个阶层不会明白的,买的不仅仅是房子,还有周围资源,认识很多这个圈子的人,


我就是槑呆呆


这个没有什么值不值得,说实话看的是你有没有那个实力,💰放在那里也没用,为什么不花出来呢!


魏嘉鑫16604368686


值啊,买了是不动产,不想要转手还可以立马卖掉。


SirenLuo


值,首先你要明白这笔钱并不是花出去就没有了。只不过是换一个形式存在,孩子还得到了优质的教育,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投资,附带了一个学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